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树刚易折,而竹子随 风弯曲,因此弯而不折。因而在功夫,或其他武术体系 中,习武者需柔而不软,刚而不僵;即使他再强壮,也 需习以柔性以进行防御。如果刚中无柔,则非真刚;同样, 如果柔中带刚,则没有人能突破他的防守。这一中庸原 则是保护自己的最佳方法。只有当我们接受了在任何事 物中都存在着阴阳合一,而不将其对立,我们才能在超 然和平衡中拥有一份宁静。即使我们走向消极或积极中 的任一极端,我们也可以顺势掌控自身。顺应,而非死守, 乃是避免极端的真正方法。

当阴阳运动走向一个极端,反作用力就开始起作用。 阳极则阴,阴随阳动,阴极则阳,二者互为因果。例如, 一个人拼命工作到极限就会疲乏,需要休息(由阳至阴), 休息后方可再战(由阴至阳)。这一阴阳转换持续不断, 永不停歇。阴阳理论在功夫理论中的应用就是顺势而为, 即必须顺应对手的力,而非以力抵力。试想A向B发力 攻击,B不应与其硬性相抗或完全躲避——这是B能够 做出的两个对立的极端反应。取而代之的是,B应以很 小的力去促成A的攻击,以自身的运动引导A的力量—— 如同屠夫为了保存屠刀,沿着骨头而非向着骨头进行切 割。习武之人为保护自己,也应顺应对手的力,不要抵 抗甚至与之搏斗(而应是无为的——自发的、本能的动 作)。对A的力量的顺引将把A的力量返回到其自身,以 将他打败。

当习武之人最终明白了阴阳理论,他就不再为那些 所谓的“柔”和“刚”瞎忙活了,他只是顺势而为。事 实上,所有那些传统的条条框框和限定技术都将被拋之 脑后,他的动作源于日常。他无需像众多大师一样用意 念或内力来证明自己;对他来说,长期的武术练习终会 返璞归真,只有那些“半吊子”才需证明和吹捧自己。

 

图片16图片17

 

 

浏览1,26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