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乾卦天边扫月
所动之形式如图是也。学 者思悟明晓而后行之将两手左右分开,右手执剑仍老阴着往上起过 头,胳膊往上伸直,又往右边扫去,如一上半月形 式。至右边,胳膊伸直。手往右边扫时,扫至手太阴 着,手与右肩平停住。剑尖略比剑把伸高点。左手老 阴着,与右手剑往上又往右边扫时,胳膊亦同时靠着 身子往左边搂去,搂至手太阴与左膝相齐,上下相离 四五寸许勿拘。左足亦于左手往左边搂时,同时极力 顺着左手迈去,足落下地时,足尖往里扣着点停住。 头虚灵顶住,两肩松开,腰塌劲,两腿里根均往里缩 劲。顶松塌缩皆是用意不可用力。右边小腹放在右边 大腿上。两眼看剑之中节。
随即将右手之剑手太 阴转少阴,胳膊往下落, 直着往左边扫去,剑离地 高矮随便。右手自太阴转 至太阳停住,肘靠着右肋 前边,手比肘较低下点, 剑在右足尖右边斜直着,
剑尖与右胳膊肘成一斜三 角形式;右足在剑动扫时 同时迈至左足尖处,与左 足成为倒八字形式,两足 尖相离一二寸许勿拘。左 手亦在右手剑动时同时直 着往上抬起,自太阴转老 阴,老阴又转至太阴,与 头平,大指与左额角处相 离二三寸许勿拘停住,胳 膊为半月形式,两眼看剑 尖。腰塌,两腿里根缩力。 剑太阴着往左边扫时, 停住之形式。
随后再将右手之剑手太阳着,胳膊往前、往右 转,连伸带转,伸去如形式。手自太阳往里裹, 裹至老阳剑刃上下着,手与口平,剑尖与右肘成一斜 三角形式,剑把对左肘成一斜三角,胳膊如半月形 式;腰随着剑转时亦同时向着右胯扭转,右腿里根极 力往回缩,亦随着腰往右胯扭转。内中之意思.,里腿 根要圆,不要棱角,意如之形式,两眼看剑尖。 左手在剑动时亦同时手太阴着从头往外翻又往上伸 去,伸至极处,手翻至老阴,手虎口亦对着剑尖,左第四节
胳膊上节相离左耳一二寸 许勿拘停住;再右足于剑 动转时亦同时斜着往前迈 去,落地之形式与左足成 一斜长方形式,身形之高 矮随便勿拘。两足相离之 远近,总以再迈后足时不 移动形式与内中之重心为 至善处。此节之形 式观图自明,将形式定 住,再往左旋走去,旋转 圆圈数目之多寡与地之宽狭不拘。乾卦剑之目次分成 四节,形式虽停而意未停,练时总要一气贯串,不独 此卦为然。至于他卦以至变卦剑亦如是也,学者要知 之。
坤卦剑者,是从乾卦剑这个有形之,物极必 反,阳极而生阴成为这乾卦剑是自老阴旋转而至 老阳,故为这。坤卦剑是自老阳旋转而至老阴,故 为这所以此式与乾卦剑有左右旋转之形式。彼左 阳旋取乾之名,此右阴转定名坤卦。
第七章坤卦剑学
第一节坤卦日月争明
起点从白猿托桃旋转时,右足在前微停,即将左
足往右足尖迈去,与右足成一倒八字形式;右手剑自
老阳往外翻,往下落如扫下半弧线,翻至右边,手至 太阴停住,剑把与剑尖相平直,手与右足尖上下相 齐,手高矮与心口平,剑往下扫时离地高矮勿拘。右 足于右手剑动时同时迈至右边,落地之形式与左足成 一大斜长方形式,两足相离之远近,以右胳膊伸直、 手与右足尖上下成一直线为度。再左手自头上老阴 着,于右手剑翻动时顺着左边身子往下落,自老阴往 里裹,连裹带落,手至太阴,手虎口与左肋平,相离 二三寸许勿拘;胳膊半月形式停住,两眼看剑吞口前
三四寸许勿拘。两腿里 屈仍是半月形式,两腿 里根松开劲,小腹如放 在右腿根上之意,两肩 亦松开劲,腰仍塌住, 头虚灵顶住。
第二节坤卦流星赶月
再将右手剑太阴着 往右边提转,转至右手着。右手剑提转时,身子并腰与右腿根同时往右转, 不惟剑转也。两眼看右手停住之形式如图是也。头顶 肩垂腹松裆开腿根缩劲塌腰皆如前。高与鼻平,手仍太阴 着,剑尖与腿根平,胳 膊略微弯屈点。左手太 阴着,于右手剑动转时 同时往里裹,靠着左助 往右胳膊里根连穿带裹 穿去,至右胳膊里根手 太阳着停住。左足与左 手亦同时往前迈去,至 右足尖处与右足成一倒 八字形式,两腿弯屈着。右手剑提转时,身子并腰与右腿根同时往右转, 不惟剑转也。两眼看右手停住之形式如图是也。头顶 肩垂腹松裆开腿根缩劲塌腰皆如前。
