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战空手手技要诀

用手技进攻对手,击打是否准确、迅速、有力、合理、科 学,直接决定击打的效果,关系到格斗的胜败。实战空手基本攻 手技的要领有以下几条:

(一)要松弛有度

任何手技,必须有张有弛地运用方为得法。例如出拳,在未 出击或击中目标之前,肩膀宜松,拳应虚握或适当放松肌肉,击 中目标瞬间,才骤然握紧,使拳力集中于拳面并完全爆发于目 标,以获取最大的杀伤力。出击之后,拳头迅速收回,恢复虚握 状态。如此先柔后刚,刚后必柔,刚柔(松紧)相济的用劲方法 是实战空手运用手技的妙道,松是随时的,紧则是刹那的,因为 这样可以使选手腕、肘关节保持灵活性,能增加出拳速度和攻击力,提高动作精确度,在持久对抗中,有利于保持手臂的实力。

(二)发力要整

手技杀伤力的大小,取决于选手发力动作正确与否,除了刺 拳以及打穴之类的以快、准为战术目的快打手技之外,实战空手 手技的发力并不仅仅依赖手臂挥动之力,而依靠全身之整体发力 配合,以及正确的重心转换和平衡控制。下面两个要诀包含了格 斗技术发力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原理:

出手时,身体重心从一腿向另一腿的转换应轻巧自如, 如此可合理地调配身体重心,保证出拳之稳定性和全身之力自下 而上的顺畅传递和迭加汇集,从而充分发挥出下身及上身的整体 力量出击。因此,灵活的重心控制和转换,是提供稳固的发力支 撑和平衡,利于整体动作连贯、流畅、迅猛的不可或缺的基础。 简言之,重心转移是发出重拳的基础,也是发出重拳的起始动 作。一般,重心将移向出拳异侧之腿。

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腰髋的扭转动作发力,因为腰髋的扭 动技术是实战空手产生爆发力的决定性因素。即出手时,选手后 腿蹬地转动臀部,产生初始动力,其力上传,依靠腰髋回转带动 上身扭动,最后顺肩、催肘、转腕产生最大加速度,使力量全部 集中于手部击中目标。其中,腰髋部在将下身之力融入上身动 力,并汇集迭加的过程中起到了旋转枢纽和加速平台的关键作 用,而肩部动作则控制了出手的最终方向。为避免上体偏斜造成 腰髋扭力分散,习者出手时,可假设以鼻为中,从头到脚有一条 中线,上体扭转时必须不偏离中线的扭转动作,或者假想出手时 上体被固定在直径与肩同宽的圆筒中,身体只能绕垂直不偏不斜 地左右回转,如此可最大限度的实现上体以腰、肩为轴的身体纵 轴整体扭动发力效应。

下面我们举数例说明上述两大要领具体应用:例如,打出后手直拳时,重心迅速从双腿之间转移至前腿(足趾抓地),同时 快速转腰顺肩,肋部紧张,发出后手重拳(图128、129)3又如 打出前手勾拳时,重心迅速转至后腿,同时前足足跟踮起外转, 保持中线扭腰顺肩发出勾拳(图130)。

图片3 图片4 图片5 图片1 图片2

在单个技术动作中,重心转换和发挥腰力可以决定出手力量 的大小和攻击时身体的稳定度,在组合手法中,上述两大基本原 则亦很适用,如(图131、132)为前手刺拳快打对方上部,此时 重心略偏向前足。当顺势抒腰顺肩打出强猛的后手拳时,此时重 心已完全移至前腿。类似本例的组合技术发力方式,不仅可以使 动作组合流畅连贯,也能连续的发动足够有效的凶猛打击。

图131组合拳的发力方式 图132组合拳的发力方式

在适用步法的场合,身体重心的移动(移步方向)与出 拳方向应尽量保持一致,以将身体重力汇入到打击力中去,即所 谓“以步催力”,“以步击人”。

综合的看,习者倘能将重心的变换,腰髋扭转(纵轴动力) 动作适时而迅捷地与出手技术以及步法移动相融合时,手技的杀 伤力就可望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达到“一击必杀”的完美效 果。上述要领虽然简单,但确实是科学实用的。

