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摔跤与上海


三、《水浒传》中第74回有这样的描写|话说摔跤与上海





“诺大一个东岳庙,一涌便满 了,屋脊梁上都是看的人。朝着嘉宁殿,扎缚起山棚,棚上斗士金银 器皿,锦绣缎匹,门外拴着五头骏马,全付鞍辔。”任原“脱下锦袄,百 十万人齐唱一声采。”任原说道:“四百座军州,七千余县治,好事香 官,恭敬圣帝,都助将利物来,任原两年白受了,今年辞了圣帝还乡, 再也不上山来了。东至日出,西至日没,两轮日月,一合乾坤,南及南 蛮,北济幽燕,敢有出来和我争利物的么?''由此可知,北宋的相扑已 是全国性的竞技项目。任原刚说完“敢有出来和我争利物的么?”“燕 青捺著两边人的肩臂,口中叫道:'有,有!'从人背上直飞抢到献台 上来。”部署见燕青十分瘦小,劝他放弃比赛,燕青胸有成竹,依然要 比,“众人都和起来。只见分开了数万香官,两边排得似鱼鳞一般,廊 虎屋脊上也都坐满,只怕遮着了这对相扑/



《水浒传》中描述的这场声势浩大的相扑比赛盛况,这数万香客 都是“一来烧香,二来看任原本事。”说明了当时社会上的相扑迷已是 如何的狂热,全国各地的观众都赶到泰山庙会上看相扑,这在其他古 代文献中也是没有的。这种场面,绝不亚于当今的一场精彩绝伦的 国际足球比赛。



《水浒传》中不仅描述了数万香客的恢宏场景,还描述了场地,规 则和相扑方法。



燕青与任原在泰山庙会上的相扑是在“献台”上,用杉木搭建起 来的高台,有一人多高,燕青是“从人背上直飞抢到献台上来”的。这 种台子便于群众观看的场子,是民间的相扑场。燕青在梁山泊忠义 堂上与高俅的相扑是在用“软褥铺下”的“剪绒毯上”,这是宋代朝廷 宴会表演的豪华场子。此时的相扑已有专职裁判,称为部署。其职 责是,检查双方的服装,宣布规则(社条),不许暗算,签订生死合同, 宣布比赛的开始与终止,为双方分了这扑(和解)。



《水浒传》中最精彩的地方,是描写了燕青与任原比赛的方法。



我们知道,浪子燕青虽名列三十六位天罡星之末,却生得风流 机巧,习得诸般武艺在身。任原是一个“身长一丈,貌若金刚,约有 千百斤力气”的大汉。在相扑之前许多人为燕青捏一把汗,知州甚 至要说服双方取消这场比赛。为什么呢?因为宋朝的相扑与现代 的摔跤有显著不同,它不是纯粹的摔跤,而是有击和摔的混合运 动。也就是说,在比赛时可以动手打人,因此往往会打伤或打死 人。所以知州怕燕青比赛时被貌若金刚的任原摔死,才说服双方 取消比赛。但燕青却早有主张,在梁山泊对宋江说过:“相扑的有 力使力,无力斗智”的话来,所以他决定以智取胜,上台之后并不与 任原正面交手,而是如泥瞅般钻来钻去,消耗任原的体力。“大汉 终是转身不便,三换两换换得脚步乱了。”说时迟,那时快,燕青瞅 准时机,“探左手插入任原交裆,用肩胛顶住他的胸脯,把任原托将 起来,头重脚轻,借力便旋四五旋。这一扑,名唤'鹑鸽旋用的 是巧劲,是借力使力;比的是出手快,抓住战机,一招奏效,这就是 以巧取胜。第八十四回燕青与高俅相扑也是以巧取胜:“高俅抢将 入来,燕青手到,把高俅扭捽得定,只一交,搦翻在地褥上,做一块, 半晌挣不起,这一扑,唤做守命扑o "




明刊本《水浒传》插图明刊本《水浒传》插图《忠义水浒全传图》第七十四回









明刊本《水浒传》插图



明刊本《水浒传》插图



“燕青智扑擎天柱”



唐代的相扑是以力取胜,身肥体重力不亏,宋代依然如此。我们 从许多相扑艺人的名字上可知他们是金刚铁汉,如撞倒山、宋金刚、 倒提山、曹铁凛、武当山,都是五大三粗的形象。燕青是以小胜大的 典范,这说明,相扑运动已朝快捷的巧劲发展,也更能显示相扑的可 观性。所以也出现了许多叫王急快、董急快、赤毛牛超、周忙憧、郑伯 大、韩通往、杨长脚的相扑艺人。





浏览1,07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