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方法】运用时,由戒备势开始,当李小龙发起攻击时,可先用左手抓住对方的右手臂(图 440);接下来,为了控制住对手的重心,可迅速将右脚向敌裆内插,同时挥出右臂准备夹搂敌头颈 (图441)。当自己的右后腰紧顶住对手的下腹时,左手向左后方用力牵拉敌右臂,右手臂则死死夹 住其颈关节且猛力内拧(图442),使对手因颈关节剧疼难忍或呼吸困难而丧失抗衡能力。
上动不停,己方充分利用臀部的拱力、右腿的绊力、身体猛然左转的惯性,以及右手臂的夹压力与左手的拉力,先使对手的身体重心移到右脚尖上(图443),随之向前方失去重心,继而迅速将对 手浮起来(图444);紧接着,将对手从背上抡起一周后(图445、图446),把对手向前大幅度地转体摔 出(图447),使敌方重重摔落于体前(图448),制敌于瞬间。
【动作要领】本动作的技术要点是:抓、插、

【动作要领】本动作的技术要点是:抓、插、搂、甩、绊、扔。也就是说,右脚要先往敌裆内插,再 移出,随之左脚再后撤,并带动右脚按原路线返回去别(绊)住敌右腿。
再者,双方在做动作时,己方要把对手向前摔倒,就需把腰部降低,贴到对方的下腹部作为支 点,用两手的动作作为力点。挑右腿和用两手拉压的动作要形成力偶。
此技在柔道中叫大外刈或小腿外拐法,在传统武术中则叫挟颈挑摔,在跤术中被称为勾子或挑
勾子。
【挟颈挑摔的特点】在柔道中,这是立技中投法的足技之一,它是己方从对手的腿后用腿绊倒 对手的方法。也就是使对方向右后方或后方失去平衡而倒地的技巧。
【运用方法】运用时,由戒备势开始,当李小龙发起攻击时,可先用左手抓住敌右手臂,同时用 右手抓住其左衣领(图449),并用左手向后拉对手,右手向上、向前推对手,用以破坏对手的重心平 衡;紧接着,左脚迅速向对手两脚前一步,从而为进一步制服对手打好基础(图450)。
上动不停,两手继续用力,使对方的身体紧着于我方,迅速换用右手臂挟住对手之颈部,同时向 左转体,并将右脚挥出以蓄势运力准备进行后挑攻击(图451);随后,在靠左脚来调和自己身体平衡的状态下,使对方的上半身完全紧贴于我方,接着我之身体前倾,在右腿猛然后挑的瞬间(图 452),在强劲的腰力带动下,将对手高高抛起(图453、图454),继而重重摔翻于自己的右脚前(图 455、图456),将敌制服。

【动作要领】在实战中,注意欲拉近对手上半身时,对手往往会反攻。再者,要让对方的重心 充分压于其后腿上时,才可做挑腿动作。在打斗中,当对手重心后移,臀部后坐时,有利于使用此技 术动作。在运用时,越紧靠对手就越能奏效。
李小龙说,在运用时一定要防止对手后退,这时应用右臂推,即利用对方被推时的反抗力量,乘 机把自己的左脚插人,以打乱对手的阵脚,使对方的右脚浮起,左脚又不能抬时,在身体重心移到右 脚的刹那间,乘势把对手狠狠摔跌于体前。
此技在柔道中叫内股摔法,又称之为内腿后捻法。在传统武术中称为拉臂挑摔法,而在跤术中 则叫离腰勾子。
【拉臂挑摔法的特点】拉臂挑与柔道中投技的足技之一内股相似,它是一方用腿从对方裆内 挑起使之摔倒的方法。即己方转体朝后方,用右脚向对方的两腿之间插进,用力撩踢对方的左膝内 侧,同时举起对方,使其向正前方摔倒的技术。
【运用方法】运用时,由戒备势开始(图457),当李小龙发起攻击时,可先用左手抓扣对手的 右手臂或衣袖,同时用右手虚攻其中盘(图458);接下来,左脚迅速向前上步以制造前冲的势头,并 随势跟进右脚(图459),准备进行挑别攻击。在这里,己方一方面要让对方于右前方失去身体平 衡,另一方面要把右脚移动到他的右脚尖内侧。也就是说,己方一面要摇动其身体使其失去身体平 衡,一面需使双脚站到恰当的位置。