切记:任何手技的发力过程,不仅来自于挥动的手臂, 更取决于全身之力,特别是腰腿支撑,回转的催动加速力童。

(三)技术动作要严谨

符合规格的严谨的技术动作是格斗中技术不变形走样,以及 产生最大速度和力量的保证,因为正确的技术动作是最完善合理 的格斗发力方式,所以,初习者必须不嫌枯燥地对每一个基本技 术动作进行反复练习,以求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即便是高段选 手,在基本攻击技术上花费大量的练习时间精雕细琢,也是必要 的。

(四) 注意呼吸调节

出手时正确的呼吸,特别是发力时的呼气很重要,因为有规 则的呼吸与呼气发声,有利于集中选手全部精力和注意力,并能 在发力瞬间,使呼气动力融入拳力之中,从而促进最大力量之爆 发3其要点为:发力与呼气同时,技到声止。

(五) 注意攻击的精确度

打击目标的精确度是实战空手手技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记住:利用信心和必胜信念来打击目标,就可使攻击的 精确度与出手力量相辅相成。事实上,格斗的本质就是准确 有力地打击目标。

因为只有准确的击中,方可产生真正的杀伤力,否则,即便出手 力重千钧,也是徒耗气力,所以习者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用头 脑、斗志和技术动作来打击目标,而不仅仅只用手打击目标的习 惯(六)要打出穿透力

打击目标时,精神意念和拳力不能仅仅停留在目标表面,而应以力透目标的意念出手,以获得较深和较强的“穿透力”,对 目标产生更大的破坏效果。

(七)运用身体两侧出手

有的选手只习惯以身体强壮而灵活的一侧出手,从而造成手 技的技战术局限。实战空手则强调习者在掌握强侧技术后,立刻 强化训练弱侧的手技,这样才能保证无论处于右架或左架时,均 可发射强而有力的攻击。

(八)出手必须与步法配合一致,拳步一体,随足攻击

正确的出拳与灵活敏捷的步法相配合,可以在准确的时机、 适当的距离内使攻击力量完全爆发于目标,从而在万变的格斗 中,真正实现手技的威力:>

(九)动作要隐蔽,快出快收

无论何时,出手必须隐蔽、突然,令对方无法察觉,因此出 手不能有任何多余动作,手在何处便由何处直接击打。有时,可 灵活运用虚招假动作迷惑对方来配合出手,提高攻击命中率。

出手时要快、准、猛,收手也要快,不管击中目标与否都要 迅速回弹恢复基本格斗势或连接后续攻击,始终不给对手以反击 之机。另外,出手最忌出“老”,即不分场合不留余地的全力出 拳,打直打老,不存变化余地。换言之,除非有100%的把握, 一击必倒,否则出手应以短拳快招为主,以控制局势。

(十)以对方中上段为主要攻击目标

出手应寻找对方脆弱部位予以打击,则事半功倍,同时应以 对方中上段为主攻目标,直接高效。

(十一)要攻守兼备

格斗中,双手必须紧密配合,注意招法的组织、联系及身体 要害的防护,即一手出时,一手收,一手攻时,另一手高置,遮 护要害目标预做防御,如此方可攻守一体,无懈可击。

以上实战空手手技基本技:战术要领,总之是“快”、“准”、 “猛”三要素,在训练和运用时习者倘能融汇贯通,则进必然神 速。

三、实战手基本攻击拳法

(―)基本直击拳法

攻击路线呈直线的基本拳法,叫做直击拳法,包括前后手刺 拳和直拳。

前手刺拳

实战空手的拳法几乎为现代拳击拳法的翻版,现代拳击有 “前手拳制天下”的拳谚,实战空手同样很重视前手拳,即前手 刺拳的格斗功能。

所谓前手刺拳,就是以基本格斗势最前面一侧的手臂击出的 快招拳法,是实战空手习者拳法入门首先应掌握的基本之拳。在 格斗中,前手刺拳主要用以攻击对方上段的头、面、下颌等部 位,由于前臂距对手最近,因此,前手刺拳以其轻快、突然、疾 速、短促的打击特点,具备以下五大功用:①用在连续或单一的 攻击场合,直接杀伤对手;②刺探对手实力或作为掩护骚扰,打 乱对手阵脚手段;③配合踢法控制距离,不让对手进一步靠近; 或用以直接反击对方后手重拳;④调整攻防步骤;⑤作为后续重 拳或踢击的测距计和测速仪。简言之,前手刺拳是实战空手直接 攻击对方要害部位最具机动性的、攻守兼备的有效战术拳法。

