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际跆拳道联盟介绍的跆拳道练习要诀
透彻地学习发力的原理。
搞清每个动作的攻防含义与练习方法。
每个动作都要配合眼、手、脚和呼吸。
用合适的击打方法去攻击不同的部位。
熟悉每次攻防的正确角度与距离。
在移动过程中手臂和腿部要保持一定的弯曲度。
多数动作欲先前必先往后,仅有少数例外。
在移动过程中膝部要有起伏。
四、训练中的气合
踢耙、进攻时,每次出腿总要大喊一声“哦嚓——”是跆拳 道的特征之一。
在训练、比赛中,配合动作把气与神集中起来,要竭力发出 内心深处的喊叫声,这种喊叫声称之为“气合”。发声的字眼不 限,如常见的有:“啊嚓——’’或者“哈——”、“呀——”等等。 一般都拖长音。
跆拳道与中国功夫一样强调“要讲究行动气口”。呼气要 “口彝喷”,就是说气由喉头处憋住,在拳脚攻击目标的一刹那, 由喉部深处猛然喷发出低沉有力的“哼哈呵噫”之音,随着声、 力迸发,腹腔猛地向外膨胀,立刻又向内一松。这种“口鼻喷” 的气是由丹田发出的混元之气,它分作两股:向外出于喉头,向 内鼓于胸腹。这样出拳吐气发声,头顶项竖,发立目张,可以神 聚觉警,能够增大劲力,可以使气血畅流,并且能使对方闻声胆 怵、动作犹豫,使我方乘隙而人,增加获胜的机会。
气合在跆拳道训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也许刚开始训练时,许 多学员会因为害羞、紧张等因素不敢放声喊叫出来,但你很快就会 发现,能够大吼一声、声音洪亮的人,其动作比不喊的人明显要好 得多,因为他充满了一种自信。可以说,能够用尽全力边喊边练, 就是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技合的第一步。可以想像一群年轻 人吼声阵阵,生龙活虎的训练气氛是多么的使人兴奋,最大限度地 发挥人的潜能,弘扬的是一种英勇无畏的精神力量。
气合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刺激大脑皮质的兴奋性,使大脑运动中枢兴奋,机体迅 速进人兴奋状态。
增加击打力量,充分发挥肌肉的潜力。日本学者曾做过 这样的实验,对10人做20次上臂屈肌力量测试,发现在肌肉用 力前以声音刺激(耳边手枪的射击声),肌肉力量多发 挥2%。
调整呼吸。根据有关资料,对背力测定研究发现,憋气 时背力最大,为133公斤;在呼气时为129公斤;而在吸气时力 量最小,为127公斤。虽然憋气可提高练习时的力量,但用力憋 气会引起胸廓内压力提高,使肺的血液循环受阻,而导致脑缺 血。故在跆拳道每回合3分钟的激烈比赛中,合理、科学地呼吸 是非常重要的。
集中注意力,凝神壮胆,干扰、威吓对方。人的声音包 含了非常丰富的内涵,语气、语速、语调等都代表了种种微妙的 感情变化。在点名报数时,从其应答的声音,能判断出运动员此 时的心理是否充满自信;从运动员的气合中也可分辨出其是焦 虑、恐惧,还是毫不畏惧、充满自信。
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教练员能否使全体运动员身心合一地投 人训练,能否让每一位运动员发自内心深处地喊出来,直接关系 到整个队伍的士气和训练课的质量。甚至可以这么说:不能做到 使运动员精神抖擞地边喊边练,就不是个合格的教练员。
五、人体的要害部位
人体的要害部位就像电灯的开关,只要你正确有力地命中, 对手就会像突然断了电源的电灯一样。我们必须十分熟悉这些 “开关”,对己要严防死守,对敌要直奔要害。
人体的要害部位如图1-11。

第六节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
许多准备活动的动作是为技术而设计的,一般一节2个小时 的训练课,准备活动要占45分钟的时间。
一般准备活动,仅仅是热身,对肌肉韧带进行拉伸,而专 项准备活动明显能体现专业与业余训练的区别。专业训练紧凑、 节奏感强,每个动作都有针对性。专项准备活动由各种形式的 跑、跳、步法、踢的技术细节等内容组成。大量的提膝练习与基 本步法移动练习,可带动肌肉,强化专项素质。在动作训练的初 级阶段,要不断地重复,使动作逐渐动力定型。
(一)准备活动A套
头颈部
向左、向右环绕。(图1-12)
向左、向右侧倒。
向前、向后点头与仰头。

