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技击法


六、第七式白鹤亮翅|陈式太极拳技击法





总述:



此与懒扎衣动 作相似,前四个动作 基本相同,动作五、 六与懒扎衣不同之



图49图49处在于懒扎衣系横向捌,此式系斜向捌。最后都走松沉下塌外碾之






图49



图49



劲。



动作一至动作四:



与懒扎衣技击含义基本相同。略。



动作五:






图50



敌人双手抓我右臂肘,欲用按劲将我推倒。我即乘势身向左 转,右臂肘引进,同时进右步插裆,或套住敌左腿,同时左手上合至 右肘弯上,用右肩靠敌胸腹等部。此称“迎门靠”。敌如后退,即可 用右肘或掌击敌胸腹。左手上合的作用二?是保护自己,防止对方 用洌劲击面部;二是右手引左手击,或是左手与肩靠肘击合力向敌 击出,加大发劲力量。左手逆缠下沉的作用是:一是右肘向右上击 时,左手下沉是攻上防下,可以走右挑左切之劲;二是手向左下沉 展开是与右手的开展形成对称劲;三是我左手拿住敌左腕,右手插 入腋下,走捌劲。左脚跟步是为了加大右胯的靠击力量。(图51)



第八式斜行



总述:



第一个斜行用法练习很重要。其重要性体现在动作一、二的绞 法和动作四、五的拗步下采上击之法。某些派生的太极拳只继承了 其拗步搂膝之动作,却忽略了前者。非常可惜。读者要注意,万万 不可忽视动作一、二的含义。






图51 图52



动作一、二:



是左右兼施、开合兼用、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顺先逆、欲逆 先顺的一种绞击法。其他武术项目中也有类似动作,如形意拳中叫 “猫洗脸”,螳螂拳中叫“螳螂手”等等。用手掌击打敌人的面部,往 往是欲左先右,右手先打其左脸,当对方防护左脸时,左手速打其 右脸,使他防不胜防。摔法也是如此,欲往右摔他,先向左绞,再向 右摔,非常省力,因其中借用了对方的反弹力。此动作要反复进行 单式练习。既练手法,又练身法,既练掌击,又练摔法。当右手扬起 向左上打时,左手下沉,身向左转;当左手上翻向右上打时,右手下 沉,身右转,而且都走顺逆螺旋劲,忽上忽下,忽左忽右,上下翻绞, 使敌人迷失攻防方向。其绞击过程中,要注意手、肘、上臂和肩部三 节劲的节节交替运用。如敌抓我双肘弯部,我还可以运用肘弯截劲 绞击之。(图52?56)







图55



动作三:



是双手接应敌右手、走上引下进、上搬下蹬(套、插)之法。(图 57)



动作四:



图56图56步以右掌向敌胸、面、肋部出击,将敌步以右掌向敌胸、面、肋部出击,将敌敌双臂被绞住,或 右臂被我拿住,我左腿 已乘机套住敌在前之右 腿,我左膝里扣,左手肘 向左下沉(上下结合)夕卜 翻,用左手外翻、左膝里 扣之法将敌人摔倒或发 出。贴身则用左肩靠。敌 如右转欲逃,我可用右 肘或右手向敌胸肋部击 出。敌如距离稍远,可用 右手前推,配合左手搂、 左腿扣将敌摔倒。敌右 腿如被套住提腿换步身 向右转欲变招,我即乘势进 击倒,(图58?61)










图56



图56



步以右掌向敌胸、面、肋部出击,将敌



步以右掌向敌胸、面、肋部出击,将敌






图59



动作五:



敌身向右转下沉,同时左腿乘势向左侧外迈步,变成左实右 虚,并乘机想用左肘向我身右侧进击。我即乘势身向右转,同时以 右肘手向右外展开,用制劲击敌头部右侧。敌如让开,我左手亦可 乘机以向手腕背横劲击敌头右侧或身右侧。此动作还可以左手拿 敌左手腕,右手击其反关节。(图62)










图61 图62



动作六:



为一式的终了,气沉丹田,肩胯、肘膝、手脚、上下左右、左上右 下、右上左下相合,内外结合,这也是“中定”之意.但其中也含有右 掌下塌外碾(外发)之劲。类似单鞭最后之动作。故有人称斜行之 五、六动作为“右单鞭”。



此式做单式练习,可以侧重练习前部的绞劲,和动作四的左手




搂、右掌击,或左手搂、右肘击之打法。





浏览71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