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字诀现存文献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梁代陶弘景所著养性延命录}中。陶弘景是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中医学家。(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中记载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咽皆出气也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寒咽以解极。同时指出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吹呼二气出之肺脏病者胸膈胀满嘘气出之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痛闷晞气出之肝脏病者眼疼愁恍不乐呵气出之。这些记载即后世六字诀或六字气诀的起源
陶弘景之后历代都有关于六字诀的记述尤其在六字诀的方法理论及应用上有不少发展与补充。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隋代佛教天台宗高僧智额在其童蒙止观中将六字诀用于佛学坐禅止观法门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对陶氏六字诀的吐纳法进行了发挥、大呼结合细呼气唐代道教学者胡焙在其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泄图中改变了六字与五脏的配合方式改肺嘘为肺哂改心呼为心呵改肝呵为
马济人主编气功岸生姑15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队南朝梁)陶弘笊撰第
16上海占辆出版社,199()
陶机嶙、季安作释直紧止观校群,中华片局1啷
?唐-孙思3凯急金要方人民11生出版礼影印1992
137137
137
137
肝嘘改脾为脾呼改肾为肾吹另增胆噫之法气
宋代邹朴庵的(太上玉轴六字气诀)对六字诀理论与方法的论述是历史上最详细的对呼吸和读音方法作了具体要求念时耳不得闻声念毕低头闭口以鼻徐徐吸天地之清气吸时耳亦不得闻声,另外还增加了叩齿、搅海、咽津等预备功°
遵生八笺校注延年去病笺)的四季却病歌中记载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闲秋四定收金肺润肾吹惟要坎中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常呼脾化餐切忌出声闻耳其功尤胜保神丹这就将六字诀与四季养生结合起来了。
从现有文献来看明代以前的六字诀不配合肢体动作只是单纯的吐纳功夫。明代以后六字诀开始有了肢体动作将吐纳与导引结合起来。例如胡文焕的类修要诀}和高濂的遵生八笺等著述中都有,去病延年六字法)总诀的记载肝若够时目睁精(精同睛),肺知吧气手双擎心呵顶上连叉手肾吹抱取膝头平脾病呼时须撮三焦客热卧嘻宁。这是最早的六字诀配导引动作的记述。虽然在宋代曾惟的临江仙八段锦中已将六字诀融入其中作为八段锦的辅助练习但这只是六字诀的应用而不是独立的六字诀导引法。
从当代有关功法流派来看易筋经、峨眉庄、形意拳、八卦掌、大雁功等虽有六字诀的相关应用但与原始独立的六字诀功法已不完全相同在武术动功中大多已变为助力练气的声法练习。今人马礼堂在研究养气功时根据传统的六字诀文献编创了养气功六字诀用于临床治病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
综合文献资料和现存各种六字
。麻胡惜黄庭内垛六腑补泻图商务印馆尺国12-15年影印本
?明用服靖编集赤风髓2上海占精出版社1989
?明向叫著赵立助等校注、避生八盘牧沌延年去峋箜人民口生出版社1994
周噫。。嫁佛大法天大学出舰社1996
, 诀相关功法内容分析六字诀流传 到现在在功法上已形成了较完整 的体系功法理论保持了唐宋以来1 按中医五行五脏学说来阐述的主1本 框架对呼吸口型及发声方法的认识渐趋统一肢体的动作导引与意 念的导引原则上遵循中医经络循行规律。但是在功法的规范性上当 存在一些疑难问题。如个别字诀(呵四)的发音、六字的吐音口型及发声与否、六字与脏腑的对应、六字在练习中的排列顺序等都存在着一些歧义各种功法的呼吸发音与肢体导引动作之间的关系各有特色尚缺乏统一的科学论证。38正是在此基础上健身气功六字诀课题组作了进一步的规范化研 究论证以此来编创便于群众习练的、科学健康的健身气功新功法。一、关于六字的脏腑归属 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中, 诀相关功法内容分析六字诀流传 到现在在功法上已形成了较完整 的体系功法理论保持了唐宋以来1 按中医五行五脏学说来阐述的主1本 框架对呼吸口型及发声方法的认识渐趋统一肢体的动作导引与意 念的导引原则上遵循中医经络循行规律。但是在功法的规范性上当 存在一些疑难问题。如个别字诀(呵四)的发音、六字的吐音口型及发声与否、六字与脏腑的对应、六字在练习中的排列顺序等都存在着一些歧义各种功法的呼吸发音与肢体导引动作之间的关系各有特色尚缺乏统一的科学论证。38正是在此基础上健身气功六字诀课题组作了进一步的规范化研 究论证以此来编创便于群众习练的、科学健康的健身气功新功法。一、关于六字的脏腑归属 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中有关六字诀的记载为凡病之来不离五脏事须识根不识者勿为之耳。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吹呼二气出之肺脏病者胸膈胀满嘘气出之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痛闷唏气出之肝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其六字与脏腑的对应关系为心一吹、呼肺——嘘脾——唏肝——呵肾一(详见表1),并不同于现代。唐代孑小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中养性之调气法也与其完全一致。
, 诀相关功法内容分析六字诀流传
到现在在功法上已形成了较完整
的体系功法理论保持了唐宋以来
1 按中医五行五脏学说来阐述的主1本
框架对呼吸口型及发声方法的认
识渐趋统一肢体的动作导引与意
念的导引原则上遵循中医经络循行
规律。但是在功法的规范性上当
存在一些疑难问题。如个别字诀
(呵四)的发音、六字的吐音口型及发声与否、六字与脏腑的对应、六字在练习中的排列顺序等都存在着一些歧义各种功法的呼吸发音与肢体导引动作之间的关系各有特色尚缺乏统一的科学论证。
38正是在此基础上健身气功六字诀课题组作了进一步的规范化研
究论证以此来编创便于群众习练的、科学健康的健身气功新功法。
浏览36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