(1)前手刺拳的动作方法

从右架基本格斗势开始(图133,以下均同)。

左臂、左肩肌肉放松,左臂迅速从肩际直接轻快击出,在 击中目标瞬间,拳腕转动成拳心向下(即正刺拳手型),同时握 紧拳头,呼气发力,力达拳峰,拳与肩(或眼)部齐高。(图 134)

图片6

不停,左拳立即沿原出拳路线回弹,恢复基本格斗势,准 备防御或连接下动。

提示:①刺拳出击必须直接隐蔽、轻快、富有弹性,快出快 收。②上体和腰髋部可在出拳同时配合以幅度极小的扭动,来提 高拳力;一般则仅以轻巧的送肩和前臂伸展(肘部的弹性伸展) 的力量来完成快速的刺拳。对于刺拳而言,速度就等于威力。③ 出拳时,注意保持后手的防御和后续攻击的机动性。另外,拳击 出时应尽可能使自己的前肩与下颌贴近,起保护作用。④配合步 法时,则拳步必须协调一体。

(2)前手刺拳实战运用图解

双方对峙,趁敌不备,直接进步以前手刺拳快击对方上段先以前手刺拳真假参半地刺击对方上段,扰乱对方判断, 然后并步前踢对方中段(图137、138)。

图片7

对方移步近身欲出重拳,选手直接以刺拳击头破其势,得 手后,可连续更为凶猛之拳打或足踢。

前手直拳

前手直拳即通常所说的左直拳,其技术方法与前手刺拳很相 似,即击出后肩、肘、腕、拳最终应成一条直线击中目标,其攻 击点一般为对方头、面和下颌等上段部位,在击中目标刹那;拳 头突然握紧,前臂内旋,以拳心朝下的手型打击。但两者不同点 在于:前手直拳出拳时身体右转,重心转移及上体适当前倾,送 肩的动幅明显大于刺拳,因此前手直拳攻击威力更强,属控制战 局、攻守兼宜的杀伤性基本战术拳法。

(1)前手直拳的动作方法

由右架基本格斗势开始。

右足快速用力蹬地,上体适当前倾送肩并略向右转体,左 肘从自然弯曲下垂状态,迅速向前上抬起,同时左拳配合伸臂, 转腕动作;突然疾速地直线击出,拳心朝下呼气发力,力达拳 峰,高与肩平(图139)。

图片8图片15 图片13

动作完成后,拳、腕、肘、臂立刻松弛,迅速原路弹性回 收,及时还原成基本格斗势。

提示①出击时,重心大部分移至左足作为支撑足。②要以将整个身体重量都击出的感觉出拳。③后手保持防护,不可向下 或向后拉暴露打击意图。④上体前倾送肩目的系增加攻击之力 量、速度和远度,切忌动幅过大,超出重心投影线,导致失衡。 ⑤配合步法时,需步拳一体,在能够击中对手的距离范围内实施 攻击。⑥整个动作必须快出快收、及时、果断、有力、突然。

中段前手直拳

即向下击打对方中段胸腹目标的前手直拳。基本要领与上段 前手直拳同。(图140)为下降低重心的中段前手直拳。出拳角 度为向下15度,此时所用力量主要为肩部力量,可在练习中体 会这种肩部直接发力的方式,向下方贯通用力。(图141)为降 低重心击出的中段前手直拳,拳高与肩平,此种出拳方式在降低 重心同时,充分发挥了转膝、腰、肩部之力,直线出击。

图片9

中段前手直拳的实战图解

从双方对峙状态下,突然进入到与对手身体成直角的位 置,直接向下攻击对方的中段目标(图142)。

对方挥拳攻击时,选手突然俯身屈膝降低重心,使对方的 拳头掠头而过,同时以前手中段直拳反击对方肋间肌部位。(图

图片10 图片11

图142中段前手直拳实战例 图143中段前手直拳反击

4.后手直拳

后手直拳即右架选手的右手拳,动作要点略同前手直拳,但 后手直拳发拳距目标远,出击力距更大,力量更猛,威肋性更 强,有“一击必倒”的功用,通常被称为实战空手的重拳或主力 拳,以中距离使用效果最佳。后手直拳由于动幅较大,容易露空 且动势不易控制,技术要求较高,所以实际动作时,.有经验的选 手总是在有充分把握的前提下,方才果断快速地打出沉重后手直 拳,其运用机会相对比前手直拳要少。有效的距离和时机,是后 手直接发挥威力的保证。

