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少林竄宫拳

少林竄宫拳起源於少林寺的支寺會善寺,元代的會善寺方丈子良法師在福 居和尚創編的竄宫拳十九勢的基礎上,苦心研練,精心推敲,增編爲二十八勢,其 特點是攻在一點、重力突破,故采用崩拳、衡拳、搶手、甩抛等技法,而且大多是連 步攻進,左右連環推擊、拌有躍、箭、翻騰、上抓下踢、見縫插針、無空不入,不给對 方喘息之機會,一氣呵成,勢如暴風驟雨,烈如五雷轟頂。此拳是根據素法大師傳 授和示範動作編寫而成。

1拳譜曰

少林竄宫勢排環,二十八招急連環。.起勢開關敞門户,迎門舉火雙手端。 雙龍鬥寳伸雙手,天王托印托手間。猛虎出架凶又猛,舉火燒天向上翻。

獨角鑽木如利箭,木杆坐井蹲下盤。狐捏觀風山頭站,金龍抖角上青天。 雙手托塔用力端,野兔穿林快如電。野鷄落山向下墜,二郎擔山挑在肩。 惡狼尋食心中狠,舉火燒天向上翻。單刀赴會成英難,奎星抽鬥在胸前。 火猴攀枝雙手找,馬步四平衡雙拳。黑熊現背雙手抓,金牛奔坡可耕田。 玉兔拜月苦修練,金豹下山似虎歡。仙人栽花下盤找,樸地游龍走下盤。 金鷄回頭向後看,二郎擔山日月趕。後退封門逼敵走,收勢歸原路法全。

2動作順序

起勢,大敞户,迎門舉火。雙龍鬥寳,魁星托印,猛虎出架,舉火燒天,獨角 鑽木,木杆坐井,月狐觀風,金龍揚角,雙手托塔,野兔穿林,昂鷄落山,二郎擔 山,木狼尋食,舉火燒天,單刀斬鼠,奎星抱鬥,火猴攀枝,馬步四平,黑熊現背,金 牛奔坡,玉兔拜月,金豹下山,仙人栽花,樸地游龍,金鷄回頭,二郎擔山,後退封 門,收勢歸原。

⑴起勢兩足并步站立,身胸挺直,兩臂自然下垂,兩掌五指并撤,緊贴雨胯 外侧,掌心向内,掌指向下,目視正前方(圖1)。

大敞門户抬左脚向左横開小半步落地;兩掌上舉於胸前,然後向左右兩 侧分開,兩掌心向下,掌指向外,目視前方(圖2)

迎門舉火抬左脚向左横跨一步.,兩脚碾地,體左轉90度,左腿屈膝,右腿 蹬直,成左弓步;同時右掌由後向前上方推出,掌心向前,掌指向上,高過頭頂,左 掌屈肘護於左肋外侧,目視右掌(圖3)

图片26

雙龍鬥寶兩脚碾地,體右轉90度,重心右移,右腿屈膝成横弓步,右掌雙 掌,由前上方經頭上方向後下方栽擊於右膝内侧,拳心向左,左掌屈肘由左向 右,護於右肘彎前侧,掌心向内,掌指向右,目祝左前方(圖4)。

上動不停,兩脚碾地,體左轉90度,左腿屈膝,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右拳變 掌,與左掌迅速向前托擊,兩掌心斜向上,掌指向前,目視兩拳(圖5)

天王托印重心後移,右腿屈膝,成左虚步;兩掌同時變拳,右拳由前向 後,再向上衡於頭上侧,拳心向外,左拳收回護於左跨外侧,拳心向後,目視前 方。(圖6)

上動不停,提左腿成獨立式,兩拳同時變掌,右掌由上向後下落,左掌由下向 上,兩掌屈肘平端於胸前,掌心向上,掌指相對,目視左侧(圖7)。

图片27

猛虎出洞左脚在前方落地,提右腿成左獨立式,右掌由後向前穿擊,高 於肩平,掌心向左,掌指向前,左掌上架於頭上左侧,掌心向前,掌指向上,目視右 掌(圖8)。

上動不停,右脚落地,速抬左脚向前一大步,落地屈膝,成左弓步,左掌由上 向前下方同右掌一起向下劈掌,然後雙掌上架於頭上方,兩掌心向上,掌指相 對,目視前方(圖9)。

