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第一节社会转型期下传统武术的新起点





传统武术历史久远,最初形成于农耕文明社会。我们可以从费孝通先生的 笔下对农耕社会下的传统武术进行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其相关书籍对传统武术 的描述为:“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 父的经验。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遭遇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 代变更。一年一度,周而复始。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 做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是值得保守。于是, ‘言必尧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了。” “历史不移的结果,人不但在熟人中 长大,而且还在熟悉的地方上生长大。……祖先们在这地方混熟了,他们的经 验也必然就是子孙们所得到的经验。时间的悠久是从谱系上说的,而从每个人 可能得到的经验说,却是同一方式的反复重演。同一戏台上演着相同的戏,这 个班子里演员所需记得的,也只有一套戏文。他们个别的经验,就等于时代的



经验。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老是保存。”文化是“灌注和隐帅于人的现实 活动和结果中的普遍而恒定的集体意向”,是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 自己的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本质的对象化,是人们在对自然,社会和自身进 行改造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成果。于是,不可否认的,农耕社会里中所形成 诞生的中国传统武术的内里必将流淌着农耕社会“血液”,自然会与传统文化 的某些特征相近相通。笔者曾拜访数位传统武术家,在他们的言语中无不透露 着对师父及其先辈的崇拜和敬仰,夸赞武术前辈在武术造诣上的高深,和对他 们武术实力的深信不疑,这种不疑也从侧面反映出传统武术家们对“过去”的 执着,不喜变更。“经验” 一说固然重要,但长此以往必然阻碍传统武术的发展, 当下中国社会下的传统武术生存境遇的现实便正好印证了这一点。由此可见, 社会土壤的培育至关重要,它是传统武术文化抵抗革新转型的重要决定性因素 现如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从社会的基础性结构上看, 当代中国社会正在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从社会的前导性结构上看,当代 中国社会正在从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从社会的生活方式结构上看,当代中 国社会正在从匮乏型社会转向发展型社会;从社会的经济类型结构上看,当代 中国社会正在从计划经济社会转型市场经济社会^ ”



其多重性的社会转型也带动了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其生存境遇随之发生 巨大变化。其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业社会本身具有落后性和封闭性,其最终被更为先进和开放的工业 社会所取代,并在其快速的发展下,脱离匮乏的型社会逐渐成长壮大为发展型 社会。“时运交移,质文代换”,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一些无形 文化慢慢淡出人们视野,最终极尽消。作为经验主义和自然主义的传统文化, 在这一发展变化的历史洪流中自然也不能挣脱这一规律,使之其在这一关键的 社会转型的前进道路上步履维艰,步步危机。



中国工业化进程崇尚科学、理性和严谨,这也主导社会环境下人们的 文化价值观念趋于科学理性。而传统武术文化尚不能用理性与科学去理解和学 习,其讲究“口传、身传、心授、心悟。”,与现代科学精神文明相去甚远。 形意拳名家李仲轩认为:“学形意拳是要师傅带徒弟一个对一个地带出来的, 就算写成文字全部公布,要没有实际练拳的体会,也难以明白,而且在教拳时 有时做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就能让徒弟搞懂,而转化成文字则难度太大。”



从其对形意拳的描述可窥见这种“悟道”及其活体传承的传统武术文化有悖于 科学和理性精神,在工业社会的道路上是很难留下扎实脚印的。因此,在当今 社会背景下,这种被人们认为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农业社会的残留的传统武术, 是很难被认可和接受的,年轻人追逐新颖和潮流,对过去的守旧的传统武术自 然不屑一顾,这阻碍了武术的传承,使得武术文化后继无人,并且由于老一批 武术家年事高而相继离世,技艺流失,传统武术已迫于灭绝,这种传统武术现 状着实堪忧。有的学者呐喊:“传统武术承载着我们民族伟大、厚博而沉重的 文化,它联系着我们民族古老、悠远而清晰的血脉,它昭示着我们民族精进、 不屈和宽广的精神,它是我们灿烂文明无比有力的见证和无与伦比的荣誉之一, 是这种见证和荣誉的活态保存。”“我们应当尽快将传统武术作为我国濒于失 传或正在失传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以期列人遗 产名录并警起国人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则应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切实负 起应负的责任,认真考虑是否需要把工作重心的转移提上议事日程,正本清源、 拨乱反正、去伪存真、脱胎换骨,……,恢复传统武术的应有地位和活动舞台。”





浏览1,09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