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起势

[动作1]两前臂带 动两掌向内向后,边转 边划小弧形(图2)。当 掌心转向后,掌背对前 面时,两臂自然缓缓向图片28

两侧举起与肩同高,沉肩沉肘(图3)。然后向前合拢, 边合拢边转前臂,掌心向下,两掌之间距离与肩同宽(图 4)。屈肘内收,肘下沉,两掌低于肩,两肘与两肋距离 可放两个平拳(凡拳心拳背向上或向下,拳眼横向左右图片29

两边称平拳,凡拳眼向上,拳底向下称立拳。这里用平

曲,两胯内收,身体渐渐下沉,蹲小 马裆,体重落在两腿间,两膝弯曲以 膝盖与脚尖成垂直线为度;与此同 时,两掌随身体慢慢下沉,至两膝外 侧与膝等高,两掌下降的速度要比身 体下沉的速度稍快,与身体下沉及蹲 马裆同时间完成,掌心向下,五指自 然舒展;尾闾中正,成小马步式,沉

肩沉肘,坐腕(图5)。
[动作2]向右转腰30。,带两臂、两掌(两掌相随 保持原来距离),向右划弧。接着,再向左转腰30。,向 左前方划弧。然后,再右转腰45。,一面带动臂掌由左膝 前向身体右侧划弧,一面将重心逐渐移向右腿,身体渐 渐升高,两臂向身体右侧偏后伸展,两手相随,掌心向 下;当两手缓缓提起至肩高时,左足跟提起,足尖着地, 并以左胯关节带膝、带踝、带趾向外旋转,节节贯串,先 以足尖,再以足外侧边缘由左向右经右足内侧,向右足 内侧斜前方弧形出步,足跟着地;然后足趾轻轻着地,全 足放平,足尖斜向外与足跟成30°左右,左膝伸直,微曲 成左虚右实的左虚步坐腿式。在提左足向前弧形出步的 同时,两臂继续弧形向前经胸右侧向左侧胸前方举起,边 划弧边外旋两前臂:左前臂外旋翻掌,掌心向右,指尖图片30

向前上,拇指与鼻尖同高。左臂置于左腿之上方,肩与 胯成垂直线。肘与膝成垂直线,掌与脚成垂直线,此称 外三合,右掌随小臂向外转动,掌心向左,置于胸前正 中线,掌心对准左肘内侧,指尖向前上,沉肩垂肘,含 胸拔背,虚领顶劲,尾闾中正,眼视左手,平视前方(图 6 — 8)。

{动作3]以左足跟为轴,足尖内扣90。,向右转腰 转胯,重心由右腿移向左腿,并向左腿慢慢坐落,右腿 随势伸直,成右虚左实的右虚步坐腿;同时,由腰胯的 转动带动两臂,边向右划弧,边 转臂翻掌,左掌掌心向上,右掌 掌心向下,成阴阳掌;再屈肘内 收,两臂与肩同宽,两肘尖与两 肋之间距离可放二个平拳,两掌 尖略低于肩;然后轻提右足,足 跟放在原来足尖位置的前外侧, 足尖对正前方。这一足尖起到定 方向的作用,故不能随意乱放, 此时正确方向应是面朝西,两眼 平视,顾及两掌(图9)。图片31

 

3.揽雀尾

[动作n接上式,左转腰带胯约45。,重心向右腿 移动,成蹲马裆;转腰同时,腰带臂、臂带掌,沿胸前 (但不要贴胸,距胸部约两个平拳左右)边划弧、边翻 掌,左掌心向下,指尖向前,至左膝外侧上方,右掌心

向上,指尖向前,至胸腹中线略高膻 中穴(在两乳头中间胸腹线上)前。 两掌保持肩宽的距离,左掌距左胸 三个平拳,右掌距胸窝三个平拳,两 掌高同膻中穴平,略低于肩,眼视两 手之间,平视前方(图10)。

[动作2]向右转腰,重心慢慢 向右移,同时随着转腰,左腿慢慢伸 直(左足不转动),右腿弓,但膝关 节不可超过足尖。同时,身体随着弓 慢慢向右向上伸展,两手相随,两掌之间保持原来的距 离图片32

