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首创截拳百花丛中一奇葩

李小龙之所以要选学西方文化的中坚"一哲学,是与他的抱负有关的。到美国后,一种要当一 名受人尊敬的武术家的欲望与日俱增。他明白要实现这种理想,就必须运用一种完整和实用的理 论来指导自己,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体系与风格。他认为,只有达到此种境界,方算得上是 真正的武术家。于是,他潜心钻研西方哲学,并运用对中国武术的整体进行分离式的选择与接受, 同时对他所热衷的技击技术进行分析、比较与改进,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击和哲学观点。这就 是其独创拳法截拳道的出发点。

当李小龙的功夫与武馆颇有成就时,他已显得更加稳重得多了。他没有以过招为名四下挑衅, 而借此把自己的名气闹大。他是采取木村的建议,带了木村和几位学员去西雅图的几所大学做巡 回示范表演。而且每次李小龙都要亲自示范,以自己拿手新功夫“截拳道”(JEET KUNE DO)去博得 对新事物特有好奇之心的大学生对他的武术产生兴趣。事实证明,他这种简单而传统的方法是行 之有效的,因为他的表演越来越受到大学生们的欢迎,每次也都有一两名学生放弃他们原有的爱 好,而改学中国功夫。当时,李小龙之所以把自己的功夫称为截拳道,他说只是为了称呼上的方便 而已。

那时试图在西雅图打开局面的东方武师并非李小龙一人。有一次,李小龙在表演前作了一番 演讲,他说中华武术是最优秀的,并分析了其它武技门派的弊病。但是,他的言论激起了一名在场 的日本武师山本的强烈不满,这位武师是日本空手道的黑带三段,在另一所大学就读。他走到场 边,以污言秽语百般嘲讽中华武术,并不承认空手道源自中国,从而将正在表演的李小龙置于除接 受挑战而别无选择的境地。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若羞辱李小龙本人他还能忍,但嘲弄中国功夫则不 行,因为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

在李小龙的心目中,民族的尊严是高于一切的,因此他接受了对方的挑战。比武的裁判是格鲁 夫,规则是:2分钟1轮,共3轮,如果有一个人被击倒了,这一轮比赛就结束;如果有一个人不能继 续比赛了,另一方就结束比赛。开始时,山本采用标准的空手道姿势,而后转换为“猫”姿势。李小

 

龙用改良后的诛春拳姿势站立。当山本猛出一脚向前踢出时,李小龙用前臂阻挡住了这一脚,紧 接着用一套直拳还击,迫使山本向后急退,最后李小龙追上前去,飞出一脚,将山本打翻在地不省人 事。李小龙仅用了短短的11秒钟就结束了这场比武。

此后李小龙到这所大学表演,听一位华裔学生说,那名自诩为“日本大武师”的山本整整一周没 来上课,待他返回学校后逢人则说出了车祸。李小龙听了一笑了之,他觉得山本也不容易,故在演 说中没有提及跟山本比武之事。后来山本要拜李小龙为师,李小龙告诉他必须象其它学员那样,在 班级里训练。山本只来班里呆了一会儿,以后再也没来过。

山本的名气颇大,功夫亦属上乘,所以当李小龙轻松地将他击败后,名声鹊起,不胫而走,如做 了一次成功的广告。慕名转投到李小龙门下的学生越来越多,武馆大见起色,李小龙的截拳道功夫 越来越为更多的人所接受。

李小龙回顾自己习武后多次与高手较量,无一不是综合运用了各种拳术,并在战斗中加以灵活 运用,才在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制敌取胜。于是,他以中华武术作为基础,并广泛吸收了西洋拳、菲 律宾拳、空手道、跆拳道等技击术的优点和长处,揉合他自己对这些拳术的理解而提出改进意见,将 这些拳法融汇贯通,自创了一种新的、科学的武术技击法——截拳道。

李小龙之所以要创立截拳道,不仅仅是为了标新立异,更重要的是“为了获得心灵上的宁谧,不 使永恒的生命失去生机,换言之,就是为了不使中华武术落人拳套形式的桎梏中”。

第十节潜心苦修勇于探索再提高

出人头地的决心与愿望,任何人都曾有过,但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及。普通人经过一番挣扎、拼 搏后,往往就会发现,这个目标是多么遥远,多么高不可攀。然而李小龙却非如此,出人头地的决心 点燃了他的潜在素质后,他便认定目标而义无返顾地向名震寰宇的道路奋力进发。