上动不停,己方将身体大幅度左转,两手拉紧(图460),同时用左脚支撑身体重心,用右腿向对 方的两腿深处插进(图461);随后,用右膝的后部向对方的左膝内侧利用左腿的弹力猛然向后方撩 举(图462),将对手高高抛起(图463);然后,再将其重重摔翻于体前(图464、图465),一招制敌。

【动作要领】李小龙说,己方要把右胸部和右臀部与对方的上半身的正面全部贴紧,以利于全 身的整体发力。当对方的身体重心前倾,两脚跟浮起,失去抵抗力时,是做本摔技的最佳时机。
当右腿向后撩踢时,身体要下沉,同时两手拉紧,并把左腿的弹力(冲势)、转体等几个动作连贯 与协调起来,上下一起配合发力而制服对手。
此技在柔道中又叫拦膝摔法,在传统武术中则叫抓臂拿踢 摔法,在跤术中称之为泼脚或搀踢。
【抓臂拿踢的特点】己方用力使对方向右前方倾倒,使其 身体重心落在右膝上,再用左脚内侧做扫踢去拦点对手的膝关 节薄弱环节处,使其摔倒于地。
【运用方法】运用时,由戒备势开始(图466),当李小龙先 发起攻击时,可先用左手抓扣住对方的右手臂或衣袖,同时用 右手抓住对方的左胸襟上提(图467);接下来,己方左手猛力后 拉,右手顺势插人敌左腋并向自己的后方搂牵,使对方身体重 心向右前方倾倒(图468),从而为进一步摔翻对手打好基础。
上动不停,在对方重心前(侧)倾的瞬间,己方用右脚支撑住自身的平衡,同时挥起左脚以蓄势 运力(图469);随后,将左脚狠狠踢(扫)于对方的右膝关节下沿处(图470),将对手凌空带起(图 471);然后,己方双手用力推拉,身体随之左转(图472),将对手重重摔翻于体前(图473、图474)。

【动作要领】己方应把右脚放在和对方两脚成一条直线的外侧,支撑住身体重心。腰和左腿 要伸直,左脚尖应用力伸直。再者,己方的右脚不能离对手的两脚太近,脚尖亦不能向前,因这样不 利于保持重心平衡,也不利于做摔倒对方的动作。
我们知道,由斜面向下滑动的物体,遇到障碍物的时候会向前倒。膝车摔法的技术与这个原理 一样,利用对方右脚向前迈的惯性,以左脚向对方的膝关节下沿处作为障碍物,使其迅速前倒。对 方向前迈的速度越快,惯性越大,受阻碍后摔地时也越狠。此外,己方牵拉的双手要与对方的速度 配合好,再向同方向用力搂拉,就会更增加对手向前倒的速度。
第十节截拳道的拿法攻击法训练
擒拿技术是中国武术技击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中国武术优秀传人之一的李小龙,当然也擅长于拿法。
在与学生们的谈话中,李小龙曾说过:“武术是我国独传之术,而擒拿一术尤为武术之精髓,其 理深奥,其术精巧,其法变幻万千,因此,练习或研习截拳道而不懂擒拿术,到头来亦不是完整意义 上的李氏功夫。
根据李小龙的见解,擒于人,其理俱出于人之关节筋骨;施于人,在于手法劲力运用之妙。若只 习其技,而不巧其劲力,则技无以技;如只得其技,而不懂其法,终究无以运用。故欲明擒拿之术,必 尽其理。总之,研习截拳道的擒拿法,必先明其理,而后巧劲、熟技、懂法,此为练武的正当途径,也是擒拿术修习的程度之一。
(一)截拳道拿法的基本内容
从擒拿术的本质来讲,它是在徒手搏击中,利用人体主要关节的活动规律和要害部位的弱点, 以及不同的穴位,拿其一点而制其全身的一种技术方法。它是以巧取胜的实用技术,具有丰富的内 容和深邃的机理和哲理,因此它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
截拳道拿法的主要内容及运用形式有:
- 拿关节
拿关节,是指从反方向去用手法拿人体各部某一关节,利用力学中的杠杆原理发力,从而迫使 对方做违反人体关节活动范围和生理机制特点的运动,破坏关节、伤筋动骨,以求达到使对手就范 的一种擒拿方式。
- 拿筋脉
拿筋脉,是指用手指的抓劲,抓拿起对方某部位的肌肉或筋脉,并使之产生剧痛或失去反抗能 力的一种手法。如果指力强劲的话,可使对方供血不足或头晕目眩,严重时也可使其休克或昏厥。
- 拿骨术
