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击的技巧
反击是一种很具技巧的战术。第一,它运用起来相当安全,却对对手 有极大的破坏力,因为对手在逼近时极易遭到反击。
其次,如果和一个与你的技艺差不多的对手交手,你可能会因为对手 在发起进攻时处于暴露状态而占据优势。然而无论怎样,你须保持防御状态, 以等待对手露出破绽。引诱对手先行攻击,比等待他主动进攻更为可取。
反击的技术,应在刺激对手发出攻击或你故意露出破绽引诱对手上当之 后运用。反击时应避开进攻,而在对手失去身体平衡或者防守薄弱时打击他。
进行反击须精通技击术,实际上反击是一种更髙形式的攻击。对付攻 击有多种反击方法,但你应该立即选择最有效的一种。只有通过长期不断 的苦练,才能具有这种快速反应的能力。
反击之后,要趁机一直压制对手,不给他喘息之机,直到将他打倒或 他又开始反扑之时。在寻机反攻时,要特别警惕惯用双重攻击的对手。因 为他的第一次攻击往往只是引诱,而当你要反击时,他发起了第二次攻击, 而这第二次攻击才是真正的攻击。
前手标指是很好的防御武器,也是遏止对手发起攻击以及最后挫败对有力反击武器。标指的应用在于击发迅速,在对手来不及进攻时就能 戳进其眼睛。运用标指时,手指应伸直,延长你的手,见图15-1。
标指是阻止进攻的有效武器,应在格斗中利用一切机会运用它。它不 仅可以使你有力地击中对手,而且能使对手露出破绽。除此之外,还能迅 速瓦解那些自信心、攻击力很强的对手的士气。
李小龙是运用阻击技术的典范,在这里,他展示了怎样用这种技术对 付一个左手在前的对手,如图15-2。当李小龙看到对手抡拳打来时,便迅 速地靠近对手,如图15-3,并以标指向对手的面部猛戳,如图15-4。标指 的速度远比抡拳的速度快得多,而且动作幅度小。在这同时,李小龙将防 卫之手保持在一定的高度上,以阻截对手的攻击,如图15-5。
当对手开始进攻时,必须选择好时机,并运用阻截、打击技术。截击 的概念要正确判断,并在对手进攻的途中截住他,同时进行反击。为了保 证自己的安全,应处于进攻者打不到的位置上或采用其他的掩护措施。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正确地估计、选择时机和准确地进行打击。
图15-1 图15-2 图15-3 图15-4 图15-5
对付抡拳打来的对手,有效的策略是在其运动中选择反击时机(破坏 节奏),或对其诸如膝、裆等首要目标及其他暴露的部位施以阻踢。
对付左手在前的对手,如图15-6,李小龙做好了迎击对手进攻的准备。 当对手正要以直拳攻击时,李小龙迅速地截住来拳,并以右手标指戳向对 手的眼睛,如图15-7。李小龙高抬左手以防备对手的反击。对于进攻来说, 时机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判断出对手攻击的路线后,在他发动攻击之前 的一瞬间,要截住对手的臂或脚,并不失时机地做出反击。
图15-6 图15-7 图15-8
15.3右直拳
右直拳和前手标指一样,是对付抡拳对手的很好防御打法,因为你的 打击没有送得很远,见图15-8。当右手在前,离对手很近,在对手发动攻 击前的一瞬间,便可先向对手发出右拳的攻击。除此之外,对付一个疯狂 抡拳或动作迟缓的对手,可以不停地向他的面部猛击,使他不得安宁,无 暇防守,最后挫败他。
对付左手在前的对手,如图15-9,当对手企图用右手抡拳攻击时,李 小龙以右直拳反击,如图15-10。
李小龙一拳击中了对手的脸,从而阻止了对手的进攻,如图15-11所示。
图15-11
