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件一
永兄:咱们是一师之徒,今后多亲近。
我于30年代末在北京地安门外路西合义斋饭馆拜师,同 时有佟文泉、李永良、李永琮、张若易。在我前有丁秋谷,是 二师兄,大师兄我没见过。赵师的把兄弟有洪连顺(形意)、 冯庆海(形意)。我见过他们过招说手,洪、冯功力大,赵师 机智应变,多占上风。其拳、三节棍、小九枪(劈、搬、崩、 离、战、点、吊、转、抽)均为绝活儿,并以此卖艺维生。抗 战前曾任二十九军大刀队教官或队长?大刀即双手带。
赵师一女一子,子名秋生,曾参军。赵师妹我于70年代 曾去过她家一次,已婚,生活一般。回想赵老师一生,高风亮 节,品德极好,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尤其对劳苦大众之风格 态度,我至今难忘。
现在,与我同堂学艺者,丁秋谷抗战时南下,李氏弟兄己 做古人,佟文泉情况不清。我年78岁,1983年在天津外贸机 械进出公司离休后,现在天津市体育科研所研究医疗体育。锦 八手早已不练了,实愧对恩师教诲,只记得当年老师叫我们每 人“旋”(镟)一对两头尖的木头棒,防身自卫很方便,我和
锦八手拳学锦八手拳学李永琮都用过,他打流氓,我打群架,很灵。
锦八手拳学
锦八手拳学
现在您积极弘扬赵师之拳,不遗余力,使我感愧无已,希 望多多賜教,倘能相见,必从头跟您学练。此亦人生一乐也。 专此敬复。我于12月8日晚见信,今早6时半复信。賜复。 敬礼!
信件二
杨永师弟:
天津一见虽然几天,但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好印象。你是人 好、心好、义重、拳好、气功好,称你为“五好”的关键在气 功好,因为要有伪劣气功就坏了,万想不到你的气功与拳功相 互为根、混然一气。不胜敬佩之至。
别后与二弟硕鸿问老师的情况,他说了一点:人很实际。 他和一拳术名人比武,用腿连胜二次,那人的弟子们要上,被 那人拦住说:“咱们输了。”
洪品珍(李永琮的妻子,是洪连顺先生的女儿)当时住在 姚宗熊家。我准备给她去信问赵老师的情况。
近好,一切顺利!
浏览39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