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香陵先生山东黄县邹家村人。幼年时好动,手脚灵活,7岁时就随黄县赵景清老师 学习长拳,其后他的父亲又由山东莱阳请来著名拳家吕孟超老师,吕孟超老师是太平天国 晚期的将领,城被攻破时逃到山东隐匿住了下来,吕老师教他通臂粘拳和枪棍术,前后历 时八载。因年事已高,回了莱阳故居,于是单香陵先生又来到了黄县北关著名六合螳螂拳 大师丁子成先生家学习六合螳螂拳术。单香陵先生与丁子成夫人沾亲,来到丁老师家,丁 老师夫妇异常欢迎和高兴,丁老师非常喜欢单先生的枪棍术,于是和单先生商定,由单先 生教诸师兄弟练习枪棍术,丁老师向单先生亲授六合螳螂拳。
单先生嗜武如命,勤学苦练,受到丁老师的器重,经过悉心传授,不数年,单先生的 六合螳螂拳已得其精奥,后离乡,到北京学做生意。
单先生乘船北上,由水路越渤海到了大连,住在一位经商的朋友家里。一天,6个日 本兵闯进了单先生寄居的粮店,强取货物。店员们叫他们付钱,却被打得半死。单先生见 状大怒,挥动铁拳狠狠地教训了行凶的日本兵。不久,单先生离开了大连,到了北京,在 老乡开的粮店里学做生意。
1933年单先生28岁,参加了北京官园体育场举行的华北武术擂台赛,以超群的功 夫,过关斩将,最后争得冠军。单先生的高超技艺,一时成为北京市内传播的头号新闻。
由朋友介绍,广和戏院的大股东王玉堂先生邀请单先生去广和戏院管理前台的帐目, 即管理“三司”:卖茶水的、卖糕点的和送手巾把的帐目,因为这些人较杂,一般人管不 了。单先生一去,在戏院里一站,当地的地痞流氓再没有敢闹事的,那时的广和戏院在鲜 鱼口的肉市,广德戏院在大栅栏内。广德戏院老板一看非常羡慕,通过王玉堂先生又把单 先生请到广德戏院,所以朋友们开玩笑地送外号“两广总督”。
广和剧场是富连成科班所在地,一天,科班内的学员起了矛盾,一时剑拔弩张,非要 武力相见不可。单先生为了挫挫双方的锐气,以达调解之目的,命人搬来一摞砖,码成一 摞,说:“我听说诸位因小事不和,准备同室操戈,想必都有两下子。既然如此,哪位先 来拿这几块砖试试,给大伙露一手。”双方面面相觑,自知不能,静静地看着。“既然诸 位不行的话,那就来看我的。”说罢,单先生走到砖前脱下长衫,挽起衣袖,抖抖丹田气, 喝一声:“开!”右手闪电般地砸下去,“哗啦”一声,9块砖自上至下全部击碎,立时 引起一片唱彩声。单先生又对大家晓以大义,从此大家言归于好。此举震动了梨园,不几 天,班主叶存善先生,总教习肖长华先生得知此事,特聘单先生为“富连成”科班的客座 武术教师。单先生与肖长华先生、徐兰沅先生最为莫逆,每次来京后,都要在徐兰沅家住 几天。所以盛字辈、世字辈都尊单先生为老师。四小名旦第一位李世芳,得以拜梅兰芳先 生为师,还是徐兰沅和单香陵的推荐。单先生原名单丕勋,很绕嘴,单香陵之名还是梅先 生所取。
1933年擂台赛后,他名声大噪,很多人想拜他为师,可他从不轻易收徒,理由是: “武术不挑人,谁练就归谁,好人得之有利社会,坏人得之就会作恶多端。”直至解放后他 才开始收徒。
下午,我陪着胳兴武老师来看望单香陵先生,在谈话过程中,我表示了很想学学螳螂 拳,胳老师很同意,单老师说:“行,您的徒弟就是我的徒弟,想学什么都行。”于是, 从第二天开始,我就同李秉慈、马汉清一起向单先生学习六合螳螂拳术。单先生嗜武成 痴,晚年把自己家的五间大北房全都打通,成为练功房,每天练功不缀。单老师的六合螳 螂拳真是炉火纯青,左右逢源,圆活自如,不管你怎么出手,都是送上门去挨揍。他的枪 棍术更是技艺精湛,堪称一绝。
单老师的子女住在内蒙古包头市,所以经常往来山东和包头。每当路过北京时就是我 和马汉清、李秉慈学习的好机会了。我就早晨去,晚上去,还设法去医院开个病假条,下 午去。因此,我学到的最多,进步也非常迅速。
1982年的暑假,我亲自到黄县看望他老人家,并叩头拜师,每天早晨单老师都是盛 一碗黄豆去豆腐坊换豆腐,再买1斤鲜猪肉,或者买一只烧鸡。我们坐在小饭桌前吃饭, 一边吃一边讲。单老师很喜欢谈他在富连成科班及在广德和广和戏院时的故事,我们上、下午练拳,晚饭后单老师就给我们讲六合螳螂拳的功理和手法:“螳螂拳要 练至一活二顺三刚四柔五化,又有明刚暗刚,明柔暗柔四种内劲,手法要活似机轮,身法 圆似钢球,腰似车轴,出手雕翎箭,用闪电任针的打法,……”他孜孜不倦、滔滔不绝, 时时站起来了给我们喂招说手。