15.4阻击战术
阻击战术用于攻击尚未展开前的一瞬间。这种阻击战术可以是直接的, 也可以是间接的。在对手向前逼近准备出拳或起脚时,在做假动作时或在 复杂的组合进攻中的间隙,都可以采用阻击战术。
对付左手在前的对手,如图15-12,对手企图抡左拳攻击,当李小龙察 觉到对手正向后抽回手准备打击时,便迅速地发起攻击,如图15-13。
在运用阻击战术时,必须向前跨步或将身体向前倾,这样做是为了避 开对手打击的焦点。若不向前跨步,则未必能赶在对手发动攻击之前击中他
图15-12
15.5对胫骨膝关节的踢击
图15-13 图15-14 图15-17 图15-20
对胫骨或膝盖的踢击,有时也称之为“阻踢”,见图15-14。这种腿法 是截拳道中最难对付的防御战术。如果熟练地掌握了这种腿法,则几乎可 以阻止任何形式的进攻。运用这种腿法的目的是抢在对手进攻之前踢击他。 也就是说,必须在对手要加速或要进攻之前截击他。为达此目的,必须具 有比对手快得多的速度。这种特质可以通过对意识技巧或预测能力的大量 训练来提升。
正如在前文中所提到的,李小龙总是比对方领先一步,这是由于他那 敏锐和训练有素的意识。他总是苦练这种意识,以增强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
用低位侧踢对付右手在前的对手,如图15-15,李小龙注意观察对手的 面部表情,预计他的第一个动作。一旦对手开始攻击,如图15-16,李小龙 向上挥动右手,在对手击中他之前,李小龙便向对手的膝关节发出一记侧踢, 如图15-17。
如果对手是左手在前而站,如图15-18,并想用后腿从正面踢击,如图 15-19,这时李小龙迅速地抬起前脚在空中截击,如图15-20。必须意识到 这种截击踢法并不一定是一次反击,它是专门在某些时候用来阻挡进攻的。
对付一个在格斗中总采取半蹲姿势的对手很容易,这是由于这种姿势 会让他运动起来不灵便,如图15-21。他的低姿势和向外伸出的腿限制了他 进攻和后退的速度。当对手以右直拳进攻时,李小龙迅速地后退,如图15- 22,结果轻而易举地就避开了来拳。那是因为姿势低的对手要向前或向后运 动时,必须先站直身子,这就会暴露他的意图。避过打击之后,李小龙便 向对手的小腿狠狠地踢出一脚,如图15-23。
图15-21 图15-22 图15-23
图15-24 图15-25 图15-26
图15-28
与一名左手在前的对手格斗,如图15-24,同与右手在前的对手格斗没 有什么区别,而且还可能更容易截击对手的前脚,因为双方的前腿正好处 在一条线上。当对手扑上来时,如图15-25,李小龙直接迎击进攻,即使 对手已经抢先动作,李小龙凭其迅速的反应也能达到阻止对手攻击的目的, 如图15-26。
在近距离内对付左手在前的对手,如图15-27,李小龙闪开对手左拳的 猛击,同时狠踹对手的左膝,如图15-28。这种反击方法是十分安全的,因 为脚踢的距离远比拳打的距离要远。
15.6侧身阻踢
侧身阻踢和低位踢击胫骨与膝部一样,只是侧身阻踢具有更大的破坏 性,它所踢击的目标和位置一般都较高。其攻击目的不仅是要阻止攻击,而 且要击倒对手,见图15-29和图15-30。
这种阻踢法在截拳道中被广泛运用,因为在中距离和远距离格斗中都 能运用。此外,它还是威力最大的攻击。如果运用得当,一脚便可完全阻 止对手。
对付左手在前的对手,如图15-31,因为间距较大,所以李小龙能有较 多的时间准备防御对手的进攻,如图15-32。弄清对手逼近的路线后,李小 龙便迎上去向对手的胸部狠狠地侧踢一脚,如图15-33,这一脚不仅阻止了 对手的进攻,还将他踢翻在地,如图15-3.
