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原理探析、用法详解


三、强身健体|陈式太极拳原理探析、用法详解





由于太极拳运动强调松慢圆所以不管男女老少、体强体弱者都能练。可以举出许多体弱者练得身体强壮的例子。洪师青少年时身体很弱,一生经历坎坷能享九十高寿,应是得益于太极拳。我所教的中青年弟子中不少是坐办公室工作的其中不乏亚健康者例如颈椎、腰椎有病神经衰期肠胃病等等。经过一段时间(一般要半年以上)的太极拳锻炼身体状况大都有明显的改善。跟我学练太极拳的大学生长期坚持练太极拳,都会感觉到身体健壮、精力充沛、学习效率提高。中科院武术协会曾测试研究表明练习太极拳可使心脏传导功能、供血功能、心率得到改善血脂的三项指标显著改进有效地改善人体末端微循环状态。2004年7月21日健康报载文讲了这样一件事1995年以来美国三位医学专家对全美1000名70岁以上坚持练太极拳的华裔老人进行每3个月一次跟踪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这些老人与美国不练太极拳(参加其他体育锻炼)的本土同龄老人相比前者年摔倒的概率为5%,后者为30%。这不难解释练太极拳能增强筋腱的柔韧性、弹性有助于提高四肢的灵活性增强人的平衡能力能使心脑血液循环得到改善。摔倒是导致老年人骨折、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甚至导致死亡的重要诱因。



练陈式太极拳的要诀是松慢圆缠。我们重点讲一下缠法。在练拳的过程中手时时处处都在做顺逆缠法手指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人的手指与脑神经有密切的联系,手指的锻炼能起到健脑的作用。缠法对于锻炼筋腱作用很大。在做动作时,臂部、腿部虽不绷直,但要把缠法做足。这样的运动有类似于易筋经(例如十二式易筋经)的效果。人的健康与筋腱密切相关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筋长一寸寿延十年。易筋经中讲且云易筋者谓人身之筋骨由胎而受之有筋松弛者、筋挛者、筋靡者、筋弱者、筋缩者、筋壮者、筋劲者、筋和者种种不一悉由胎。如筋驰则病筋靡则痿筋弱则懈筋缩则亡筋壮则强筋舒则长筋劲则刚筋和则康。若其人内无清虚而有障外无坚固而有碍岂许人道哉?故如人道莫先于易筋而以健其体。



前面讲过可以举出许多因坚持练太极拳而使得身体健康的例子。也有朋友对我说起某某太极大家功夫极好但只活到五十几岁。这虽然是极少数,但我们必须面对这样的事实,找出问题的原因。



几乎所有体育运动都具有健身和竞技两种功能。作为专业运动员强调的是竞技。专业运动员为了出成绩要做大运动量的训练,要参加超强度的比赛。这样的训练和比赛常常是超负荷的并不能健身。作为专业运动员其训练目的主要不是健身,而是成绩、是荣誉个人的荣誉、集体的荣誉、甚至国家的荣誉。为此甚至要以损害健康为代价当然他必须这样无可非议。练太极拳不像其他竞技体育运动强度那么大那么激烈所以更有利于保健



但也有个别练太极拳者甚至是太极功夫很好的人并没有把身体练好。精武杂志2002年第13期张方先生文章中举例说有太极拳功夫很好的人,身体并不好,也未能长寿并且说似乎太极拳的养生和技击两种功能不可兼得我认为这句话并不确切太极功夫好一般身体也健壮但是也可能有例外。什么原因呢?某些太极功夫好的人,经常与人交手,发力过猛这对身体是有损害的。人体具有强大的潜能,这种潜能是生命的基础。通常情况下不在极端危机的时刻这种强大的潜能是不会释放出来的。有一个不雅的比如即人们常说的狗急跳墙。也就是说这种潜能的释放是在强刺激下的本能反应是无意识的。这种外界的强烈剌激与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有类似的效果。通过某种特别的训练某些人可能培养出一种特殊的功能即能有意识地调动出这种潜能的一部分。这种潜能的释放会给人体造成极大的损害而自己当时却觉察不到。我主张厚积薄发即认真练功练就好的内劲。交手时,十分内劲只用六分、七分即使输也在所不惜。对于太极拳爱好者与朋友试手交流是正常的这种交流可以增强对太极拳的兴趣,可以交友也能健身。试手交流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要争勇斗狠,要讲究艺术要试着用缠丝劲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二是不要太在乎输赢特别在输『的时候不能耿耿于怀要豁达大度。当然,这只是对普通太极拳爱好者而言的。对于参加正式强对抗性比赛的青年运动员来说往往强调的就是嬴其他已是次要的了。另外还有一个心态的问题越是功夫好的人一般也越在乎自己的名和利心理负担过重。身体健康、长寿是人人所期盼的。对于个别的功夫高人,即非如此也值得人们尊敬李小龙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例如竞技体育项目的奥运冠军是值得人们尊重的但他未必健康没病但对一般练拳者还是应将保健放到第一位。



现在大多数人练太极拳的目的是健身但我们为什么在讲拳式时总是讲技击?首先要注意到太极拳是拳术二不是一般的健身操。有的学得比较认真的学生会问这一式为什么这样做?如果老师回答说书上就是这么讲的或者回答说我的老师就是这么教的这实际上等于没有回答也很难回答说只有这样才能健身不这样做就不能健身。太极拳的原本是技击但其结果是健身。实际上除去专门为健身而设计的体育项目(如健身操)外所有体育项目都是这样的。例如为了健身去学练打乒乓球你学练的是打乒乓球的技术结果是健身。选择某项体育运动健身很重要的一条是你对这个项目感兴趣能从中体会到快乐。学练太极拳讲究技击也是为了培养兴趣不然只讲放松慢练人们会感到枯燥,特别是年轻人。



有些人知道太极拳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但觉得学起来很难。有人告诉我他觉得难,主要是因为有人对他讲每一动作都要和呼吸配合。实际上打太极拳未必强调每一动作和呼吸配合过分地追求气感未必能健身。张方先生在其文章中举了两个太极名家练丹田气的例子,在丹田处练出了一个球,能旋转但都是因腹泻而过世。这虽然只是两个反面的例子但至少说明为了健身未必非练丹田气不可。洪均生老师和陈发科先生都主张自然呼吸。打拳时呼吸要自然,只要能放松特别是肩部放松胸部虚含身法中正,气自然会沉下来



而不至于气往上顶。下盘沉稳、上盘轻灵是人健康的特征在保健方面我们强调的是放松慢练以达到整身协调练缠丝劲以健其筋。



我主张要打快乐的太极拳。打太极拳给我们带来快乐,也必能给我们带来健康。





浏览36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