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拳道民间武术的未来


一、拳加跤,武艺高|极拳道民间武术的未来





传统武术技击的特点是踢打摔拿、立体攻防,打中有拿、拿中有摔。由于擒 拿动作在比赛中具有使对手致伤、致残、甚至致死的危险,所以现代散打选择了 踢打摔为主要竞技技术。



在八极、形意、八卦、太极拳的技击中,许多招法都是踢打拿结合摔,以下 举例简要说明:



太极拳“斜飞式”(图5-140)



形意拳“一条鞭”(正反劈拳)(图5-141、图5-142、图5-143)



图 5-140图 5-140图 5-141图 5-141图 5-142图 5-142图 5-143图 5-143















图 5-140



图 5-140



图 5-141



图 5-141



图 5-142



图 5-142



图 5-143



图 5-143



八卦掌“进步穿掌”(图5-144、图5-145)









图 5-144 图 5-145



中国式摔跤“挤”



我后手抓对手前手袖把,前手伸进对手异侧腋下,后脚上步,前脚堵拦其同 侧大腿,前臂抬起的同时上体侧后转体挤倒对手。(图5-146、图5-147、图5 -148)



图 5-146 图 5-147 图 5-148图 5-146 图 5-147 图 5-148






图 5-146 图 5-147 图 5-148



图 5-146 图 5-147 图 5-148



中国式摔跤在古代有摔打、脚踢、擒拿等技击动作,后来发展成以摔为主, 穿上专门的跤衣进行竞赛。抓对手各部位以有利自己发挥技术叫“抢把”,中国 式摔跤的“十二把手”就是抓对手的衣襟、领口、腰带、躯干、脖子、肩背等十 二部位。



中国式摔跤是武术踢、打、摔、拿四击法之一。在中国的现代散打中,快摔 术是代表性的技术,散打运动员带着拳击手套摔对手,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散打式摔跤”。在真实的搏斗中双方都穿着衣服,在抓住对手衣襟并伸臂控制距 离形成固定姿势时,很难用拳或脚继续进攻。可见,要掌握技击式摔跤技巧,应 该用心研究抓把、抢把的技术。以反关节的动作结合摔跤动作,将很快使对手致 残。



中国式摔跤的技术原理是四两拨千斤与刚柔相济,通过运用对手的作用力与 反作用力使绊子,就能表现出四两拨千斤之妙。比如我用力去推对手,对手将可 能产生抗力,不让我推动,如果突然利用其前顶的抗力,能轻松地摔倒对手。在 摔跤中,杠杆力、圆周力、身体的重心变化等要素,与技击中脚踢、拳打、肩 靠、肘挑、掌推等技法有着同样的人体运动力学原理。



(六)八极拳“十个字”秘诀



八极拳十个字秘诀在清末、民国初期的武林界闻名遐迩。八极前辈总结出的 十个字即是“靠、肘、缠、捶、挫、提、采、劈、穿、藏。”



1 .“靠”:八极拳讲究“近闯靠打,三盘连击”。靠是八极击法中十分重要的 技法,以下介绍“侧身靠撞势”。



交手时对手以拳、掌进攻我脸部、胸部,我即以拳、臂截打、砸劈(或挑 挂)对手的手臂前段和肘部,顺对手回闪之势,闯步以肩、臂膀吞身靠撞其身 体,并可以头撞、肘顶。如身靠臂翻,发横向劲力,可摔倒对方。(图5-149、 图 5 - 150)






图 5-149 图 5-150



2 .“肘”:用肘以崩撼冷脆的劲力施展近身搏击,在八极技法中占有相当大 的比重,以下介绍“两仪太极肘”和“马步单提肘”。



1 1) “两仪太极肘”



该动作用于主动攻击对手。以马步直拳击打,两脚向前踏进仍为马步势;步 踏身沉之际,前臂曲收,以肘前上方撑挑,肘尖向上,拳置于己腮下,拳心向 上,后手为拳向后下拉撑配合、拳心向下,形成“托天盖地”之姿势,此为八极 拳标志性动作。(图5 - 151)





浏览66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