上動不停,左脚抬起原地震脚落地,速抬右脚落於左脚前一步,屈膝成右弓 步,兩掌由上下落身後兩侧,迅速猛力向前穿擊,右掌在下,高於肋平,左掌在 上,高超過頭頂,兩掌心向左,掌指斜向前,目視前方(10)。

舉火燒天右腿提起,成獨立式;兩掌由前向後,舉於頭上方,掌心向上,掌指相對,目視前方(圖11)。

獨角鑽木右脚在前方落地,速抬左脚上前一步,落地屈膝成左弓步;兩 掌由頭上向下,落於兩侧後,速向前方搶擊,左掌心向上,掌指向前,右掌心向 左,掌指向前上方護於左腕後内侧,前掌高於肩平,目視兩掌(圖12)。木杆坐井兩脚碾地,體右轉90度,抬左脚下落於右脚外侧前方,兩腿屈 膝全蹲,成歇步,兩掌由左向右屈肘平護於胸前,左掌在上,右掌在下,兩掌心相 對貼緊,目視前方(圖13)

上動不停,速起身,抬右脚向右侧横踹踢腿,左掌由胸前向左後甩劈,掌心向 右,掌指斜向下,右掌屈肘護於胸右侧,掌心向内,掌指斜向下,目視右前方 (圖 14)。

图片29 图片28

上動不停,右脚在右侧一步落地,速抬左脚向右脚并攏,兩脚屈膝半蹲,右掌 由右向左下方劃半弧,然後屈肘護於右肩前,掌心向外,掌指斜向上,左掌由右向 左屈肘護於右胯外侧,掌心向内,掌指斜向下,目視前方(圖15)。

狐狸觀風兩脚碾地,體右轉90度,左足尖離地稍提起,兩掌變拳,左拳 衝擊於襠前方,拳心向右,拳眼斜向上,右拳由上向下栽擊於右胯外侧,拳心向 後,目視前方(圖16)。

金龍揚角左足向前一步落地屈膝,成左弓步;左拳由下向前方挑擊,掌 心向上,右拳屈肘收抱胸前,拳心向内,目視左拳(圖17)。

動作不停,兩翁原地不動,兩拳速變拳,右掌由前向上舉起,掌指向上,掌心 向前,左掌屈肘護於左肋前上侧,掌心向右,掌指向上,目視前方(圖18)。

图片30 图片31

雙手托塔兩脚碾地,體左轉90度,抬右脚落於左脚後外侧半步,成插 步,雙臂屈肘收回,雙掌平托於胸前,兩掌心向上,掌指相對,目視前方(圖19)。

野兔穿林兩脚碾地,體左轉90度,抬左脚向前横跨一大步落地,左腿屈 膝,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兩掌由胸前向前後兩侧穿擊,左掌心向右,掌指向前,右 掌指向前,右掌心向下,掌指向後,目視左拳(圖20)。

昂鷄落山抬左脚落於右脚閃半步,脚尖點地,右腿屈膝半蹲,成左虚 步,左掌由上向下穿於胸前,掌心向右前方,掌指斜向下,右掌屈肘收護於右肋前 下侧,掌心向内,掌指斜向下,目視前下方(圖21)。

二郎擔山右脚抬起向前移半步,落地屈膝成右弓步,兩掌由身前向後 兩侧猛力外展,掌心向外,掌指向上,目祝右掌(圖22)。

图片33 图片32

惡狼尋食兩脚碾地,體左轉180度,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兩掌收回屈肘向下,插擊於左膝前上方,掌心向内,掌指向下,目視兩掌(圖23)