1983年单老师听了别人的劝说,心里一活,就把山东的房子卖了,只身到子女家去 生活。但很快钱就花光了,一辈子刚强的人看着别人的眼色吃饭,窝出了一身病,几乎轻 生自杀。我的师弟杜金果从包头给我来信,告诉我单老师已经卧床不起。我异常着急,赶 紧给老师寄去一些钱,务必给老师看病。后来,杜金果告诉我说:“把钱亲自交给了老 师,当时老师已经不能说话了。老师脸上露出了笑容,看着我把钱数了数,点了点头,压 在了枕头下面。”万万没想到,第二天,1984年3月5日早晨老师与世长辞了。现在,老 师的音容笑貌,历历都在面前,令我无限悲痛。
值得回忆的是上世纪60年代在东长安街和北海体育场经常有武术表演,观众踊跃, 许多老前辈都参加:杨禹廷、吴图南先生的太极拳,崔毅士先生的推手,陈子江的龙形 剑,骆兴武先生的形意拳或八卦掌,李尧臣先生的炮捶,李天骥先生的武当剑,吴斌楼先 生的戳脚翻子或刀里加鞭,张文平的杆子鞭等等,都是技艺精湛,难得一见。这对我武术 修养的提髙起到了莫大作用。
40年来,我幸运地投师著名武术家李文彪、郝恩光的弟子骆兴武先生学习形意拳、 程式八卦掌,又追随张占魁得意弟子裘稚和先生学习八卦掌和螺旋拳,跟尹福外孙何忠祺 先生学习尹氏八卦掌,又拜山东黄县丁自成老师的弟子单香陵先生学习六合螳螂拳,同时 得到许多著名武术家程有信、刘谈峰、王文奎、王荣堂等先生的教诲、指点,经过多年的 刻苦努力和锲而不舍的追求,深得八卦掌、形意拳、六合螳螂拳之精要,我立志学武的愿 望终于得实现,这是我一生中的最大幸福。
1979年元旦,我去看望国家武术处的李天骥先生。李先生热情地对我说:“今年5 月,国家体委将在广西省南宁市举办全国武术观摩赛,每个省和北京市都可选拔运动员参 加,怎么样?你不准备准备,参加一下。”我一听,高兴异常,回来后就投人了紧张的备 战,每天摩拳擦掌,时刻准备着北京市的区、市选拔赛。果然,4月份北京体委行动了,首先在各区县选拔,然后在东长安街体育场进行全市的最后选拔。那天,看台上座无虚 席,盛况空前,这是文革后的第一次武术盛会呀!参加形意拳、八卦掌竞选的人很多,许 多著名的武术家如马传旭、邸国勇、王桐、赵大元、牛胜先等都参加了,经过角逐,我和 赵大元被选人北京武术代表队。
1979年5月,全国第1届武术观摩大会在广西省南宁市如期举行了。那是一次非同 寻常的武术盛会,对当时我国武术界来说,犹如第二次解放,社会影响很大。经过十年浩 劫的洗礼,武术界从忍辱负重中走了出来,带着对中国武术的信心和希望,汇集在这阳光 明媚、繁花似锦的南国边陲,展示自己的才能,角逐争先,要为我国武术事业的发展冲锋 陷阵,再立新功。
这次武术盛会是一次精英大聚会,因为许多在文革中惨遭迫害而仍健在的老武术家们 也都参加了比赛。如四川被誉为一代猴王的肖应鹏,当年中央国术馆的高足、成都体院教 授王树田,武汉体院教授刘英华,四川峨嵋派大师赵子虬,名震京畿的“大枪袁”袁敬 泉,山西大学教授鞭杆权威陈盛甫,曾参加过义和团廊坊保卫战的龙形派创始人、90岁 髙龄的黑龙江刘志请老人……不胜枚举。更有许多武术界的名人名宿和后起之秀。香港的 老精武会会员郜汉生老先生也亲率港澳代表团参加。大会运动员的平均年龄47岁,我当 年43岁,可以说是年轻运动员。大会在驻军南宁的自卫反击战司令员许世友将军人席后, 在雷鸣般地掌声中开始。运动员们大展才能各显身手,经过激烈的比赛,不负北京人民重 托,我获得了八卦掌金牌,为北京市人民争了光。大会要求所有获得金牌的运动员都要到 北京为中央首长和首都市民汇报表演。我不能随着北京队的运动员去游览桂林和苏杭,又 回到北京。幸好我在宾馆中与肖应鹏先生、赵子虬先生、王树田先生住在一室,不仅得识 三位四川武术大师,更使我学到不少东西,真是获益匪浅呀。1980年在山西太原市举办 了全国第2届武术观摩交流大会,北京市又进行了选拔,参加竞选的人员除了上次参加的 外,李子鸣老先生也参加选拔。结果,我作为北京市代表队成员在山西太原大会上又荣幸 地获得了八卦掌金牌。1981年在沈阳举办第3届武术观摩交流大会,北京体委范宝云女 士劝我不要参加了。结果在这次大会上,我的学生付春梅获得了八卦掌金牌,为八卦掌争 了光,为八卦掌的发扬光大起到推动作用。
浏览4,92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