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小念头概述
咏春拳术无论招式结构、拳理和攻守技术,均算得上博大精 深,这种拳术把人体肌肉特征、骨骼结构、力学原理、精神 (思想)和力量的潜能都融汇在一起,以发挥出人类搏击的最高 技巧。
咏春拳术,分为小念头、寻桥、标指三套基本拳法,每套拳 法均有其独特的理论构思。即,每套拳法均有其中心理论作为锻 炼目标。三套拳法各有不同的作用,而三套拳法互相配合运用, 便成为攻守兼备、威力无比的霸道拳法。此外,再加一套木人桩 法,作为辅助练习,除了增加练习者的兴趣之外,还可以使练习 者在练习时加深对拳理的思考和感受。
第一节小念头的发展演变
“小念头”的名称,据传是很多年前的咏春前辈所定的。假 如将“小念头”这三字的意思解释为现代语言,即与“基本概 念”最为接近。
学咏春拳术,必须要由小念头开始,因为很久以前的咏春前 辈将大部份咏春拳中经常用到的手法放这套拳中,其目的是为练 习者打下以后练习所必须的基础。
一、小念头之名
小念头是咏春拳的第一套拳。佛山人在过去亦称小念头为 “三拜佛”。其意是指在以前的咏春拳套路中,有“一摊二伏” 的次序;且每次做动作收回手时则以四指朝天,手形如同拜佛状 的护手动作缓慢地拉回胸前,故名为三拜佛。时至今日的小念头 则将“一摊二伏”改为了“一摊三伏”的动作。
小念头作为咏春拳的第一套拳法,有其重要意义。据传在过 去师傅传授咏春拳时,一位初学者准备学练咏春拳,师傅会告诫 初学者:“小念头不正,终身不正;习武是如此,做人亦是如 此。”其意是说,一个人立身处世,如果连小小的一点念头都不 能向正途发展,其人品格也不难想象了。从这也可以看出创拳者 的一番用心。
小念头之名,还有一层意思,是指练习者在练习时切勿有太 多杂念,或念头太大,或全无念头。其意是说练习时,如果杂念 太多,会使自己在练拳时马虎草率完事;如果念头太大,则使练 习者缺少耐性细研所练拳法意义;如果练习时全无念头,则使练 习拳法成了有外形而不具备内涵。这样一来,练习者在练习拳法 时,不但不能体会到拳法中各种招式的不同动作的意义和不同动 作的发力方法,及重要的心法,更不能练至武术的最高境界,甚 至有可能连套路拳法中的基本动作及其要求都不能正确做到。因 此,有数月或数年练习者,却不得要领,不得法,而使练习的拳 法表现出笨手笨脚的形态。
—、小念头的悟
小念头,不只是一个咏春拳的基本拳套,其还喻意着更深层 的意思。咏春拳的风格特点,明显与中国传统武术的其他拳种有 着一定的区别。
第一章+念头概述
咏春拳师在教授咏春拳时,可以让练习者以一个固定招式, 来消解另一个固定招式,但同时告诫练习者在运用时,必须放弃 固定的方法,而以灵活多变的方式进行实战。这是因为实战是千 变万化的,固定的招式是对付不了流动变化的搏击实战状况的, 唯将自己练习的招式融人打斗中,并随流动变化的搏击形式而变 式,方可使咏春拳发挥应有的实战技巧。
这个意思是说,人是创造方法的,不是方法创造人,所以, 练习者不要把自己束缚在别人预想的招式之中。毫无疑问,他的 方法适合他,但却不一定适合你,你自己是要展现技巧而非 “做”技巧。例如,当被对手袭击时,我方使用的并非特定的招 式,而是当我方察觉到对手的袭击时,轻轻一闪,如影随形,像 回声一样自然而然地就做到了。就像我叫你时你会答应一样,或 是我扔东西,你会接住,说的都是一个道理,仅此而已。这就是 告诫所有的咏春拳练习者,当自己熟练掌握各技巧之法后,应放 弃固有的观念和形式,以使自己所掌握的各技巧能更好地适用于 搏击实战中。
可以说,咏春拳是一种练习如何“随敌之变而变”的灵活 实用的拳术。咏春拳告诫练习者,一个练习者练习咏春拳时,不 在于其能多学或少学一招半式,而在于练习者学练之后如何以活 学活用的方式,将自己所学的基本手法配合感觉锻炼,以便将来 一旦面对对手实战时,自己便可在与对手接触之际,即能瞬间顺 着对手的来势变化,将对手的动作化解并将其制服。
由此,小念头的真正意义,就是要首先放弃固有的观念,方 能另立一套完全族新的观念。当然这套簇新的观念,是要靠一个 “小小的念头”重新开始了。也有其他佛山支系咏春拳称“小念 头”为“小练头”,即“小”为初学,“练”为练习,“头”为 首。也就是说,一个练习者的咏春拳艺水平日臻成熟,其就会进 人无形之形的阶段。就像冰融于水,它能适应任何结构或容器。
一旦进入无形的阶段,无形就成为一切之形。
三、 关于一百零八点
据传,咏春拳整套“小念头”有“一百零八点手法”之说。 有关此类说法,细细从中分析,可以看出其奥妙来。即,小念头 每一动作算作一点;诸如双手同时做同一动作(例如交叉耕手、 双摊手等动作),名为复式,作两点计算。单手动作,则属单 式,作一点计算。但是,一个复式或单式动作,并非由出手起至 收拳止计算,而是指每个不同动作,称为一点。例如,由左日字 冲拳打出,至收拳回腋间的动作,便是作为三点来计算的。
四、 叶闷系流传的+念头
如今,已故叶问先生流传下来的咏春拳,与其当年所学的佛 山咏春拳稍有区别,并有一定的内容增删。这可以从叶问系小念 头与今日的佛山咏春拳小念头对所体现出来的不同看出。
由于缺乏具体的文字资料记载,有关叶问系流传的咏春拳, 只是以言传身教的形式流传的。目前流行的叶问系咏春拳小念 头,以及其他拳法套路,还是较为科学、合理、实用的,并且流 传下来的套路更适合练习者一气呵成地完成整套动作,整个小念 头以及其他拳套也较以前的内容充实些。
任何学咏春者,学拳是为求其真意,不可拘泥于一招一式间 的区别或次序问题,如果强求所谓的“正统”,而忽略了拳理中 的优劣正误,这对于咏春拳的练习及发展是不利的,这也有背于 咏春拳创拳者的思想。因此,要用正确的思想去看待咏春拳。
咏春拳的发展与演变,经历了无数的前辈的练习、研究、运 用与实践。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各有其径,各索其妙,并不断地 总结、提高和完善。因此各支系的咏春拳在练法上小有不同,各 家自有各家的独到之处。我们的正确态度应是取别家之长,补自己之短,使咏春拳成为更加完善、更加科学、更加先进的拳术。
浏览2,62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