所谓拿骨术,在李小龙的观念与意识中,主要是指卸拿对方的骨之结节和人体关节中较小的骨 头,如折拿对方的指骨等,使对方因瞬间的剧痛而丧失抵抗能力。
- 拿穴位
所谓拿穴位,主要是指在擒拿的过程中,用手指控制住对方的有关穴位,使其手臂或肢体产生 麻木或疼痛,从而丧失战斗力,而束手就擒。
(二)截拳道拿法的运用原则
- 讲究突然性
就是说,应在对方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出击,使对方没有闪躲、招架、还手或挣扎的机会。这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如果己方的动作预动太明显或企图己暴露的话,则对手 的精神上就必然有所准备,此时擒拿动作就很难完成。
- 巧于应变
根据李小龙的意图,所谓“巧”,就是不费拙力,按着对手的招与势,相应地做出擒拿的技术动 作。当然,这需要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基本功底,否则,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三)截拳道拿法的劲力类型
在搏击中实施擒拿技术,是肢体的接触,是劲力的较量。
截拳道中擒拿法中的主要劲力类型大致有如下几种:
整劲,是人体所具备的劲力汇聚为一,是“精、气、神、力合一集中”的结果。要“一动无处不动” 地进行专一的配合,一旦着力便使敌无法抗拒或抵抗而受擒落败。
透劲,是指能穿透攻击目标的劲力。欲发此劲,首先自己的意识要有穿透感,意念要有穿透感, 目光要有穿透感,以及劲力要有穿透感。此“四感”,实际都是高度集中的意志努力,是擒拿技法得 以有效实施的内在基础。
明劲,即手臂的刚劲。其力量充实,发力明显,先松后紧,干脆集中,一发即收,故极易得手成 功。 .
暗劲,是擒术的柔劲。暗劲运用于攻防时,主要以守为主,即发挥以静制动的原则,从而做到 “防中蕴攻”。其特点是先柔后刚,刚在柔中,不露其形,外视其弱,其劲力连绵不断,为擒拿术中的 主要劲法之一。
化劲,是外似柔软,内含螺旋,着力疾变,是制敌的巧力。其主要功能在于化解对方的对抗力 量,保证擒拿的顺利实施。
滚劲,触实即滚,借势用力,旋臂转腕,从而使对方无法抗拒。
拧劲,是由手臂扣发,得于腰肩,左右拧转,且劲如拧绳一般去损伤对手关节的劲法,其特点是 劲脆而圆。
折劲,为寸劲的基本类型之一。其特点是瞬发即逝,迅如闪电,一发即刚,劲短而疾变,主要结 合杠杆原理运用。
- 截拳道拿法的基本要求
学习擒拿术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素质和要求如下。
- 良好的基础素质
李小龙认为,良好的身体素质为力量、速度、柔軔性和灵活性等,是保证擒拿技术能够迅速奏效 的根本条件。古人云:“一力降十会。”这句话虽有点夸张,但充分说明了力量的重要性。当然,单凭 有力量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速度的配合,灵敏的反应及爆发力的协作等等,才能在错综复杂的擒 敌对抗中制敌。
- 娴熟的技术
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必须熟练地掌握动作,只有做到动作娴熟,才能运用自如。要想充分 做到招熟力狠,应少而精。古拳谙云:“不怕千招会,只怕一招精。”
- 超人的胆识
常言道:“一 JE二力三功夫。”其中“胆识”是决定自身擒拿技术成败的关键所在。故李小龙要求 研习者须临敌不怯,头脑清醒,招法迅捷,发力准狠,使敌方防不胜防而最终落败。
- 截拳道拿法的基本技术和训练
李小龙生前所常用的擒拿技术有如下几种〇
- 拧腕推肘拿法
李小龙曾经说过,人们日常使用肘关节时,也没感觉到什么,然而试想一下便会晓得,如果这个 肘关节不能自由弯曲,这样的对手还有战斗力吗?