(6)左手自头顶扶右耳向左肩下拉,右手自头顶扶左耳向右 肩下拉。
肩部
伸直双臂向前、向后环绕。
—臂向前、另一臂向后环绕。(图1-15)
左手自右臂向下同右手手指相勾,右手自左肩向下同左 手手指相勾,静止5秒。(图1-16)
左手平拉右肘,右手自脑后去摸左耳;右手平拉左肘, 左手自脑后去摸右耳,静止5秒。

- 肘部
双臂向前平伸,双拳以肘关节为支点向里、向外绕圈。(图1-17、 18)

手腕部
十指胸前交叉旋转。(图1-19)
手指
快速地抓、放。
胸部
双拳曲肘平抬向后连拉2次,平展臂向后连拉2次。(图1-20)

腰背部
双手脑后交叉,双肘平抬,向左、向右转身。(图1-21)
双脚左右分开2倍肩宽而立,弯腰,伸直手臂,左手挥 摆去摸右脚,右手向异侧自然挥摆;右手挥摆去摸左脚,左手向 异侧自然挥摆。(图1-22)
双脚左右分开2倍肩宽而立,向前伸直双臂以腰为支点 向左、向右画一大圈。尽量后仰。(图1-23、24)

双脚左右分开2倍肩宽而立, 臀部、腰部、肩部成一直线,左手沿 着大脚外侧缓缓下滑至极限,静止5 秒。右手同上。(图1-25)
双脚左右分开2倍肩宽而立, 身体尽量后仰,左手去摸右脚跟,右 手去摸左脚跟。
腿部
压腿。(图 1-26)
仆步压腿。(图1-27)

吻靴。(图 1-28)
U)并步站立,膝部挺直,双手顺着大腿外侧下滑,直至抓 住踝关节,静止5秒。(图1-29)
将脚搁于助木或同伴肩上,正压、侧压脚。(图1-30、31)

纵叉、横叉。(图1-32,上班族如图1-33,学生族如 图 1-34)

膝部
并步站立,双手扶住膝部,向 左、向右环绕。(图1-35)
并步站立,双手扶住膝部,向 前、向后屈伸。
踝关节
脚尖点地,向左、向右环绕。
脚趾
一脚独立,另一脚前伸并用脚趾模仿手指做抓、放动作。
双脚并拢,抬起脚掌,以脚跟支持体 重,然后缓缓把体重落于脚趾根部。(图1-36) (二)准备活动
B套

坐下,双脚并拢前伸,脚趾往里收 紧,向前俯身两拍、直立暂停两拍。
坐下,双脚并拢前伸,脚趾往里收 紧,利用同伴的体重向前俯身,直至上体胸部 贴住双腿。
坐下,双足心相抵,双手抓住脚尖, 以头尽量去触脚尖。同时以双肘之力外推双膝 至着地。(图1-37)

坐下,双脚并拢前伸,脚趾往里收 紧,一脚大小腿折叠,以脚外侧压 住另一膝关节,向前俯身两拍、直 立暂停两拍。
双膝跪地,脚背绷直触
地,上体慢慢地后仰至肩触地,静
止5秒。 图1-37
坐下,一脚前伸,脚趾往
里收紧,另一脚大小腿折叠,膝关节尽量向后,双拳曲肘平抬, 前俯以胸触腿两拍,后转后拉双肘两拍。(图1-38、39)
坐下,一脚前伸,脚趾往里收紧,另一脚大小腿折叠, 膝关节尽量向后,双手沿弧线由前往后四拍拍地,由后往前四拍
拍地。然后沿对角线方向使胸部触地。(图1-40)
双膝跪地,脚背绷直触地,双手撑地,双膝慢慢左右分 开,静止5秒。(图1-41)

坐下,双脚尽量外张,双手向左脚拍两拍,然后向右脚 拍两拍„ 8
X8拍后抓住左踝关节,静止10秒,抓住右踩关节,静止10秒。(图1-42)

坐下,双脚尽量外张,双手向前滑行使胸部触地,静 止10秒。(图1-43)
躺下,双手 自肩向后撑地,使身体 离地,形成“桥”状, 静止20秒。(图1-44)