(1)后手直拳的动作方法

由右架基本格斗势开始。

右足蹬地,足跟外转;重心移至右足,向左转腰送肩的同 时以右拳引右臂前伸,击中目标刹间,手臂内旋,拳头握紧呼气 发力,力达拳峰,高与肩(眼)平,眼睛平视前方,左手护住下 颌部(图144)

图片12

完成动作后,右拳如同弹簧般原路收回恢复基本格斗势。

提示:①后手直拳是充分利用下半身和转腰送肩合力打击的 手段,其力量产生和传递顺序为足—膝—腰—肩—右拳。其中拳 应领先出动,做到拳起、肘随、肩催。②上体送肩前倾动作不可 过分,脸部始终朝向下前方,并以左手和右肩护颌。③完成动作 回收时,应主动以肩部的回收加速右拳的弹性回收。

(2)后手直拳实战动作图解

低位扫踢对方下段,破其体姿同时,后手直拳紧随攻击 (图 145、146)。

对方以中段后手直拳攻击,选手前手拨防,紧接着以后手 直拳予以反击。(图147、148)。

图片14

中段后手直拳即向下攻击对方中段的后手直拳,其动作方法 和要领与后手直拳相似。与中段前手直拳一样,亦属增加攻击层 次和角度变化的灵活应变之招,因此必须出乎对手意料的出击方 才有效。包括直接的以15度角下击的中段后手直拳(图149)和 降低重心的中段后手直拳(图150〉。

图片16

 

对方以后手直拳攻击上段,选手前手拨格防御,同时以中 段后手直拳反击对方心窝部位(图151、152)。


图片17
图片18

以上运用图例可以和中段前手直拳运用例互为参考,以起 到举一反三效果。

(二)基本侧击拳法

根据攻击路线和角度不同,侧击拳是实战空手从侧面击打目 标的拳法的统称。

实战空手侧击拳在格斗中运用范围广泛,主要以对方头、 面、下颌部、身体正、侧、后面、甚至较低位的裆部为攻击目 标。由于侧击拳出击路线呈弧形,能从对方视野之外突入,因此 有相当的隐蔽性和杀伤力,运用得当,其威力并不逊于直拳。系 实战空手从侧面突破对手防线的主要进攻手法。

侧击拳的发力基本原理相似,即出手时要弯肘屈臂,充分利 用突然蹬地,转腰旋体转腕动作,来提高勾摆击打的加速度,增 进力度和隐蔽性,不过需注意转腰侧击动作幅度要适当,顺畅连 贯,收发自如,简言之,懂得控制与适时出击是使侧击拳变化无 方的前提。

实战空手侧击拳技术动作丰富多样,实际上已完全采用拳击

全接触空手遒

式打法,包括各种基本的远、中、近距的摆拳或勾拳,区别它们 的基本标准就是根据它们各自击打路线长短和大、小臂夹角的大 小不同来决定。一般来说,从远距离和中距离发侧击拳时,当动 臂之大小臂夹角(屈肘度)大于90度时,称为“摆拳”。(图 155)如果系从中、近距离发动侧击拳,当动臂之大小臂夹角小 于90度时,则称为勾拳(或称平勾拳,其变化招式有斜上或斜 下勾拳)。因此在本书中,我们仅重点解析前后手勾拳和前后手 中段勾拳的技术动作与实用例。

图片19

前手勾拳

前手勾拳即上段前手平勾拳,主要以对方头侧太阳穴、肋部 等为主攻目标,杀伤力较强,在实战中运用机会也很多,既可以 做为引导拳(第一拳)发动攻势,又可做为反击拳或组合拳之后 续招法灵活运用。娴熟地掌握前手勾拳;在近、中距离的格斗, 特别是近距内围战中,可占据相当优势。

(1)前手勾拳的动作方法

从右架基本格斗势幵始

左足蹬地,左足跟踮起外转,左膝内扣,重心移至右足, 带动腰髋,上体和肩部向身体中线的右侧(即上体垂直轴转)转动.45度,同时,左肘从下至上抬起,略与肩同高,左手半握拳 从左肩前方起动,由左外侧向右前方内侧成弧形平行击出,击中 目标瞬间,手腕内旋,拳眼向内,拳心向下,肩、臂、腕、拳突 然紧张,呼气发力,力达拳峰,高与颌平。(图156、157)

