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微左转,将右脚收于左脚内侧,脚尖 点地;同时右手顺缠合于左手下;目视前下方(图2194)。
要求:此势手领身转带动脚收回,周身动作要协调。此动吸
气。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向右转体90度,以右脚尖为轴,右 脚外摆;同时两臂随身体右转外棚,两手心朝里,两臂棚圆;目 视右前方(图2195)。
要求:以腰带动身体右转4两臂棚圆若'转要走弧线。此动呼
气。
动作三:接上势,身体下沉两手下分,手心相对;目视右前 方(图 2196)。
要求两手随身体下沉,周身放松,心气下降。此动先吸后 呼。
图 2—94 图 2—195 图 2196
动作四:接上势,身体下沉,重心在左腿,提右腿向右前方
139
开步;两手同时逆缠划外弧上合于两耳下;目视右前方(图 2197)。
要求:脚开手合,上下协调,腰劲塌下,裆腰开圆。此动吸,
气。
动作五:接上势,身体微右转,重心由左腿移向右腿;同时 两手随重心前移合力前推;目视右前方(图2198)。
要求:意 识集中,劲合 两手,随重心 前移,裆腰手 臂劲力齐到。
此动呼气。
一路拳内 的左右擦脚,
及左右蹬跟均 图2197 图2198
为左右对称练法。此势的向右推与小擒打的向左棚发劲,也是左 右对称练法。
内劲:此势劲由腰起,随身体右转棚亍两臂。下分开步,再 合于两手,与裆腰结合于两手。
用法身欲进人,步要过人”,轻伸腿可插步亦可套步。两 手合力前推可发弹抖劲,有力推华山之势。
《歌诀》云:
推山何必上抱头,惧有劈顶据上游。
转身抱首往前进,推倒蓬瀛盖九州。
又云:
两手托胸似推山,恨不一下即推翻。
此身有力须合并,更得留心脊背间。
浏览49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