前滚翻、后 滚翻。
横叉、纵叉, 静止100秒。
(三)准备活动C套(专项)
跑动中蹲身手摸地。(图1-45)
原地左右脚提膝1次后向前慢跑。
原地左右脚提膝2次后向前慢跑。
背向左右脚提膝2次转身向前 慢跑。
向前跑动中单脚连续提膝。
向前跑动中单脚各连续提膝2次。
后退跑中单脚连续提膝。
后退跑中单脚各连续提膝2次。
背向跪下,听到口令后跳起向前慢跑
坐下,听到口令后起立向前慢跑。
分腿跳(前、后、左、右、上)。
原地髙抬腿跑20次,向前慢跑。
原地转身360°正跳1次,向前慢跑。
原地转身360°反跳1次,
向前慢跑。
原地转身360°正、反跳1 次,向前慢跑。
趴下,听到口令后动脚2 次后迅速起立,向前慢跑。
原地弯腰垂臂,向前、向 后、向左、向右快速高频踏步,分 别持续20秒。(图1-46)
左右侧滑摸相隔 5米的
两个脚靶,共摸20次,迅速起立向前慢跑。
(四) 准备活动D套(专项)
热身跑5分钟,跑动中喊口号。
小跑步(正、背)。
加速跑(正、背)2组。
前踢跑(车轮跑)(正、背)2组。
高抬腿跑(正、背)。
行进间(1 + 1)提膝(正、背)。
行进间(2 + 2)提膝(正、背)。
侧滑跑(左右两个方向)。
交叉跑(两个方向)。
立卧撑3个,立卧撑屈膝跳3个,立卧撑提膝3个, 前屈跳3个,分腿跳3个,后仰跳3个
8阻力跑(
A跑
B拉
A的道带)。
跑动中投篮。
跑动中扣球。
跳起转胯。
双人行进间前滑+上步(
A上步、
B退3步)。
A上步+ 360°不离地转体,
B退步+ 360°不离地转体。
A上步+斜后滑,_
B退步(两脚并)+前滑,3组。
(五) 准备活动E套(专项)
折返跑。
相向提膝侧跑。
十字跳(前后、左右换脚跳)1〇组后冲刺前跑。 (图 1-47、48、49)
前交叉步接后交叉步1〇组后冲剌前跑。
弯腰垂臂,原地快速踏步接转身360°跳,接着冲刺前跑。

原地正面或背面高提膝转髋20〜30次,接着冲刺前跑。
后退或前进中高提膝转髋。
弯腰垂臂,原地快速踏步,依教练手势指示的前后左右 的方向髙提膝两次,接着弯腰垂臂,原地快速踏步,听口令后冲 刺前跑。
行进间前上踢接弓步、仆步压腿。
髙抬腿跑,同时左右直拳。(图1-50)
向前连续双飞转髋.(图1-51)
后退中连续双飞转髋。
整理活动通常是原地放松、充满弹性的跳动、肌肉韧带的拉 伸,使学员身心逐渐恢复常态。有的道馆要求学员最后要静坐数分钟。

道馆式跆拳道基本格斗动作
第一节实战姿势 一、竞技跆拳道实战姿势
基本实战姿势
跆拳道的基本实战姿势简称基本姿势,是进攻的起点和终 点,最有利于自己技术的发挥,既可快速起腿、移动,也可以由 攻转防。一个跆拳道高手的实战姿势防守几乎没有破绽。
基本姿势中左脚在前称为左势,右脚在前称为右势。跆拳道 实战时,左势和右势都是发挥自身技术的起始,左右势都应运用 自如。若仅习惯于左势或右势,技术的变化将少得多,大大减轻 了给对方造成的威胁,也易被对方抓住技术规律。以下没有另外 说明,均指左势。
动作规格:两脚前后分开,与肩同宽,
左脚尖内扣约45°斜向前方,右脚脚跟抬 起,左右脚不在同一直线上,右脚略偏右,
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上体自然直立,
呈约45°斜向右前方,双手握拳,拳心相 对,左拳高与左肩平,右拳置于胸前正中 线,高同左拳;肘关节自然下垂,两臂弯 曲置于胸前。(图2-1、2
A、2
B)