上動不停,兩脚碾地,體右轉90度,右腿屈膝成右横弓步,兩掌屈財收回,護 抱胸前下侧,兩掌心向上,掌指互相插合在一起,目視左前方(圖24)。

擧火燒天抬右脚落於左脚前外侧半步,脚尖點地,成高虚插步;兩掌同 時由右向左舉於頭上方。掌心向上,掌指相對,目視左前方(圖25)。

上動不停,右脚向前離地抬起,向左扣踢,左掌由上下落,抓住右脚尖成獨立 式,右掌在頭上翻,掌心向下,掌指向左,成獨立式,目視左掌前方(圖26)。

單刀赴會右脚在左脚前外侧半步落地,兩脚碾地,體左轉180度,左脚 尖貼近右脚中心内侧處點地,兩腿屈膝全蹲成丁步;右掌由上下落於胸前,再迅速 向右侧平掃,高於肩平,掌心向下,掌指向右,左掌屈肘護於左肋前侧,掌心向 上,掌指向右,目視右前方(圖27)。

图片34

魁星抱鬥起身,兩脚碾地,體右轉90度,左脚移步與右脚并步站立;兩 掌同時收回,屈肘交插於胸前,掌心向上,掌指斜向前,右掌在上,左掌在下,目視 兩掌(圖28)。

猿猴攀枝兩脚碾地,體左轉90度。提右腿成獨立勢,兩掌變拳,左拳上 舉於頭上左侧,拳心向前,右拳屈肘護於胸前,拳心向上,目祝前方(圖29)。

上動不停,右脚落地震脚,左脚抬起向左跨一步,落地屈膝成馬步,兩拳變 拳,左掌由上下落,再向左侧平掃,右掌由下向上架於頭頂前上方,右掌心向上, 左掌心向下,兩掌指全向左,目视前左侧(圖30)。

馬步四平兩脚碾地,體右轉180度,成插步;兩掌屈肘收於胸前變拳,再 迅速向左右兩侧衡擊,拳心斜向下,目視左前方(圖31)。

上動不停,右腿抬起由右向左横跨一步落地,兩腿屈膝成馬步,兩拳屈肘收 於兩肋,再迅速向前衡出,兩拳心向下,於肩同高,拳眼相對,目視前方(圖32)。

图片35

黑熊現背(臂)右腿少屈膝,兩拳變掌由前向後下方兩侧抓擊,掌心斜 向外,掌指斜向下,目視右臂(圖33)。

金牛奔波兩脚碾地,體左轉90度,左股屈膝成左弓步,左掌由下向上斜 穿於頭上左前方,掌心向前,掌指斜向上,右掌屈肘護於左肋外侧,掌心向後,掌 指斜向上,目視前方(圖34)。

玉兔拜月兩脚碾地,體右轉90度,抬左脚落於右脚前外侧半步,屈膝全 蹲成歇步;兩掌由左上方同時收回兩側,然後屈肘合掌抱於胸前,目視前方 (圖 35)。

图片36

金豹下山起身,抬右脚向上侧横踹踢;左掌由右向左下方抓擊,掌心向 下,掌指斜向左,右掌變拳,屈肘護於胸右侧,拳心向内,目視左掌)(圖36)。

上動不停,右脚在右侧半步落地;左掌同時由左向右横推於右肋外侧,掌心向 右,掌指向上,右拳變掌甩擊於身後右側,掌心向内,掌指斜向下,目視右前方 (圖 37)。

仙人栽花兩脚碾地,體右轉90度,抬左脚落於右脚前半步,兩腿屈膝成 歇步;左掌由上向下劈於身後左下侧,掌心向右,掌指斜向下,右掌由下向前上方 穿擊,掌心向左,掌指斜向上,目視前方(圖38)。

僕地游龍起身,左腿屈膝全蹲成左僕步;左掌由後向上,再向前下方 劈擊於左膝内侧,掌心向右,掌指向前,右掌變拳,屈肘上架於右耳後上侧,拳心 向左,目視左脚(圖39).

