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体用全书


一、陈式太极拳套路特点|陈式太极拳体用全书





陈式太极拳传统套路的特点是:缠丝旋转、顿足跳跃 动作 劲力,刚柔外显、松活弹抖;动作气势,静如山岳、动似需霆; 动作过程,丹田内转、气丝入扣;动作速度,快慢相间、势断意 连;练法上,由柔见刚「刚柔并重。



陈式太极拳一路的特点是动作简单,柔多刚少,以练习搠、 捋、挤、按四正劲为主,采、冽、肘、靠四隅手为辅;用力方法 以缠丝为主,发劲为辅;在外形上具有缓、柔、稳的特色.初学 时,动作力求徐缓,着重缠丝劲的锻炼,动作起来以身法引导手 法,要求达到动分静合不断变化的效果,由于动作速度较慢,拳 架可分高中低,运动量可以调节,因此,可以适宜于各种体质的 人练习,具有健体愈病的功能「



陈式太极拳二路又名炮捶,动作较复杂,刚多柔少。用劲以 采柳、肘、靠为主,捆、捋、挤、按为辅;动作力求快速坚刚, 着重弹性劲的练习;套路中有窜蹦跳跃、闪展腾挪,外型上有 快、冈叭 跃的特色。运动时不断旋腰转脊、旋腕转膀、旋踝转 膝,形成一动全动、贯穿整体的一系列螺旋动作。这路拳速度 快,爆发力强,比较适宜轻壮年人练习。



陈式太极拳是各派太极拳的始源,其他流派的太极拳(如杨 式、吴式、武式、孙式等),都是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创 新的。陈式太极拳在动作上柔化刚发的技击特点保存较多,学习 和研究这派太极拳,对武术的继承和创新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二)陈式太极拳技术特点



传统陈式太极拳一、二路以明显的缠丝环绕,发力跳跃及讲 求“丹田内转”带动四肢运动,区别于其它拳式,整个套路节奏 鲜明,气势宏大,练习中,要突出缠丝劲法及松活弹抖的发力, 表现出陈式太极拳独特的风格特点。



传统陈式太极拳一拳一动,浑身俱要缠丝圈,通过缠丝法练 出缠丝劲,拳论中讲:“缠丝劲发源于肾,处处皆有,无时不 然尸练习时,以躯干的缠绕为主,通过腰脊的螺旋转动和胸腹 的折叠运化,来贯串上肢和下肢的螺旋缠丝,达到周身缠丝,外 形上上肢两臂旋腕转膀,形如拧麻花状,下肢两腿旋踝转腿,似 拧钻螺丝之形。



发力上防止过分追求发力效果,以至于发直硬劲,发虚假 劲,发力后尤其注意与下边动作的自然衔接,避免断劲。练习发 力时,应由“极柔软”再至“极坚刚”,开始时多注意由内动引 导肢体的放长,螺旋缠绕,逐渐发力,还应专门进行单势发力练 习及其它辅助练习如柔韧性练习,抖大杆子等。



陈式太极拳手型也很特殊,不同其它式太极拳的手型,主要 表现为掌型为瓦楞形的螺旋状,大拇指根合向小指,指尖后仰, 这和陈式太极拳特点及技击作用有关,练习时应注意,防止陈 式、杨式掌型混同。陈式的勾型是五指尖自然捏拢,也不同其它 式太极拳,应引起大家注意。



擦脚出步是陈式的步法特点,往往有擦不着脚的问题,除了 和地质有关外,主要是虚实分不清,腿力大小掌握不好。平时要 专门练习步法,加强腿力练习(以桩功为主)。另外,还应正确 掌握擦脚的距离。



总之,在学练陈式太极拳传统套路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技



-3 ?



术特点:



1. 动作缠绕,曲折连贯



每个动作都是以螺旋式、-抽丝式的运动为核心的由内及外的 圆转运动,外形主要表现为:上肢在空间做不同大小、不同形式 的圆弧运动,同时上肢自身还要做螺丝形的旋转进退动作(如云 F,两臂在体前交卫向外绕圈的同时,身体还要做内旋、外旋的 转动儿上肢在做圆弧缠绕运动的同时,全身上下都在和谐地进 行着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的圆弧动作的配合[加之动作往复之间 有“折叠”手法,所以使得动作更加圆活曲折:



在整套太极拳各动作之间的衔接处,不可有明显的停顿,一 些技术手法,如“续换”、“折叠”等,是一种劲力的顿挫变换和 动作衔接方式,而不是动作的停顿、断续。套路中有一些发劲动 作,如“掩「肱捶”,在蓄发之后也不应停顿,而应借发劲反弹 之势,松柔地衔接下一动作°这样刚柔相济、快慢相间,充分地 体现了这个拳种有节奏的连续运动的特征,并不违背太极拳运动 连绵不断、行节贯串的技术原则。



2. 腰为主宰,以身带臂



腰是上体和下肢转动的关键,对全身动作的变化、调整电心 的稳定,对推动劲力达到肢体远端,都起着主要作用。太极拳的 内劲运转,是通过腰脊来带动的,腰力运用得当,可加强发力、 提高发力速度。从用力顺序来讲,做上肢动作时,力要起于腰、 行于肩、通于臂、达于手;做下肢动作时,腰催动胯、行于膝、 达于脚。俗语说:“掌腕肘和肩、背腰胯膝脚,周身九节劲,节 上腰中发”.



太极拳的虚实变换,关键在于腰侧肌的收缩。左腰侧肌收缩 时,左腰侧和左腿为实,右腰侧和右腿为虚。反之,右腰侧肌收 缩时,右腰侧和右腿为实,左腰侧和左腿为虚。



以身带臂,在动作中体现是:腰胯领先,带动两臂做极为缠



? 4 -



绕曲折的进退、屈伸等各种圆弧运动。如在做“金刚捣碓”动作 时,身体向左、向右回转,带动两臂、两手做由小到大的内外旋 转、左右缠绕运动G下肢动作,左脚向左前方擦出后,腰胯领 先,使身体向前移动,带动两臂弧形运转,向前做右虚步撩掌, 而后完成金刚捣碓动作?几乎陈式太极拳每个动作,起承转合, 处处都在体现腰为主宰的运动特点。





浏览94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