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2164 图 2165图 2164 图 2165动作一:接上势,右手拍击右脚后,右脚落于左脚内侧,左 右两手分别下按于两大腿外侧,屈膝松胯,立身中正,目视前方 (图 2165)。
图 2164 图 2165
图 2164 图 2165
要求:起跳后随即身体下沉,屈膝松胯,两手下合。 ,
内劲:右脚落地,合于丹田。
动作二:接上势,重心移至右腿,提左腿向左前方开一步, 同时两手向左划弧棚后分体向右转;目视左前方(图 2—166)。
128
要求身体下沉,重心在右,左腿开步要自然与两手后搌协 调一致。此动吸气。
内劲内劲由腰缠至左腿,脚尖内扣。两手左顺右逆缠丝 向后上方搌。
动作三:接上势,身体先右后左转,重心移至左腿,提右腿 将右脚收于左脚内侧,虚脚点地;同时两手先向右划弧下沉,再 向左上棚,左手由顺变逆缠,右手由逆变顺缠;目视右前方(图 2167) 〇
图 2—166 图 2—167
,要求:以手领劲,右脚收冋要自然协调。两手左上棚之前, 向有划弧下沉,即所谓“欲左先右”。此动呼气。
动作四:接上势,重心在左,提右腿向右侧跨一步。两手向 左棚,口视身体右前方(图2168)。
要求:手领脚幵,上引进,赍法端正。此动吸气。
动作五:接势,费体向右转,心移至右腿卜沉;同时右 丁变逆缠走卜'弧经右膝向外旋转,左手变顺缠由左向右挖面 的;视前方(图216())。
要求如练分法仿、时均由右膝卜转过,结合腰裆
图 2168 图 2169图 2168 图 2169动作六:接上势身体微右转,松胯下沉;同时左手变拳上 提合于右胸前,左手变拳下沉于小腹前,两拳心朝下;目视前方 (图 2170)。
图 2168 图 2169
图 2168 图 2169
要求:右拳上提时左拳与身体同时下沉,周身相合。此动吸 、气。 、
动作七:接势,身体左转,重心偏右腿;同时右臂沉肘松 肩,右拳顺缠前棚胸前正中线,左拳顺缠收于腹前正中线,两 拳上下相对;目视前方(图2171、171附图)。
荽求:下盘稳固,屈膝松胯,裆却开圆,立身中正,两臂棚 圆。此动呼气。
内劲:护心拳勢左盘右旋,主要盘旋腰裆劲。由转腰旋裆缠 于右肘再催于右拳。
用法:此式前几个动作是调整身法和步法,用后肩靠肘。最 后成势是用腰裆催于右肘,可打外柔内刚的蓄劲,也可打发劲
《歌诀》云:
两拳上下似兽头,左足西往又东收。
护心拳里无限意,欲用刚强先示柔。
图2—170 图2—71 图2—171附图
浏览72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