正确选择时机和保持适当的距离,是阻击成功的关键。当双方间距较
图15-29 图15-30 图15-33 图15-34
大时,对手一般是要想一下该如何进攻的,这时,你就应向对手发起攻击。
精明的拳手在没有初步掌握对手的时机选择和手的位置之前,是不会 发起攻击的,而是以各种方式引诱对手做出拦截、还击,目的是将对手的 手脚引人打击范围,然后加以制服。
通常阻击法是在对手直线进攻或踢击时才使用的,但是也可在对手脱 离接触、反脱离、下蹲和闪避时运用。
李小龙在中等距离的位置上迅速阻截,并打击想以后脚踢击他的对手, 如图15-35。一旦发起攻击,李小龙毫不犹豫地以后腿向前滑动,并用右腿 向对手的胸部侧踢,如图15-36,沉重的打击将对手打倒在地,如图15-37。
对付由中距离冲过来的对手,如图15-38,当李小龙看到对手的右手抡 拳打来时,他反而迅速靠近对手,并在这时起脚侧踢,如图15-39。这一击 不仅阻止了对手的攻击,还迫使其后退,如图15-40。
阻击,对于那些不采取防御措施、一味疯狂进攻或站得过近的对手,是 最好的防御手段。有时你必须调整身体的角度,以便发现破绽或控制住对 手的手。
对付左手在前,并在近距离的位置上小心移动的对手,如图15-41,李 小龙专心地等待着进攻的到来。当对手用左直拳打来时,李小龙稍向后退, 刚好躲过打击,如图15-42。
接着李小龙迅速地换步,以右脚侧踢,如图15-43。踢这一脚时,身体 需挺直或前倾,否则就没有力量。
另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当对手进入了打击范围而又在躲闪不后退时,就 要以简单、直接的进攻对付他,而且是在对手的身体重心正向前移动或当 重心略有变化时击中他。
在另一种近距离的格斗环境中,李小龙还是等待对手先采取行动,如 图15_44。当对手开始运动时,李小龙稍向后退,两手准备应付意外的攻击, 如图15-45。当他站稳后便以右脚侧踢反击,如图15-46。
在某些时候,迫使对手穷于应付,使其无法恢复原来的防御姿势,无 法对付你的闪避和反击,的确是很聪明的手段。但是你必须搞清楚,对手 是否在利用假的阻击引你上当。
图15-35 图15-36 图15-37
图15-38 图15-40 图15-41
图15-42 图15-44 图15-45
15.7勾踢
勾踢在截拳道中是动作最敏捷、速度最快的踢法之一,如图15-47,主 要用以进攻。它起腿迅速,不会暴露进攻意图,是一种极好的攻击和反击踢 法。与侧踢相比,虽然它的力量稍差一些,但十分有效。踢击的目标,应 选择对手极易受攻击的部位。
对付快速攻击时,如图15-48,李小龙迅速地以后脚为轴转动,并将身 体重心移至后腿,从对手进攻的路线上闪开。在这同时,他保持住了身体
图15-46 图15-47 图15-49 图15-50 图15-51
图15-52 图15-53 图15-54-55-56 图15-57
的平衡,如图15-49。接着他便向对手的脸上踢出一记勾踢,从而阻止了对 手的进攻,如图15-50。
对付一个保持中等距离、小心谨慎的对手,如图15-51,李小龙以右拳 向其面部虚晃一下,如图15-52,当对手也以右拳打来时,李小龙边闪避边 顺势捉住对手的右腕,然后向其裆部勾踢一脚,如图15-53。
这一系列的攻击被称之为一个完整的攻击。对手扑过来后,李小龙闪 开他的打击,挡开他的首次进攻,然后趁他前冲过来未收住脚或恢复原防 御姿势的过程中向他反攻。对手在完成进攻动作的短暂时间里,他的脚是 不会再有其他动作的。
对付一个做好多种准备的对手,要在他向前跨步并以手发起攻击时,牵 制住对手,使他不能动,或者迫使他做出反应,以便给你的拳打、脚踢制
造机会。
15.8旋踢