图片20

图片22 图片23

完成动作后,肘关节迅速下坠,左拳原路收回,恢复基本 格斗势。

提示:①出手时,左拳应依靠蹬腿转体力量,拳心朝下,以 拳面为力点向中线描圆弧击打,同时肩部应绕上体中线(垂直 轴)水平移动,因此,实战空手勾拳也称平拳。②动臂大小臂夹 角略小于90度实际运用时,动臂肘部抬高程度和大小臂之间应 保持角度,应根据击打不同目标和距离远近,灵活变化运用。③ 应以身带拳击出,动作幅度不可过大。④注意后手的防护。

前手勾拳实战运用图解

近距离内以前手勾拳引导,连接后手平肘攻击对手上段 (图 158、159)0

对方近距离上击拳攻击,选手后闪避开,立即借助后腿弹 性,身体回前以前手勾拳反击对方上段。(图160、161)

图片21

中段前手勾拳

中段前手勾拳以对方肋腹部为主要攻击目标,其动作方法与 前手勾拳相似,唯出拳高度与肋平(图的2)。出手时注意以右 拳和右肘遮护同侧目标。出手时,倘以拳眼朝上的纵刺拳型(立 掌)按照斜上45度角从侧面打人的方式打出中段前手勾拳,就 可变化成为近身格斗中最见实效的拳法——斜上勾拳(在振藩截 拳道中称之为铲捶)(图163、164)。斜上勾拳主要用以攻击对方的心窝、肋腹部及裆部等,由于攻击目标较低,出手时可弯曲双 膝,上体沉肩转腰侧前倾,以低马步攻击。相类似的,在出手时 将肘部高抬过肩,上体前倾以斜下路线从侧面打击目标的上段前 手平勾拳变招,称为斜下勾拳(图165)。此拳可在对方消极防 御正面目标时,有效地从侧面突入对手防线,打击其腮部、颈 部、太阳穴、耳后穴等要害,由于这些变招角度刁钻,常从不可 思议角度绕开对方防御手臂攻入防线,因此很难防御,具有相当 之实用性和杀伤力。

图片24 图片25

后手勾拳

后手勾拳亦称后手上段平勾拳,其发力距离较长,力大拳 狠,威力超过前手勾拳,有“一击必倒”的杀伤力,攻击目标同 前手勾拳,但因动幅较大,具体运用时需谨慎而为。

(1)后手勾拳的动作方法

从右架基本格斗势开始。

右足用力蹬地,足跟踮起外转,上体沿垂直轴左转腰顺 肩,同时右肘上提与肩同高,右拳拳心朝下,大小臂夹角略小于 90度,从右外侧向左内侧描半圆弧转腕击出,呼气发力,力达 拳峰,高与下颌平(图166)。

图片26

完成动作后,迅速原路弹回,恢复基本格斗势。

提示:①出手时肘关节不可向后预拉,以免暴露意图。②身 体和足部的蹬转幅度不可过大。③左手注意遮护同侧目标。④若 采用斜下路线打出后手勾拳,可演变为后手斜下勾拳。(又称栽 拳)

后手勾拳实战运用图解

先以前手直拳攻击对方上段,然后进步续以后手勾拳重击。(图 167、168)

前手拨防对手中段上击拳,同时报以后手勾拳反击。(图 169、 170)

图片27

 

中段后手勾拳

此攻击拳法与上段后手勾拳相似,系利用蹬腿转腰力量,动 臂屈肘90度以拳面攻击目标。唯中段后手勾拳出手时右拳下落与肘部同高,攻击对方肋部、腹部等中位目标,注意出拳时,左 拳保持高护姿势(图171、172)。必要时,可屈膝降低重心实施 打击。具体运用时,可以之为引导,虚实相兼地打击中段,分散 对方注意力,然后迅速升起重心,以前手勾拳打击对方上段,往 往有出其不意攻击效果(图173、174)。

图片28 图片29

上击拳

上击拳也称上勾拳,同平勾拳一样,是一种屈臂勾打的拳 法,但与前者不同的是,上击拳系从身体正面从下向上如同以铁 勾勾提重物般地实施打击的拳法,其上冲威力强劲,在贴身近距 尤为见效。