金鷄回頭起身,右脚抬起落於左脚内侧前方,兩腿微屈膝;左拳向前上 方衡擊,拳心向下,右拳收回後迅速向右挑擊,拳心向上,目視右拳(圖40)。

图片37

二郎擔山抬右脚向前半步,屈膝成右弓步;右拳由後向前衡擊,左拳由 前向右崩擊,兩拳高於肩平,拳心向左,拳眼斜向上,目祝右拳(圖41》

後退封門兩脚碾地,體左轉180度,抬左脚後退於右脚後半讓,右脚尖 點地,成高虚步國右拳屈肘收抱於右肋前,拳心向内,左拳變拳,挑於胸前,掌心 向前,掌指向上,目視左掌(圖42)。

收勢歸原右脚抬起後退落左脚後,兩脚碾地,右轉90度;右拳變掌,於 左拳同時屈肘收回胸前,再向左右兩侧外展,高於肩平,掌心向下,掌指向外,目 視前方(圖43)。

上動不停,兩掌由兩侧屈肘合掌供於胸前,掌心相對,掌指向上,目視前方 (圖 44)。

图片38

上動不停,左脚向右脚并攏站立,兩掌由胸前向下落於兩侧,然後向上向 内,再向下落於雨胯外侧,五指并攏,掌心向内,掌指向下,緊貼兩胯,目視正前 方。

二九、少林地煞拳

地煞拳是少林寺元初緊那羅和尚所創編,原有七十二勢,後經明代武僧同梁 精選,升華爲二十八勢,其特點是善用重拳鑽打,崩肘衡心,掠掌欲腹,揚掌作 虚,麻痹或攬敵對方視綫,宜乘機重拳直擊對方要害,也重於下盤的足腿功法,尋 機跺、踢、蹬、瑞,若遇不策時騰躍而遥去.,侧閃而避身。此乃拳攻虚邪,掌削政 打、足踢陰脛,鐵肘鑽心,益者窮攻、失者遥去、卓技明智、三合則勝。

1拳譜曰:

七十二式地煞拳,少林羅王傳在先。上步起勢開通路,黑煞折掌神威顯。 惡虎登山向前闖,黑虎搜山雙手攔。黑熊摇臂功力大,大蟒奔川走山邊。 孤烏回頭夜啼鳴,白蛇吐信奔前穿。豹子翻身回身轉,俠客坐馬穩如盤。

鹞子鑽天向上舉,葬門頂禮把命還。趟雲衡營敵人怕,横掃千軍倒下邊。 老君指路下地府,小鬼縮身難進前。老君拜佛雙手舉,引路豐都兩層天。 站山觀景四下看,回身進闢不回還。鐵牛耕田用力攻,野馬奔川踏塵田。 小鬼翻山猛一轉,嫦娥趕月喜心間,進身驅敵速環進,黑煞舉幡迎風展。 脚飛天邊團團轉,金星墜田回家圓。十字黑叉胸前護,羅漢張口把禮還。 收勢歸原收招住,地煞收勢在嵩禪。

2動作順序

起勢,黑煞拍掌,惡虎登山,黑虎搜山,黑熊摇臂,大蟒奔川,孤鳥回頭,白蛇 吐信,豹子翻身,俠客坐馬,鹞子鑽天,葬頂禮,趟雲衡營,横掃千軍,老君指 路,小鬼縮身,老君拜佛,引路豐都,上山觀景,回身進關,鐵牛耕田,野馬奔川,小 鬼翻身,嫦娥趕月,進身驅敵,黑煞舉幡,脚飛天邊,金星墜地,十字黑叉,羅漢張 口,收勢歸原。

3動作圖解

起勢兩足成八字站立,身胸挺直,兩臂自然下垂,五指并攏,掌心向内, 掌指向下,貼近兩跨外侧,目視正前方(圖1)。

黑煞拍掌抬左脚向左侧跨小半步,落地站立;兩掌由兩侧下方,屈肘上 舉於胸前,(鳴掌)左掌在下,掌心向上,右掌在上,兩掌心相對,掌指斜向上,目視 前方(圖

惡虎登山兩脚碾地,體左轉90度,抬左脚原地震脚落地,速抬右脚前上 一大步,落地屈膝成右弓步;兩掌同時變拳,右拳由後向前衡擊,拳心向下,左拳屈 肘收抱於左肋外侧,拳心向上,目視右拳(圖3)。

黑虎搜山抬左脚向前稍移半步,屈膝微蹲,右足尖點地成虚步;兩拳同 時變拳,由左向右展劈,兩掌屈肘展於右侧方,掌心向外,掌指斜向上,右掌高於 眉齊,左掌高於肋平,目視右侧方(圖4)。

