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功


二十五、波罗密一|罗汉功





汉语意为到彼岸。



迷为此岸,悟为彼岸,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苦多乐少, 所以又称苦海。有人为的灾难,有自然的灾害,有能避免: 的,有不可抗拒的,如水火刀兵,旱涝饥怪,生老病死离别 苫,贪求之心得不到满足之苦等等。人若脱离苦海登上佛 所说的无上正等正觉的境界,为到彼岸。一个学佛者*思想. 境界达到如如不动,不被一切所迷,不被万境所转,心若真 空,为到彼岸。遇事着急上火,生气发愁、悲伤恐俱等等, 是此岸。坦然无事,心平气和,常乐常净,是非无动于心, 是彼岸。实际上,幸福与痛苦,好与坏,苦与乐等等,全在 人之一心。佛说万法,不过是为人明心而说.法是船,觉是 岸。心达明,觉至圆,边无此岸,也无彼岸。,



迷者万里望西天,悟理之心是法船。 开天辟地是心我,万法之中我为先. 诵经千卷是文字,万声弥陀是诺言。 悟透金刚正法眼,原地不动是西天。



多 一



汉语意为定。



定心稳如泰山,如如不动为定。非指身体的姿势或身体 动与不动而言,万境攻心心不动为定。心不被是非、混乱、



烦恼、忧愁、悲伤、恐惧、生死所转为定。定乃心之用,无 心何言定?定、心之假名,心达真空,无定无静。定静无非明 心之法语。



人的一生,幸福、贫困、本属虚幻,百年之后不过是I 把骨灰,完结了人的一生,留下来的,只是幻影、虚名,世 人把人生看做真实不虚之事,所以心迷在形形色色的事物之 中,不能自拔。作为一个人来讲,社会,工作,家庭,是非、 繁多复杂,万事纷纭,然事过心清,心不被一切所迷为定.



我心长在世,何惧乱声音? 万紫千红现,两眼守一心。 不是不知道,声色不迷心. 心空不住物,无住不动心.







这里说的心,不是心脏°



心为一身之主宰,是人的生命之本,是见浦觉知的能 源。心在人在,心去人亡。心也是天下之大本,因为人有一 颗妙明的心,才能应物,产生意识,才能理解万物,改造万 物,才能创造出一个崭浙的世界。语言文字,文化知识,科 学成果,纲常伦理,宗教等等,哪一样不是人心的产物?心 是大自然赋予人的一台灵机,是世界上的万机之母,可以这 样说,世界上如果没有人的心,也就没有了人类社会的一切。



心与宇宙太自然息息相通,可以知万理,通常化,明了 宇宙人生的至板真理。真空是生万物之母,心是真空之子, 所以心能理解万物之母——真空。



心既然有这么大的本领,我们就应该研究它到底是怎么 闾事?它是从娜里来的?它是什么样的?水有源,树有根, 找到了根源,才能真正明白,真正理解。心是宇宙真空理体 所化之灵气,故谓之心灵。心是真空的直系分子厂所以叫小 真空,又叫:性、觉、慧根,真常,真气,灵光,妙明紫金 光,妙明心,摩尼宝珠,金刚不坏身,谷神,灵魂,精神, 真如,佛性,'佛童,成佛因地,根基,六根之性,金丹,方 寸,明德,至善之地,思维能源等等。



心既然是宇宙真空之分子,我们就要知道什么是真空。 这里所说的!真空,不是指的现代科学上所说的“太空”, ,外层空间”等概念,这些空是人的肉眼能看见的。所谓空 无所有的“空”,我们这里叫它“顽空” °真空的概念是顽 空中所含的妙有。即是说,空无所有的空中,还包含着人看 不见摸不着的有。这是一种内在的有,叫妙有。妙有也可以 说是一种藏性,即内在的本质。什么叫藏性呢,举例来说,旗 一张纸,表面上看有颜色、大小、薄厚,以及表面的纹理等 等。它内在的本质,内在的藏性是什么呢?是火、光、,烟、 味、热,因物质的不同也不相同,比如木材与橡胶,,汽油与 皮毛等等,都能燃烧,但它们燃烧时所发出的火,光,烟, 味,热等等。这些藏性是从表面上看不出来的,只有在一定 的条件下它才显现出来。同样是火、光、烟,味,热又是不 同的,因为这些内在的藏性不同,也就决定了一种物质不同 于它种物质的本质的区别?再比如,水果的藏性是它的气 味,气味变工,水果也就变质,肯定不能吃了/大米的藏性 是米的香味。'在一定的条件下,米中可以化生出米虫来,这 时米的本质就没有了,再吃就只能饱肚而没有香味了。所以 举这些例子,是来帮助理解什么是真空,是因为语言文字很 难把它表达出来。只能靠自己的心去觉、去悟。正如《金刚



