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跆拳道的速度素质训练
在跆拳道运动中,速度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尤 其是在跆拳道的比赛中。在比赛中,具体的攻防动作和战术意图 能够充分表现出速度素质中的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以及动作速 度。由此可以看出,跆拳道运动对运动员的速度素质有着较高的 要求,需要运动员通过科学的训练,来有效发展和提高速度素质, 从而提高技术和战术的运用效果,争取比赛的胜利。
(―)跆拳道速度素质训练方法
运动员通过视觉或听觉,完成规定的单一性应答动作的训练 法就是信号反应法,运用这一方法,能够使运动员的简单反应速 度得到有效的提高。比较常用的训练形式有:报动作名称练习, 教练员报出动作名称,运动员根据动作名称在最短时间内做出相 应的动作;报号击靶位,若干队员持靶编为不同的靶号位,运动员 根据教练员报号的位置,分别击打不同的靶位;移动中出靶击打, 两人移动练习,教练员以哨音为信号,听到哨音后持靶队员突然 出靶,运动员根据靶形做出相应的动作等。
在跆拳道比赛中,对对手的进攻方向、进攻形式和攻击动作 的运行路线、角度等的判断,都是通过视觉来完成的,然后根据看 到的情形将适宜的攻防动作确定下来,快速运用各种步法、格挡、 堵截等防守方法来保护自身或以各种动作反击对手。这就是所 谓的运动感觉法,需要说明的是,这一训练方法是在简单反应训 练(信号反应练习法)的基础之上所进行的针对性比较强的训练 方法。缩短思维过程的选择,判断时间,是运动感觉法的核心所 在。因此,这就要求在训练时一定要对加强“预判"能力的培养引 起重视,积极捕捉外在刺激可能出现的“隐式信息”,同时,还要注 重对各种变化的相应动作加强训练,并尽可能多地使运动员掌握 应答动作的种类和数量。在跆拳道训练中,这一方法对于复杂反 应过程是较为适用的,通过合理运用,能够达到使运动员观察对 手动作变化的反应能力和选择反应能力都得到有效提高的目的。
- 重复训练法
重复训练法对于跆拳道运动员动作速度和动作频率的提高 是非常有效的。一般来说,在运用重复训练法时,会制定最高或 次最高的动作速度指标,固定一定的练习时间、练习次数和练习 难度,多次重复某一技术动作(或固定组合动作)。重复法的作用 不止体现在提高速度能力上,其对于运动技能和技术动作的改善 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运动员完成动作的强度和最大限度动员机体机能的能力,在 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速度素质训练的效果。因此,在跆拳道速度训 练中运用重复法,要注意将运动员的练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集中注意力,以最快速度完成技术动作,并力求超过自身的最大 速度能力。
- 变换训练法
在动作速度练习中有目的地合理变化速度和加速度,或改变 练习条件和要求,并按适当的比例和程序结合在一起的练习方 法,就是所谓的变换训练法。通过变化训练法的运用,能够使因 长时间进行极限强度的重复练习,形成有碍速度能力提高的动力 定型和导致出现“速度障碍”的情况得到有效的避免。如果出现 此情况,也可以通过有效的方法来解决。比较常用的方法有两 种:一种是外力训练法,就是借助外部力量来提高动作速度的练 习方法,这对于运动员神经系统灵活性的改善和提高是有着较为 显著效果的。另一种是变换速度法,就是在一组练习中(单个动 作或固定组合动作),把练习时间分成若干段,给每一段赋予不同 的练习速度,以新的练习形式来对运动员的刺激进行进一步的强 化,从而给运动员一种新的速度感觉,引起运动员生理上和心理 上的新变化,使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肌肉协调重新适应新的要
求。这一训练方法不仅能够使极限强度训练单一化的缺点得到 改善,而且这对于运动员更轻松省力地完成技术动作也起到较为 有利的影响和作用,在提高速度能力和预防“速度障碍”方面有着 非常理想的效果。
