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飞龙虎棍的要求,对方发棍攻来,一般是不招架,而 是在闪出对方棍圈点的同时发棍攻敌。这一点在出圈入圈中 已述及。但不招架并不是绝对的,技击中就有“一变二迫三 招架”之说。有时当对方的棍攻来,耒不及变时,就必须招 架孑有时是用虚招架实攻的方法,先让其一棍,使他下一步 落入伏击中。
茅元仪说过,“以逸待劳,或未发而先入,或待发而后 应,随时审势,见可而进”,“姑且忍之,俟其旧力略过, 新力未2,然后乘之”(《武备志》卷九十,第八页;卷九 十一,第十六页)。采用招架不进攻的策略,是因为招架后再发 棍攻敌,需连续做两个动作,对方容易看清攻袭方向。这时 若反攻对方,就难以得手,而且还可能受到攻击Q
;实例:
乙以中平枪冲刺甲胸膛,甲右闪以扣杀棍法,用棍梢从 上向下扣击乙棍(图A-25),棍已响,甲随即发棍向乙胸 膛刺来(图A—27) o乙急向左闪,以棍头向右上方招开甲 棍(图A—28) o这时乙处于招架地位,故不宜马上反攻,
等甲发出下一个攻势时才顺势袭之。若甲向右侧横过一步.
运棍用潜底枪刺乙左腹或左胁(图A—29) o这时,乙迅速 向右前方闪身上步,闪出甲的控制圈,并以棍梢抛击甲的先 锋手(图八一30)。
浏览35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