黑熊摇臂抬左脚前上一大步,落在後兩脚碾地,體右轉90度,兩腿屈膝 半蹲成馬步,右掌變拳同時於左掌由右向左劃半弧後,猛力向右侧拐擊,右拳屈肘拳心向下,肘尖向右,左掌屈肘護於右拳左侧,掌心向右,掌指向上,目視右侧 (圖 5)。

動作不停,左腿屈膝右腿伸直成左弓步,左掌也變拳,由前向左上侧擺擊,拳 心斜向前,右拳屈財上挑於右侧,拳心向後,目視右前方(圖6)。

图片39

大蟒奔川兩脚碾地,體左轉90度,兩脚離地向前踮跳少半步,落地屈膝 成左弓步,兩拳同時向前,向上劃弧,然後右拳迅速變掌,向前方推出,掌心向 前,掌指向上,左拳屈肘護於腰間左侧,拳心向下,目視右掌(圖7)。

孤鳥回頭兩脚碾地,體右轉90度,左腿屈膝成横弓步,右掌變拳,由左向 上再向右侧反背砸擊,拳心斜向上,左拳由下向左上侧衡擊,拳心向下,目視右拳 (圖 8)。

图片40

白蛇吐信兩脚碾地,體左轉90度,左腿屈膝,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兩拳同 時向前猛力衡出,拳高過頂,兩拳心相對,目視兩拳(圖9)。

豹子翻身兩脚起跳,體右轉360度,落地後兩腿屈膝成左後虚步;兩拳隨 轉體的同時,迅速變掌向前方推擊,兩掌心向前,掌指斜向上,目視兩掌(圖10)。

(1(3)俠客坐馬抬左脚上前一步落地,兩脚碾地,體右轉90度,兩腿屈膝成弓 步;兩掌同時變拳,屈肘抱於腰間兩侧,拳心向下,目視前下方(圖11)。

鷂子鑽天兩脚碾地,體右轉90度,右腿屈膝,左腿燈直,成右弓步;左拳 由後向前,再向上衡擊於頭上左侧,拳心向右,右拳由前向外劃弧甩擊於身後右 侧,拳心斜向上,目視前方(圖12)。

葬門頂禮兩脚環地,體左轉90度,抬左脚向右横踮半步落地,右脚迅速 抬起向右下侧鏟擊横踹;同時兩拳變掌,屈肘上托於頭前方,兩掌心向上,指尖相 接在一起,目視前方(圖13)。

趟雲衝營右脚在左侧落地,兩脚碾地,右腿屈膝成右弓步,同時兩掌變 拳,左拳由上落於左侧肋下後,再猛力衡向前方,高於肩平,拳心向下,拳眼向 右,右拳由上屈肘收回,抱於右肋外侧,拳心向上,拳眼向外,目視左拳(圖14)。

图片41

横掃千軍兩脚碾地,體左轉180度,左腿屈膝,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左 拳變掌,由後經左向前掃劈,右拳緊隨左掌,用力前掃,扣於左掌後根部,左掌心 向上,掌指向前,右拳心向左,拳眼向上,目祝掌拳(圖15)。

老君指路兩脚碾地,體右轉90度,抬左脚於右脚并步站立;右掌變劍者 指(即金剪指),由左向右直臂點擊,右掌屈肘變拳,收抱於左胸侧,拳心向内,拳眼 向上,右掌心向前,高於肩平齊,目視右掌指(圖16)。

小鬼縮身枱右脚向後,落於左脚後外侧少半步,兩腿屈膝全蹲成歇 步;左拳變掌由上向下,用掌背屈肘反拍,右指變掌屈肘收回迎搫左掌背,兩掌心 向上,交合於交胸前下側,目視前方(圖17)。

老君拜佛起身,兩脚碾地,體右轉90度,抬右脚於左脚并步站立,兩掌 由下向上,向後劃小弧型圈,然後屈肘合掌拱於胸前,指尖高於鼻平,目視前方 (圖 18)。

引路風都左脚前移小半步,左掌變拳,由後向前直臂衝出,拳高於肩 平,拳心向下,拳眼同.右,右掌屈肘收護於右肋外惻,掌心向上,目視左拳(圖⑶)。

站山觀景左脚抬起向前半步落地,速抬右脚上前於左脚并步站立,左 拳變掌,由上向下落於左胯外侧,右掌由後向前下方落於右胯外侧,兩掌緊貼兩 胯,掌心向内,掌指向下,目祝前方(圖20)。

