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4
式
太
极
拳
入
门
与
提
高
2.1太報本对身怵各部住鲶技术要求康理
太极拳技术是指充分、合理、有效地完成太极拳动作的方法。 这里合理是指合乎哲、拳、医等传统原理以及生理、心理、生物力学 等现代科学原理;有效是指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体身心潜能,以最小 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健身、技击效果。根据太极拳运动状态和动作 组成要素分为相对静止的静态(阴性)身型技术与动态(阳性)的运 动技术。
2.1.1静态(身型技术)要求原理
静态要求是指身体各部位在拳术运动中或相对运动中所处的 状态的做法。传统太极拳中有人称做身法。按人体造型解剖学划 分标准为依据,我们将人体划分成头、上肢、躯干、下肢四个部分。 这里我们就身体主要部位进行论述,忽略个别部位,因为人是一个 统一体,对相邻两个部位的要求,实际上已决定了对中间部位的要 求。这里我们突出对身体各个部位所处状态的要求。在描述中, 先讲部位名称,后讲状态要求,如“肩松”。而在具体讲解要领时, 我们有时沿用习惯说法,如“松肩”,目的是强调动作过程。
1.头部
头部包括口、牙、舌、面、鼻、项、顶、耳、目等部位。
(1) 技术要求:头顶虚领,项部竖直。
(2) 具体做法:
【主要拳论】杨式太极拳一代宗师杨澄甫在《太极拳术十要》中 首讲:“虚领顶劲。顶劲,头容正直,神贯顶,不可用力,用力则项 强,气血不能通流,须有虚领自然之意。”
陈鑫说:“头为六阳之首,周身之主,五官百骸,莫不体此为向 背。顶劲领过则上悬,领不起则倒塌。至于头,耳能听敌来之声, 眼能视敌发之色,头能前后左右触之,且左右手又能上行助之。” 武式太极拳家武禹襄讲“提顶”。
郝月如解释:“头颈正直,不低不仰,神贯于顶,提起全身。”
吴公澡在《太极拳讲义》中说:“顶劲者,即顶头悬,头顶正直。” 徐致一说:“悬顶弛项。”
图2-1头顶虚领项部竖直《十三势行功心解》:“精 神能提起,则无迟重之虞。
图2-1头顶虚领项部竖直
所谓顶头悬。”
这里对头的要求讲得相 当明确,虽然用词不同,实为 同义。
【实际操作】所谓头顶虚 领即头顶的百会穴(从两耳 尖直上头顶与两耳垂连线交 会处),要虚虚上领,额前天 庭处向前顶劲,这是一种自 然用劲状态。所谓项部竖直 即保持颈肌有弹性,颈部肌 肉不是强直用力梗脖。其他要求,如口轻闭、齿轻扣、舌上顶、耳静 听、面自然、目专注等,此处不再赘述。
【形象比喻】像测量身高时头顶轻触标尺之感,或头顶百会穴 轻轻上提,好像头顶上有绳索悬着(见图2 - 1 ),又好像头顶上顶
24式太极拳人门与提高着一满碗水那样不能摇晃。百会穴与会阴穴要保持垂直的姿势, 称做“上下一线”。
24
式
太
极
拳
人
门
与
提
高
(3) 健身机理:中医经络学说认为头为“百脉之宗”,十二条经 络中,六条阳经上行于头,六条阴经也通过“别道奇行汇合于头”。 头部相对与躯干要求配合,形成上下一条线,有利于任督二脉的自 然接通,促进周天气血的循环,调节人体气血平衡,消除病变,延寿 健康。
生理学、解剖学又告诉我们:头颅内有脑,脑是神经系统中枢, 有“司令部”之称。太极拳要求头部自然正直,虚领顶劲,这样可以 使头部在精神(意识)的指挥下,在上领虚顶中,相应肌肉轻微收 缩,从而减轻头颅对颈椎的重压,使身体有轻灵感,对颈椎长期处 于弯曲状态的伏案工作者来说,无疑有益。而且,头顶虚领、项部 竖直是在意识调控下进行的,可使大脑相应中枢得到良性刺激,促 进脑血循环,有利于健脑,保持中枢神经系统稳定,加强神经系统 功能。
头顶百会穴轻轻上提,除了可以使头部自然垂直,防止前俯后 仰,左右歪斜之外,便于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全身各个部位和器官的 机能活动,高度发挥对人体平衡的控制作用。
顶劲不可太过,也不可不及,百会穴在两头角中间,要虚虚领 起,若有若无,不可硬往上顶。百会穴之前为前顶,如果前顶往上 顶,则有颔部仰起(仰头)的毛病;百会穴之后为后顶,如果后顶往 上顶,则有颔部过f内收(低头)的毛病,正像“气沉丹田”不可硬往 下压一样,只有百g穴虚虚往上领起,下颔自然微向内收,结合“气 贴脊背”,使“大椎、廉泉微后缩”,有治疗脊柱疾病的功效。百会穴 始终保持“虚领顶劲”的姿势,对全身有提纲挈领作用,并且由于下 颔连带微向内收,对呼吸顺畅和“内气潜转”也有极大帮助。
(4) 技击机理:一方面,整个后背从头到颈、到脊、到尾椎的肌 肉自然伸长,生理曲线减小,做到“身弓”延长,从而增加发力效果,
是技击中不可少的内容。后项中的两大筋间的哑门穴(两旁为天 柱穴)与长强穴(位于尾骨附近)相呼应。哑门穴即颈椎的第一个 回旋椎,通过回旋椎的活动,头颅成为平衡的杠杆,“虚领顶劲”是 头对脊柱的平衡。太极拳把脊柱的弹性运动称做身弓。有人以腰 为弓把,大椎和尾闾为弓梢;也有人则把弓梢的大椎往上延伸到颈 椎第一节的哑门穴,以增加其调节度和爆发力,对推手时的引化、 蓄发作到运用自如极有关系。“虚领顶劲”对脊柱起平衡作用,对 颈椎则起着调节的作用。另一方面,头顶虚领、项部竖直能提起精 神,使思想高度集中,灵活准确地判断时机,作出应答,战胜对手 正如拳谱所说“虚领顶劲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再有,颈项要 端正竖起,而且要松竖,不犯强硬,这样左右转动时方能自然、灵 活,在推手实战中才能不失顶劲,全身动作轻灵、圆活、沉着、稳健 和自如。如果用力做成强硬的姿势,或者只注意放松而变成软塌, 走到强硬的反面,都会影响到左右转动的灵活性和“虚领顶劲、面 容正常”的自然姿势。运动生理学说明,身体转动除了决定于大脑 的支配外,颈肌反射也有一定作用。例如,人仰面,头部的重量可 使腹肌紧张;低头可使背肌紧张;侧转可使同侧肌紧张等等。这样 就会破坏整体劲,很容易被对方牵动重心,失去平衡。
2.上肢
上肢主要有肩、上臂、肘、腕、手5个部位。
浏览34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