步而渐渐地斜线升高,并以腰为轴,带动两臂两掌弧形

眼随手走,右臂置右腿上方,指尖向前,与足尖同 方向(西):左掌微低于右掌。两掌的高,在视平线之下,

沉肩垂肘,两臂均微呈弧 形。转腰伸臂时,腰部的 命门穴(在第二腰椎棘突 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的 凹陷处)要松开,五趾抓 地,下盘稳固,眼视两掌, 平视前方(图11)。

[动作3]接上,两臂 原位不动,左前臂外旋, 掌心向上,指尖向前,右 前臂内旋,掌心向下,指 尖向前,两臂同时旋图片33图片34

掌。然后,腰微向右转5° —10° , 带动两掌划小圆弧,塌腰,收胯, 向后坐腿,重心渐渐落于左腿, 成左实右虚的右虚步坐腿式。在 收胯的同时,边向后坐腿,边屈 肘内收,两掌之间距离与肩同 宽,肘与肋之间可放两个平拳, 两掌同胸高,略低于肩,两眼平 视两掌之间,眼神顾及两掌,整 个揽雀尾完成(图12)。接着再做 第二遍,共做两遍。

(注意:(1)在“动作1”中,下蹲马裆与转腰翻掌 要同时完成。(2)在“动作2”转腰伸臂时,腰以下部 位要下沉,腰以上部位要上拔,配合两掌伸出,好似要 摘树上的果子一样,这样上拔下沉的对拔劲,腰部就能 松开)。

4.单鞭

[动作H接上式,动作要领和揽雀尾“动作1”相 同(图13)。

【动作2]动作要领和揽雀尾“动作2”相同(图14)。

[动作3]重心渐渐移向左腿,并向后坐腿;同时, 腰微向右转5° —10°,两手相随,左手向右臂移动,置 于右手腕后小臂旁,相距一个平拳,右手高,左手低;随 着向后坐腿,两臂屈肘内收。右臂边屈肘里收,边划一 小圆弧,右掌心斜向里上方,指尖向前上方;左臂随右图片35 图片36

臂一起划弧,左掌心斜向里下方,指尖斜向前上方,眼 视两掌(图15)。

[动作4]以右足掌为轴,足跟略提起,向外转90°,图片37

重心由左脚移向右脚,面向南,左腿伸直(但左足不转); 同时,两臂向右划小弧形向前伸展,两掌相随,向右弧 形推出。沉肩垂肘,立掌,掌心向右(外),指尖向上, 眼视两掌,平视前方(图16)。

[动作5]右掌五指撮拢,指尖下垂,成钩手。钩手 的腕节高于肩,同耳平(不能高于耳),左掌在右小臂内 侧,距离一个立拳,臂呈弧形,眼视钩手;左脚跟提起, 足尖着地,边向里收,边用足尖在地面划弧,当左足尖 划至右足内侧,再向左一条横线出步。然后足跟着地, 全足踏实,两足成平行,两足足尖同向前,两足之间距 离根据拳架高低而定(一般以左足伸展出步的一腿长略 小一点为准,不宜太大,如过大,下蹲马裆就会感到不 舒服),眼视钩手及左掌。然后,左手小臂外旋,掌心向 里,指尖向上,向左转腰,重心慢慢向左移,直至身体 移在两腿之间,身体重心在两腿之上,左掌随左转腰而 慢慢从右经脸面前向左弧形运掌,眼视掌跟,掌跟高与 视平线齐,眼神 随掌而行,掌经 脸面前时,距离 脸面三个平拳; 当左手划弧运 至与肩一条线 时,腰再向右转 正;同时,边转 腰,边蹲马裆, 边内旋左前臂,图片38

转掌、坐腕、立侧掌,掌外侧边缘向左(外),掌心向前 方(东南方),掌根高与耳齐,眼视左掌虎口,沉肩沉肘; 右钩手与左立掌遥遥相对,各向左右两面对拉拔长,两 手之间呈大弧形,含胸拔背,虚领顶劲,塌腰,收胯,裹 裆,尾闾中正,气沉丹田(图17)。

