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练武就是学习武术文化,思想清楚表演类、养生类、技击类武术的文化特点和丰富 的内容,根据自己生命历程的需要精益求精地收获武术训练的养生效果,不断提高人的智 能、体能、技能,以思想疏导心理,诠释自己生命。使农民练武可能激发科学种田,工人练武 可能促进技术提高,军人练武是本能,更有能力杀敌保国。丈夫练武更有能力关爱妻子,妻 子练武更能懂得体贴丈夫。官员练武能开拓思想境界,提高决策能力。科研人员练武能思 想更宽广,发明创造能力更强。体育运动员练武,更能从体能、技能上发挥运动水平。医护 人员练武,是武医结合,医患之间能心灵沟通,创造医学奇迹。
练武术首先要使思想健康,思想健康的定义是:讲文明、明事理,讲科学、求进步。心旷 神怡地面对生活,遵纪守法地处理问题,泰然自若地解决困难,心平气和以理服人地化解争 执等。所以思想练武是提高人的智、仁、勇、能,这就要学习与武术相关的科学文化,认识武 术的客观规律。以科学的思想认识指导武术训练,训练出属于自己的武术风格。
练好武术本领的关键不是片面训练动作的标准,而是要在思想上掌握练武术的方法、办 法、技术及门道。中国武术文化思想的主要来源是易学、祖国医学和孔孟的思想伦理等民族 文化。
- 易学之理本身不讲具体的天地万物,讲的是公式,是辨别事物的方法,可研究日月运 行及其应运而生的各种气化活动的一门学问,易学只不过通过这些公式和方法,用阴阳变化 的象、数、理及符号或图像来一分为三的分析事物变化,教育人动脑筋了解万事万物质与能 的变化规律,明白武术运动中的变化,正确的捕捉实战中的一切机会0
- 祖国医学有整体观念,认为人的机体活动和精神活动是不可分割的,引起躯体疾病 的原因,不仅在于病理因素,而且必定有心理因素,甚至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健康不仅 包括躯体、器官方面,还包括心理上的,即认识、情感、意志、人格特征等,甚至包括人的社会 适应能力。所以训练武术的一项整体工程,修心养性要不被七情所惑。祖国医学的七情是 指与思想相关的喜、怨、忧、思、悲、恐、惊,是人体正常的心理情志活动。人有五脏化五气,以 生七情。七情太过,或过急都会成为致病的病因,影响人体健康。①喜则气馁,阴阳、气血调 和,乐观可长寿。但过喜则伤心,“暴喜伤阳”。②暴怒则伤肝,无论是表现出的还是压抑在 心中的怒,均会使人的精神受到极大的刺激。③长期忧愁可导致多种疾病。④严重的悲哀, 可使人心神动摇;沉重的悲痛,可使人狂妄或肋痛、手脚抽筋挛缩;长期的悲哀,可损伤人的 意志和精神。悲哀时为了身的健康,心可将情绪转移。⑤人受惊,心惊肉跳,重则呆若木鸡。 总之,在思想上认识自己并消除引起躯体疾病的因素。
- 孔孟朴素的哲学思想和道德伦理就是智、仁、勇、能,教育人修心养性要顺应自然规 律,养护生命,拥有健康是武术的文化底蕴。智、仁、勇、能,是练武之人思想行为准则。练武 之人做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具备仁,就是仁爱善良,胸怀天下,爱自己,爱家 庭,爱社会,爱祖国,国事家事匹夫有责。仁是知人,是不结党营私,合群而不争,关心他人, 以和谐为美,仁是意愿有宽容的美德、仁心有道德约束。道德是有原则、分寸、尺度的,当人 格和尊严受到伤害时,有分寸的直接以公正和率直用耿介和磊落的人格坦然面对,具备仁就 可明白礼义廉耻等许多道理。具备智,就是有修养和自省,有学问才能广见多识,知书达理 才能有宽阔的眼界,自己心里有建树才有大智慧,思想有大境界才能有知白守黑的明智。具 备勇,在尊重社会制度、守法有度的前提下,有见义勇为之勇,勇敢正直,以柔弱胜刚强。勇 要有思想制约,符合天时、地利、人和的原则。勇敢也要有道德约束,失去道德约束的勇敢就 是一种灾害,勇敢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思想活动。武术上称心急勇力生,心急也不能有盲动行 为,勇敢有时是一种理性制约下的内心自信与镇定,例如:猎人之勇不怕狼虎豹,渔人之勇不 怕鳄鱼毒蛇,公安人员之勇不怕违法乱纪的坏人,勇敢是需要本领的,否则勇敢不产生英雄, 只制造烈士。能就是从思想上了解华夏文化,认识易学的阴阳两艺之理,能够把日常生活中 许多简单的动作用上拳理、医理和哲理合理规范为表演类、技击类、养生类的武术动作,坚持 训练都可收到健身和技击的效果。例如:广播体操不仅有养生类武术动作健身的效果,而且 动作同样可运用到技击。又例如:武术功法搓中节,以两个手的十指和掌心与思想配合,上 下反复揉擦,调理手三阳、手三阴的经络运行,同时在促进末梢神经的活动更活跃,相对使 “心”与手密切相应,使思想不停地为心和身手挥映,不断激发人的内外化境,使内心获得一 种内外融和的能力,对突如其来的事件,首先是内心能否做到处变不惊,事先具备化险为夷 的方法和能力并心中有数地坚定随遇而采取对策,合理调和万事吉凶。动作拨转心手相印 实质上是提高人的正确地判断和决定,所以武术的传承中简单的搓中节训练方法是秘密传 ■toff