图片42

回身進關.兩脚碾地T體左轉90度,右脚枱起向右侧跨小半步,落地站 立;兩掌由兩侧屈肘端於胸前下外侧,右掌在下,掌心向下,左掌在上,掌心向下, 兩掌指向外,目視左侧方(圖21)。

上動不停,兩脚碾地,體左轉90度,抬右脚離地,左腿站直,成獨立步,兩掌變 拳,左拳向前衡出,拳心斜向右,拳高於肩平,右拳屈肘護於胸前,拳心向内,目視 左拳(圖22)。、

動作不停,右脚前上一步落地站穩,左脚抬起獨立式,右拳向前直臂衡拳,拳 心向左,高於肩平,左拳屈肘收抱於肋下左僧,拳心向内,目視右拳(圖23)。

火牛耕田抬左脚上前一大步,落地屈膝成左弓步,身向前探,右拳由上 向前下方栽擊,落於左腿内侧,掌心向左;左拳屈肘護於左胯外侧,拳心斜向上,視前下方(圖24)。

图片43

野馬奔川兩脚原地不動,左拳由後向前衡出,拳心向上,右拳屈肘上提 於左財彎處,拳心向内,目視左拳(圖25)。

小的鬼翻身兩拳向下着地,身向上翻,兩脚尖向上,脚面綳平,中間相 距三脚,兩拳心向前,目視前方(圖26)。

上動不停,身體向前翻轉180度,兩脚向前落地,回復兩拳在上,拳心向前,目 視前方(圖27)。

嫦娥趕月兩脚碾地,體右轉90度,右腿屈膝成右弓步;右拳由後向前銜 擊,拳心向左,左拳由後向前挑擊,拳心向右緊護右小臂内侧,目視右拳(圖28)。

進身驅敵抬左脚上前一步落地,右脚提起成獨立步;左拳向前衡擊,拳心向下,右拳屈肘^蔓於左小臂内侧,拳心向左,目視左拳(圖29)。

图片45 图片44

動作不停,右脚向前一步落地,左脚上枱起,右拳向前擊,拳心向左,右拳 屈肘護于胸前下侧,拳心向右,目視前拳(圖30)。

動作不停,左脚上前一步落地,右脚速提起,左拳向前衡出,拳心向右,右拳 屈肿收於胸前下侧,拳心向左,目視前方(圖31)。

黒煞舉幡右脚上前一步落地,兩脚碾地;體左轉90度,左腿提滕成獨立 式,脚尖綳平下垂,右拳向右側上方劃孤上奉,拳心向前,左拳屈肘護於胸前,拳 心向内,目視前方(圖32)。

脚飛天邊左脚不落地,速抬右脚向右上方擺踢;體右旋90度,當全身騰 空時,速出兩拳變掌,由右向左拍右脚面,目視兩掌(圖33)。

金星墜地兩脚前後落地,相距一步,右腿屈膝成右弓步;左掌變拳,由 上向前下方栽擊,拳心向右。右掌屈肘變拳,護於右肋前侧,拳心向左,目視前下 方(圖34)。

十字黑叉兩脚碾地,體左轉90度,抬左脚向右脚并攏站立;兩拳變掌, 由下向身前屈肘交叉成十字手,兩掌心向外,掌指斜向上,目視前方(圖35)。

羅漢張口 兩脚原地不動,右掌由左向下再向右向上横架於頭上前方, 掌心斜向上,掌指向左,左拳屈肘抱於胸前,拳心向内,目視前方(圖36)。

图片46

收勢兩脚并步不動,右掌下落於胸前,左拳變掌,與右掌同時向下向外向 上向内劃弧,然後下落在兩胯外侧,掌心向内,掌指向下,目視正前方。

三十、少林降妖拳

據拳譜記载:降妖拳是宋代福居和尚根據覺睿和尚在十八盤(今偃師縣和 登封縣交界的山區)孤僧打敗十三個强盗的技法創編的,原有四十六勢,後經清 代的如净和尚簡化爲三十四勢,傳至今日。該拳勝敵之妙,在以虚謗敵,後以實進 招,遇高偷陰泉,遇倭破金冠,遇胖打左右,遇瘦先封眼,遇强施纏頑,散銳後巧 鏟,虚實兼機施,合技妙中玄。覺睿先師之拳驗,透露此拳虚實兼用,量技施招,攻 則凶猛,打則狠打,退則遥遠,間則疾避的特點。