旋踢是一种突发性的反4•战术,但它并不被用作攻击手段,因为这种 踢法较难掌握。然而,一旦你能熟练地运用它,它就很可能成为对付老练 对手的最佳武器,如图15-54。
图15-58 图15-59
这种腿法应该有节制地使用,主要用来对付直线进攻的对手。如果以 此对付正在反击和防守型的对手,那将是困难的。
李小龙与对手遥相对峙,如图15-55,彼此都在相互试探。当李小龙正 准备迎击进攻时,对手突然冲上来,如图15-56,李小龙轻而易举地用一记 旋踢准确地踢在了对手的脸上,如图15-57。
一般来说,在面对一个与你保持中等距离、小心谨慎的对手的情况下, 如图15-58,是不采用旋踢的,但是李小龙却熟练地采用了,如图15- 59。如果遇到的是一•个大意或动作迟缓的对手,那么施展这一招也是可以 奏效的。
在李小龙生命中的最后几年里,他开始教授和注释他称之为“攻击五法” 的格斗技术。这些技术和术语深受李小龙对击剑研究成果的影响。
简单来说,这攻击五法分别是:
1.简单角度攻击(Simple Angle Attack,S A A)
2•封手攻击(Hand-Immobilizing Attack, H I A )
3.渐进间接攻击(Progressive Indirect Attack, PI A)
4•组合攻击(Attack by Combination, ABC )
5•诱敌攻击(Attack by Drawing, A B D)
16.1简单角度攻击
简单角度攻击源自击剑,有时称之为简单攻击。它是最难以掌握的一 种攻击方法,因此很少被有效利用。截拳道中的前手直拳是一个简单角度 攻击的例子,如图16-1和图16-2。简单角度攻击非常重要,你只有完全掌 握了它才有可能去学习其他的攻击方法。其他四种攻击方法的有效实施取 决于你完成简单角度攻击时的熟练程度。在截拳道中,前手直拳是所有技 术的核心,所有的截拳道技术都是由前手直拳衍生出来的。由于熟练地掌 握前手直拳有极大的困难,人们就逐渐开始忽视它的重要性,从而导致练
图16-1 图16-2 图16-5
习者能力上的不足与分散。进一步说,如果你很熟练地掌握了简单角度攻击, 你便可以随时击中对方。
简单角度攻击是指可以在任何意想不到的角度上发动各种简单的攻击。 有时在实施简单角度攻击前会先加上一个假动作,但是这不是简单角度攻 击中必须考虑的部分。其要点在于发现并捕捉住对手在直接反应的瞬间暴 露出的漏洞。简单角度攻击完全是建立在时机和速度基础上的一种攻击手 段,攻击方必须在对手做出防守反应前击中他。
所有形式的攻击,包括简单角度攻击,都需要灵活的移动,因为这些 攻击大多是建立在利用步法去调整距离的基础上。至于简单角度攻击,当 对手把他的手从格斗线上挪开时,将会为发动攻击提供很好的机会。这是 因为他决定向对面的方向移动时,必须通过改变路线来完成防御,从而使 自己易于遭受攻击,并有可能令自身失去平衡,如图16-3至图16-5。
16.2封手攻击
封手攻击是指在抑制住对手的头、头发、手或脚的同时,穿过对手的防 御对其进行攻击的一种攻击方法。通过封阻或固定对手身体的一部分,为 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攻击空间。换句话说,封手攻击就是迫使对方露出空当, 如图16-6和图16-7。
封手攻击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四种攻击方法组合使用。要 想在对手试图对你实施攻击时有效地使用封手攻击,就必须对对手的意图 有清晰的认识,同时要求自己做出快速的反应。更多封手技术,详见本书 第7章。
16.3渐进间接攻击
渐进间接攻击通常是以假动作或未完全奏效的首次攻击作为先导,以 引发对手做出反应,从而给你创造时间,在对手暴露空当时击中他。“渐进”
