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论刀
俗云:“刀为兵器之胆,劈、剁、戈叭 扎、 扫、砍,贴身近体而为,忍刃含凶作险。”《吕氏 春秋》载:“是殛之于羽山,副以吴刀。”刀早于 剑,刀最早出现于西周或春秋战国,多为青铜器。 云南省祥云县挖掘出土的战国墓内“梭口刀”可 为刀之鼻祖。作为兵器的刀在各历史阶段发展器 型、制作原料均有不同变化,但其原始的基本特 点始终未变,即前有尖,后有把,形扁薄,一面 刃,一面背,锋刃攻杀,刀背格守。砍、劈为刀 的特点,锋刃锐利,而有凶器之嫌。刀多为短兵 刃,长刀即达到马上之用,所以一般刀为短兵刃。 刀为交手中的斩杀类器械。
2. 论枪
枪也称大枪,是古代戈、矛、戟演进而来。 古《礼记》载“春夏学干戈,冬秋学羽禽”之说。 戈属“刺刃之兵”,《古今集成》载有“戈戟皆刺 兵”之说。戈有两刃,前有尖,前尖之用近于今 之枪法。矛也出于春秋战国,以锋尖而用,刺杀 之物。戟并同出于戈、矛,盛于春秋战国。《释 名》中载“戟,格也……,长丈六,车前所持也。 手戟,手所持摘之戟也”战阵前锋所持击兵器, 后统称为枪,古有矛、枪不分之说。《事物记源》 中载“黄帝与蚩尤战时,即有枪。汉诸葛亮始以 木作之,长丈二,以铁为头”。枪依前锋,用在 远,所以为长兵刃器械,以刺、扎为用。枪以拦、 拿、扎为主,所以有“枪出一条线,一点最难当” 之说。
3. 论剑
剑最早出于西周,《洋西发掘报告》中载“长 安张家坡出土的西周最早的青铜剑”。《晏子春秋》 载“戟拘其颈,剑承其心”,“曲刃勾之,直兵推 之”。《释名》载“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 剑前尖有锋尖,形扁长,两侧均有刃,把短身长。 剑以刺、抹为用,而劈、砍亦可,所以剑多用于 刀。剑轻刀重,剑两刃刀一刃。剑、刀各有优势。 剑有劈、刺、扎、撩、点、崩、击、截、抹等多 种用法。剑有多变化、适轻捷的特点。
4. 论棍
《新唐书》载:“为先锋,以巨捂笞斗,贼值, 类崩溃。”《资治通鉴》载:“枣仗二十束,拟奴仆 与人斗者,不问曲直,即仗一百。”所指皆为棍。 明代茅元仪云“今之棍,古之棒也。”少井古僧一 直把棍称为“艺中魁首°”俗云“白腊之杆,长短 齐眉”,是指棍的长度立地与眉同高。棍有“一打 一揭”之说,打为劈扫,搏击为一带而致用。而 棍的横扫、竖砸,扎、穿、挂、打、绞、格、缠 等等均能致用。所以有“武备众器,非无妙用, 身手足法,多不能外乎棍”。棍为无刃器械,以 猛、厚、重、沉为用,以点、面合备得势,所以 长于短刃,双手而持,有操用易适的特点。
浏览63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