在大学期间,李小龙之所以选择了就业面狭窄的哲学专业,是因为哲学是沉思者的精髓。而且 熟悉李小龙的人,都会发现他性格上的两个极端:极动与极静。极动:他选择了武功;极静,他执迷 于哲学。他学哲学,可以把他那些想不透、问不完的问题弄个透彻。李小龙沉缅于哲学的海洋里, 结果使他的技击理论由此而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事实上,李小龙不仅是以过人的功夫称雄于 天下,其遗留下来的武学理论也是到目前为止最先进、最科学的。凡看过李小龙文章的人,都会被 他那深具阳刚之气和超前的精湛所析服

李小龙还很喜欢文学,他喜塞自己,汲取力量,从内在精神上充实自己。

李小龙的喜好厌憎十分鲜明,在很多场合下,他都会将自己性格的某方面毫无遗漏表现出来。 大学里由于汇集着各色人种的学也抽族枯见。因为美国只是从法律上废除了种族歧视, 而实际状况却令那些有色人种学生感到抑和自卑。白人学生,在他们面前总会流露出无法掩饰 的优越感。李小龙的心境,自然跟众多的有色人种学生一样,但他反对黑人中的极端分子采取暴力 的手段来对抗。他认为,要消除种族歧视,最好的途径是使自己强大起来,以显示出比白人更优秀。 例如拳王阿里,由于其雄风所注,所以所有的美国青年都喜欢他,都为他欢欣鼓舞,由衷地崇拜他。

李小龙一点也不认为自己比白人差,他要以行动来不断证实自己。他更渴望出人头地,要使所 有的美国人、甚至全世界的人都对他刮目相看。平时,他还非常注重自己的身体状况,因为只有强 大的体魄才是旺盛精力的不竭源泉。他身高5英尺7寸半(约合1.73米);体重142磅(约合63公 斤)。他在中国人眼里,身材属中等,而在美国人看来,却显矮小。李小龙在练功或表演时,常喜欢 穿紧身背心,甚至赤裸上身,以展示他那强劲、结实的肌肉。尤其是他打击时的力度,及瞬间的爆发 力,常使众多高大的美国学生惊叹不已。而李小龙总是勤练不綴,以求使身体达到最佳的竞技状 态,李小龙也就是藉此而保持了他那不败的高超技艺。

在学校里,由于学校实行的是学分制,学生们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玩,或打工赚学费。这种状 况,对李小龙发展自己的事业来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他应付学业绰绰有余,因此把主要精力均 放在了研习功夫上。他逐渐成为华盛顿州立大学中的一颗明星。

李小龙的某些性格跟土生土长的老美非常相似,他擅长演讲,好出风头,乐意推销自己,绝不故 作谦虚。所以与李小龙相比,那些在儒家文化熏陶下的,来自港、台、澳的华裔学生,甚至出生在美 国的华裔学生,都比较拘谨沉静。他们常常以李小龙为中心,把他视为自己的保护神。而李小龙, 也以保护这些华人同胞为己任,容不得洋人半点欺辱。李小龙这样做,自然也不排除有张扬自己的 目的。

李小龙的崇武行为,并未象在香港那样给他带来恶名。他当初是惹事生非,而现在则是镇恶扶 弱,因此李小龙在学校里颇受敬重,他跟各种肤色的同学相处得都很融洽,同学们也都乐意跟他交 往。李小龙之所以具有那么高的威望,或许不在于他战胜过多少武术髙手,而在于他创立了一种新 的武术功夫一截拳道。但是,李小龙战胜众多武林高手的意义不仅仅限于使他出名,而是对他的 截拳道的有效检验。

第十一节成功之道武功情谊两相长

李小龙是华盛顿州立大学的名人,他英俊潇洒的外表,高超精湛的功夫,风趣幽默的谈吐,慑人 心魄的阳刚之气,莫不使大学里的女生心旌摇曳,想人非非。尽管他的事业还不算太成功,也不算 富有,并且还是来自贫穷落后的东方国度,但这些都没有能阻止姑娘们对他的好感。

李小龙唯美是求,把姑娘的外表作为他的择友标准,而不管她们的性格、家庭、经历。李小龙对 她们所需求的,也只是一段欢愉的露水情缘,而不是人生伴侣。要知道他向来以事业为重,只是把 漂亮的异性作为其点缀。李小龙较频繁地交往女友,不过他从不堕入感情旋涡之中而与她们纠缠 不休。而作为另一方,也不会对李小龙有太多的奢求。李小龙生活在性开放的美国,加之在香港时 就有过较频繁的风流艳事,因此他的这种行为,并不为怪。

浏览76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