象肘关节如此重要的部位,也许对手会想加以锻炼,然而,很遗憾,这点是做不到或是很难做到 的。包括肘关节在内的一切关节,都是不能锻炼时,只能锻炼关节周围的肌腱和韧带。
【运用方法】运用时,由戒备势开始,当对手先出拳打来时,可速用右手牢牢抓扣住其右手腕, 并以此作为杠杆支点,同时再以另一只手从外侧掐压住对方的肘关节背侧处(图475);接下来,利 用两手的合力使敌肘关节被弯曲到相反的方向(图476),这时就会使对手感到剧痛而难以忍受(图 477)。为了进一步制服对手,可再将右手用力把对手的右手压别于其背上,并用力向回扳折其手腕,使敌因肩、肘、腕三处剧痛难忍而屈服。

【动作要领】在实战对抗中,这一招使用力不大,即可能会使对手发生骨折、脱臼及韧带撕裂 等严重的伤害。
- 折手顶肘拿法
李小龙认为,胸口最容易被抓住,尤其是穿着衬衫或运动衣更是如此。因此,当对方伸出右手 来时,即用折手顶肘反击。
【运用方法】运用时,由戒备势或右自然站立姿势开始,当对手伸右手向我胸部攻来或推(抓) 来时(图478),李小龙便迅速作出了反应,他先用左手由内向外反手抓扣住了对手的右手(图479), 进而控制住了其攻势;随后,左手用力向外、向下拧转其右手,使敌变成右手拇指朝外(其余四指朝 下)的姿势(图480) ^接下来,疾用右手托拿住对手的肘关节,使其肘窝向上(图481);然后,左手向 前、向上折压其手掌及四指,右手则猛力向上顶托(图482),两手配合,一折一顶,使其腕关节与肘 关节均极度背折,因而造成整个手臂剧烈疼痛,从而控制住其全身。

【动作要领】左手抓拧敌右手要准确、连贯、有力,并需与右手配合好,要充分利用杠杆原理以 达到省力的目的。右手上顶时,要充分借助身体前冲的惯性及腰部上顶的力量加强动作的效果。
- 锁手斫臂拿法
李小龙曾举过这样的例子:身材高者和矮小者相比较,哪一方强呢?很多人会回答:“当然是身 材高大者强。”实际上矮小者战胜高大者的情形却是大多数,其中本招法便是以弱胜强、以小制大的 一种比较典型的制敌武技。
由于矮小者的腰部位置较低,重心较稳固,因此为利用杠杆原理制服对手创造了有利条件。李 小龙曾说:“由于自己的手技颇有特点,所以每遇到比自己高大的对手时,内心里就觉得已掌握了胜 算。”
【运用方法】运用时,由戒备势开始,当对手先用左手向我右肩或胸部攻来时,我方应迅速做 出反应,急用左手将其左手牢牢扣压在自己的肩胸部(图483),勿令松脱;同时,己方身体猛然左转 并合扣右肩,右手肘则挥起以蓄势运力(图484),左手亦配合右肩部的动作而向内旋拧其手,使其 腕部内旋,鱼际向上;然后,将右肘狠狠向下压砸其右手臂(图485),此时其整个上肢运动系统必被 我锁定(图486),并使敌因剧痛难忍而屈服。
【动作要领】左手抓扣其手要及时、准确、牢固,右肩转动要连贯、有力,右手臂下砸要狠,要周 身合一,使敌因手臂极度内旋而下跪。

- 锁手盘臂拿法
在实战搏击中,不管对手体力多充沛,身材多魁梧,只要其关节遭致相反方向的攻击,就不得不 投降。
当己方的右手臂盘紧对手的右臂后,一般到此局面时对手就会屈服,万一对手不服而仍想抵抗 时,可再用右手前伸上挑锁紧敌喉节,使对手越挣扎便越痛苦。
【运用方法】运用时,由戒备势开始,当对手伸右手抓住我肩背、衣领或出拳击来时,我可疾用
左手封架或扣锁住其右手(图487),将敌攻击消截于无形之中,接下来,迅速屈右肘,沿其右臂肘部 外侧(图488),向下向身后收肘(图489),并用力向后猛别其臂肘,使其肘部极度内收上翻,其必侧 身,而固锁住其整个上肢;随后,为了进一步制服对手,我可疾进步转体,将右手沿其大臂下沿绕过, 继而用右手牢牢锁紧敌喉节(图490),使敌因呼吸困难与整个手臂剧痛难忍而屈服。