图16-6 图16-7 图16-8
图16-9 图16-10 图16-11
图16-12 图16-13 图16-14
可以被理解为“拉近距离”,而“间接”可以看做是“赢得时间”。简单角 度攻击是一种单一、向前的动作,没有回收;渐进间接攻击则与之相反,它 需要假动作引导,并且通常包含两个单独的动作。
渐进间接攻击可以在缩短间距的同时,有效地制造空当。关键是通过 假动作伪装你即将趋前攻击的事实,在这个过程中缩短你与对手之间的距 离。有些时候,如果你的对手防守十分严密,渐进间接攻击可以迫使他移 开他的手臂,从而暴露出空当。为了有效地达到这一目的,假动作或佯攻 要做得十分真实,才会让你的对手相信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如图16-8至图 16-10。
16.4组合攻击
组合攻击是指一系列自然连续的击打,而且这些击打往往从多条线路 打出。这些组合攻击犹如一系列的铺垫,迫使你的对手呈现某种特定的姿势, 或露出某种空当,从而为最后一击找到突破点。
“连续三击”在组合攻击中十分常见。其中前两次击打是用来破坏对手 的防守,为最后一击打开突破口。另一种“连续三击”,也可以称之为“安 全三击”,是由一些基础的、具有特定节奏的组合组成。在“安全三击”中, 最后一击的落点往往与第一击是一致的,如可能的组合是“头部—身体— 头部”或者“身体—头部—身体”,如图16-11至图16-13。
组合攻击的应用中最重要的,是能够随时随地调整攻击路线以及准确 预测对手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动作,这也是新手和专家的区别所在。专业级 的格斗者会利用一切出现的机会,连续创造空当,有效攻击,直到打出干 净漂亮的最后一击。
图16-14 图16-15 图16-16
16.5诱敌攻击
诱敌攻击是以你为先导,在诱使对方趋前攻击时进行反击的一种攻击方法。这一陷阱会令对手误以为他抓到了一个明显的空当,或者把握到了 一种规律的节奏或模式,然而实际上这些破绽你都是有意暴露的。诱敌攻 击就是要诱使你的对手产生一种安全的错觉,使他误以为他抓到了一个空 当。而当你的对手暴露出向某个方向移动的意图后,他就失去了有效改变 自身路线的能力,如图16-14至图16-16。
渐进间接攻击与诱敌攻击的区别在于两者的意图不一样,渐进间接攻 击是为了找到空当,而诱敌攻击是为了制造反击机会。渐进间接攻击是利 用佯攻做为首次攻击去迫使对方暴露空当,而诱敌攻击则是利用假象来吸 引对方出拳,让你有机会在二次攻击中截击对手。你可以用渐进间接攻击 或者其他攻击方法为诱敌攻击做铺垫。诱敌攻击更像是在下国际象棋,它 会计算如何有目的地露出空当以吸引对手,从而展开反击。本书前面所讲的基础与高级的技术被视为成功运用攻击五法的必备工 具,你必须反复磨练这些技术。唯有彻底地回顾、审视这些技术,你才能 逐步走向成功。
在进攻中,迅速、敏捷的腿法可以做出最有效的踢击。应抢在对手未 来得及防卫和避开之前,便起脚攻击。同时还要让对手无法利用你进攻中 暴露的破绽进行反击。要努力通过猛烈的出拳打疼对手,并给他造成心理 上的影响。
在训练中要注意起脚、落脚和恢复原姿势。你可以猛地提膝发出踢击, 这将使你的踢击更加有力,你还可以将膝盖和臀部结合起来以获得更快的 速度。
图14-1
要学会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控制身体平衡的本领。这样,就可在前进、后 退、左右迂回等各种运动中,自如地从高、低或水平高度上起脚踢击。
14.1对胫骨和膝部的踢击