5 .节奏引导法
所谓的节奏引导法,就是教练员通过掌声、哨音或节奏器鸣 响发出速率指令,运动员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跟上信号的节奏,完 成步法、腿法、拳法的单个或组合动作,努力适应和建立更快的速 度节奏的训练方法。在训练过程中,要把握好节奏,通常是以中 速节奏开始,逐步加快节奏直至极限的。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 可以借助发声呐喊来激发斗志,振奋精神,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 性,以延迟或者抵御疲劳的产生。对于教练员来说,他们可在练 习中,以语言和行为来对运动员进行适当的鼓励和刺激,从而促 使运动员以最快的速度来完成每一组练习,提高训练效果。
(二)跆拳道速度素质训练手段
(1) 利用突然的信号刺激进行反应速度的练习,信号可以是 手势、声音、物品等,主要是让同伴做出准备进攻的动作,令练习 者快速做出跆拳道动作的应答反应。在跆拳道训练中,练习者可 以与配合者合作进行训练,比如,让配合者手持脚靶快速向前伸 出时则立即使用横踢、后踢或后旋等动作;除此之外,横踢接后 踢、横踢接劈腿等带有进攻、防守组合动作的击靶练习也可以加 以采用。
(2) 对同伴进攻动作做出反应并做出选择。在与同伴进行配 合练习时,要求练习者尽可能快地对突然出现的信号或突然改变 的环境做出反应。运动员做出的反应动作应是熟练掌握的单个 或组合动作,如同伴采用横踢进攻时,自己则立即使用后踢或后 撤中的横踢技术进行反击。
(3) ±下坡跑、牵引跑、上下跑台阶的练习。
(4) 不同距离的折回跑、接力跑练习。
- 短距离(10-30米)的快速跑。
- 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完成规定的动作次数或逐步缩短完成 动作的时间,如要求在10秒或20秒钟内进行快速前横踢动作的 练习,在保证动作质量的前提下,要求在这一时间内完成的数量 越多越好。
- 利用器械重量的变化而获得的后效作用来提高动作速 度,如在腿上增减沙袋或腿上缚皮条练习动作等方法。
- 结合技术的专门练习。听口令以最快速度完成双腿连续 高抬、单腿连续高抬、连续横踢沙袋等练习。
三、跆拳道耐力素质训练
跆拳道的正式比赛为3回合制,每回合3分钟,而且每次比 赛的所有场次都要集中在1〜2天内打完,因此,对运动员的耐力 素质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耐力素质通常可以分为速度耐力、力量 耐力等。需要强调的是,在整体比赛过程中耐力素质是从始至终 都需要的,对比赛的胜负有着较大的影响。
(一)跆拳道耐力素质基本训练方法
1 .提高有氧耐力的训练方法
提高跆拳道运动员有氧耐力的训练方法主要有三种,即长时 持续训练法、短时持续训练法以及有氧间歇训练法,具体如下。
- 长时持续训练方法:这一方法是指运动员以比较恒定的 强度持续不间断地进行长时间练习的方法。通常情况下,在跆拳 道训练中采用这一方法,往往会安排为20分钟左右,负荷强度的 运动心率指标约为每分钟150次。这一方法对于一般耐力素质 的提高是最有效的,其主要原理在于通过心脏保持机能活动水平 不变的持续活动能力的提高,来有效发展运动员有氧代谢系统的 供能能力。
- 短时持续训练方法:持续时间为5~8分钟,负荷强度的
运动心率指标控制在每分钟160次左右,完成2〜3组,组间间歇 时间充分。这种训练方法对于有氧强度状态下的供能能力的提 高是非常有效的。除此之外,通过这一训练方法的运用,还能使 有氧运动的强度,运动员的节奏感、协调性和步法的灵活性都得 到有效的提高。
- 有氧间歇训练方法:练习的负荷时间为6〜10分钟,负荷 强度的运动心率指标为170次/分钟左右,组数较少,间歇充分, 例如间歇跑400-1 000米。通过这一方法的运用,能使运动员有 氧代谢系统的工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2.提高无氧耐力的训练方法