动作要领:
全身感觉自然、舒适、轻松,肌肉放松,头部微后仰, 下颏稍内收,轻咬牙关,呼吸平静,精神集中,双眼专注,细察全身。
两脚跟抬起,离地约2厘米。后脚跟抬起的高度大于左 脚跟,踝关节、膝关节富于弹性,双腿似压弯的毛竹,双脚犹如 搭在弓弦上的箭,随时欲飞射出去。
重心处于游离状态。人的重心随双腿的轻快弹动可上 下、前后类似弹性共振地晃荡。其上下或前后的位移可以是几厘 米,也可以是几毫米,甚至是有动之意,而无动之形。假如你把 上下、前后的重心晃动结合起来,就能使身体处于一种随心所欲 的启动状态,意动相合,这就是重心的游离态。高手的晃动频率 远超常人,重心沿波浪式晃动,但是仍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即 守中。
隐蔽性好。正如把一只篮球放人水中,用力往下扣,其逃逸的方向完全取决于手掌微妙的用力变化。这种身体的细微运动,非短期所能领悟到。“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正是基本实战 姿势隐蔽性好的结果。
注意地面感觉。坚硬的水泥地与地板、地毯、专用跆拳 道垫的反弹力,脚掌乃至全身能非常敏感地感觉出来。你欲移动 还是出腿,就必须在基本姿势时就找到精确的地面感觉。反弹力 传递到身体内部时,你已经在无意识中借助了地面的反弹力。肌 肉的用力程度、收缩速度也就心中有数。
易犯错误:
脚跟没有离开地面,膝关节没有-定的弯曲度,以致全 身僵硬,肌肉紧张。
上体前倾或后仰,肩一高一低,重心偏前或偏后,启动 不利。
眼睛没有注视对手的整体,蝥戒心不够。没有心理准 备,对对手可能的突发性进攻认识不足。
侧向实战姿势
动作规格:身体侧向前方,前后脚在一条直线上,头略左 转,上体自然直立,膝、踝关节富于弹性,两拳拳心相对置于胸 前。(图2-3)
动作要领:
身体完全侧向,尽可能地缩小受击面积,注意右肘尖、 右前臂的位置,勿使肘部抬起离开身体。
使两脚处于一直线上。(图2-4)
处于最有利于启动状态。
易犯错误:两脚不在同一直线上,右脚偏左,造成臀部向左 前翻转,不利于右腿从右前方出腿,也暴露了右腿身后向前方出 腿的意图,重心不稳,对头部的防守缺乏应变的可能。(图2-5) , 在基本实战姿势的基础上学习侧向实战姿势就比较容易,以双脚掌为轴,使身体转至完全侧身对着目标,前后脚在一条直 线上。

低位实战姿势
动作规格:重心降低,双膝弯曲,左 脚跟内侧对准右脚弓内侧,成丁字形,两 脚分开的距离宽于肩。(图2-6)
动作要领:
两脚分开的距离要比基本实战姿 势和侧向实战姿势的稍宽。
与基本姿势相比,双膝更加弯
曲,以降低重心。 图
2-6
低位实战姿势由前两种实战姿势演变而来,此姿势中, 可以左脚快速地前滑小半步,也可以右脚突然后滑小半步,或者 双脚同时轻轻一跳,稍微分开,使重心降低。怎样动脚,取决于 同对方的距离,看你是想使其后移,还是想分散其注意力,准备 直接进攻。
易犯错误:
屈膝程度超过基本实战姿势和侧向实战姿势,使两腿过 分僵硬,不利于启动。
脚掌踩死,脚跟一点也没有离开地面。
低位实战姿势在基本姿势的基础上把右脚稍拉开,增加前后 脚之间的距离,双膝更弯曲,重心降低。
个性化的实战姿势
实战姿势因每个人的身体、技术、心理特点以及外形而异。 初学者不能过早模仿一些著名的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的实战姿 势,而应该扎扎实实地遵循技术发展的规律,从最基本的练起, 功到自然成,否则会“画虎不成反成猫”。
根据跆拳道比赛中的实际情况,常有以下几种实战姿势的 变化:
手自然地下垂于体侧,双脚自然地上下跳动。(图2-7、8)
左手下垂,右手置于右胸前。(图2-9)
髋部朝向对手前后摇晃,双手下垂,放松自如地摆动。

