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神舒体静,剑身合一
陈式太极剑是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 基本要领与陈式太极拳是一致的,具有心静体松、神态自 然、以意运身、重意不重身的特点。然而剑法毕竟有着不同 于拳法的独特要求,剑法特别强调“身剑合一”“尚活而不尚 力”。练剑时,要求周身轻灵,运行敏活,圆转自如,身法与剑 法协调一致。注意神活意先,以意识引导剑法,通过用意使 手臂作用引导剑器运行,剑随意动,使本为身外之物的剑, 通过意的引导、肌肉的调整、招势的变化,恰似手臂的延长, 从而做到剑与身的高度统一,在身体的内外各个部位配合 下完成各种剑法。这样才能使动作变得敏捷,劲路刚柔相 济,逐渐做到轻灵柔顺而不流于飘浮,从容沉着而不陷于重 滞。剑与身离,剑与意离,都是练习陈式太极剑之大忌。
2 .圈化圈发,避实击虚
陈式太极剑法精华所在,全在松圆转圈。怎样转圈呢? 既以剑配合身法、步法、手法划一个圈,圈有顺逆,有大小, 有上下,有左右,有前后,有有形,有无形,总之都离不开顺 逆之圈,各种不同的圈错综交叉配合于剑势中。正如陈式 太极拳论所言“陈式太极拳无非一圈也”,这个圈就像一个 太极图,寓含了陈式太极拳讲求化引走圆的特点。两剑交 锋最忌硬砍猛碰,必得出剑能圆转,这也是保留其他剑法避 实击虚、轻敏灵巧的特点外,还揉进了陈式太极拳的思想, 讲求圈化圈发。剑法多表现出剑圈,此圈上半圈粘化对方, 下半圈用于化而发之,符合陈式太极拳“引进落空合即出” 的拳理。
陈式太极剑,以转圈为形,以缠丝劲为质,运用击、刺、 格、洗、粘、连、沾、随等法,使剑艺日臻规矩、顺达、松圆、气 顺、神清、劲整。到此地步,要使剑圈逐渐缩小,达到有圈不 见圈、手到剑到的境界。正如《拳论》所说「若是功夫纯熟, 由其大无外之圈,造到其小无内之境,不遇敌则已,如遇劲 敌,则内劲猝发,如迅雷烈风之摧枯拉朽,孰能当之。”练到 此种功夫,才算剑法从有“形”而归无“形”的境界,方能理解 陈式太极剑法之三味。陈豫侠先生明确提出“是以练太极 剑者,唯下久苦之工于一圈,熟而更熟,精而益精”,强调了 “圈”的作用。
3 .以腰带剑,劲透剑身
太极拳中有“劲起于脚跟”,“由脚而腿,由腿而腰,由腰 而手,由手而形于手指:“总需完整一气”的劲力要求,陈式 太极剑由于持剑后手臂“加长”,不仅要使劲形于手指,而且 要劲贯剑身,使内劲起于脚,发于腿,通于肩臂,达于剑尖, 传统要求叫做“透三关二即指腰、臂和剑一贯。腰是全身的 枢纽,腰为主宰,陈式太极拳拳理要求所谓“丹田内转”「两 肾抽提”,实质是腰的运动。因此,要抓住全身主要部位,由 下而上,由内而外,由手而剑,一动俱动,用腰带剑运行。发 剑时,从脚上起劲,透过腰,将内劲节节传到剑身,作用于对 方,剑理称之为“发于腰脊,透过臂腕,达于剑尖”,要做到 “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的基本要求。其他剑法只是 着力部位不同,其理是一致的。
4 .手空剑活,剑法灵活
剑论《心空歌》中说」手心空,使剑活「陈式太极剑突 出强调剑是手臂的延长,剑与身相合,持剑手与剑指相合, 持剑的方法是关键,千变万化的剑法运用都要通过手的灵 活运使体现,所以把法至关重要。一般说,提剑的手要轻柔 灵活,以使能运转自如为原则,但也不可忽略“柔而有韧”。 若柔而无韧,则器械经不住受人一格、一卷,器械被格即脱 手,那自然就谈不上克敌制胜了。一般握剑是以拇指、食指、 中指三指为主,其余两指为辅。掌心要含虚,而不可捏实。习 练者应该细心体悟手的用力度,以确感手与剑如漆相合最 佳,这样剑法才能灵活多变。此外,从技击角度看,握剑的食 指也不宜伸展地贴放在护手(即剑格)上面,否则虽有助于 初学者稳定宝剑的运行线路,但若以技击分析,那无异于 “请人断我食指”。
5 .先大后小,弧圈相连
在太极拳论中要求“先求开展,后求紧凑”,讲的是练拳 的过程,练剑同样要求开始时剑走的路线以大为好,表现为
剑圈先大后小,随着技法的提高适当缩小圈,这主要是陈式 太极剑技击的需要,但是所谓的大圈与小圈也是相对的,大 辨!剑圈运行路线长而显速度慢,但其转动半径大、惯量大,力 度强,小剑圈则正好相反,所以要注意统一。
陈式太极剑的剑法之间、动作之间多以弧形与圆圈相 连。没有直角的进击,练习上要通过弧线、圈形来衔接动 作,一势即完,通过手腕的翻旋以腰身带动剑走圆势,自然 和顺相接,给人以圆活自然之感,达到圆妙境界。
6 .左顾右盼,兼顾身后
拳谚有“拳技以眼为尊二“眼为心之苗”,陈式太极剑术 自然亦极为重视眼法,要求做到眼、手、剑三者相随。眼神虽 以向前平视为主,但视线须跟随剑指、剑尖与剑镖转动,瞻 前顾后,左顾右盼,时时保持神态警觉,并逐渐达到精、气、 神与身、手、剑内外合一。拳谚“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宝剑看 镖,大刀看口 ”,简洁扼要地说明了不同器械在眼神观顾上 各不相同的个性。刀、剑对神形合一的要求是一致的,但神 形合一的具体方法与风格都有所不同。
浏览2,12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