经》所说的:“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一合相 者,即是不可说” o 一合相,就是指的真空。f



真空和顽空是一体,一个是外表的空,一个是内在的 空。这个内在的空是什么样呢?它无形无相,谓之实相。听 之弗闻,视之难见,清静无为。但是,它无相无不相,无为 而无所不为。因为所有的有形有象的气质,物质,都是妙有 真空所化、所生。这些气质、物质,生于真空,灭于真空, 而真空没有生灭。有形有象的气质、物质是真空的另一种表 现形式。显的时候谓之有,隐的时候谓之无。



宇宙之中的万事万物,有生就必定有灭,有始就必定有 终。但是宇宙真空是无生无灭,无始无终的。因为宇宙真空 之大是不可思议的。无数的星球都相依在这个母体之上。如 果这个母体有生有始,那么它生之前,始之前又是什么?能 生这个宇宙真空的又是什么?真空之起源无根可追,无源可 求。所以称宇宙真空为无极,又称理天。



宇宙真空既然无生无始,必定无灭无终。人的心就是这 个宇宙真空的直系分子。既然是母体亲生,则子具母能,所 以心能生万法。心是万物之灵,真空是万灵之灵源。心在人 身上是一种妙觉,宇宙真空乃心之源,觉之海,所以真空又 名圆觉海。



心就是人身之藏性。这个藏性,非物质之藏性可比,乃 是一种大光明藏。佛经上叫“如来藏性”。任何人之藏性,都 可以用“如来藏性”这四个字来称呼。什么叫如来?不去不 来,谓之如来。所以人的心又叫自性如来「心又叫妙明心, 妙明紫金光。为什么称妙明呢?因为日,月,灯之明是物体 发光产生的明。妙明.是目然的大光明。日光,灯光,是有



体有用(体是本体,用是作用)。太阳是体,光是用。灯是 体,光是用,心之妙明,本体是光,作用还是光,本质是 光,现象还是光,姓光,名字也叫光,除光明之外别无他物。 属于纯阳之气。人的心性没有男女之别'身有男女之分,纯 真之心性无二。



人心本光本明,无其他一物。六祖言:“本来无一物” 所以说自性本来清净。心之妙明,非太阳光所能比。太阳是 真空所化之气,气结晶为太阳体,太阳体再发光。心是真空 直系分化出来之妙明光,比太阳光要亮多少倍,因此太阳光 才能在妙明心中显现。因为明能显暗,暗不能显明。比如镜 子能照物,是因为镜比物明。物中不显镜子,是因为物比镜 暗。所以说妙明心中能显太阳,是因为心比太阳明。之明 为藏性,所以叫妙明。日之明.灯之明,有光无知觉,只是照 明显色。妙明之心光有见闻觉知的功能,所以称为灵光独耀。



日之光,灯之光,是因为有日,有灯才有光。但日有寿 命,灯有破损,一旦无体,也就不再有光。妙明心之光,体 用都是光。所以妙明之心光,在宇宙之中永存,与真空之妙 明,大光明,同一性体,永无生灭。此光水不能浸,火不能 烧,刀斧不能断,雷电不能损,罡风吹不散。所以又叫金刚 不坏身。释迦牟尼佛说,人的心性大而无所不包,细而无所 不举,天地日月,河海湖沼,I草一木,都含在如来性海之 中。心不在内,亦不在外。自身肉体亦含在心内,如电灯本 体亦含在电灯光内一样。人的心能装下整个世界而不满,心 之光体遍于六合之外,所以叫如来性海,万物之形相俱映在 海水之中。人的思维想到哪,心之光就到哪里。意念一动, 万里之外,心之光当下即至。心光之速为神速?超过物质之 光速。孙悟空1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即是此意。



一般人只知其用而不知其有,知其有而不知其源.但 古代的圣人都知道。孔子知道此气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上 不见顶,下不见底,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称之为'犹龙气 之所以比作龙,是因为龙变化莫测。心之变化,亦不能测..