- 极强性间歇法:负荷时间通常在10〜60秒内,负荷强度 的心率指标可达到180次/分钟。通过这一训练方法的运用,能 使非乳酸能和乳酸能系统混合供能能力和速度耐力都得到有效 提高。
- 强化性间歇法:负荷时间通常在60〜120秒,负荷强度控 制在心率指标170〜18。次/分钟,练习数组3〜5组,间歇时间不 充分,待心率降至130次/分钟左右,即可进行下一组(次)的练 习。在跆拳道训练中运用这一训练方法,能使乳酸能系统的供能 能力和在无氧供能状态下技术动作的稳定性和实效性得到有效 的发展和提高。
由于跆拳道运动员的耐力训练是一项复杂的任务,跆拳道比 赛对运动员的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因此, 为了使运动员的全面耐力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要综合采用多种训 练方法,以取得最佳的训练效果O
(二)跆拳道耐力素质具体训练方法
- 各种形式的长时间跑,如越野跑、持续跑、变速跑等。
- 球类运动,如足球、篮球等。
- 各种长时间的游戏、游泳、跳绳等。
- 横踢(前、后腿)(中、高各10次);劈腿(前、后、跳各30 次);后踢(20次);后旋踢(20次);旋风踢(360°横踢)(20次);双 飞踢(20次)。
(5) 连续进行较长时间的各种组合技术的练习,如要求在4 分钟以上,运用自己熟练掌握的组合技术连续踢击脚靶或护具、 沙袋等。
(6) 移动靶4分钟X 4组,间歇40秒钟;(4分钟X 4组)+ (4 分钟X4组)间歇20秒钟,共做2〜4大组。
(7) 结合技术进行单个动作的多组次练习,逐步增加练习的 密度和强度,如连续横踢3分钟,中间休息1分钟,练习4〜6组。
(8) 1分钟X4组,两人循环无间歇;40秒钟X4组,两人循环 无间歇。
(9) 车轮战:采用实战或条件性实战,由练习者一人连续打 3〜5局,每打一局换一名体力充沛的同伴,局间休息1分钟。
(10) 一人对抗多人的实战练习,自己在场上连续与多人实战 练习,如与5个人实战、一分钟换一个人的练习,连续实战练习5 分钟后,再换人练习。
四、跆拳道的柔韧素质训练
跆拳道竞技运动以踢法为主,对腿部和腰髓的柔韧性有极高 的要求。跆拳道柔韧性训练的方法,可以以其形式为依据分为主 动练习法和被动练习法;也可以分为静力拉伸法和动力拉伸法。 具体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来进行选择和运用。
(一)跆拳道柔韧素质基本训练方法
1 .静力拉伸法
通过缓慢的动作,将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拉长到某一限度时, 暂时保持动作静止,使软组织处于拉长状态的练习方法,就是所 谓的静力拉伸法。通过这种训练方法的运用,能够使软组织的伸 展性有足够长的时间得以锻炼,对一般柔韧素质的发展起着非常显著的作用。
- 动力拉伸法
有节奏地通过多次重复同一动作的练习使软组织逐渐地被 拉长的练习方法,就是所谓的动力拉伸法。主动性拉伸时,肌肉 张力变化的高峰值约为静力拉伸的2倍,是动力拉伸法的主要特 点。通过这一训练方法,能够使运动员的柔韧素质得到最大程度 的发展和提高,使动作伸展幅度进一步扩大。
(二)跆拳道柔韧素质具体训练方法
- 腿碗部柔韧性训练方法
- 正压腿:面对横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站立,一腿提起,把 脚跟放在横木上,脚尖勾紧;两手扶按在膝关节处,两腿伸直,腰 背挺直髓关节摆正,上体前屈并向前、向下做压振动作,两腿交替 进行。动作要点:两腿都要伸直;上体向前、向下压振时腰背要 直。压振时幅度由小到大,直到能用下颌触及脚尖。
- 后压腿:背对横木或有一定高度的物体,一腿支撑,另一 腿后举起,脚背放在横木上,腿和脚背都要伸直,上体直立、髓关 节正对前方,上体向后仰并做压振动作,左右腿交替进行。动作 要点:两腿挺膝,支撑腿直立且全脚着地站稳;挺胸、展髓、腰后 屈;后压振幅度逐渐加大。