【动作要领】反应要快,抓拿敌腕要准确;右手肘压别敌臂肘要及时、有力,绕臂与锁喉要连 贯、凶狠,整套动作一气呵成。
第十一节截拳道的擒锁攻击法训练
锁法,其作用与柔道中的固技相当,其意义亦与对手倒地后的攻击法大体上相同,即采用各种 踢、打、摔、拿的搏击技术将对手击倒在地后,迅速扑身踢上,进一步将对手控制住或制服。
(一)截拳道锁法的运用特点
当对手倒地后进行擒锁的动作虽千变万化,但主要依靠反关节制压的动作,将敌控制成为俯 卧、仰卧、侧卧等姿势,并通过对其手臂、颈部和膝腿等部位的控制,使对方全身无法活动。
此种武技在使用时要求快速有力,并顺势而动,随机应变。即借敌抵抗之力,施我控制之法,并 且一招未成再用第二招,要会灵活地变换或连环使用固锁技术。
此外,将对方击倒或摔倒后,为便于控制,如其处于仰卧姿势,可将其制成侧卧或俯卧姿势。对 方有逃脱可能,在其拼命挣扎反抗之时,应迅速重击其要害。
(二)截拳道锁法的运用要求
- 接近敌要迅速巧妙
在接近对手时,应从其未加防范的一侧靠近,选好最佳时机,动作要迅速、果断。
- 讲求出奇制胜
在与敌全力相搏的全过程中,都要出奇制胜。此种战术手段的完成将使你在擒敌中从始至终 占居优势。
在截拳道中,锁法占的比重很大,这从李小龙的武学笔记和其它遗著中就可以看得出来。锁法 原属于柔道的范畴,李小龙亦十分精通柔道,他虽算不上是个柔道家,却也能称得上是个高手。李 小龙最早的弟子之一木村便是个柔道强手,他曾担任过李小龙武馆的助理教练。此外,在美国加 州,李小龙还有一位好友,叫威利•杰依,是美国著名的柔术教育家。这样的良好环境,才使李小龙 熟练的掌握了柔道技术。
李小龙生前常用的锁技有:对头颈的锁法、对上肢的锁法与对下肢的锁法等。
对头部的锁法一般是致命的,因此需慎重而行,应掌握好分寸。
(1)错颈锁法
当对手倒地后,若对方俯卧己方应迅速坐骑在其背上,并用右手向上掰拉其下颏,左手用力向 下推其头部,形成错颈动作(图491、图492)。
当对手倒地后,若对手仰卧应与对手相对成跪撑,用右手臂从上往下反卷夹锁住对方的颈部, 同时用左手抓住其右腕下压,将其左肘关节抵在你的左侧大腿上或髋腹部,用右腿抵住其后背,使 对手成半仰卧被控制(图493)
P

当对手倒地后,应将右臂屈肘夹抱住对方左臂,用右小臂向上托挎,用以别住其肘,同时用力上 提;左膝则用力跪压并抵住其左侧腰肋部,左手则牢牢锁住其喉节(图494),在对方身体左侧成跪 撑姿势将其成侧卧并控制住。
- 骑压锁法’
当对手倒地后,应迅速用左腿盘住对方右臂,并夹住其右肘关节,双手抓住并用力掰折其手腕, 将其右臂立起并用力别压前推,在对方身体右侧成跪撑(图495),将对手成俯卧姿势控制住。
- 踩压锁法
当对手倒地后,应速用双手抓住对方左腕,做反卷腕动作,并向其头部前推,同时右脚用力踩踏 住其左肩部。在对方身体左侧成站立姿势,将其成俯卧姿势牢牢控制住(图496)。
(3)按压锁法
当对手倒地后,应迅速坐骑到其背上,并用右手从其右侧颈部插入,抓住其左手腕,然后用力向 右拉,同时用左手按其头部,使其左臂被盘抱于颈部和肩上,成卷臂按压俯卧控制(图497、图498)。
(4)腕挫锁法

(4)腕挫锁法
本技法在柔道中叫腕挫十字固,是寝技中的关节技之一。它是身体与对手成十字形时,折对方 肘关节的一种技术。运用时,先仰卧将双腿分别横压在对方头和胸上,并用双手在两腿间抓住其左 腕拉紧且用力下压,用左腿内侧及髋部抵住其肘关节,在其身体左侧横向仰卧,与对方身体成重叠 “十”字形,将对手成仰卧牢牢控制住(图499)。
- 折压锁法