5.上步挤

[动作1]接上,身体 重心渐渐移向左腿,左 胯里收,左腿弓,右腿逐 渐伸直,膝微弯曲成横 弓步;同时,,两臂逐步向 前向里向下合,右钩手 变掌,掌心向下,指尖向 前,左掌掌心向下,指尖 向前,沉肩沉肘,肘尖微 内合,两掌距离与肩同 宽,两臂之间呈圆形,眼 视两掌之间,平视前方 (图 18)。

[动作2]然后,右足跟提起,足尖着地,向里收至 左足内侧;以旋胯、旋膝、旋踝、旋趾,节节贯串,带 动足跟贴地面向左足内侧斜前方弧形上步。然后,足掌 落地,全足踏实,足尖向前(南),前后两足横向距离同 肩宽。接着,左足跟内转45。,蹲马裆,胸腹中线对向 东南45。方向;同时边蹲马裆边两臂相抱合拢,右小臂图片39

[动作3]右转腰,带动两臂向 上、向前、向右弧形旋转;图片40

外旋翻掌,掌心向上,右掌置左 小臂下,两腕关节内侧相合,两 大陵穴(在腕部掌侧横纹中点 处)相对而合,两掌各放置在对 方前臂内侧,两臂相抱成圆形, 面对45° (东南方)。松腰收胯, 沉肩沉肘,含胸拔背,虚领顶 劲,裹裆护臀,尾闾中正,气沉 丹田,眼视两手腕节,平视前方 (图 19)。

右旋时, 右小臂内旋,翻掌,掌心斜向前下 方,左掌掌心贴在右小臂内侧,掌 根随右臂旋转而贴住右小臂向下、 向里旋转,手指向上,肘尖向下,坐 腕立掌,沉肩垂肘,两臂向前边旋 转边挤出,右臂置右腿上方;同时, 左足跟后蹬,腿伸直,成右弓步,臂 同胸高,略低于肩,眼视右臂及左 掌,平视前方(图20)。图片41

6.提手上势

[动作1]右转腰,重心向前移于右腿,带左脚跟步 至右脚内侧,由足趾根部与足掌交界处着地,足掌提起, 两足距离同肩宽,两足尖在一条横线上;同时带动两臂图片42 图片43

弧形下落,右掌至右腿上方,左掌仍贴右臂,身体微下 沉。沉肩沉肘,含胸拔背,虚领顶劲,眼视两臂及平视 前方(图21)。

[动作2]左转腰,带动两臂向腹部划弧,两手弧形 经腹部,左掌继续弧形置左腿外侧旁,掌心向下,指尖 向前,沉肩沉肘,坐腕,展指突掌;右小臂外旋,翻掌,匕 掌心向里,食指领先,指尖向上至腹前,沉肩沉肘(图J 22)。

[动作3]接着,右掌从腹前行至左胸前,然后向右 转腰,右掌随腰转而继续弧形上旋,经脸面至头右上角, 沉肩垂肘,掌心向里,指尖向上(图23)。接着,右掌 再随左转腰至头左上角,内旋小臂,翻掌,掌心斜向左, 指尖向上。然后,再向右转腰,身体转正(南),右掌随 腰转带至头右额外侧上方约三个平拳,内旋小臂,翻掌, 掌心斜向前上方,指尖向左,右臂弯曲呈弧形;身体随图片44

着腰的转动而逐渐升高,右腿微弯曲。左脚仍保持足跟 提起,脚掌根部着地,右掌上托,左掌下压,两掌成上 下对拔劲。最后身体微下沉,右腿弯曲。这个动作有三 个右转腰,两个左转腰,带动右手划S形上旋,好似游 蛇盘树,眼平视前方(图24)。

7.白鹤亮翅

[动作1]左腿向左面伸直横迈一步,脚尖先着地, 重心向左移在两腿之间,左脚踏实。然后,左转腰约45。, 带动左臂,掌心向下,指尖向外,由左腿旁弧形向后上 方提起,至最大限度;眼随左掌,掌心向外,指尖斜向 前上方。接着,腰再向右转,继续带左掌弧形上举至头 左外侧,边继续弧形向前,边微外旋小臂,翻掌,掌心 向下,指尖向前。再屈肘,掌向里合,指尖向右,腕节