- 侧压腿:侧对横木或有一定高度的物体,一脚支撑,另一 脚抬起,腿跟放在横木上,脚尖勾紧;两腿伸直,腰背保持直立,髓 关节对前方,然后上体向放八横木的腿侧倾倒压振,左右腿交替 进行。动作要点:上体保持直立向侧、向下压振;压振幅度逐渐增 大,骸关节一直正对前方。
- 前压腿:练习者一腿屈膝支撑,另一腿向前伸直,脚跟触 地,脚尖勾紧上翘,踝关节紧屈;两手抓紧前伸的脚,上体前俯;两 臂屈肘,两手用力后拉,同时上体尽力屈甑前俯,用头顶和下颁触 及脚尖。略停片刻后上身直起,略放松后接着做下一次,两脚交 替进行。动作要点:挺胸直背,塌腰前俯;挺膝坐胯,屈髓触脚。
- 仆步压腿:两脚左右开立,左腿屈膝全蹲,全脚着地;右腿 挺膝伸直,脚尖内扣,尽量远伸。然后,上体不起来;起来,将身体 重心从左脚移至右脚,成另一侧的仆步。可一手扶,另一手按另 一膝,向下压振。亦可两手分别抓住左右脚,做向下压振和左右 移换身体重心的动作。动作要点:挺胸塌腰,下振时逐渐用力,左 右移动时要低稳缓慢。开胯沉髓,挺胸下压,使臀部和腿内侧尽 量贴近地面移动。
- 身体直立或坐下,膝部伸直,上体前屈靠腿,可向前、侧方 向拉伸。也可将一条腿放在横杆、肋木或类似的器械上进行拉伸 练习。
- 竖叉:两腿前后分开成一条直线,前腿的脚后跟、小腿腓 肠肌和大腿后肌群压紧地面,脚尖勾紧上翘,正对上方;后腿的脚 背、膝盖和股四头肌压紧地面,脚尖指向正后方;散关节摆正与两 腿垂直,臀部压紧地面,上体正直。可做上体前俯,压紧前面腿的 前俯压振动作,亦可做上体后屈的向后压振动作,增大动作难度 和拉伸幅度,动作幅度由小到大,逐渐用力。动作要点:挺腰直 背,沉髓挺膝;前俯勾脚,后屈伸踝。
- 横叉:两腿左右一字伸开,两手可辅助支撑;两腿的小腿 后侧着地,压紧地面;两脚的脚跟着地,两脚尖向左右侧伸展或勾 紧。胯充分打开,成一字形。可上体前俯拉长腿后侧肌肉并充分 开胯;亦可上体向左右侧倒,充分拉长大腿内后侧肌肉并增大胯 的活动幅度。动作要点:挺腰立背,开胯沉髓;挺膝勾脚,前俯 倾倒。
- 各种方式和方向的踢腿,可在行进间踢腿,也可手扶支撑 物踢腿;可向前踢,也可向后、向侧踢,由于多是爆发式的踢腿,一 般练习次数不要太多,可适当增加组数。
2 .腰部柔韧性训练方法
- 前俯腰:并步站立,两腿挺膝夹紧,两手十指交叉,两臂伸 直上举,手心向上。然后上体直腰前俯,两手心尽量向下贴紧地 面,两膝挺直,髓关节屈紧,腰背部充分伸展。两手松引用双手从脚两侧屈肘抱紧脚后跟,使胸部贴紧双腿,充分伸展腰背部,持续 一定时间后再放松起立。还可以在双手触地时向左右侧转腰,用 两手心触及两脚外侧的地面,增大腰部伸展时左右转动的柔韧 性。动作要点:两腿挺膝直立,挺胸塌腰,充分伸展腰背部,胸部 与双腿贴紧。
- 后甩腰:并步站立,练习时一腿支撑,另一腿向后上直腿 摆动,同时,两臂伸直,随上体向后屈做向后的摆振动作,使腰背 部被充分压紧,腰椎前面充分伸展。动作要点:后摆腿和上体后 屈振摆同时进行;支撑腿,膝伸直;头部和双臂体后屈做协调性后 摆助力动作。
- 腰旋转:两脚左右开立略宽于肩,两臂自然垂于体侧,以 髓关节为轴上体前俯,然后以腰为轴,使上体自前向右、向上再向 左回到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同时,双臂随上体做顺时针或逆 时针的环绕动作,以增加腰部旋转的幅度和力度。动作要点:尽 量增大绕环幅度,速度由慢到快,使腰椎关节完全得到活动、 伸展。五、跆拳道的灵敏、协调素质训练
跆拳道的灵敏、协调素质,是指在各种复杂变化的条件下运 动员迅速、合理、敏捷、协调地完成各种动作的能力。其他各种运 动素质都是通过灵敏协调素质体现出来的。跆拳道对运动员的 灵敏素质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其对比赛的胜负有着较大的影响。
1 .徒手训练法
通过身体各部位的相互配合运动,而进行灵敏性训练的方 法,就是徒手训练法。徒手训练法可以分为两类,即单人练习法 和双人练习法。其中,单人练习是训练者通过运用协调自身的各 部位来增强灵敏性的。双人练习则是通过两个人之间的配合运 动来进行灵敏性训练的。
- 器械训练法
器械训练法的具体形式也有两种,即单人训练法和双人训练 法。具体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采取相应的训练方法。