大多数武术家运用或依靠脚踢作为进攻的首要武器是很自然的,因为 腿较粗壮且较长。在截拳道中,初次交战先以低侧踢攻击对手的胫骨或膝部, 见图14-1。不论是在攻击中起脚还是突然间起脚都具有爆发力,并可一举 踢伤对手的膝盖。它还是进行组合进攻中用来缩短间距的一种非常好的技 术。即使这一脚不甚厉害,也同样可以使对手丧失主动攻击的勇气,并将 其拒于一定的距离之外。
图14-4 图14-7
对付右手在前站立的对手,如图14-2,李小龙扬手分散对手的注意力, 如图14-3。接着便迅速地接近对手,并对准对手的膝盖狠狠地踢击一脚, 将其踢倒在地。此时,李小龙仍可继续进攻,如图14-4。请注意,图14-4 中李小龙踢到对手时与对手的距离。
在对付左手在前的对手时,如图14-5,李小龙用了同样的向上挥手动作, 如图14-6。在这同时,他又向对手的左膝盖发出一记侧踢,如图14-7。注 意李小龙在接近对手时,是两眼盯住对手的面部,而不是看膝盖或要踢击 的目标。李小龙这样便可隐蔽进攻的企图,使对手捉摸不定。
14.2前脚侧踢
在截拳道中,侧踢的威力最大。它强大到即使对手多次采用阻挡措施 也难免被踢中或受伤。这种攻击,可在中等距离上发起。若是从较远的地 方冲过去,可利用冲击的惯性增加攻击力量,见图14-8。
对付右手在前的对手,如图14-9,李小龙在中等距离之外一扬手,如
图14-8 图14-10
图14-10,另一只手在下面防备反踢。然后快速向对手的肋部踢去,如图 14-11,将对手踢出,如图14-12。尽管这一脚十分有力,但如果对手属防 守型拳手,这一脚踢便不算很结实。再说对手用防御措施即可向一侧躲闪
图14-11 图14-12
或向后退来防止被踢中。此外,对手还可躲开以抓住踢来的脚。
对付左手在前的对手,如图14-13,李小龙一边向前靠近,一边研究对 手的反应,如图14-14。当对手向后退却时,李小龙便毫不犹豫地向他扑过
图14-13 图14-14
去,如图14-15,并以比对手更快的速度追上他,接着便是对其侧面踢出一脚, 如图14-16。
图14-15 图14-16
在图14-17至图14-19这一组图片中,李小龙面对的是一个左手在前的对手,如图14-17,他向前移动时,仍以扬手假动作的老办法分散对手的注 意力,如图14-18。但对手对此没有做出反应,于是李小龙更换了战术,将 脚高高踢起,超过对手防御的双手,踢在他的脸上,如图14-19。
图14-19
14.3勾踢
勾踢是截拳道中一种最主要的腿法,因为它的命中率很高。这种腿法 比其他腿法具有更多的起脚机会,同时还可保证你在中距离交战时的安全。 它既可被迅速地运用,又可变化多样。例如它可以瞄准对手的头部、中盘 及裆部,见图14-20。
对付右手在前的对手,如图14-21,李小龙佯装踢击对手的小腿,来诱 使对手的防御之手向下移动,如图14-22。一旦对手上了当,李小龙便向对 手的面部发出一脚高处的勾踢,如图14-23和图14-24 (俯视图)。
假动作一定要做得十分逼真,方能使对手做出反应。为了确保假动作有 效,必须限制做假动作的次数,一次攻击之前,如果做两次以上的佯攻动作,
图14-20 图14-23 图14-24
俯视图
那将是十分危险的^复合攻击的动作越是复杂,其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小。
假动作是缩短距离的一种方法,当使用第一个假攻击之后,与对手间 的距离至少要缩短一半,使用第二个假攻击之后,就应该达到预期的位置。 假攻击的速度要适中,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对手做出反应。但是时间也不宜 过长,因为时间过长会使对手利用这段时间做好阻止攻击的准备,你必须 在对手做好准备之前完成假动作。所有假动作的幅度都要小,只要能引起 对手做出反应即可。