着腰的转动而逐渐升高,右腿微弯曲。左脚仍保持足跟 提起,脚掌根部着地,右掌上托,左掌下压,两掌成上 下对拔劲。最后身体微下沉,右腿弯曲。这个动作有三 个右转腰,两个左转腰,带动右手划S形上旋,好似游 蛇盘树,眼平视前方(图24)。

7.白鹤亮翅

[动作1]左腿向左面伸直横迈一步,脚尖先着地, 重心向左移在两腿之间,左脚踏实。然后,左转腰约45。, 带动左臂,掌心向下,指尖向外,由左腿旁弧形向后上 方提起,至最大限度;眼随左掌,掌心向外,指尖斜向 前上方。接着,腰再向右转,继续带左掌弧形上举至头 左外侧,边继续弧形向前,边微外旋小臂,翻掌,掌心 向下,指尖向前。再屈肘,掌向里合,指尖向右,腕节图片45

[动作1]接上,重心渐渐移于右腿。右腿弯曲,左 腿伸直,膝微曲,上身保持中正、松沉。同时,右小臂 弧形下落于右胯旁,约距右胯一个平拳,掌心向下指尖 向前;左臂边沉肩垂肘向里慢慢移至左胸前(肘距左胸 三个平拳),边外旋小臂,竖掌,掌心向脸面,指尖向上,图片46

眼视掌根,掌根高与眼平 视线齐,掌距离脸面四个 平拳。接着,左足跟提起, 足尖着地,以胯为动力,带 膝、带踝,节节贯串,向外 旋转至足趾,从左向右收 拢至右足内侧,再以足跟 着地,足尖上翘,向右足斜 前方(正东方)划弧出步 (注意:弧形要划得大),左 足落处要超过原来马裆步 两足下的一条横线,再向旁开一肩宽。然后足跟着地, 足尖向前(东),全足踏实,成左虚步坐腿。眼视左掌, 平视前方(图27)。

[动作2]重心向前移,收胯,下蹲马裆。接着,左 转腰带动两臂:左臂边向左向下划弧下落,边内旋小臂, 翻掌,左掌由脸面 前经膝前至左腿外 侧大腿旁(注意:左 掌要在膝前时正好 把掌翻好),掌心向 下,指尖向前,沉肩 沉肘,肘微屈,坐 腕,微展指突掌,拇 指距大腿约一个平 拳;右肩关节向外图片47

旋转,并带动右臂向外向后旋转,右掌心向上,指尖向 外,从右胯旁向后作弧形提起,提到最大限度时,屈肘, 屈腕,掌心向下,手指向前,手高过肩不过耳,指尖领 先,经耳旁,过右肩,手腕逐渐向前推出,沉肩沉肘。再 慢慢地边推掌边坐腕竖掌,掌心向前,指尖向上,并逐 渐展指突掌,肩与掌之间微呈弧形,右臂同身体成90。。 在左转腰带动两臂做上述动作的同时,右足以足掌为

轴,足跟向后撇,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前后两足横向 距离保持一肩图片48

宽,身体向东,眼视右掌及平视前方。左 右两掌的动作和右蹬腿、左弓步要在同一个时间内完成 (图 28、29)。


  1. 手挥琵琶


[动作1]接上,重心渐渐移于左腿,向左转腰45。,

[动作2]右转腰45°,带两臂继续做回环运动,左 臂边向前划弧边外旋小臂,翻掌,至大腿上方,掌心向 右,指尖向上,拇指对鼻尖,沉肩垂肘,坐腕立掌,肩 对胯,肘对膝,手对足,即称之为外三带动右脚向前跟步,足尖向右撇与左足跟成45° ,离开 原地、横向、竖向的距离都是约一脚大小;然后,左转 腰同时,带动两臂一起回环运动。左臂肩关节向里旋, 左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并带左臂边微内旋小臂,边弧 形向后提起至最大限度,沉肩沉肘,掌略高与肩,掌心 向下,指尖向外(北);右臂边弧形下落边外旋小臂,经 小腹前上提至左胸前,掌心向里,指尖向左,掌距左胸 一个平拳。接着向后坐腿,重心全部落于右腿,右胯内 收下沉,右足踏实,眼平视两掌前方,眼神视右掌顾及 左掌(图30)。图片50 图片49