武术技击中有许多人是输在思想和智商上,而不是输在技能和体能上。原因是技击中 最重要的是人的智能和思想境界,人通常是用思维来支配行为的,但发生紧急情况来不及思 考对策时,就会靠直觉与天赋的一般能力来应变。现实的武术技击是紧张激烈,瞬息万变 的,主观所想的招法肯定跟不上客观实际的变化,只有靠直觉与天赋来支配武术技击。练习 武术学习华夏文化和科学知识,将触类旁通地产生武术实战能力倾向,智力比体能和速度重 要,判断力比技巧高明。
练养生类武术的思想方法是使人的思想和行为遵循生命规律和自然规律,包括人的运 动规律、营养保健、衣食住行、生活习惯、精神卫生等行为,武术健身的原则就是遵循生命规 律,赢得健康成长、强壮体魄、快乐生活、延年益寿。
练武术桩功体现“用心”二字,练桩是以静力的桩功训练人体重心稳定和思想坚定,重 心是人体平衡条件,失于重心就会失去平衡能力所以训练中国武术要强调“君子学武护重 心,小人练武胡乱精”的核心内容。练武术的定桩功中先要按照武术外三合的要求训练人 的形体重心的稳定,再按照内三合的心、意、气、力的相合以思想恒定内“心”。思想坚定是从 容不迫地从易学的阴阳上分析武术养生和技击的事物变化,从武术训练的象、数、理等信息 上获得正确认识,产生由心意来支配武术动作的训练和武术行为的变化。静力桩功的文化 很丰富,可把日常学习的科学文化和所见所闻同武术的静力桩功训练相互联系,把练武的见 识以信息转换的方式集中在大脑的空间体验,懂得横向思维,用心反复认识并分析处理武术 和自卫相关信息,使一些神经反射区域(排列转换)只要心一动自然可形成合理的条件反 射,表现出所有问题都可以合理变通,使所有的武术方法都在合乎自然的阴阳变化之中,而 且简单自然。
练技击类武术不仅是训练自己的体能和技能,而且要训练智能,面对每一件事思想都应 该迅速正确地做出判断,冲破自我的限囿,选择最有价值的方式处理事件。这就要求智能水 平较高,较敏锐,没有思想水平和思想敏锐的人一般都会有许多的选择产生过犹不及的思想 失去机遇。因此要用心学习易学的阴阳变化和与武术相关的科学文化,多知多懂才能正确 认识人体与武术技击的事物本质,在武术技击训练中依靠科学的理念,经过由实践到认识, 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才能训练出灵活多变的技击方法。中国传统武术的高手,高就高在思 想和智慧上,这是武术的奥秘,奥运会的所有体育项目,全世界运动员的体能、技能都基本开 发到了极限,只有人的智能还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武术判断力的训练有三性调养等方法:(见性)目中不时常轮转,以眼光的放远和内视 产生对事物不同的看法。(灵性)耳中不时常报应,反馈不同的信息,以听力判断感受并听 从“心”中的指挥,有感有应。语中不时常调和、语言与自己思想内心交谈,以语言告诉“心” 相关的信息,并帮助“心”指令正确的本能设定。语中不时常调和并不一定是口语,人类有 心语、手语,人类有图案及文字符号等特征的意语,而航海和军事上的旗语,都可明确反映一 种指令和信息。语中不时常调和,就是通过信息的语言(指令)调和万事吉凶。(勇性) “心”不时的警觉,坐、立、行中留心脊背后物一动一静和当下武术具体事物的矛盾变化,使 所悟的道理和契机从心理引发出来,自己能合乎自然规律就是真正的思想悟性。武术三性 调养方法离不开“用心”二字,古人言:“乱世路途交合要存心,到晚宿店要防备,一旦反事存 在心,一时一刻不放松,逢桥须下马,过渡莫抢先,一人莫上船,船且缓行宁是岗,远千里不走 低凹。古路经未黑先宿店,鸡鸣且看天,人量人来莫小量,可比韩信楚霸王。黑夜刮风莫行 路,强走必有祸与凶。十人围住一人难,一人存心要在先。”此数语都是教人用心,心越用越 有灵感,越用越心中有数。此时的“心”代表了人非常有理性的思想,历史上韩信用心,排十 面埋伏擒霸王就表明思想在先是十分重要的。
浏览98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