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一:(吸气)腰胯右转,两足尖向右撇,从西北转向东 北,成右弓蹬步,胸向北偏东;同时,右肘尖向右前上挤出,肘 尖与肩平,掌心向下,拇指尖距右乳约二横掌;左手坐腕,劲点 在掌缘,意注指尖,指尖向东北,肩与胯垂直;眼平视右前(东 北)(图 498)。
动作二:(呼气)左足尖内扣,重心移左腿,腰胯向右后 转,右足轻贴地面,足后跟贯劲往右后划半圆扫转约180。,左 足尖随着再内扣,重心落右足,身向南,右足踏实,足尖向右 前,左足尖点地,足尖向前;同时,右手随着向面前划弧(高不 过头),至右头侧,沉肩垂肘,指与头顶平,掌心、指尖向前, 意注指尖;左手坐腕,指尖向前,掌根距左胯约二横拳;两手有 外向前合之意,顶劲、沉气,含胸拔背,落胯塌腰,舐部有力, 尾闾正中(即尾闾骨尖对向正前方,动作欲向何处,尾闾骨尖即 直对何处,叫做“尾闾正中”);眼平视前方(南)(图499)同 图 106o
图498图498图499图499
图498
图498
图499
图499
动作三:(吸气)左足跟内旋,使足尖X寸左前方,足跟落地踏 实,腰胯左移,重心移左腿;右足跟提起外撇,使足尖、足跟俱对 前方、右足尖点地钉入地;左手向左上划弧,高与肩平,掌心向 下,指尖向左前;右手向右下划弧,高与肩平,掌心向右前下,指 尖向右前,两手似侧平举,意注指尖;眼神先后关顾左右手移动。
-捶_
动作四:(呼气)两胯根右旋内收;两肩节右旋,左手上举 至左头侧前,掌心向前,指上扬,指尖向前上;右手下落至右胯 侧,掌心向下,指尖向前,掌根距胯约二横拳;两臂含搠劲,意 注指尖,两肩节松沉,肌肉、骨节向下松沉,两腹侧内劲有外向 前合之意,两臂内劲亦有外向前合之意,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含胸拔背,落胯塌腰,舐部有力,尾闾正中,带脉(腰部一圈) 有膨胀之感觉,冲脉(脐下小腹处)有气旺涌出之意;眼平视 前,眼神关顾两手移动(图500)同图107o
图500
动作五:(吸气)两肩节微外旋再微向内合,两手微外旋, 沉肘,左手稍落下,指上扬,食指尖距口左侧约四横拳,左肘尖 距肋约二横拳,掌心转向右前;右掌心转向左前,两掌心一上一 下,左右遥对呼应。
动作六:(呼气)左腿稳住;左掌向前上中线推出,指上
扬,掌心向右,掌根高与鼻齐,相距约五横拳;右掌向中线稍下 按,置于裆前,沉肘、坐腕,掌心向左,指尖向前;同时,右足 向中线前迈,拇趾点地,似针插地,劲点在拇趾内侧,动作要三 合一,同起同到;眼从左拇指前平视(无图)。此式为陈式太极 拳扳跌法之一。
注意事项参见第十三式风扫梅花,见图104?107。
浏览78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