合;右臂随右转

腰,在胸腹前边外旋边划圈,右掌由小腹、经左胸向右 胸前环形绕回小腹,至上腹部胸腹中线中脱穴(在胸腹 中线脐上四寸处)前,掌心对左肘内侧,指尖向前略斜 东北方。松胯,塌腰,含胸拔背,虚领顶劲,沉肩垂肘, 两臂内合,眼视左掌,顾及右掌,平视前方(图31)。

  1. 左右搂膝拗步


(1)左搂膝拗步

[动作1]接上,以右足 掌为轴心,足跟内转45。,同 时向右转腰45。,带右臂边 内旋小臂,翻掌,掌心向下; 指尖向前,边弧形下落置右 胯旁;带左臂外旋,掌心向 里,距离脸面四个平拳,手 指向上,沉肩垂肘。左足以 胯带动,一一贯串,足跟提 起,收至右足内侧,再以足 跟着地,足尖上翘,弧形向 右足内侧斜前方出步。然后 足掌着地,全足踏实,足尖向前,成左虚步坐腿。眼视 左掌,平视前方(图32)。

[动作2]重心向前移,收胯,下蹲马裆。接着,左 转腰带动两臂:左臂边向左向下划弧下落,边内旋小臂, 翻掌,左掌由脸面前经膝前至左腿外侧大腿旁(注意: 左掌要在膝前时正好把掌翻好),掌心向下,指尖向前,

沉肩沉肘,肘微曲,坐腕,微展指突掌,拇指距大腿约 一个平拳,右肩关节向外旋转,并带动右臂向外向后旋 转,右掌心向上,指尖向外,从右胯旁向后作弧形提起。 到最大限度时,屈肘,屈腕,掌心向下,手指向前,手 高过肩不过耳,指尖领先,经耳旁,过右肩,手腕逐渐 向前推出,沉肩沉肘。再慢慢地边推掌边坐腕竖掌,掌 心向前,指尖向上,并逐渐展指突掌,肩与掌之间微呈图片51

弧形,右臂同身体成90。。在左转腰带动两臂做上述动 作的同时,右足以足掌为轴、足跟向后撇,右腿蹬直,成 左弓步,前后两足横向距离保持一肩宽,身体向东,眼 视右掌及平视前方。左右两掌的动作和右蹬腿、左弓步 要在同一个时间内完成(图33、34)。

  • 右搂膝拗步


[动作1]接前,重心前移,左转腰,带两臂外旋小 臂,翻掌,右掌心向里,指尖向上,左掌心向上,指尖

向前;同时,左足掌为轴,足跟 略提起内转45。,重心渐渐向前 移于左腿,后面的右胯前收,以 胯带膝,膝带踝,踝带趾,提足 跟,先以足尖、继而用足外侧边 缘,再以足跟着地弧形上步,置 于左足内侧斜前方,足掌着地, 全足踏实,足尖向前,成右虚步 坐腿,眼视右掌,平视前方(图 35)。

[动作2]重心前移,收右胯,边向左转腰、转胯, 边下蹲马裆;接着,右转腰,带动右臂边向下向右划弧, 边内旋小臂,翻掌,使右掌由脸面前经膝前向右腿外侧 划弧至大腿旁(右掌要在膝关节下胫骨前翻好),掌心向 下,指尖向前,沉肩垂肘,肘微曲,坐腕,微展指突掌, 拇指距大腿约一个平拳。与此同时,带动左臂向外旋转, 翻掌,掌心向上,指尖向 外,使左掌从左胯旁向后 作弧形提起,与耳齐高时, 屈肘、屈腕,掌心向下,手 指向前,手高过肩不过耳, 经耳旁,过左肩,平腕逐渐 向前推掌,再慢慢坐腕,竖 掌,掌心向前,指尖向上, 微展指突掌。肩与掌之间 微呈弧形,左臂同身体成图片52 图片53

