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剑以其独特的养生健身功效,深受国 内外人民的喜爱。然而由于杨家早期传授过程中的 演变,各地流传剑势不一,比如杨振铎先生所著 《中国杨式太极》一书中,杨式太极剑列有67势之 多;陈炎林先生著于50年代的《太极拳刀剑杆散手 合编》,将杨式太极剑分列为54势;而李椿年(字 雅轩)先生在四川授拳时,将杨式太极剑定为55势 -162 .
……初学者往往对此疑惑不解,也经常有学生问我 究竟杨式太极剑有多少势,又应该以哪一种为正宗 呢?对此,我往往无法回答,事实上也无法说得很 清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万变不离其 宗”。虽然势名不尽相同,剑势的数目也有差别,但 其本质是相同的。我们没有必要过份追究形我的差 别,而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剑法本身上。下面我将杨 振择先生、陈炎林先生所著书中的杨式太极剑势名 分列如下,以供读者学练时参考。
崔立志传
杨振铎著
陈炎林著
杨式太极剑
《杨式太极剑》
《杨式太极剑》
⑸势)
⑹势)
(54 势)
1.预备势
1.起势
起势
2.起势
2.上步合剑势
1.二环套月
3.二坏套月
3.仙人指路
2.大魁星
4.魁星势
4.二环套月
3.燕子抄水
5.燕子抄水
5.大魁星
4.左右拦扫
6.左边拦扫
6.燕子抄水
7.右边拦扫
7.左右拦扫
5.小魁星
8.小魁星
8,小魁星
6.燕子入巢
9.燕子入巢
9.黄蜂入洞
崔立志传 杨式太极剑 ⑸势)
杨振铎著
《杨式太极剑》
(67 势)
陈炎林著
《杨式太极剑》
(54 势)
7.灵猫捕鼠
10.灵猫捕鼠
10.灵猫扑鼠
8.凤凰抬头
11.凤凰抬头
11.蜻蜓点水
9.黄蜂入洞
12.黄蜂入洞
12 .燕子入巢
10.凤凰右展翅
13.凤凰右展翅
13.凤凰双展翅
11.小魁星
14.小魁星
14.右旋风
12.凤凰左展翅
15.凤凰左展翅
15.小魁星
13.等鱼势
16.等鱼势
16.左旋风
14.左右龙行势
17.右龙行势
17.等鱼势
18.左龙行势
18.拨草寻蛇
19.右龙行势
20.怀中抱月
19.怀中抱月
15.宿鸟投林
21.宿鸟投林
20.送鸟上林
16.乌龙摆尾
22.乌龙摆尾
21.乌龙摆尾
17.青龙出水
23.青龙出水
18.风卷荷叶
24.风卷荷叶
22.风卷荷叶
19.左右狮子摇头
25.左狮子摇头
23.狮子摇头
26.右狮子摇头
*
20.虎抱头
27.虎抱头
24.虎抱头
21.野马跳涧
28.野马跳涧
25.野马跳涧
22.勒马势
29.勒马势
26.翻身勒马
崔立志传 杨式太极剑 (51 势)
杨振铎著
《杨式太极剑》
(67 势)
陈炎林著
《杨式太极剑》
(54 势)
23.指南针
30.指南针
27.指南针
24.左右迎风掉尘
31.左迎风掉尘
28.迎风掉尘
32.右迎风掉尘
33.左迎风撞尘
25.顺水推舟
34.顺水推舟
29.顺水推舟
26.流星赶月
35.流星赶月
30.流星赶月
27.天马飞瀑
36.天马飞报
31.天鸟飞瀑
28.挑帘势
37.挑帘势
32.挑帘势
29.左右车轮
38.左车轮
33.左右单抡剑
39.右车轮
30.燕子衔泥
40.燕子衔泥
34.燕子衔泥
31.大鹏展翅
41.大鹏展翅
35.大鹏展翅
32.海底捞月
42.海底捞月
36.海底捞月
33.怀中抱月
37,怀中抱月
34 .哪吒探海
43.哪吒探海
38.夜叉探海
35.犀牛望月
44.犀牛望月
39.犀牛望月
36.射雁势
45.射雁势
40.射雁势
37.青龙现爪
46.青龙现爪
41.青龙探爪
38.凤凰双展翅
47.凤凰双展翅
42.凤凰双展翅
39.左右跨拦
48.左跨拦
43.左右跨挡
崔立志传
杨振铎著
陈炎林著
杨式太极剑
《杨式太极剑》
《杨式太极剑》
(51 势)
(67 势)
(54 势)
49.右跨拦
40.射雁势
50.射雁势
44.射雁势
41.白猿献果
51.白猿献果
45.白猿献果
42.左右落花势
52.右落花势
46.落花势
53.左落花势
54.右落花势
55.左落花势
56.右落花势
43.玉女穿梭
57.玉女穿梭
47.玉女穿梭
44.白虎搅尾
58.白虎搅尾
48.白虎搅尾
59.虎抱头
45.鱼跳龙门
60 .鱼跳龙门
49.鱼跳龙门
46.左右乌龙绞柱
61.左乌龙搅柱
50.乌龙绞柱
62.右乌龙搅柱
47.仙人指路
63.仙人指路
51.仙人指路
48.朝天一柱香
64.朝天一柱香
49.风扫梅花
65.风扫梅花
52.风扫梅花
50.牙笏势
66.牙笏势
53.手捧牙笏
51.抱剑还归
67.抱剑归原
54.抱剑归原
浏览99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