上击拳根据击打上体和头部等目标的不同,可分为前后手上 击拳(上段)和中段前后手上击拳两大基本类型,上击拳主要用 以击打对方上段下颌、面部(对方俯身时),中段心窝、肋、腹 部,甚至低位的裆部,是实战空手中近距离格斗拳法中主要攻击 手段之一。由于上击拳攻击杀伤力强,出拳短快,且多系贴身击 打,对手通常很难及时防御或反击。

为取得最有利的发拳角度和位置,上击拳出手瞬间,选手应 尽量沉身,使动臂同侧肩、背体姿低于对方上段目标,然后借助 于足部蹬地,腰腹肌肉收缩,转动及上肢臂、腕部的肌肉合力, 以全身向上撑起的强大动势,使拳由下向斜前上方迅猛击出,如 此,可取得最大沉身转体上撑的蓄积瞬间爆发杀伤力,而这正是 上击拳足以致命威力所在。由于上击拳出手刹那沉身动势较大, 因此需掌握出手机会,最好时机,应在对方上体向前倾或反应减 慢时。在贴身内围战中,若合理配合其它连击,组合拳攻击运用 上击拳,对付大个选手或擅于贴身攻击的对手,更可收到显著的 杀伤或阻击效果。

上击拳以近距攻击为主,但在中、远距离上也可相机使用, 根据击打目标、路线、方向,特别是距离不同,上击拳出手时 大、小臂夹角,拳心朝向以及拳峰方向也有所不同。通常,当在 中、远距离使用上击拳攻击对方头部下颌或胸腹时,屈肘度应大 于90度,拳心、拳峰均朝斜上方,此时的上击拳也可称为“上 抄拳”。当在近距离发出上击拳攻击对手头部、下颌或上体目标 时,动臂大小臂夹角应小于90度(45度〜90度)之间,而拳心

全接触空手遒

向里,拳峰朝上,本书介绍的基本上击拳技术,即为后者。

前手上击拳

即前手实施的上击拳技术。

(1)前手上击拳动作方法

从右架基本格斗势开始。

双膝微屈,左肩自然稍稍后引下沉,屈肘下垂,左拳顺势 下降移至身体正面,身体重心迅速转移至左足。(图175)

上体略向左前侧彳頃并微右转,左肩向前送出,配合左足蹬 地以及腰腹和臂部的整体向上撑起合力,左拳疾速地呈螺旋运动 状态向上爆发性勾打,呼气发力,拳心朝内,力达拳峰(图 176、 177)。
完成动作后,迅速原路回收恢复格斗势。

图片30

提示:①出手上击时,要有突然挺髋、挺身的感觉,同时, 肩、腰应沿上体垂直轴,向前向内(右)回转。②整个②—③— ④的沉身、蹬腿、转体、上勾动作应一气呵成。③右手、臂、肘 应保持防护。④出手时,左手肘不可后拉暴露意图。在击打过程 中,左手肘大小臂夹角亦应始终保持相应角度,以充分发挥“火图177前手上击拳侧面钩”般作用。

(2)前手上击拳实战运用图解

①双方对峙中,选手双手保持高位防护姿势,突然侧身向对 手下颌部施以前手上勾拳(图178、179)。

图片31 图片32

中段前手上击拳

中段前手上击拳动作方法_同于前手上段上击拳,但出手时 左拳需下落至肋部,借助下落回缩及转腰之力朝前呈半圆弧路线 击打对方腹肋或心窝等中段部位。此时拳心向上,大小臂夹角大 于90度;左拳、肘臂注意防护。(图182、183)具体运用时应尽 量配合上段拳、肘法出击。实例可参考前手上击拳。

图片33

后手上击拳

同其他各种后手拳法一样,后手上击拳充分发力后获得的强 打爆发威力明显超过前手上击拳,因此常常被用做决定性的一击 来使用。

后手上击拳动作方法从右架基本格斗势开始。

右足用力蹬地,上体绕垂直轴中线左转,右肩随之稍稍下 沉向前转90度,右拳随转体稍下放,同时,借助蹬转向上撑的 合力,呈圆弧路线从下向上螺旋式击出,呼气发力,力达拳峰, 拳心朝里,目视前方(图184)。

完成动作后,迅速恢复格斗势。

图片34

提示:①出手时略降身体重心,充分发挥腰部回转和下肢上 蹬猛烈合力出击。②动作时右拳不可预动,以免暴露企图。③动 作干净利落,快出快收,前手、肘臂注意保持防护姿势。