本技法在柔道中叫腕挫腹固,是寝技中关节技之一。它是用腹压住对手肘关节并用右手折压 敌手腕的一种技术。运用时,可速用右手抓住对方左腕下压,左臂夹挎其肘,小臂上提,身体侧卧于 对方左侧,同时应靠压住其左侧躯干部位,将对手成侧卧控制住(图500、图501)。

- 坐压锁法
对方俯卧,当己方抱住对手的左小腿后,将其小腿拉至腹下,同时跨右脚而蹲坐于其两腿上,右 腿紧靠其左膝后,右手臂则用力上提,使敌因整个左下肢剧痛难忍而屈服(图502)。
- 推折锁法
当对手俯卧倒地后,应迅速用右手抓住其左脚腕,同时将右小腿放于其膝窝处(图503);然后, 只要右手稍用力向前下方一推压,对手就会痛得大叫(图504)。
- 掏腿锁法
当己方两臂分别抱住对手的双腿后(图505),再迅速将右脚跨过其身体,使敌由仰卧变成俯卧 姿势;然后,上体猛然后仰,两臂夹住其双腿后拉,并且臀部用力下坐其臀(图506),使敌因全身反 弓疼痛难忍而屈服。

第十二节截拳道的基本防御方法训练
在武术中,基本防御方法或防守法是实现搏斗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搏击运动的基本类型 之一。它的行为目的是为了保存自己,保存和守卫属于自己的位置或阵脚,其行为特征是以驻止状 态抵御对方的进攻行为,在这种驻止状态或相对驻止状态中求得搏击中的优势和主动地位,进而达 到保存自己实力优势的目的。
李小龙虽攻击力极为惊人,但他并未疏于防守,他的防守技术也是一流的,是当时的那些著名 的拳王们所无法比拟的。李小龙个人亦认为,防御与反击是一种妙策,运用起来对于对手来说却具 有极大的破坏力。
(一)截拳道攻与守的辩证关系
“攻对敌虚,守对敌实;攻为击虚,守为避实”,这已成为李小龙的口头禅,是李小龙搏击制胜的 重要规律与内在联系。认识攻守的辩证关系,对于从深层意义上掌握李小龙的防御技术具有更为 直接和实在的意义。
进攻和防守的概念都是指搏击行为,而且在搏击运动中只存在着这两种最基本的行为。这是 由于搏击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制服对手和保护自己,而制服对手依靠的是进攻的行为,保护或保存自 己则依靠的是防守的行为。根据李小龙的见解,搏击中没有脱离目的的任何盲目行为,一切行为都 是为搏击目的服务的。
在搏击运动或街头斗技中,攻与守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关于攻的性质,从攻的概念来看,攻 是一种对对方的进击,目的是为了制服或击败对手,它处在一种主动的运动状态,并且在进击运动 中追求优势,发挥主动和长处,进而达到攻击的目的。由此看来,攻击的性质是一种主动进击的暴 烈行为,是搏击暴烈行为的发起者,或者说攻击者就是首先挑起搏斗者。同时,攻击不仅仅是一种 力量的打击,它还包括精神上的打击及运用智慧进行攻击。通过前面所述我们可以知道,攻的内容 是多方面的,如物质力量的攻击,精神上的攻击,高层次的智谋攻击等等。所以,搏击中的进攻并不 是指单纯使用武力对敌方的攻击,仅仅把进攻看成是使用武力进行血与火的较量,这种进攻意识是 狭溢的。
关于守的性质,它是攻击的承受者,因而其性质是被动的,但攻守双方一旦接触,守方就不再是 被动攻击的承受者了,守方的还击,也具有了攻击的性质。另外,由于防守是相对进攻而言的,因此 有多少种攻击的手段,就有多少种防守的手段,守方必须根据对方的攻击手段来建立自己相应的防 御手段。在这里,守方建立起来的相应手段如果抵消了攻方的攻势,那么防守自然就达到了目的, 获得了胜利。反之,若守方建立起来的防守不能抵御攻方的攻势,那么防守自然归于失败。