在与右手在前的对手交手时,如图14-25,李小龙扬手分散对手的注意 力,使其暴露出身体的中间部位,如图14-26。对手一上当,李小龙便向其 身体的左侧发出一脚勾踢,如图14-27。
图14-27
对付左手在前的对手,如图14-28,李小龙沉下身体,如图14-29,假 装做向下勾踢,其目的在于诱使对手的左手下移,以保护其下部,如图14- 30。当对手上当后,李小龙便给予一记高位勾踢踢击其头部,如图14-31。 当对付右手在前的对手时,这一招较容易施展。
图14-29 图14-30 图14-31
14.4旋踢
在截拳道中,使用旋踢应当特别慎重。因为,防守型或进攻性不强的 对手会在旋转当中背向他时攻击你。但是,尽管如此,对付一个粗心大意、 一直前冲的对手,这种腿法还是极有价值的。
旋踢是所有腿法中最难掌握与运用的一种,因为在旋踢中很容易失去 身体平衡。此外,击中目标也不容易,因为当你旋转到背向对手时,眼睛 看不到目标,但还得要击中目标。
旋踢大多用于反击之中,但在进攻中,也常用它向对手突然地袭击,见 图14-32。对付右手在前的对手,如图14-33,李小龙在逼向对手时,先扬 手以分散对手的注意力。到达合适位置后,他便突然以左脚为轴转动身体,
图14-32 图14-35 图14-36
如图14-34。他尽量盯住对手,判断出距离,在对手还来不及做出反应时, 李小龙的旋踢便已经踢中对手的身体中部,如图14-35。一些武术家在横扫 或抽打中使用旋踢,因此它是从侧面踢来的。但在截拳道中,它常常是猛 冲直进,直接从正面打击目标的。
用上盘旋踢攻击右手在前的对手,如图14-36,李小龙用前手做假动作, 如图14-37。但是对手并未对此做出反应,所以李小龙很快便以右脚为轴转 动,高高地一脚踢向对手的面部,如图14-38,迫使其后退,如图14-39。
对付左手在前的对手,如图14-40,李小龙先扬手,如图14-41,接着 便迅速地转过身体,如图14-42,发出一脚旋踢,从其防御的两手之间踢过,
图14-37 图14-38 图14-39
图14-41 图14-42 图14-43
并将其踢倒,如图14-43。
虽然旋踢对一个粗心的好斗型选手是最好的,有时对付一个没有预料 的选手也是非常有效的。这是在截拳道中,由警戒式用后脚踢击的少数腿 法之.
14.5扫踢
扫踢在截拳道中是极少采用的。原因如下:首先,在对付右手在前的对
图14-44 图14-45 图14-46 图14-47 图14-48
手时,对手总是以右手保护面部;其次,这一脚踢得很高,很容易被有经验 的对手抓住;第三,这种腿法的力量不足以踢倒对手。
对付右手在前而又只注意保护身体左侧的粗心大意的对手,运用扫踢 就极易奏效了。有的人进攻时习惯性地将前脚高抬以阻挡对手的踢击,这 时利用扫踢便可向他突然地发起攻击,见图14-44。
对付右手在前的对手,如图14-45,李小龙一开始就用扫踢,如图14- 46。在这种情况下,李小龙的踢法很近似直踢,以便欺骗对手防御下方,这 时李小龙便毫无阻挡地踢向目标,如图14-47。这种踢法的轨迹是由左向右 做半圆形的运动,如图14-48。
对付左手在前的对手,如图14-49和图14-52 (俯视图),李小龙以逼近 的方式给对手造成假象,即认为李小龙要侧踢其身体的中部,如图14-50和 图14-53。当对手准备迎击侧踢时,李小龙起脚越过对手防御之手,直攻其 面部,如图14-51和图14-54。
图14-49 图14-50 图14-51
图14-52 图14-53
浏览2,99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