90。。在两臂做上述动作的同时,左足以足掌为轴,足 跟向后撇,左腿蹬直,成右弓步,前后两足横向距离一 肩宽,身体向东,两足五趾抓地,含胸拔背,虚领顶劲, 尾闾中正,眼视左掌,平视前方(图36、37)。图片54

(3)左搂膝拗步

[动作1]接上,向右转腰, 右足掌着地,足跟内转45。,重 心渐渐前移于右腿;左胯内 收,提足跟,以胯带膝、膝带 踝,节节贯串,先以足尖,再 以足跟着地,经右足踝内侧, 向右足内侧斜前方弧形出步。 然后,足掌着地,全足踏实,足 尖向前,成左虚步坐腿,眼视 左掌,平视前方(图38)。

图片55图片56

[动作2]动作说明与前面所述左搂膝拗步“动作2”

常式太极拳(大功架)套路图解

图片57 图片58

11.手挥琵琶

动作说明与第9式手挥琵琶相同(图41、42)。图片59图片60

12.进步搬拦捶

[动作1]右转腰45。,带两臂两掌由上向右划弧,划

弧时内旋两小臂,掌心向外,指尖向上。两掌落点为:左 掌置脸前略偏右,掌 距脸约三个平拳;右 掌置左掌右侧略稍 前,两掌之间距离约 二个平拳。与此同时, 重心前移,左腿前弓, 膝关节勿超过足尖, 右腿伸直,直中有曲, 成左弓步。含胸拔背, 虚领顶劲,沉肩沉肘, 坐腕,竖掌、两臂呈

弧形。沉胯,塌腰,五趾抓地, 气沉丹田,眼视两掌,平视前 方(图43)。

【动作2]再左转腰45。,带 右足向前跟步,足尖着地,置 于左足内侧一脚宽处,与左足 成一条横线,全足踏实。同时 带两臂边向左向下在胸前划 弧,边微外旋右小臂、内旋左 小臂,两掌心向下,指尖微向 前向左斜。两掌落点为:右掌 置左胸前,距左胸三个平拳;图片61

左掌在左胸外侧斜前方与右掌等高,距右掌三个平拳, 肘尖距左肋三个平拳,沉肩垂肘(注意:“动作1”的右 转腰带两臂划弧和“动作2”的左转腰带两臂划弧连接 起来,应在身体正前方形成一个椭圆形)。与此同时,收 胯下沉,两膝关节勿超过足尖,眼神视两掌及平视前方 (图 44)。

[动作3]右转腰,带两臂边向右向上划弧,边内旋 右小臂、外旋左小臂,至右额前外侧斜前方。两掌落点 为:左掌置右额前约四个平拳,高在视平线下;右掌置 右额外侧略前,掌距额约三至四个平拳,掌略高于头。 同时,随右转腰,右足掌为轴,足跟内撇45。,重心移 至右腿,身体渐渐升高立起,右膝微曲,左膝向腹中线 顶起,足尖自然下垂,膝尖、足背都对正前方(东),膝图片63 图片62

关节与神阙穴(肚脐)同高。沉肩沉肘,含胸拔背,虚 领顶劲,气沉丹田,眼视左掌,顾及右掌,平视前方(图 木 45)。

[动作4]屈右膝,右胯内收,身体下沉,并保持中

4 正。左足尖几乎触地面时,左胯外旋,以胯带膝、膝带 敦 踝、踝带趾,向右足内侧斜前方弧形出步。然后,足掌 着地,全足踏实,足尖对正 前方,前后足距离根据架势 高低而定,以虚步坐腿舒服 为宜,横向距离同肩宽。再 右转腰45 ° ,左胯内收,重心 前移于两腿之间,下蹲马 裆,面向东南。同时,随右 转腰带动两臂继续划弧,左 掌弧形置右肩前锁骨旁,掌 心向外(右),指尖向上,指