1拳譜曰:

三十六勢降妖拳,福居禪師有真傳。起勢金則站玉柱,金剛敞把賊攔。 夜叉探海往奔前闖,敗勢滚腸切中盤。懷中抱月防敵猛,猿猴縮身坐一團。 馬步單鞭變撑敵,馬步蹲樁四平端。二郎擔山趕日月,猿猴望山坐下邊。

力士追風急妙迅,金剛敬酒回頭獻。二郎擔山雙挑起,弓步打虎力量全。

脱袍讓位奔前去,行步撩袍上下展。羅漢抱肘威力抖,天王甩袖展一邊。

雙手托印胸前護,張三取寳拿胸前。馬步四平坐樁步,敬德舉鞭抱妖斬。

金豹翻身猛力轉,恨夫來遲敵手纏。羅漢坐山穩如鐘,童子送書到面前。

站立觀虎四下看,力士降魔妖鬼斬。僕地降妖按地下,猛虎揚尾妙法玄。 二郎擔山趕0月,并步劈珠在面前。馬步坐椿圓又圓,黄忠拉弓射利箭。

寇准脱靴單手找,收勢歸原路法全。此爲降妖玄妙法,走罷單拳再拆拳。

歌訣曰:

降妖拳法有六翻,翻翻路路要説全。一路降妖出深山,二路降妖古店間。

三路降妖過大江,四路降妖大街前。五路降妖在樓豐,六路降妖野村邊。

習成降妖六路法,群妖惡魔斬殺全。縱有群妖衆多廣,大筆一掃化灰烟。

2動作順序

起勢,金剛敞門,夜叉探海,敗式滚腸,懷中抱月,猿猴縮身,馬步單鞭,馬步 蹲樁,二郎擔山,猿猴望山,力士追風,金剛敬酒,二郎擔山,弓步打虎,脱袍讓位,行步撩袍,羅漢抱肘,天王甩袖,天王托印,張三取寳,馬步四平,敬德舉鞭,金 豹翻身,恨夫來遲,羅漢坐山,童子送書,站山觀虎,力士降魔,模地降妖,青龍揚 尾,二郎擔山,并步劈珠,馬步坐樁,黄忠拉弓,寇准脱靴,收勢歸原。

動作圖解

⑴起勢兩足乘小八字步站立,身胸挺直,兩臂自然下垂,五指并攏,贴緊兩 胯外侧,掌心向内,掌指向下,目視正前方。(圖1)。

金剛敞門抬左脚向左横跨一步,右脚外碾,屈膝成右弓步;兩掌由兩前 側,向後上方机展,掌心向下,掌指向外,目視右前方(圖

探海取寶兩脚碾地,體左轉90度,左艇屈膝成左弓步,兩掌由後用力向 前穿擊,臂伸直與肩平行,兩掌心相對,掌指向前,目視兩掌(圖3)。

敗式滚腸兩脚碾地,體右轉90度,右腿屈膝成横弓步,右掌由前向後劈 擊,然後下插於右膝内侧襠前,掌心向左,掌指斜向下,左掌屈肘由左向右穿於右 肩前^掌心向外,掌指斜向上,目視前方(圖4)。

動作不停,兩脚碾地左轉90度,抬右脚與左脚并步,兩腿屈膝成高蹲步,右掌 由後向前穿擊,掌心向上,掌指向前,左掌變拳由後向前衡擊,栽於左手心上,拳 心向下,右掌向上托住左拳,目視前方(圖5)。