以上几种跆拳道比赛中常见的姿势变化,有如下的作用:
远离对方,调整体力,寻找战机,使高度紧张的精神压 力得到舒缓。
挑逗、激怒对方,使对方因你的蔑视而失去耐心。
掩饰自己的内心世界、作战意图。比如心窝部遭到了重 击,你的脸部表情不能有一丝痛苦或慌乱,而应该突然改变实战 姿势,欺骗对方,使之迷惑。以姿势、吼声、表情、气势等细微 变化诱导对方,像驯兽师一样地调动对方,实是一门妙趣横生的 艺术。
二、道馆式跆拳道格斗技实战姿势
道馆式跆拳道格斗技的实战姿势,在道馆里训练时采用竞技 跆拳道的实战姿势,在街头格斗时宜用虚步手刀防御势,其可以 变化出祈求式、犹豫式、惊叹式三种防御姿势。
这三种防御势的站立姿势一样,两脚之间的距离与肩同宽, 双脚尖成45°方向朝前,重心位于两脚之间,双膝微曲,惟手的 位置与脸部表情不同。直立的手掌就像对手动作意图的感知探测 仪器,对手向你靠近时,你可以通过这道防线感知与对手的距 离。该姿势还是发起攻击的扳机,你可以由防守突然转入进攻。
祈求式:双手置于胸前,手心朝向对手,并与之保持20厘 米的距离。(图2-11)
犹豫式:双手置于胸前,手心朝向对手,并不时地前后、上 下晃动双手。(图2-12)
惊叹式:手心向上,表达惊叹之情,突然一记右前踢踢向对 手裆部。(图2-13、14)

三、同对手相关站位
两两相对而立,一人右脚向后移成左势,另一人左脚往后移 成右势,即形成开势站位,右势对左势也为开势。左势对右势, 右势对右势称之为闭势。保持开式或闭式可进行步法移动的配对练习。
1.开势站位
左势对右势如图2-15、右势对左势如图2-16。

.闭势站位
左势对左势如图2-17,右势对右势如图2-18。

平时训练时,不能因为习惯于出右腿,而始终以左势站立, 并喜欢同左势的人实战。在比赛中,都会遭遇各种技术风格、各种水平的人,故一定要重视左右势均衡发展。在比赛陷人对峙, 双方都无法突破对方的防线时,突然换势可能会取得主动,有时 能打开进攻的缺口,扰乱对方的思路。但也可能因突然的换势立 足未稳突遭袭击。
第二节基本步法
一、单个步法
- 前滑步
动作规格:保持基本姿势,右脚掌蹬地发力,左脚掌轻擦地 面向前滑行1〇〜20厘米,右脚随即跟上相同的距离。(图2-19)
动作要领:
双脚前滑要有加速度、突发性,滑步 后保持平衡,处于一种弹性状态。
左脚前滑、后脚跟进,动作要先左脚,后右脚。
双脚位移距离一致,滑步后仍是与肩 同宽。
易犯错误:
先动右脚向前滑行,右脚往左脚内侧滑动后再动左脚, 或双脚同时离地跳动。
滑步时动作僵硬,像雀跳般失去平衡,双脚踩死,没有 弹性。
滑步没有突发性,保持匀速。
瞀戒心理不足,精神涣散。
2.上步
动作规格:保持基本姿势,以左脚掌为转动轴,右脚沿直线 离地2〜3厘米向左脚前方迈上一步,左脚掌自然转动90°左右, 成为右势。(图2-20)
动作要领:
左脚要抬起,以左脚掌为转动轴。
上步时,右膝关节内侧贴近左大腿内 侧,走直线,不走弧线,不拖地。
上右脚的距离与肩同宽。
易犯错误:
左脚全脚掌转动,增大了地面摩擦力。
上右脚时,走弧线。
上右脚的距离过窄、过宽。
前跳步
动作规格:保持基本姿势,右脚向 左脚内侧快速踏进一步,上体后倾,左 髋部前送,右脚即将落地的瞬间左膝快 速上提,高同腰平。类似钟摆的自然摆 动。(图 2-21)
动作要领:
前跳步应有突发性,上右脚与 提左膝应以极快的速度完成,右脚一下 落,左膝已提起^
可以视实际情况出左腿,落地 成左势,也可成右势。
易犯错误:
上右脚与提左膝动作脱节,不够流畅。

送髋时上体没能突然后倾。
跳得过高,落地后脚不够灵活。
溜步
动作规格:保持基木姿势,利用左脚快速、隐蔽的点地反弹力,猛收左侧的腹直肌,速提 左膝,上体自然直立,右脚掌蹬地向前跳滑一步。(图 2-22)

