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恢复训练中,弹力绷带及粘膏支持带的应用对于膝关节有一定的帮助。当一般力 过练习1~2周后,就可以在粘膏带及弹力绷带支持固定下参加一般训练。参加一般训 练2~3周如无异常反应,伤处无深压痛,肌力亦基本恢复正常,即可完全去除支持 带,恢复正常的训练和比赛。
(3)预防
对于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预防,重点要放在下肢肌力训练上,尤其是股四头肌、 小腿三头肌和胭绳肌的肌力练习。股四头肌与胭绳肌的肌力对比要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 围内,即股四头肌肌力是帼绳肌肌力的两倍左右。在运动场地上,要严格检查设备,如 垫子的软硬度、垫子块之间的接缝等。此外,在训练安排上,当持久专项训练出现动作 反应迟钝时,应停止基本部分练习,预防因动作不协调而致伤。
2 .最骨劳损
族骨劳损系镇骨周缘腱止装置的慢性损伤性病变及歌骨软骨病。
(1)处理
对于嵌骨劳损,按摩疗法效果好,可擦摩、揉捏股四头肌。穴位按摩取血海、梁 丘、阿是穴。在黑骨周缘用弹筋、舌h切等手法,脂肪垫区用拇指按压法,手法强度从 轻到重,最后搓和推摩股四头肌及其肌腱。按摩方向是前、外侧宜由上而下,内侧宜由 下而上。此外,局部封闭、针灸、理疗以及外敷活血养血、活络止痛中药,都有一定疗 效。痛点注射强的松龙收效快,但不宜连续多次使用。,
(2)伤后训练
对于初期歌骨劳损、症状尚轻,仅在训练开始和训练结束以后以及大强度训练中出 现膝软膝痛者,应及时调整训练,暂时控制或减少跳跃量和膝关节半屈曲位扭转发力动 作。对于凡属半蹲位发力的动作即出现膝痛者,一般应停止训练,进行治疗。优秀运动 员可练治结合,即酌情减少训练时间和减小运动强度,停止或部分停止半蹲位发力动作 练习,同时加强身体其他部分的全面素质锻炼。在不加重疼痛的情况下可加强股四头肌 力量练习,如静蹲、快速全蹲起立等。对于做任何膝关节活动都出现膝痛者,宜停止训 练进行体疗。静蹲“站桩”是一种较好的体疗方法,站桩时要求双膝呈120。半蹲位,由 每次蹲几分钟开始逐渐增加至每次蹲20分钟,并由不负重站桩过渡到负重站桩。
(3)预防
对于能骨劳损的预防,要注意训练节奏,循序渐进,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对于出 现的早期解骨劳损症状,要及时治疗处理。
(五)踝关节损伤
1 .处理
伤后应立即进行冷敷及压迫止血。轻度扭伤者,在冷敷止血、加压包扎后,可以用 粘膏支持带及弹力绷带固定支持,继续进行上肢或其他部位的练习。训练结束后,可外 敷24小时的新伤药,并将踝关节包扎于轻度外翻背屈位。2 ~3天后伤足可进行行走练 习,同时配合按摩、理疗,1~2周后可基本痊愈。较重的扭伤者,在现场压迫冷敷止血 后,应完全停止活动,外敷新伤药后将伤足固定于轻度外翻背屈位,3天后在继续固定 的同时,配合按摩、理疗,同时让踝关节做轻微的活动。
2 .伤后训练
急性期应当抬高患肢,制动休息。一旦肿胀、疼痛开始缓解时,要积极进行关节周 围肌肉力量练习及屈伸活动,如踝关节屈伸、提踵、走路等。解除固定后,在弹力绷带 或护踝的保护下,逐渐参加一般练习。重压患处无疼痛、踝关节强迫内翻试验亦无疼痛 时,可完全去除支持带恢复正常训练。
3 .预防
平时重视踝周围肌肉力量柔韧性和关节协调性训练,如负重提踵、跳绳、足尖走路 等练习。准备活动要充分,提高跑跳的技术水平,搞好场地设施,培养和提高自我保护 能力。对易伤者可在运动前作局部按摩,以增强肌肉力量和韧带的柔韧性,增大关节活 动幅度,在训练和比赛时应戴护踝。
(六)肩锁关节损伤
肩锁关节,由肩胛骨肩峰关节面与锁骨肩峰关节面构成。关节面覆盖一层纤维软 骨,关节囊松弛,附着于关节面的周缘。关节韧带有肩锁韧带和喙锁韧带。
1 .处理
对于严重损伤者,伴有严重肩锁关节畸形,原则上应完全停训而采用手术治疗。对 于摔跤运动员,也可在采用手法整复后用胶布固定进行保守治疗。对于较轻的损伤,应 注意加强弹力绷带固定,减少肩部活动六周以上。此外,理疗、针灸、按摩、外敷中药 或痛点封闭,效果都较好。
2 .伤后训练
急性期暂停训练。急性期过后,逐渐开始做肩关节下垂放松的回环、旋转及举臂等 活动。症状完全消失时,可做负重练习。慢性期可做肩关节各个方向的运动,但应避免 引起某些疼痛的动作。专项训练开始,动作难度要小,局部负担可以改变技术动作形 式,以减轻局部负担量。应注意加强三角肌、斜方肌等相应肌肉的牵拉练习,注意发展 小肌肉的力量及肩关节的柔韧性,但以不能引起局部疼痛为原则。训练前后要做局部按 摩。
3 .预防
平时要加强前滚翻、后滚翻、侧滚翻的训练,摔倒时要迅速做团身滚翻动作,缓减 暴力冲击。
小结:
本讲主要阐述了儿童少年摔跤运动员损伤发生的原因、预防措施、处理方法及伤后 的康复训练。通过本讲学习应能对摔跤运动中出现的常见损伤进行急救和一般处理,并 掌握预防方法,以及了解如何进行伤后康复训练。
在儿童少年摔跤运动损伤中,对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如擦伤等,要求学员掌握止血消毒 和包扎技术,并能给以适当的药物治疗,以防止感染。对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肌肉拉伤、 关节韧带扭伤,以及骨折和脱位等,掌握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固定技术和药物治 疗的方法,并能进行抗休克处理。对摔跤运动中常见的颈部、腰部、上肢、下肢以及肩部 的损伤能进行正确的处理和伤后康复训练,并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
思考题:
1 .结合实践分析儿童少年摔跤运动员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其常见损伤有哪些,应 如何有效地进行预防。
2 .什么是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和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它们的处理原则是什么?怎样进 行具体处理?
3 .踝关节韧带的损伤原因、原理与处理原则是什么?
4 .腰肌劳损和靛骨劳损应如何进行伤后的康复训练?
主要参考文献:
1 .崔国庆等:《自由式摔跤运动创伤的流行病学研究》,载《中国运动医学杂 志》,2000(2), 207 ~210 页。
2 .冯连世等:《中国古典式摔跤运动员的损伤特点》,《国家体委体育科学研究所 论文选集》,1996。
3 .曲绵域等:《实用运动医学》,第1版,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4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医学》,第1版,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5 o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速滑运 动》,第1版,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侯晓晖)
浏览60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