李小龙曾说过:“防守的概念是什么?是抵御进攻。防守的特征是什么?是伺机进攻。具有了 这一特征的技击行为就是防御行动,在搏击中防御只有根据这一特征方能同进攻区别开来。但是, 纯粹的防守同搏击的概念是完全矛盾的,在搏击中防守只能是相对的。”
由此可见,攻和守是相对的,无攻就无所谓守,无守就无所谓攻,攻守两种行为是密切联系的。 攻守的内在联系是由搏击运动的相互作用构成的。对于防守的一方来说,是由于进攻者的原因造 成的,即一方的进攻导致了另一方的防守;对于进攻者来说,它不是由于防守的原因造成的,而是出 于实现搏击目的的一种实际行动的需要。其实,攻守都同出于夺得胜利的目的。
在实战搏击中,合理地使用防守技术,是争取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对抗中,只有正确地运 用攻防结合,以攻带防,才能克敌制胜。
优秀的拳手不仅善以假动作诱使对手的强击猛攻落空,更能于对手拳脚落空或失却平衡之际, 以闪电般的攻击反击对手。李小龙曾说过,防守是用来保护自身安全的方法,但绝非消极地防御, 而应当积极主动的为后来的攻击创造有利条件。
在练习李小龙的防御技术之前,需先懂得截拳道的防守要诀。
- 时机要得当
要想有效地闪避或阻挡住对手的进攻,必须做到时机恰当,一般是在对手攻势已发而未到之时 进行防御。倘若时机过早,对手的攻势刚露未发,他便有可能改变打法,转移进攻,而使我方扑空; 如时机过晚,则对手攻势已到,定会难以闪挡而受攻击。
在打斗中,李小龙还要求首先要密切注意对手哪怕是极细微的动作,同时还应判断他的动作哪 些是假动作的佯攻。当自己对于对手的进攻意图有所觉察时,要严阵以待,不可操之过急。
李小龙还认为:最佳的反击时机是对手将要但尚未完成动作之时,便立即转入反攻,愈快愈好, 使其根本无暇回防。
- 自身动作要小
对于初学者来说,由于过度紧张和恐惧,会出现防守动作的幅度过大,因而易顾此失彼。在对 抗中,防守动作的幅度要小,以既能保护自身又能有利反击为准。
- 防守的面积要大
拳手对于对方进攻意图的判断要全面,如果只是防守一个部位,那么对方可能会攻击其它部 位,所以说在实战中需做到防护面要大。
作为一名优秀的技击高手,既要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各种进攻技术,又需掌握运用好各种防御与 反击的技术,因为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各个部位的防护动作,而缺乏防守能力,那就免不了最终会 落败。
- 动作变换要快
在实战搏击中,我方对于对手连续凶猛的进攻,可采用综合性的连续防守的方法,之后再寻隙 反击对手。这样就要求由一个防守动作变换到另一个防守动作的速度要快,以免因疏漏而出现空 当,反为敌所利用。动作变换的快慢与动作幅度的大小有关,只有动作幅度小,动作变换才能快。
- 守中与用中
守中与用中是李小龙的一项重要搏击原则,也就是不论是攻击还是防守,都要守住自身的中心 部位使之不受侵犯,并力争攻击对手的中线部位。
因为人体的要害大多皆在中线部位,故攻击对方中线可使其受重创。同时,中线亦是人体的轴 心,如果把人体比作一个圆柱体的话,要想击倒这个圆柱,就必须打动它的轴心,若离轴心越远,则 技击效果越差。因此,截拳道的实际技术和意念需始终不离对方中线,这样对方就难以化解己方的 反攻。
(三)截拳道基本防御方法运用的要求
要想有效地掌握防御技术,首先必须理解和掌握下面的这些要求。只要将这些要求贯穿和运 用到所有技术当中去,才能发挥出最大威力。
搏击实是以命相搏之术,在生命受到极大的威胁或万分危险的情况下,采用准确有力而得当的 防御手法,将对手的重击化解掉,随之再以充足的力量打击对手的要害部位,这是徒手搏击的基本 要求与实施防御技术的基本原则。