动作要领:
身体可正面,也可侧面,视对手的情 况而定,可成左势,也可出腿。出腿后也可落 回左脚成右势。
提左膝与右脚掌的跳滑同时进行。同 前跳步相比,提左膝是用于防守或出腿中途突 然的小幅度移动。
易犯错误:
提左膝有预动、速度慢。
跳动时右脚以全脚掌着地,没有以前脚掌着地。
转身跳步
动作规格:保持基本姿势,稍抬右脚,以左脚掌为转动轴, 左脚跟向左、向前旋转一周。转体过程中迅速蹬地,右脚下落, 左膝上提,上体略后仰,右脚可在左脚起始处,也可向前超越小
半步。(图 2-23、24、25)
动作要领:
以左脚掌为转动轴,身体有一种上拔的离心力。
空中左右膝快速交替时注意髋部倾斜的角度。
沿纵轴方向旋转,旋转半径小,控制身体的平衡。
可使整个身体边旋转边前移,超越左脚掌起始位置。
出左腿或落地成左势。
易犯错误:
因转动时控制不好平衡,造成落地时身体摇晃。
转速太慢。 .
两膝空中交替速度不快。
转动后眼睛没能立即找到目标。

后滑步
动作规格:保持基本姿势,左脚掌用力蹬 地,右脚掌向后滑动10〜20厘米,左脚掌后滑 同等的距离。(图2-26)
动作要领:
后滑要有加速度、突发性,滑步后保持 平衡,处于有利于启动的状态。
先动右脚,再跟左脚,动作先右后左。
双脚位移的距离一致,后滑步后两脚间的距离仍然与肩同宽。
易犯错误:
先滑左脚,后动右脚,或者左右脚同时离地跳动。
滑步时全身僵硬,肌肉紧张,缺乏弹性。
滑步时动作没有加速度,保持匀速。
缺乏警戒心理,注意力不集中。
撤步
动作规格:保持基本姿势,以右脚掌为轴,
右脚跟向外拧转约90°,左脚沿直线后撤一步,步 距与肩同宽,成右脚在前的基本姿势。(图2-27)
动作要领:
借助左脚蹬地的反弹力迅速转体,后撤左脚。
左脚落地后距离与肩同宽。
易犯错误:
左脚欲后撤时有预动。
后撤左脚的力度控制不好,落地时失去平衡,不利于迅 速启动。
换跳步
动作规格:保持基本姿势,双脚同时轻轻蹬地,身体有轻微 腾空感,双脚沿直线前后交换,落地成右脚在前、左脚在后的姿 势。(图 2-28、29)
动作要领:
换脚动作迅速,重心起伏不可过大。
沿直线交换左右脚。(也可弧线换脚)
易犯错误:
换脚时跳得过高,动作不够敏捷。
交换路线走大的弧线而暴露身体正面。

左滑步
动作规格:保持基本姿势,左脚向左水平滑动10〜20厘米, 右脚迅速跟着左侧滑10〜20厘米。(图2-30)
动作要领:
(1)先动左脚,后跟右脚。 (2)左脚同正前方成90°的侧向横移,右
脚跟着平行滑动相同的距离。
易犯错误:
先动右脚,再跟左脚。
左脚没有侧向横移,右脚滑动后位 置偏左后造成双腿别扭,重心不稳,位置偏右。
右脚移动距离比左脚移动的小,以致暴露正面空当。
右滑步
动作规格:保持基本姿势,右脚向右水平滑动10〜20厘米, 左脚随之迅速跟滑10〜20厘米。(图2-31)
动作要领:
(1)先动右脚,后动左脚。
右脚沿同正前方成90°角横向侧滑移 10〜20厘米,左脚速跟滑相同距离。
易犯错误:
先动左脚,后动右脚,以致失去平衡。
两脚没有横向或平行侧滑相等距离, 造成支撑面积过小,两腿别扭,或展开身体正 面,露出空当。
后跳步
第一种
动作规格:保持基本姿势,右脚向后跳一步,脚掌着地,左 脚迅速向右脚内侧收靠,以脚尖点地,距右脚约15厘米,成丁 字步。(图2-32)
动作要领:先动右脚后跟左脚,使左腿处于最佳出腿状态。 易犯错误:回收左脚不迅速,成丁字步时两腿弹性不足。
第二种
动作规格:保持基本姿势,以右脚掌为轴,右脚跟向外转动 少许,速提左脚,往右脚内侧轻跳,脚尖点地,距右脚约15厘 米,成丁字步,左脚向右脚内收时成弧线运行。(图2-33)
动作要领:身体向右前方侧转,右手前臂下挡,使左脚处于 最佳出腿状态。
易犯错误:左脚尖点地时没有借助地面反弹力,重心前倾。
第三种
动作规格:保持基本姿势,转体跳动180°,左脚掌落于右 脚起始处,脚跟正对前方,右腿屈膝上提,成背对前方的独立步。(图 2-34)
动作要领:空中转体勿失平衡,左脚落地的同时右膝上提, 惠稍收腹团身,使右腿处于最佳出腿状态。

