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始在防御策略培训的过程中主动探索一种新模式。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我提出了所谓的反抗一反应动态模式()。相比传统模式这种模式更加精确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反抗一反应动态模式弥补了传统模式的不足之处。它可以帮助警务人员依据自身条件和现场危机状况做出更为恰当的决定而且更加通俗易懂
对于多数警务人员来说都是切实可行的。在友人的鼓励之下我
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在2007年9月的警事公报上。
关于反抗一反应动态模式这一名称的含义我需要解释一下。动态一词强调了犯罪分子的行为是不固定的因此相应的警务人员的反应方式也应该是动态的。通过这一动态模式人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警察处置嫌犯的过程中犯罪分子很可能会从一种反抗方式迅速转化成另一种反抗方式很难让人抓住头绪。因此警察必须时刻绷紧头脑里的那根弦准备应对犯罪分子的攻击永远不可以想当然地认为现在显得比较顺从的犯罪分子会在1秒钟之后仍然保持顺从。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我们还将在本书第3章中进行着重讨论。
至于反抗一词正如本章开始时所提到的指的是犯罪分子面对警察时做出的各种行为。传统的武力应用模式一开始就将全部重心放在警察身上强调警察对于嫌犯的优势地位,这很可能导致警察的武力滥用并使其泄受指控°相比之下反抗一反应动态模式强调的则是犯罪分子反抗的激烈程度决定了警察的反应方式。换句话说反抗者的行为决定警察所采取的反应方式。在这一模式中警察被要求在采取行动之前首先判断和衡量犯罪分子的反抗行为。
除此之外我在反抗一反应动态模式中还将犯罪分子的反抗行为划分成4种类型分别是不做反抗(顺从)、消极反抗、积极反抗以及拼死反抗。虽然犯罪分子的类型千奇百怪、数不胜数但是他们对执法人员所使用的暴力形式却是可以被计算和归纳的。我之所以将它们划分为这4种类型是因为法庭审判时通常会把罪犯的行为划分成类似这样的4个层次。下面就来分别解释一下这4种类型。
不做反抗(顺从)虽然抓捕嫌犯的过程困难重重但在寄最好的希望做最坏的打算的心态鼓舞之下我们仍然期待最好的情况出现也就是犯罪分子不做反抗。每次出警我们都希望这种情况能够出现。如果真的有幸碰上了这种千载难逢的好事那么在整个逮捕过程中你需要做的就只是在嫌犯面前现身和下达命令然后就可以高喊哈利路亚大功告成了。的确这种情况是我们每个人都盼望的不需要任
何武力也没有人会受伤。
?消极反抗消极反抗是指犯罪分子不听从警察的命令并用言辞辱骂警察。在这种情况下警察只是站在那里发出口头命令是不管用的。除了口头侮辱犯罪分子或许还会试图缩进一个小角落或者试图抽身而出。我们把此类行为视作没有攻击意图的消极自我防御。这一分类的主要依据在于警察不会感到任何实质性的威胁。因为没有受到人身威胁所以警察也只能相应使用合理的轻度武力比如肢体压迫或者抓握控制等类似辣椒喷雾、警棍和电击枪之类更具攻击性的手段则是不被允许的。
积极反抗犯罪分子做出积极反抗时警察开始感受到威胁。反抗者使用侵犯性的动作如推拉、抛甩、击打、扭摔以及其他可能对警察或他人造成身体伤害的动作。在某些情况下反抗者会做出一些威胁警察的明显暗示或手势表情有的时候犯罪分子的威胁方式简单明了有的时候则比较含混。警察对此必须做出准确判断正确评估形势。相比之下非语言的威胁方式比较难于理解却更容易遇到。所谓非语言的或胁方式包括身体不停地晃来晃去握紧拳头、远远盯着警察看拒不执行警察的命令以及夸张或过多的肢体动作等。预示此类反抗将要发生的标志是嫌犯试图通过各种方式不断缩短与警察之间的距离,在遭遇此类情况的时候警察同样需要准确判断形势并在事后将其详细记录到自己的案情报告中去。至于如何精确、全面地撰写案情报告我们将在本书第18章进行专门讨论。应对积极反抗的恰当措施包括使用徒手反击、电击枪以及化学药品和撞击性武器等。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我们将在本书第6章中详细介绍。
?拼死反抗在嫌犯拼死抵抗时如果不采取措施嫌犯将威胁到警察或其他人的生命。此时警察可以通过杀死嫌犯来控制局势。
浏览21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