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体用入门


一、后坐侧抱 上体后坐,|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体用入门





③ 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随转 腰微向外撇。身体左转,重心移至左腿,右脚收到左脚内侧,脚 尖点地;同时左手向外翻掌,由左后向上划孤至左肩外侧,肘微 屈,手与耳同高,手心斜向上;右手随转体向上、向左下划弧落 于左胸前,手心斜向上;眼看左手(图39、40)。



要点:后坐时,上肢动作保持不变,命门处好像有人用绳子 后拽。转腰时,左脚同时外撇,上手与头由身体带动左转。



运用方法:对方用手向我头、胸部击来时,我用右手向左挡,



同时上步准备用左手攻击对方。



④ 搂膝推掌与②解同,惟左右相反(图41)。



⑤ 后坐侧抱 与③解同,惟左右相反(图42、43)。



⑥ 搂膝推掌 与②解同(图44)。









4. 手挥琵琶



右脚跟进半步,身体后坐,重心转至右腿上,上体半面向右 转,左脚略提起稍向前移,变成左虚步,脚跟着地,脚尖翘起, 膝部微屈;同时左手由左下向上挑举,高与鼻尖平,掌心向右, 臂微屈;右手收回放在左臂肘部里侧,掌心向左;眼看左手食指 (图 45、46)。






图45 图46



要点:身体要平稳自然,沉肩坠肘,胸部放松。左手上起时 不要直向上挑,要由左向上、向前,微带弧形。右脚跟进时,脚 掌先着地,再全脚踏实。身体重心后移和左手上起、右手回收要 协调一致。



运用方法:



对方右手向我胸击来,我含胸后坐,左手向右粘其肘,右手 向左粘其腕,两手合力撅臂反其肘关节;同时抬左脚踢其胫骨或 采其脚面。



对方左手向我胸击来,我以右手向下粘采其碗,左掌横击对



方颈部。



5. 左右倒卷眩(又名倒撵猴)



① 转体举臂上体右转,右手翻掌(手心向上)经腹前由下 向后上方划孤平举,臂微屈,左手同时翻掌向上:眼的视线随着 向右转体先向右看、再转向前方看左手(图47)。



要点:右手经腰侧向侧后45°方向上举,两手不要在一条 线上,应与身体一起成圆弧状。



② 退步推掌右臂屈肘折向前,右手由耳侧向前推出,手






心向前:左臂屈肘后撤,手心向上,撤至腰侧;同时左腿轻轻提 起向后(偏左)退一步,脚掌先着地,然后全脚慢慢踏实,身体重 心移到左腿上,成右虚步,右脚随转体以脚掌为轴扭正;眼看右 手(图48) o



要点:左脚后撤与右手前推同时进行,两手在体前有一交错 的过程。左手撤到腰侧时,成高虚步,且右手推到位。前推时, 要转腰松胯,两手的速度要一致,避免僵硬。退左脚时略向左后 斜伸,退右脚时略向右后斜伸,避免使两脚落在 条直线上。做 最后一个倒卷肱时,右脚脚尖外撤的角度略大些,便于接做“左 揽雀尾”的动作。



运用方法:



对方用右手紧握我左手腕或小臂,我则左臂外旋、沉肘、后 撤左脚,带其前扑,趁对方上体前倾,失去重心之际,我以后掌 击其面部或胸部。



对方左掌向我面部打来,我以左掌将其左手向下、向后下 采,趁对方失去重心,上体前倾之际,我以右掌猛击对方的面部 或肋部。



左右四个倒卷肱的要点和用法相同,唯方向相反。



注:以往体育系通用教材中在讲解倒卷肱前手回撤动作时 说:撤至肋外侧.这一说法不够准确,对具体位置易产生误解, 据大家平时练习的习惯及多位前辈的照片看,前手回撤位置应在 腰跨外侧0








浏览1,04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