易犯错误:转体时没有按纵轴方向 旋转,左脚落地与上提右膝的交替缺乏 力度、速度。
第四种
动作规格:保持基本姿势,右脚向 后跳一步,速提左膝,成面向侧前方的 独立步。(图2-35)
动作要领:右脚后跳,落地的同时 上提左膝,左腿处于随时出腿进攻状态。
易犯錯误:左膝上提时失去平衡, 髋关节倾斜角度不佳,左大腿内侧没有
外张劲,右支撑腿过直或过曲。
前进步
动作规格:保持基本姿势,右脚向左脚内侧滑步20〜30厘 米,左脚在未承受体重时迅速前滑相同的距离。(图2-36)
先动右脚,再动左脚。
滑进时身体略有腾空感。
动作敏捷,富有弹性。
易犯错误:
失去平衡,重心前倾或后倒。
动作呆滞,弹性不足。
后退步
动作规格:保持基本姿势,左脚掌向右脚 掌内侧后滑10〜20厘米,右脚掌后滑同等距
离,两脚之间的距离与肩同宽。(图2-37) 动作要领:
(1)先动左脚,后动右脚。
(2)重心保持在水平线上平衡地后移。
动作充满弹性,轻快敏捷。 易犯错误:
(1)左右脚移动的距离不一致,移动后
动作僵硬,缺乏灵活性。
左环绕步
动作规格:保持基本姿势,以左脚 掌为转动轴,左脚跟转动45°左右,右 脚以肩宽长度为半径,划一弧线,上体 迅速侧转。(图2-38)
动作要领:
(1)以左脚掌为轴转动时,应快速、右脚转动后的位置应不失平衡,脚间距仍与肩同宽,成 基本姿势。
易犯错误:
右脚转动后过分偏向身后,使两脚交叉别扭。
转动时速度不快,转动后双腿弹性不足。
右环绕步
动作规格:保持基本姿势,以 左脚掌为转动轴,右脚以肩宽的距 离为半径,向右前方划一弧线,上 体迅速向右前方侧转。(图2-39)
动作要领:
前脚掌为轴转动时,应快 速、敏捷。
右脚向右前方转动后应调 整至基本姿势。
易犯错误:
向右前方侧转时暴露出身体正面空当。
右环绕步完成的瞬间没有迅速使两脚处于有利于启动的状态。
斜向换跳步
动作规格:保持基本姿势,双脚蹬 地起跳,左脚向左后斜向45°方向,右 脚落于左脚起始位置,目视右脚前方。 (图 2-40)
动作要领:
(1)换跳步时略有腾空感,落地后 注意两脚跟离地,使身体富于弹性。

双脚落地后迅速成右势,注意左、右手的位置。
易犯错误:
跳得过高,起跳时有预动,换脚慢。
落地后脚踩得太死,缺乏弹性。
转身上步
动作规格:保持基本姿势,以左脚掌为轴,左脚跟向左前转 动约290°,速提右膝,右脚稍微离地,踝关节自然放松,转身 180°,成右脚在前的基本姿势。(图2-41)
动作要领:
转动身体时尽量使重心沿纵轴方向转动, 想像上体内部装有一根转动轴,其转动的弧度走 的是小圈,眼睛迅速注视前方。
右脚落地时应迅速恢复成基本姿势。
体会转动时身体的离心力,并使身体的 转动十分灵活。
易犯错误:
转动时没有绕纵轴方向转动,造成转动半径过大。
转动时失去平衡,转速过慢,易遭反击。
转身上步后右脚偏离正确位置,过左或过右,暴露了身 体空当。
浏览1,84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