- 组合体能训练
- 两个动作组合训练:主要有交叉步一后退跑、后踢腿跑一 圆圈跑、侧手翻一前滚翻、转体俯卧一膝触胸,变换跳转髓一交叉 步跑、立卧撑一原地高抬腿跑等训练。
- 三个动作组合训练:主要有交叉步侧跨步一滑步一障碍 跑、旋风脚一侧手翻一前滚翻、弹腿一腾空飞脚一鱼跃前滚翻、滑 跳一交叉步跑一转身滑步跑等训练。
- 多个动作组合训练:主要有倒立前滚翻一单肩后滚翻一 侧滚一跪跳起、悬垂摆动一双杠跳下一钻山羊一走平衡木、跨 栏一钻栏一跳栏一滚翻、摆腿后退跑一鱼跃前滚翻一立卧撑等 训练。
- 游戏法
发展灵敏素质的游戏具有综合性、趣味性、竞争性的特点,因 此,通过游戏法的运用,不仅能够将训练者的兴趣激发出来,使其 全力以赴地投入活动,而且还能够使其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巧 妙应对复杂多变的活动场面,除此之外,还能使神经系统的灵活 性和反应过程得到有效的锻炼,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得到积极的 发展。
- 跆拳道灵敏、协调素质具体训练方法
- 听信号完成动作。盘腿坐(前、后)、跪下(前、后)听信号 快速起立跑到指定位置。
- 腿部组合练习单、双腿跳,前后分腿跳,并步前踢跳一左 右分腿跳一后屈膝跳一前屈膝跳。
- 向各个方向连续地跳起。
- 跑的专门练习法。一般采用曲线跑、穿梭跑和信号应答 跑进行练习。
- 在迅速转体后完成反向动作。
- 步法练习法。利用各种步法进行灵敏性协调性练习。设 立许多障碍,练习步法的变化和移动。
- 在两人配合练习时,根据同伴的身体移动情况,进行各种 的躲闪、突然进攻、迅速转体等动作的练习。
- 踢法动作的组合练习法。将不同性质的踢法动作组合, 练习灵敏性和协调性。
- 各种变换方向追逐性的游戏(如“贴人”游戏等)。
第二节跆拳道心理训练
一、跆拳道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内容
跆拳道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这四个方 面的心理训练都对跆拳道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产生了重要影响。
(_)_般心理训练
在平时的训练中培养和发展跆拳道运动员所必备的基本的 心理品质能力的训练过程,就是所谓的一般心理训练。促进运动 员良好个性特征的发展,以及促进跆拳道运动所需心理品质的不 断完善,是跆拳道一般心理训练的主要任务。
在跆拳道训练中,要对培养从事跆拳道专项所需要的兴趣、 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一般心理训练引起高度的重 视,同时,还要使其贯穿训练始终。通过跆拳道运动所特有的文 化内涵及练习特点的充分利用,来使运动员的知觉、记忆、想象、 形象思维以及情感和意志品质等基本心理过程得到有效的发展,
除此之外,还要对培养运动员包括注意的稳定、注意的集中、注意 的转移和注意的分配等在内的注意品质引起重视,从而为专项训 练和比赛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 赛前心理训练
赛前心理训练是以既定的比赛任务为依据来进行的。通过 这一训练,能够使运动员在较短时间内学会自我调节心理状态, 这对于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是有帮助的。具体来说,进行赛前心 理训练,主要是为了完成几项重要的任务:第一,让运动员对比赛 任务较为明确,将其比赛动机有效激发出来,树立夺取比赛胜利 的信心;第二,学会并掌握具体的心理训练方法,并且学会灵活运 用,比如,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控制和调节,消除心理障碍,从 而使最佳竞技状态得以形成;第三,使运动员的比赛适应性得到 有效提高,不仅如此,还要使之学会在紧张激烈、瞬间变化万千的 比赛情势下,保持积极向上而稳定的心理状态,将自己的技战术 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出来,以取得理想的比赛成绩。