后手上击拳实战运用图解

①先以前手勾拳侧面击打,再续以后手上击拳中路突破(图 185、 186)。

②对方以后手直拳攻击上段,选手滑步迎进同时以前手架 格,即以前手顺势回带对方出拳手腕,并以后手上击拳还以颜色 (图 187、188)。

图片37 图片38 图片35 图片36

转身铁锤拳

所谓转身铁锤拳,即借助转身之力以铁锤拳弧线打击目标的 攻击拳法(在中国散手中称为“鞭拳”)。实战空手的转身铁锤拳 在擂台竞技中的运用十分普遍,是实战空手手技中区别于西洋拳 击手技的一大特式,是来自欧美自由式空手道手技实践成果之 "〇

转身铁锤拳一般以后手拳实施击打,因此其以腰带劲转身击 打之攻击力强劲,经常紧接虚招之后或作为后续招式出击,主攻 对手上段头面部(眼、鼻部),头侧太阳穴、耳后穴以及颈部和 咽喉部等要害目标,常常能够出敌不意取得奇特效果,时机准确 的话,有击倒威力,如能灵活地与各式空手踢技结合使用,其实 战价值更高。

转身铁锤拳主要系利用正拳从小指到手腕为止的中间肌肉部 位(图193)作为攻击力点,有时也可用到拳背。(以拳背为攻 击力点称为裹拳,但运用拳背击打功力不足者容易受伤,因此拳 背打不适合初学者)。其运用成功,取决于足、腿、腰、臂、肘、 腕、拳的连贯配合,协调动作,以及准确的时机、距离和角度等

图片39

变化因素,具体运用时需审时度势,作为出其制胜的招式来使 用。

转身铁锤拳动作方法

从右架格斗势开始。

以左足为转动轴,以头领身,带动上体沿着水平方向后回 旋转动约180度,同时,后手拳自然屈肘下放与肘同髙,并充分 利用上体转身之离心力,在击中目标瞬间,如同鞭子般,伸肘向 后横向鞭击,呼气发力,力达拳锤,拳眼向外,拳心朝下,高与 下颌平(图194、195)。

完成动作后迅速回复格斗姿势。

提示:①上身动作时,双足要以左足为轴自然寧转,以保证 上

图片40 图片41 图片42

体转动顺畅动势和身体之稳固。②要以头领身,腰带劲加速 使上体垂直地水平旋转,同时要充分发挥手肘伸展之弹性鞭打之 劲发力。③前手注意保持防护。④有时可配合插步发转身铁锤 拳。⑤动臂肘部视目标远近或直或屈。

转身铁锤拳实战运用图解

①选手先以下段旋踢攻击,然后配合右足插步以转身铁锤拳鞭击对方耳后穴部位。(图197、198)。

②选手以前手直拳开路测探对手反应及距离,续以转身铁锤 拳攻其上段侧面目标。(图199、200)。

图片43 图片44 图片45

四、实战空手的基本攻击肘法

拳谚有云“远使腿,近用肘。”又有“宁挨十拳,不挨一肘。”由此可知肘法是具有高度杀伤力的近战重型武器,故实战 空手称肘技为内围战中“一击必杀”技术。

用肘窍要,首要肩松手活,动作突然短快,利用腰身扭转, 双肩摆摧和进步合力,以肘尖击打。其次则在于掌握精确的时机 和间距,敢于直接踏步逼近或插入对方双腿之间打贴身肘,则可 使肘技威力发挥到极至。实战空手常用基本法有摆肘、挑肘、砸 肘、转身后肘等。

(―)摆时(横肘)

摆肘又称平肘、横肘等,系从侧面弧线摆击对方面颊、颈 部、太阳穴、下颌、耳背穴等部位,除上段平行弧击的基本形式 外,还有提肘上冲,再从上向斜下方劈打的斜下摆肘的凌厉变化 招式(图201、202为攀住对方后颈,固定对方头部的斜下摆 肘〉。有时,也可屈膝降重心打出中段摆肘攻击对方中段如心窝、 腹部、肋部等目标,是实战空手最具实效的基本肘招之一,具有 强大之杀伤力和突发性,如与其它招法合理组合连用,可发挥更 大技战术优势

 

图片46

浏览3,94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