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八手拳学


一、第二节八极拳的辅助练习|锦八手拳学





人的身体是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所构成,以筋脉相连,以 气血贯通。“内则精气神,外则筋骨皮”,脏腑之外,筋骨主之; 筋骨之外,肌肉主之;肌肉之内,血脉主之;周身上下,摇动活 泼者又主之于气也。是故修炼之功全在培养气血者为大要也。另 要培其元气,守其中气,保其正气,护其肾气,养其肝气,调其 肺气,理其脾气,升其清气,降其浊气,使气清而平、平而和、 和而畅通,以至周身灵动。只有时时操练,才能保证旺盛的精 力,达到精深的境界。精气神是无形的,而筋骨皮是有形的,锻



炼有形之物辅以无形,培养无形,则以有形之物加以辅助。此 (内外兼修)自古以来就是习武者应有的修炼,即以外功为目的, 练得劲力。同时体会发劲的要领,即运气由丹田到手足,达到鼓 气如钢、内外合一的境地。



八极拳的辅助练习很多,有站桩、搂桩、靠桩,顶弓、掌 板、跑砖、吊球、吊袋、打沙袋等,现介绍其中主要几种。



1. 桩功



包括站桩、搂桩、靠桩。此桩要求习练者要做到五趾抓地头 顶天,五体松放心不缠。站桩时两腿分开,略宽于肩,自然弯 曲,膝不过脚尖,沉肩坠肘,两手抱圆,二目平视,舌抵上腭, 气沉丹田,时间越久越好。



搂桩时,以上姿势不变,用腰带动手臂从斜上方向怀中之粧 搂打,击点放在腕根部,左右轮番击打,伴之擤气,纯熟后可加 上反臂从怀内向斜上方挑打,击点放在腕根部外侧,上下左右轮 番击打。



靠桩分为正靠和背靠。正靠时,要求一脚在前,一脚在后。 左脚在前时,以右肩胛之胸部向前撞击;右脚在前时,以左肩胛 之胸部向前撞击。步不动,完全用腰的旋转力,伴之擤气。背靠 时也是一脚前,一脚后,左脚在前时,以左胯带左胁,用左肩以 下部位向左前方撞击;右脚在前时,以右胯带右胁,用右肩以下 部位向右前方撞击,以前脚尖下落的碾步,带动腰的旋转力,伴 之擤气。



搂桩和靠桩习练纯熟后,可以合起来练,可死步练习,也可 活步练习,练久自可体会挨、帮、挤、靠的情形。



2. 掌板



以一铁槽埋于地下,深约80厘米,宽约40厘米,厚约10



2?






厘米;以一木板长约2.5米,宽约30厘米,厚约6厘米,放置 于铁槽中。击打时,一脚在前,一脚在后,用脚尖下落的碾步带 动腰部的旋转力,催动掌力向木板击打,能把木板击出槽外为最 佳。击打时应注意木板的弹簧劲反弹伤及手腕。



3. 吊球



主要锻炼腿部力量、腕部力量和沉坠劲。用粘土配以花桔 或丝棉,搅拌后形成球状,然后插人五指,晒干后形成自然指 洞。可以根据本人需要确定重量,而后逐步加重。锻炼时,以 马步为主,沉肩坠肘,意守丹田,时间越久越好。亦可活步, 以八极小架为主,一招一式耗架子,达到意、气、力逐步合一 的目的。



4. 打沙袋



用帆布制成沙袋,内装绿豆,置于桌上。锻炼时以马步为 主,用腰劲带动手臂,以掌心、掌背击打沙袋。亦可变成活步, 上下左右击打。随着功力增长,慢慢撤出绿豆,逐步加入铁砂, 直到完全变为铁砂为止。练功后必须用药水浸泡。



第三节金刚八式



1?撑锤(蹦弓窜箭急)



十趾抓地头顶天,双膝微屈,气沉丹田,二目平视;双拳抱 圆,两臂绷抖与肩平,左手在前,虎口朝上,右手在后,虎口朝 下,成一字形;右拳自身后向前往下砸平的同时,左腿成虚步, 左拳收回,护左胁;然后迅速上左步,在落步的同时,碾脚跟,



29






出左拳,右拳下带抽回护右胁,成马步(图3-3-1至图3-3-4)。 然后拧身坐胯,左脚带步,上右腿成虚步,然后迅速上右步,在 落步的同时碾脚跟出右拳,左拳下带抽回护左胁成马步。发力同 时,伴有擤气。以此类推,左右转换。



【要求】手到、脚到、腰到,三盘一体,打出整劲。








浏览48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