图片47 图片48

懷中抱月抬右脚向前上半步,兩脚碾地,體右轉90度成插步;右掌變 拳,與左拳同時屈肘,抱於胸前兩侧,拳心向内,拳眼向上,目視前方(圖6)。

猿猴縮身兩脚碾地左轉體180度,兩腿屈膝全蹲,左足尖點於右脚内 侧,成丁步;兩拳屈,时抱於胸兩侧,拳心向内,拳眼向上,目視前方(圖7)。

馬步單鞭兩腿直膝起身,抬左脚向左跨步,兩腿屈膝成馬步,兩拳變 掌,直臂向兩侧穿刺,掌心向下,掌指向外,成一條綫平行,高與肩平,目視前方 (圖 8)。

图片49 图片50

馬步蹲樁兩脚原地不動;兩掌變拳屈肘抱於胸前下側,拳心向内,拳眼 斜向上,目視前方(圖9)。

二郎擔山兩脚碾地,體左轉90度,左腿屈膝,右腿伸直,成左弓步,兩拳 從胸前向前後猛力衡出,左拳心向右,右拳心向上,兩拳高與耳平,目視右侧 (圖 10)。

猿猴望山抬右脚在左脚前一步落地,脚尖點地,左腿屈膝成虚步,兩拳 在前後同時屈肘,收抱於胸前,兩拳心向内,拳眼向夕卜,目祝雙拳(圖11〉。

力士追風抬左脚上於右脚前一步,落地屈膝成左弓步;兩拳變掌,左掌 由後前猛力推成正立掌,掌心向前,掌指向上,右掌屈肘護於右肋外侧,掌心斜向 内,掌指斜向前,目視左掌(圖12)。

金剛敬酒右脚抬起前移半步,兩腿屈膝成歇步;兩掌變拳,由前方向左 向後衡擊,兩拳心向内,拳眼向上,目視兩拳(圖13)。

二郎擔山兩脚碾地,身向右旋,兩腿仍變成左弓步,兩拳由左向右旋轉 變掌,向前後展開,兩掌尖高與耳平,掌心向外,掌指向上,目視左掌(圖14)。

動作不停,抬右脚向前落於左脚内侧,兩腿屈膝,右掌由後向前方掃擊,然後 端於胸前,屈肘上托,掌心向上,掌指幾左,左掌由前上方屈肘由抱於肚腹外侧,掌心向内,掌指向右,目視兩掌(圖15)。

图片51

動作不停,右脚向前上一步,落地屈膝成右弓步,兩掌在身前變拳,迅速向前 後兩侧衡擊,拳心向左,拳眼向上,目視右拳(圖16)。

弓步打虎左拳向前猛力衡擊,拳心向右,拳眼向上,右拳上架頭上前 方,拳心斜向後,拳眼斜向上,目視左拳(圖17)。

图片52

脱袍讓位抬左脚與右脚并步站立,兩拳變掌,右拿下落身前與左掌同 時向身兩侧後方甩療,掌心向上,拳指向後,與兩腕相平,目視前方(圖18)。

行步撩袍抬右脚前上一步,落地屈膝成右弓步;同時右掌由身後向 上,向前下方劈擊,掌指向下,右掌由身後向下,向前上方撩挑上舉前方,兩掌心 斜向後,左掌指向上,目視前下方(圖19)。

羅漢抱肘兩脚碾地,體左轉90度,兩腿屈膝成馬步;右掌變拳,由右向 左上方衡擊,屈肘衡於左肩前上侧,拳心向後,拳眼向内,左掌由上向左下方輪劈 後,屈肘抱於右肋外侧掌心向外,掌指向上,目視左前方(圖20)。

天王甩袖抬左脚向右脚并步,屈膝半蹲成蹲步,同時右拳變掌,由左向 右平展,甩於右侧方,高與胸平,掌心向下,掌指向右,左掌屈肘護於右尖下方,掌 心向後,掌指向右,目視右侧(圖21)。

图片53

天王托印 兩腿直立,兩掌屈肘互相交合,左掌在目,右掌在下,兩掌 心相對,掌指向外,平托於胸前,目視前方(圖22)。

張三取寶兩脚原地不動,左手反腕抓住右手,向下沉於襠前,兩手向 内,左手握緊,目祝前方(圖23)。

浏览1,30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