道教称心为"真常”,真常应物,所以才说:"三寸气 在千般用;一但无常万事休。”中国古典医书《黄帝内经》 称心为“真气”说:“天地有质,此气了无终始,俗话说,



"心比天高”,“丹心贯日月”,"气震山河”,“气冲斗? 牛”,"气贯长虹”,“正气贯浩然”,老子东来紫气满涵 关,一气化三清;如来一性圆明,十方平等;孔子说的万物 同体等等,都是形容心光之大。这里所说的’气*,即是真 气,而不是呼吸调息之气。呼吸调息之气哪有这么大的威力砂



”心在人身来说,也不在体内,也不在体外,无在无不 在:心为万灵机,用到哪儿,哪儿就灵。眼,耳,鼻,舌,: 身,意六种器官,六种功能,用哪个,哪个灵:同时用;:同 时灵。所以妙明心又叫“六根之性”。因为六种功能都源于 一心。比如人用眼看物,眼只是条件,看是心着,不是理 看,就象人坐在屋内通过窗看屋外之物,窗比作眼,屋内之 人比作心,窗不能看,人能看。眼不能看,心才能看。廊以 才把眼睛叫“心灵之窗” °人变老,心不变老。少年时代看. 山看水什么样,老年时再看还是那样。见物之心永不老化, 所以才说,"人老心不老”.听的功能也是V样八是心非 耳。声不往耳处,耳不往声处。耳与眼一样也是条件,是人: 体的器官之一。没有心什么都听不见,比如人的心高度集中 在某一事物上时,对其他的事物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集中 精神看书时,对电视里演的什么,唱的什么就不清楚,不是 没听见,是没动心。心永远在听,从不停止。人睡着了也在 听,所以一叫就醍。人的大哂是思维器官,是中枢神经,与 身体内各部分的神经形成一个网络,由脑神经为主导,传导 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大脑只是思维的机器,不是能源。大脑 是物质体,是血肉之质,一没有那么大的功能°思想中所含的 万物、万象、万理,不可能含在血肉之质的物体当中,是含 于至清至静的妙明心光之中。心光波动,大脑才开始工作。 人的一切功能,思维的功能,记忆的功能,录音录像的功 能,放音放像的功能,以及身体各部分的感觉功能,都是妙, 明之心起的作用。人的妙明之心和各个器官的关系,就像是 电源和电器设备的关系,有电设备就能运转,没有电设备只 是摆设,毫无用处。



因为心是至清至静透彻妙明之光体,应万物而清,应万 事而明,所以称心为妙觉。心不变而应万变■心空而生万有, 如写千篇文,设计百张图纸,只是心中化出。心是涎不尽的 智慧海之源,靠此水汇成书本的知识海洋。佛说心生万法?… 皆妙觉之能也。不单人有觉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有觉,包 括蚊虫在内。打蚊^时,它稍有察觉,马上就飞。动物之 觉,也是灵气,所以动物又称灵物。万种动物称为万灵。人 是高级动物,为万灵之长。 一 ,



释迦牟尼在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之后说:“奇哉奇哉-一



? i



切众生,都具有如来佛性” o这里说的一切众生Q也包括动 物在内。佛性,即是成佛的根苗。佛与人本无差别,只是一 研究物理,一觉悟真空。只是在于是否觉悟了宇宙人生的至, 极真理。是否恢复了自心本有之光明。佛是“佛陀”的简、 称,也是梵语,翻译成汉语就是“觉”的意思「佛就是人中 的大觉者。所以对佛不要迷信,佛能做到的,人人都应该能 够做到。释迦牟尼也娶妻生子,同普通人一样的衣食住行, 只是个真正的明白至极真理的人。在封建社会中,把人分为 三流九等,其中上九流是: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帝王, 四流宫,五流圣贤,六流士,七商八工九庄田。也把仙佛列 到了人的等级之中。佛与人是平等的,只是疏悟有高低。按 照佛指示的道理去做,人人?都能成佛,所以说众生皆是佛。



佛留下的千经万卷指的是真空。在这一点上,万圣同 源。如老子说无量无边的清虚,儒言上天之载,无声无嗅, 不睹不闻,回言真主无影无踪,其说法不一,但都指的是空 无。空无为万物之母,为万理之源,为理源之至极真理。



千经万卷都说的是心,都是明理明心之路。千言万语苦 心婆心,都是.怕后人误入歧途0哪一部经里也没有叫后人对 着佛的偶像烧香祷告,顶礼膜拜,更没有说念佛的名字就能 成佛。相反,在《金刚经》中,佛用极其明确的语言告诉后 人不要那样做:“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 见如来。”如来二字,非指释迦牟尼而言,是指人人之自我 之心。知心者为自知之明。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得用理来衡 量。如果念佛的名字就能成佛,那么宇宙之中第一位佛祖是 念谁的名字才成的佛呢?念念不离心,自我之意念之念「即 是佛因。没有心,你用什么去念?念佛之心,即是佛。自我 心是佛因;念佛只是降伏意念之法,心正意念正,何须用念 去降伏。人们对着自己塑造的泥胎,烧香磕头能解决什么问 题?这不是迷信又是什么?你朝拜的那个“佛"不是真佛, 而蹬在地上磕头的这个才是真佛童。佛即是心,心即是佛。 只有明心才能成佛。要想明心,必先明理。佛以悟真空妙理 而成道,理明透彻心自明。明心者不念佛也是佛,光念佛不 明心的人是迷佛迷法。再者说,佛以慈悲为本,“慈悲”二 字,俱是以心为基,慈悲是指心说。慈悲之心,没有定在出 家,烧香、念经、拜佛上,是定在人的心上的。慈悲之事, 何时何地不能做?何人何处不能为?岂能局限在出家当和尚 和烧香拜佛者的清规戒律等尘法上呢?尘法只能蒙心不能明 心。求理悟真宗,才是明心法宝,智慧之门,登大觉之路。 恻隐之心,仁德之举,即是慈悲,胜于烧香拜佛。施仁德于 人者,皆为佛之弟子,佛心遍十方界,岂只限于庙堂寺院? 所以学佛者不要本末倒置°