高与肩平,肘距左肋一个平拳,腕节距右胸一个平拳, 沉肩垂肘,坐腕立掌;右掌弧形向后下落,掌心向外,指 层 尖向前,掌高略高于肩,臂呈弧形,沉肩沉肘,收胯,塌

 腰,含胸拔背,虚领顶劲,裹裆护膊,尾闾中正,气沉 丹田。眼神视两掌,平视前方(图46)。

[动作5]右掌继续弧形向右腰后边划弧、边握拳, 绕回腋下经右肋旁,拳心向上。再随左转腰,右臂边向 前向上伸臂送拳,边内旋小臂转拳,拳孔向上,拳心向 左;当送至胸腹线时,左臂相随右臂前伸,左掌置右小 臂内侧,掌心劳官穴对右前臂内关穴,指尖向上。右拳

 

图片64

伸至同肩平,拳与肩之间微呈弧形,臂与身体成90。。与 此同时,右足掌为轴,足跟后蹬腿伸直,成左弓步。虚 领顶劲,沉肩垂肘,眼视右拳,顾及左掌,平视前方(图 47、 48)O

13,如封似闭

接上,向左转腰约10°—15。左右,带右臂微向前伸, 同时重心前移于左腿,右足随转腰向里向前跟步,横向、 竖向距离都以一脚长短为宜。然后,重心逐渐后移,腰 向右转,身体对正,右腿慢慢弯曲,两肩与两胯同时后 收,向后坐腿,重心全落于右腿。与此同时,右拳松开 变掌,稍向左划弧,但不超过左肩,掌心向左,指尖向 前;左掌经右小臂下向右外伸展,但不过右肩,掌心向 下。然后,左掌从右肘后大臂下腋前抄出,边抄边向内 翻掌,掌心由向下渐渐翻至向里,右小臂向左向里收, 边收边外旋,两臂弯曲,两肘下垂,两小臂在胸前交叉,

向外分开,竖腕,立掌,掌心向脸面,指尖向上,两掌 距离同肩宽,腕节高与肩平。沉肩沉肘,含胸拔背,虚 领顶劲,收胯,裹裆护月屯,眼视两掌之间,眼神顾及两 掌,平视前方(图49 —51)图片65

14.抱虎归山

[动作1]接上,左胯以胯 带膝、膝带足,向后收至右足 内侧旁,足尖着地,足跟提起。 再向左前方划弧出步,足跟 先着地,足尖向前,全足踏平 (出步大小以一腿伸出的长短 为宜),横向距离同肩宽。然 后,身体向右转小于45° (胸 腹线转向东南),收胯,下蹲 马裆,膝关节与足尖成垂直线。

两小臂翻掌:两掌由外向里边翻边划小弧形,两腕节向 小臂内侧微弯曲,掌心向下,指尖向前,两掌置两肩上 略前略外一点,两掌的高过肩不过耳,沉肩沉肘。落胯, 塌腰,两肩微向前扣。裹裆护膊,含胸拔背,尾闾中正, 气沉丹田。眼平视前方 (图 52)。

[动作2]收胯,左 转腰,重心渐渐前移, 两胯与两肩也同时前 移,弓左腿,伸右腿,右 足以足掌为轴,足跟后 蹬成左弓步。随着蹬腿 弓步,身体渐渐升高, 同时两臂向前伸展,图片67 图片66

平 腕,掌心向下,指尖向

前,再弧形向前、向上,逐渐坐腕,立掌按出,掌心向 前,指尖向上,两臂平行微呈弧形,两掌距离同肩宽,掌 根同肩高。(注意:后蹬腿与向前按掌要同时完成)。肩 与胯相对,身体勿前倾,五趾抓地,沉肩沉肘,松胯,虚 领顶劲,两眼视两掌之间,眼稍顾及两掌,平视前方(图 53)。

[动作1]重心向前移于左腿, 身体逐渐升高,左腿渐渐伸直,勿 用力,勿僵直,要曲中求直;右腿 胯根随重心前移而内收,并带动 大腿上提,膝上顶,尽量提高,足 尖自然下垂,体重全落于左腿,眼 神视两掌及平视前方(图54)。

