1. 道可道,非常道
2. 三分练、七分养
3. 拳打脚踢下乘拳,妙手无处不浑然
4. 练功不练拳,如同无舵船。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〇在武林中,一些拳种自生自灭了,或者说“失传”了——诚 如师兄所言,是其自然的“优胜劣汰”的结果,如骑射功、辩子功、 飞镖功及若干“十八般武艺、兵器”等等。太极拳留传下来了,自 有其留传下来的道理。有人概括太极拳的特点说:太极拳是最讲理 的拳。我曾理解,讲理就是不动粗、不野蛮、不耍横、不犯混。这 就有个问题或悖论了 :讲理是不打架(动口不动手),不讲理才打架 (技击),而打架通常是动粗、野蛮的,以力取胜,而不是以理服人。 俗话说:“先下手为强”,“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打架是 没理可讲的,而太极要讲理,——师兄是怎么看待和解释这个悖论 的?
參西哲有言:“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太极拳之存在、发 展,自有其道理,我也认为,就健身和技击的综合而言,“太极拳是 最讲道理的拳”。诚然,打架动粗是不讲理的,不想“动口”讲理
Jr上%了,才会“动手动脚”打架。但手脚怎样“动”,自有其道理,也 就是说,打架也有“会”打“不会”打之分、循理不循理之分。 “会”打架,就是讲打架之理武术武术,就是研究动“武”之 “术”,术多、术实用进而演化规律、积理成道,因之也就有了武学、 武道。战争是最大的“打架”吧?而著名的《孙子兵法》、“三十六 计”等,简直就是战争的艺术。
Jr
上
%
〇我明白了: “理”有大道理、小道理之分,大、小道理是相 通的。一般的动手打架,讲究“胳膊粗、力气大”但如果总是“野 蛮其体魄”而不是“文明其精神”,总是“胳膊粗、力气大”就包 打一切,那人类社会就成了“动物世界”,就永远没理可讲了。现代 社会不是这样,就是在冷兵器时代也不是这样——中国古代前贤创 造了 “止戈”为武的至高境界中华武林前辈创造了 “以小打大、 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武学理念。正是因为太极拳的 修炼最能体现这种理念,因此可以说太极拳是最讲理的拳,或者说, 太极拳是用“手”讲理,这体现于优雅的推手中。这个道理,师兄 能否具体讲一下。
鲁根据我多年练拳(包括推手)的体会,觉得作为一种运动, 太极拳的“讲理”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一、不伤自己二、不伤 别人三、不伤和气。有些运动项目的竞赛理念很偏颇,不是以人 为本,而是以某种“量”为本,使得从事该项目的运动员为了拿成 绩、创纪录而把自己搞得伤病累累,有的竟弄成了“职业病”甚至 残疾,这种运动讲“理”吗?——就连起码的“情”都没讲有些 运动项目(如拳击等),你不打人,人就打你想不让人打伤你,你 得先把人打趴下——这种运动更是没理可讲有些运动项目则是为 了较输贏、赛髙低,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不得不做一些赛场外的事 情——这就更违背了起码的体育运动的宗旨和道德。以拳击运动为 例,讲究快、狠和凶猛,一拳将对手打趴下,“点到为止”,达到双 贏是不可能的。“点到为止”就是留有余地。三不伤,这是中华武学 的至高境界,太极拳追求的正是这个境界。
考太权泰37〇“不伤自己不伤别人不伤和气”一一理是这么个理,这 比那种“先伤自己,再伤别人”的《葵花宝典》式的武功理念,的 确要髙明、文雅、合理多了。太极拳推手(对练)的创造,就是 “不伤自己,也不误伤别人”理念的绝佳范例。但是再好的理念也要
考
太
权
泰
37
经受实践的检验。在实际生活中,确实有不知理的人干着不合理的 事,比如遇到歹徒抢劫,你如何对其文雅?遇到蛮不讲理的人跟你
抡拳头,你怎么跟他讲理?即使是武术中的友谊切磋,有的拳术讲
的就是“遇敌好似火烧身”、“一力降十会”、“硬打硬拼无遮拦”的 不讲理打法(乒乓球中就有这种“不讲理”打法),一~对方的
“招”是不讲理的,根本“不按牌理出牌”,太极拳还“文雅”得起
搴 来吗?
浏览44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