再将右手剑太阴着往外翻,又往左边如扫横弧 线,又极力往前穿去,手至老阴,手高与头平,手背 离头二三寸许勿拘停住。剑尖与左胯相平,左手太阳 着,与右手剑同时翻至老阴,手腕塌住,往前伸直, 胳膊仍靠着身子。左足于右手剑穿时亦同时往外迈去 (足左边为外),落地与右足成一斜长方形式,身子形 式高矮勿拘。两眼看剑尖。转动时,腰与左腿根同时 往左边扭转,停住之形式如图是也。内外一切 之动仍如前,微停再往右旋转走去,旋转一周或两周第三节坤卦青龙返首。
或数周勿拘。圈之大小亦 勿拘。转法与乾卦白猿托 桃法相同,彼是手老阳 着,此是手老阴着,彼是 往左旋转,此是往右旋 转,旋转之数虽多寡不 拘,但此剑之效力,惟在 左右变换旋转,总期旋转 之数多多益善。此节与本 卦第一节虽分三节亦是一 气串成,形虽停而意未 停。学者要知之。
第八章
坎卦者,水之象也。剑之形式如流水顺势之意, 故名为坎卦剑也。内中有扫托之式,又有换式截抹之 法,于此剑中用之变换最巧者也。
第一节坎卦天边扫月
从坤卦青龙返首式,将左足在前边,随即再将右 足迈至前边,落地与左足成一倒八字形式。随后将右 手剑老阴着,胳膊直着往右边扫去,如扫上半月形式 至右边,胳膊直着手往里裹,扫时扫至手太阴。手与 右肩平停住,剑尖略比剑把仰高点。左手老阴着,于
右手剑往里裹扫时,胳膊同时靠着身子从右肋往下又 往左边搂去,搂至手太阴与左膝相齐,上下相离四五 寸许勿拘。左足于左手往左边搂时亦同时极力顺着左 手迈去,足落地足尖往里扣着点,两眼看剑之中节。 停住之形式一切之劲性与乾卦二节式相同。
第二节坎卦仙人背剑
即将右手剑太阴着往里裹扫,又往上提裹至右手 老阳与头平,右手相离头左边四五寸许勿拘。剑刃与 右肩尖上下相齐,两眼回头看剑尖里边五六寸许勿 拘。右足于右手剑裹时同时往左足尖处迈去,落地与 左足成一倒八字形式。左手太阴着,在右手剑动时亦 同时回到腹处,大指根靠着脐处,手腕塌住劲,两腿 弯屈着,身子高矮勿拘,停住之形式如图是也。塌腰顶头缩腿根之劲仍如前
第三节坎卦仙人换影
即将右手剑老阳着 从右边往上抬起,过头 再往里裹扫,如扫一上 半小弧线,裹至头左边 手至太阴再往下落,落 在左胳膊下节中间上 边;右手相离左胳膊肘
前边二三寸许勿拘,手由 太阴至中阴中阳,又由中 阴中阳翻至少阴停住。身 子并腰如螺丝意,于剑裹 落时同时往左边扭转,剑 尖高与眼平,又剑尖与左 胯尖并左肩尖相对。两眼 看剑尖里边三四寸许勿 拘。左手太阴着,于右手 剑动时,同时从脐处胳膊 靠着身子往右肋处极力。
伸去,手背挨着右肘后边停住。左足于右手剑裹落时亦 同时往左边直着迈去,落地与右足成一斜长方形式,两 足相离远近勿拘。盖身式高矮既不拘定,故两足距离亦 因而勿拘,初学之形式高矮如图可也。停住一切之劲并 精神贯注、气归丹田之理仍如前。
第九章离卦剑学
离卦者属火也,空中之象也。于此离卦剑式之中 有脱换、搜抹、虚空、灵妙之法,故取名为离卦剑 也。
第一节离卦日月争明
起点从白猿托桃式,右足在前微停,即将左足往右足尖处迈去,与右足 成一倒八字形式。右手 剑自老阳往外翻着往下 落,如扫一下半弧线, 翻至右边,手至太阴停 住。剑把与剑尖相平 直,手与右足尖上下相 齐,手之高矮与心口 平。剑往下扫时,右足 同时迈至右边,落地之 形式与左足成一大斜长 方式,两足相离之远 近,以右胳膊伸直,手与右足尖上下成一直线为度。 再左手自头上老阴着,在右手剑动翻时,顺着左边身 子往下落,自老阴往里裹,连裹带落,手至太阴,手 虎口与左肋平,相离二三寸许勿拘,胳膊半月形式停 住,两眼看剑吞口前三四寸许勿拘。一切之形式与坤 卦剑第一节式均相同。
浏览74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