(三) 赛中心理训练
在每场比赛前、局间休息或轮次之间的间歇期,对运动员进 行心理训练或调节的方法,就是赛中心理训练。为运动员积累和 分析比赛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供帮助,同时,对新的比 赛行动对策与计划进行及时的修订;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心理调 节与暗示,从而使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得到有效的维持,这些都 是赛中心理训练的主要任务所在。需要强调的是,比赛中局间休 息的1分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教练员一定要将之前的比赛 情况及相关信息及时反馈给运动员,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指 导,从而使运动员树立必胜的信心,激发起斗志,进而取得理想的 成绩。
(四) 赛后心理调节
跆拳道比赛结束后,运动员的身心都产生极度的疲劳,身体 可以通过积极的休息得到较好的恢复,而对于心理来说,积极的 调节是更为重要的。不管比赛最终的结果是赢是输,都要求运动 员对情绪体验正确看待,对于比赛成绩优异的运动员,要在给予 肯定的同时,对其比赛中出现的不良情绪进行客观的评价,以避 免下次比赛中继续出现;而对于比赛失利的运动员,则运用对失 利的原因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同时,还要对其进行积极的鼓励, 使其继续保持良好的斗志,为下次比赛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一般心理训练方法
(一) 注意集中训练
跆拳道训练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让运动员学会集 中自己的注意力,将注意力完全放在将要完成的训练和比赛任务 上。对于运动员来说,要想促进认识的活跃状态,提高积极向上 情绪的兴奋水平,强化意志的努力程度,达到提高训练和比赛效 果,就必须要提高集中注意的能力。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能够 使注意分散的因素很多,其中,比较常见的有身体方面、环境方 面、心理方面等各个方面的,这就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注意集中 训练,这对于跆拳道训练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这是很有必要 的。在进行注意集中训练时,由于人和人之间是有差别的,这就 要求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比较常见的注 意集中的训练方法主要有视觉守点法、视觉追踪法、意守法、低声 发令法等几种。
(二) 念动训练法
念动训练法是一种运用表象和自我暗示相结合的心理训练 方法,具体来说,是指由运动观念而引起的运动反应,是通过对运 动的想象或回忆来实现的。
念动训练就是在头脑里运用动作技术练习时形成的正确的
动作表象,选用简单而明确的术语进行暗示,在想象中完成动作。 通过念动训练,能够对运动员技战术的形成与巩固起到积极的促 进作用,同时,还能使其有效地集中注意力,消除心理障碍,增强 信心,缓解甚至消除他们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从而使他们重新振 奋精神9斗志昂扬地去参加比赛。如果在比赛前的“一瞬间”,运 动员能够将自己创造优异成绩的最佳情境体验想象出来,这样往 往能够将运动员增力情绪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从而将自己的运 动水平超常发挥出来9取得优异成绩。