佛成于自心,不能外求。《金刖经》中说,释迦牟尼未 成佛以前,“在然灯佛所受偈七载一无所得”,还得自参自 悟。如来有明心之理,没有成佛之术。若想成佛,只有求理 悟真宗,用明理来除去自己妙明心中之尘垢,恢复自性之光 明,这叫明心见性。只有一性圆明,才能与妙有真空之母体 合而为一,入于如来圆觉海之中。除此以外,没有第二条路 可走,故为不二法门。这就是心经所说的心。



《心经》就是叫人找到自心,认识自心,明白自心。



《心经》不是给后人留下的语言和文字,而是留下亍一颗真 心。学佛者如果不认心,不炼心,不明心,佛之真传绝矣F 把语言文字当成真的,把领会语言文字当成目的,等于没 学,真空实相,不是用语言文字能够表达出来的,全凭自参 自悟,亲身体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说开口即是 妄,落笔就是假,经书上写不出真的来。经书只是留给后人
一张到达目的地的路线图。光看图不走路,永远也到达不了 目的地。到了目的地,这张图也就没有用了。为了过河到达 彼岸,就要坐船,经书就是船,到了彼岸,船还有什么用 呢?所以说,“迷时千卷少,悟来一字多。”



至圣先贤,都是指心言教,以心说法。离心说法,即是 外道邪说。儒释道三家,说的是同一个道理。孔子说上天之 载,无声无嗅,不睹不闻,万物同体;佛说真空妙有,三界 十方;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无形无相,育地生天。孔子称 大觉之人为“致知”,佛称大觉之人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意即无上正等正觉。道家称大觉之人为“万化通”。 儒以忠恕为纲,存心养性。佛以慈悲为本,明心见性,道以 感应为怀,修心炼性。三家都没有离开心性,忠恕彳慈悲、 感应六个字也都是以心为基。所以说,三教之理都是来自理 之源,性之海。是不同的老师,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 点,用不同的语言,向不同的学生讲的相同的道理。所以真 理没有宗教之别。因为至极的真理是超宗教的。古代所指的 空无,即今之空无。因空无永恒,无古无今。观古代指心之 千功万法,不如观自心法。因心本空无,客观事物千变万 化,空无之心古今相同。



后起小名我叫心。 不知不觉迷了因。 贪嗔痴爱也追寻。 才知不是原来心?后起小名我叫心。 不知不觉迷了因。 贪嗔痴爱也追寻。 才知不是原来心?母体生我叫独尊, 生来本是天然性, 七情六欲慢慢有, 忽然1时有觉照,



后起小名我叫心。 不知不觉迷了因。 贪嗔痴爱也追寻。 才知不是原来心?



后起小名我叫心。 不知不觉迷了因。 贪嗔痴爱也追寻。 才知不是原来心?



@一



经者'路也。



纶有于经万卷?统归于心。经乃妙明心中所现之物,乃 心中所生之智°无心何言经?路有千条万条,用心研究便知 远近曲直。法有千差万别,用心悟理便知谁正谁邪。



经者,路也。心经,心路也。心经离心无经矣。心经乃 明心之圣旨,见性之坦途。心是万圣之纲,心是人人都有之 大本。认心,炼心,明心,乃心经所指之路;是达无上正等 正觉必经之路也。行路必先明路。自我之觉明路之师也。自 我之心,人类试金宝石也。路之邪正远近,觉悟者自知也。



修心明心存心万圣纲,立世立人立理架天梁B



通空通理通源通万化,知夭知地知人是内行3



语言文字理论由我创,文化科学宗教我开航。



真空至极真理我宣扬,真功正法真宗心承当。,



千功万法别糊涂,虚假邪恶用理除。



世间纵有千条路,远近曲直不迷途。



人云亦云不可信,悟理求真是正途。



痴误迷途千万里,智者一步达真无。





浏览32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