[动作2]左膝慢慢弯曲,身体 下沉,至右足尖几乎触地。然后,右 腿后伸,足尖着地,并以足掌为轴, 足跟向里转90。,足尖向南,全足 踏实。接着,重心渐渐向后移,左 腿伸直,直中求曲;同时,胯内收, 身体慢慢后坐于右腿,两臂随之带动两肘、两掌等距离弧 形下落于小腹前,左掌在左腿外侧约一寸左右,掌心向 下,指尖向前同足尖一个方向,掌略高于腿;右掌在左 腿内侧,相距一个平拳,左胯前两个平拳,掌心向下,指 尖向前(同足尖一个方向)。沉肩沉肘,坐腕,两臂呈弧图片68图片69

[动作3]左足跟为轴,足尖向内转90。,右转腰、转 胯90。,左腿向右腿内侧收拢,两足距离以两肩垂直线 对两足中心线为准,足尖先轻轻点地,再逐渐全足踏实, 两足平行,足尖向南,重心平分于两足。同时,随身腰 转动90。,带动两掌各置于左右胯旁偏前处,坐腕,掌 心向下,指尖向前(南)。两膝渐渐直起。但勿伸直,身 体浙渐升高,两臂分别向左右两侧弧形举起。掌高过肩 后,两小臂外旋,两臂继续弧形向前向上合拢,两掌高 不过头,低不过眼,然后成十字交叉下落于胸部中线, 距中线两个平拳,掌心向里,左臂在里,右臂在外,交 叉点为左前臂的灵道穴(掌后一寸五分)对右前臂的列 缺穴(离脱侧一寸五分),沉肩沉肘,虚领顶劲,眼视两 掌(图 57、58)。

[动作4]接着,两膝慢慢弯曲,身体渐渐下沉,收 胯下蹲马裆。与此同时,两小臂向内收至交叉点距离胸 部一个平拳时,再边弧形向外伸展、边内旋两小臂,翻

掌,掌背相对,掌心斜向外下方,指尖向上,交叉的两 前臂距胸部三个平拳,交叉点高在颔下一个多立拳。含 胸拔背,虚领顶劲,沉肩垂肘,松腰,收胯,裹裆护肢, 五趾抓地,气沉丹田,眼视两掌,平视前方(图59)。

16.右搂膝拗步

[动作1]向右转腰45。,身体逐渐升高,重心移向 右腿,左足以足跟为轴,足尖内扣45。,左腿伸直;同 时,带两臂、两掌边向上划弧边内旋两小臂,翻掌,右 掌心向外,指尖向上,左掌至右小臂上,掌心贴着右小 臂,指尖向上,两掌至右腿上方,高于眉齐,沉肩垂肘, 两臂呈弧形。沉胯,塌腰,眼视两掌(图60)。

[动作2]重心再由右腿移向左腿,成右虚步坐腿; 向后坐腿时,两掌逐渐分开,两手相随,掌心向下,并 继前弧形下捋至小腹前,左掌置腹部距神阙穴两个平
拳,右掌至左掌右侧前方两个平拳,沉肩垂肘,眼视两 掌及平视前方(图61)。图片70

前方(图61)。

[动作3]左腿立起,右胯内收,右膝提起,同时两 掌向身体左侧弧形上提,右臂边弧形上提边外旋小臂, 翻掌,掌心对脸面」指尖向上,沉肩垂肘,掌距离脸面 约四个平拳,掌高同眼平;左臂向左向后划弧置左胯旁, 掌心向下,指尖向前,眼视右掌,平视前方(图62)。

[动作4]左膝弯曲,身体下沉,右足向右前方弧形 出步,收胯下蹲马裆。向右转腰,左臂继续向左后弧形 提举至最大限度,边提边外旋小臂,翻掌,掌心向上。然 后,屈肘,微屈腕,掌心向下,指尖向前,经耳旁,过 肩再平腕逐渐向前伸展推出,沉肩垂肘,坐腕立掌,掌 心向前,指尖向上,臂与肩呈90。,臂微呈弧形;右掌 同时由脸面前经膝前向右腿外侧至大腿旁,边划弧边翻

 

浏览1,32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