(三) 诱导训练法
通过他人的语言信号或其他途径(如录像、录音等)的外界刺 激来引导运动员按照预定的要求去执行的心理训练方法,就是诱 导训练。通常情况下,可以将诱导训练分为两部分:一个是赛前 安定训练,一个是赛中安定训练。
通过赛前安定训练,能够达到使运动员的休息得到保证,使 其注意力转移到与比赛无关的事与物上,同时也使运动员的心理 得到有效放松。其中,比较常用且效果较为显著的有练气功、读 书报、看电影、适度的娱乐活动等。
通过赛中安定训练,不仅能够通过相应手段与措施的采用来 将因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对运动员产生的异常心理变化排除 掉,而且还能够不因比赛发生出乎意外的情况而对运动员技战术 水平的正常发挥产生影响。其中,比较常见的能够导致运动员情 绪波动的主要有动作失误、裁判的误判、漏判、错判等情况。鉴于 此,就要求教练员为运动员分析临场情势变化提供相应的帮助, 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切实可行的要求与措施,从而达到使 运动员做好一切准备来应对临场情势变化的目的。
(四) 意志训练.
在运动员的整个训练过程中,意志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教 练员要善于把运动员的意志训练始终如一地、巧妙地安排到教学 训练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中去,采取各种教学训练方法,培养运 动员良好的意志品质。可以说,意志训练是一种形成运动技能的 综合心理训练方法。
在意志训练过程中,要将运动员强烈的参与愿望充分激发出 来,将战胜困难的信心树立起来;训练与比赛是一个需要付出汗 水和泪水的过程,因此,这就要求运动员在训练时要根据自身的 情况和训练效果不断增加训练的难度,这对运动员的意志力也是 一种考验和训练;要加强对运动员练习过程的监控,以保证运动 员能够全力完成每次的练习和动作,以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要 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情况实行适当的惩罚措施,这能够促进运动员 的意志力,激发他们的斗志,增强竞争意识是较为有益的。
(五)模拟训练法
通过模拟训练,能够使运动员临场的适应性得到提高,从而 使运动员能够在头脑里建立起合理的动力定型结构,这对于运动 员在紧张激烈、瞬息万变的比赛中正常发挥技战术是有帮助的。 由此可以看出,模拟训练法是针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或问题 进行实战的反复练习,为运动员参加比赛做好适应性准备的。需 要强调的是,在进行模拟训练时,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 对对手情况、比赛地点的环境条件、场地器材等情况有充分的了 解,而且要求所模拟的情况必须与比赛的真实情况相近似,否则 就不会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跆拳道训练中,对对手的技战术打 法特点进行模拟,从而使自身技战术适应能力与运用能力得到有 效提高;对比赛场景与观众情绪进行模拟,从而使自身的抗干扰 能力得到提高;对比赛日程安排和作息制度进行模拟,从而使自 身的“生物钟”得到及时调整;对裁判的误、漏、错判进行模拟,以 此来使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高等,这些都是比较常用的训 练方法,具体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和 运用。
浏览81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