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太极拳


五、 独特的推手|龙虎太极拳





在比较早一点的龙虎太极拳中没有推手二字。现在的推手过去叫打手或炮打五行,古拳谱中有打手歌为凭。随着近代各太极拳流派普遍的叫法和国家规范的名称改革开放以来龙虎太极拳中的打手也改称推手了。



推手是一种双人或多人徒手进行技击技巧技法训练的有效方法和形式是从拳架训练过渡到实用性训练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不断练习和提高技击技巧。龙虎太极拳中的推手始终坚持着拳不接手的基本原则尤其是在炮打五行(即散手)中这一基本原则体现的更加充分。



推手训练般分为三步或三种练习方法即沾粘推手练习法、活步推手练习法、炮打五行(即散手)练习法尤其是跑打五行练习法仍然保招着古朴、典雅、传统的方法。它由五个相对独立的、可变化的拳式组成也称五大势。每一势都是一个起、承、转、合攻、防、进、收独立的训练和实用单元体演练起来可以随心所欲,变化无穷。同时对于练习者来说,既可以个人单练又可以甲乙双方对练还可以数人群练。如果练习者有时间或有体力的话可以无止境地打下去。



关于推手训练问题将在推手部分作详细讲解,此处不再赘述。






第一节十三势滑拳架拳式名输及顺序



第一段



起势



6左搂膝拗步



11上步搬拦捶



2上势懒扎衣



7手挥琵爸式



12如封似闭



3单鞭



8左右搂膝拗步



13十字手



4提手上势



9手挥琵琶式



5白鹤隙翅



10左搂膝拗步



第二段



14抱虎推山



25上步搬拦捶



36上步搬拦捶



15手挥琵琶式



26上势懒扎衣



37右用脚



16懒扎衣



27单鞭



38跌步左披身伏虎



17单鞭



28云手



39右披身伏虎



18肘底捶



29单鞭



40回身右蹬脚



19跳步倒撵猴



30高探马



41双峰贯耳



20白鹤晾翅



31左右起脚



42左蹬腿



21左搂膝拗步



32转身蹬一脚



43转身右蹬腿



22海底针



33践步栽捶



44上步搬拦捶



23三通背



34翻身二起脚



45如封似闭



24转身撤身捶



35起身白蛇吐信



46十字手



第三段



47抱虎推山



60左右倒撵猴



73高探马带穿掌



48手挥琵琶式



61斜飞式



74十字摆莲



49懒扎衣



62提手上势



75上步指裆捶



50斜单鞭



63白鹤晾翅



76上势懒扎衣



51左右野马分鬃



64左搂膝拗步



77单鞭下势



52上势懒扎衣



65海底针



78上步七星



53单鞭



66三通背



79退步跨虎



54玉女穿梭



67转身撇身捶



80转身摆莲



55上势懒扎衣



68上步搬拦捶



81弯弓射虎



56单鞭



69上势懒扎衣



82上步搬拦捶



57云手



70单鞭



83如封似闭



58单鞭下势



71云手



84十字手



59左右更鸡独立



72单鞭



85合太极



第二节十三势滑拳架图解



第一段



第1式起势



说明为了演述方便考虑设演练场地为东西方向起势为面向南站立。



动作一身体正面朝南两脚成开立步站立脚尖皆朝前距离略宽于肩。两掌在两胯旁,自然下垂掌心皆朝内掌指皆朝下待两臂欲上举时掌背转朝前头不偏不倚、不俯不仰,虚领顶劲尾闾中正含胸拔背松肩、松腰、松胯嘴自然合闭舌顶上腭。眼向前平视。(图2-1)



动作二两臂徐徐向上向前平举在两臂略高于肩时两臂同时带动两掌向后向下再向前向上划一个圆圈然后举过头顶掌心皆朝前上两臂自然弯曲呈半圆形。眼神通过两虎口内侧向前上方向视去。(图2-2)



动作三两肘下沉自然地带动两掌徐徐向下按至左右胯外侧(稍前一点),掌指皆朝前下方向。同时两腿微屈松胯、圆裆、沉腰。眼平视前方。(图2-3)



要领



1 此式为练拳开始要求做到全身放松立身中正安舒。精神要自然提起心要静,不要有丝毫杂念。



2 要把龙虎太极拳的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虚领顶劲、松腰胯、圆裆、分虚实、上下相随、用意不用力、内外相合、意气相连、动中求静、动静合一的各项要求贯彻到整套架子和全部动作的始终



3 在两臂未举之前应认真仔细地检查一下预备式是否合乎要求然后开始做起势动作。



4 两臂前举要以手领臂两臂前举和两掌下按时要特别注意两肩不可耸起、紧张或用力必须松开下沉两肘不可挺直须有微屈下坠之意。



5 两肘下沉带动两掌下按时要含坠肘之意要做到坐腕。所谓坐腕就是把掌根下沉手指节微微上翘但不可用力翘起,必须自然这样才能把劲贯至掌根,手指也有所感觉。能坐腕才能形于手指。



6 整套架子对掌的要求是两掌自然放开五指要自然舒展不可用力张开也不可松懈、弯曲不能出现习惯性的打电脑手型掌心要微呈凹形。



7 要及时把握意念和劲点。两臂上举时意念在手背下落时在全掌。



图2-1图2-1图2-2 图2-3图2-2 图2-3









图2-1



图2-1



图2-2 图2-3



图2-2 图2-3



11



1



1





浏览46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