抢占有利地形与位置,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有力条件打击并战胜对手,是李小龙在搏斗中经常采 取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因为防御本身是被动的,若把握不好场角(擂台)位置与距离,当会一败再 败,置己于更为不利的境地。因此,每个研习者都应牢记这项基本原则与要求。
搏杀中要学会保存体力,以逸待劳。这是避免体力消耗与保存体力以应付持久战的基本准则。 在搏击中只能付出必要消耗的体力,减少不必要体力消耗,从而为长时间的抗争和可能发生的不 测,从体力上留有余地。
所谓以逸待劳,就是避免使用蛮力,不做徒劳无效的动作,并有效地解除或化解对手的攻击,从 而不失去任何还击的机会。
另外,为了保存体力与避免损伤自己的肢体,要尽量避免与对手硬拼,进行体力或力量的抗争。
在搏击中稳定的心理状态也是非常重要的。实战技能的好坏,除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经验 之外,还需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及战斗意识和勇敢精神。
在危急情况下产生紧张心理和不稳定的情绪是不可避免的,但过分紧张则会造成思维混乱、行 动抑制、反应迟钝,并耗费体力。如何消除过分紧张,达到自控呢?这就要依靠有坚定的信念,必胜 的信心,或自我暗示和放松并控制呼吸。
(四)截拳道防御方法的基本技术和训练
在实战搏击中,防御与反击如果掌握不好,即使你有较强的攻击能力,也会遭到对手的打击,甚 至败下阵来。因此,截拳道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都要求拳手要挡开或避开对手的攻击,然后寻机 打击对手。
截拳道的基本防御方法通常可分为三部分去练习,它们是手法的防御技巧、腿法的防御技巧和 不接触防御法。
- 手法防御技巧
相对于人体而言,最灵活、速度最快的防御武器当属手法了。在实战搏击中,李小龙最常用的 手法防御技巧有:拍击防御、捆手防御、压手防御、封缠防御以及格挡防御和抄抱防御等等。
(1)拍击防御
李小龙认为,倘若面临的对手动作出奇的快,而且不为自己虚招所诱,则可以拍击防御。
【拍击防御的特点】拍击防御是快而有力的动作,其目的是将对方攻击的手向旁侧击开。
在实战搏击中,李小龙拍击对方的手有三个目的:一是运用拍击的劲道和快捷的动作造成对方 的空当;二是作为攻击前的准备动作;三是洞悉对方手法攻势时,用来诱击对方。
在实战中,拍击的动作通常由后手来实施,可分为外上拍、外下拍、右上拍和右下拍四种形式 (图507 ~图511);当用右手进行拍击防御时,亦可分为四种形式,只是方向与左右(角度)相反而已 (图 512~图515)。
【运用方法】
由戒备势开始(图516),当对手出拳攻来时,速用左(右)手由内向外进行拍击(图517),力点在 掌背或掌下沿或掌心,使敌攻击偏离了打击方向(图518)。
由戒备势开始(图519),当对手贴身用勾拳攻来时,速用左手由上向内、向下拍击对方的拳头 或手腕(图520),使其攻击偏离了打击方向(图521)。力点在掌心或掌下沿上。
由戒备势开始,当对手先挥拳攻来时(图522),速用左手由外向内进行拍击,使其攻击偏离了 打击方向(图523),也就是使其右拳擦着自己的右耳侧掠过。力点在左手心。
浏览1,02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