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拳种在演练时对速度都有一定的要求。长拳宜快, 以快制慢;太极拳较慢,积柔成刚……虎形拳在运动时速度 是慢些好还是快好呢?我们在这里谈谈这一拳种的运动速度 问题。虎形拳的套路在潢练时速度较慢,有时甚至比打太极 拳还慢;但虎形拳套路中的某些动作则相反,要求快时甚至 比长拳的速度还要快,不同于长拳的只是架势、发劲的方 法与运动的形式而已。比如,虎形拳在练三战套路时,它 要求的运动速度就慢。慢的目的一是有利于“三正”,即使 运动中达到头正、身正、马正;二是有利于精神镇定,做到 气沉丹田,以意导气彳在运动中可以使自己逐步地体会动 作要领和纠正姿势和动作的偏差。如身体上不该紧张的部位 就可以适当放松,做到松中有紧,紧中有松,松而不软,紧 而不僵等。前面谈过,发虎劲时要求身上发出一种极强的爆 发力,动作缓慢则易于使身体该放松的部位,尽最大的可能 放松。这样,才能给需要紧张快速的发力动作创造良好的条 件,才能随时较快地将力量集中于某一点爆发出来。所以, 它的慢正是为了快,慢是为了蓄劲,使快时能将劲力由某一 点迅速发出。虎形拳的特点之一是以静待动,一动百动,急 时急应,缓时缓随。但决不是说技击时慢能胜快,实际上技
击时总是以快胜慢。这里只不过是说明练习虎形拳时适当放 慢速度的目的是养其精气,蓄其劲力。
我们说练虎形拳时有时速度宜慢,这只是和其它拳术的 运动速度相对而言的。而且,我们所说的有时宜慢,也绝非是 缓慢松弛、软绵无力。同时,速度过慢,就会使呼吸与动作 脱节,使动作僵滞呆板,还会造成某些神经不应有的紧张。 故对虎形拳的运动速度,应掌握在气沉丹田、轻松自然为 度,使自身感到气脉畅通无滞,-以气催劲时劲力能迅速透达 指尖。速度要快慢相兼:慢时,两脚要落地生根,气沉丹 田,劲发于腰。在某些动作间往往有一个短暂的、似停非停 的状态,这正是使意气贯注于双足或指端,神凝劲聚的表 现,它能给下一势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快时,能使自己在 极短促的时间内产生极强的爆发力,在技击中随招式集中发 放于一点。故正确地掌握好虎形拳的运动速度是一个很重要 的问题。
浏览69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