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二路小洪拳
二路小洪拳是少林寺還俗僧根據少林小洪拳和羅漢十八手等套路的基本技 法從中吸收精華而創編的,共有18個動作,具有短小精悍,舒展大方,實戰性强的 特點,在腿法上,重於跳、騰、踮、翻、飛脚等,使節奏緊驟,虎勢龍威,其技法以 抓、撲、摟、甩、抛、掠、揣、推、彈、踢、翻、滚等,貫穿始終;一氣呵成,使人感到剛健 雄猛,勇不可擋。
該拳廣泛的在魯、蘇、皖、豫一帶流行,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練此拳者不下於 5萬人。精其技者有素法、德右等。本套珞就是根據德炎武師的示範動作而整理編 寫的。
1歌訣
二珞小洪拳,如静襌師傳。源出真魁師,僅傳十八拳。
探格返曹州,武藝驚四方。雖僅十八勢,把把盡奇巧。
善施大開門,穴内取膽泉。骇驍骤變疾,霎間龍落灘。
2動作順序
預備勢梅花手敝門坐虎勢左右揚掌夜叉戲海燕子抄水卧式 打捶轉身打虎合掌擺蓮金鷄獨立鳳凰旋窩轉身打虎三響二起枯 樹盤根二起踩脚旋風脚勾跟帶腿飛擺蓮鴻F1射雁收勢。
3動作圖解
預備勢兩足并立,身胸挺直,兩臂下垂,兩手五指并擺,貼於大腿前面, 掌心向下,目視前方(圖1)。
梅花手抬右脚震脚(響亮),左脚向前半步成插步。同時兩手由下經外往 上向内劃弧,屈肘在胸前交叉成插手,掌心向外,兩腿微蹲。目視左侧(圖2)。
敞門左脚略左移,兩脚并擺立正。兩手同時由内向外侧推出,兩掌心向 夕卜,掌指向上。目視左前方(圖3)。
坐虎勢右脚移於左脚前外侧半步,順勢全蹲成歇步。同時右手經下向上繞弧,上架頭上前方,掌心向前,左手命上向下在體後甩成勾手。目視左侧前上方 (圖4)。
左右揚掌兩脚不動,起身成插步站立。同時左手經下向上繞弧至胸前, 向左前上方推出。右手由外向内收回護於胸前。目視左掌(圖5)。
上動不停,右掌由左向右上方療出,掌心向上,左掌屈肘護於胸右侧。目視左 侧(圖6)。
夜叉戲海抬左脚向左邁一步,樸地伸直,右腿全蹲,成左樸步。同時右手 由上向左經頭後往右劃狐,然後在右後侧上方成勾手。左手由右隨勢向左前方 抓,上體向左侧斜。目視左手(圖7)。
燕子抄水收左脚提膝。同時左掌經前由外向内抄,然後隨勢向懷内搁, 屈肘變拳,護於腹間。右手隨勢向内撩,然後成掌向右上方撩。目視左侧(圖8)。
上動不停,左脚向左落一步,以々脚爲軸,體左轉180度,同時右腿提膝。右手隨勢由右向左侧下方抄撩,然後變拳,屈肘抱於腹侧。左拳變掌,隨勢向左侧上方 甩成勾手,目視右侧(圖9)。
卧式打捶右脚向右侧落一步,抬左脚移於右脚後外侧一步,兩腿成插 步,接着屈膝全蹲成歇步。同時兩掌變拳,右拳向右侧衡擊,拳心向下,左拳向右 架於頭上前方,拳心向前。目視右拳(圖10)。
轉身打虎起身,兩脚碾地,體左轉270度,兩腿成左弓步。同時右拳隨勢 向前衡擊,拳心向下。左拳由胸前向左侧上方劃弧,架於頭上前方,拳心向前。目 視右拳(圖11)。
合掌擺蓮兩脚碾地,體右轉90度立正。同時兩拳變掌,在胸前合擊。目 視前方(圖12>
上動不停,兩脚隨向右轉身90度,抬右脚向前上方彈踢,同時出兩手由外向 内拍擊右脚兩侧(響亮)。目視兩手(圖13)。
金鷄獨立右脚向前落一步,左膝向前提起。同時兩手向前環弧,然後右 手由下向上,架於頭上前方,掌心向前,左手由前向外上向下。再向後甩成勾手。 目視左侧(圖14夂
風凰旋窩左脚不落地,以右脚爲軸,體右轉90度,抬左腿向左侧彈踢。 同時兩掌隨勢向兩侧上方斜展,掌心向前。目祝左侧(圖15)。
接上動作,左脚向左落一步,以左脚爲軸。體左轉180度,同時抬右脚随勢向 右侧彈踢,兩手在轉身時會於胸前環弧,轉身後向兩侧斜展,掌心向前。目視右脚 (圖 16)。
接上動作,右脚向前方落一步,以右脚爲軸^體左轉180度。同時抬左腿隨勢經後向左掃彈,兩手由胸前向兩侧展僚。目視左侧,(圖17)。
轉身打虎左脚落於左侧一步,兩脚碾地,體左體90度。兩手隨勢向前環 弧,然後抬右脚前上一步,兩脚碾地,體左轉180度,成左弓步。兩手隨勢向前上方 療抓。接着右脚前上一步,兩脚碾地,體左轉180度成左弓步。同時兩掌變拳,右拳 向前衡擊,拳心向下。左拳由内向外劃派,上架於頭左侧,拳心向前。目視右拳 (圖 18)。
三響二起抬右腿向前頂膝,同時右拳變掌向前拍打右大腿上部(響 亮),左拳經後繞弧下落屈肘抱於腰間。目視右掌(圖19)。
接上動作,右脚向前落一步,抬左腿向前頂膝。同時左拳變掌向前拍打左大 腿(響亮),右掌變麥屈肘抱於腰間。目視左掌(圖20)。
接上動作,左脚不落地,枱右脚向前向上彈踢。當全身騰空時,右拳變掌,向 前拍打右脚面(響亮)。左掌變拳,屈肘抱於腰間。目視右手(圖21)。
枯樹盤根右脚向前落一步,兩脚碾地,體左轉90度,抬左脚移於右腿後 外侧一步,兩腿成插步,然後兩腿屈膝全蹲成歇步。同時左拳變掌,與右手會於胸 前環劈,然後右手向右側下方斜劈,左手由下向左侧上方撩出,掌心向外。目視右 手(圖22)。
二起踩脚起身去脚右移一步,兩脚碾地,體右轉90度。兩脚向前縱跳, 當全身騰空時,出右手拍打右脚面(響亮),左手收回腰間。目視右手(圖23)。
旋風脚右脚向前落一步,抬左脚前上一步成左弓步。右手經左向前下 方撩打,左拳屈肘提臂,護於胸前上部(圖24》
接着抬右脚向前由外向内旋踢,同時出左手向右拍擊右脚内侧,右手向右側斜撩。目視右脚(圖25)。
勾跟帶腿右脚落於右侧一步。兩脚碾地,體右轉90度,抬左脚向右後方 倒踢,出右手後拍擊左脚底。同時左手向前上方撩。目視左後方(圖26)。
接上動作,兩脚不動,左手由前向後拍擊左脚外侧,右手由後向前上方療 出視左手(圖27)。
收勢收右脚與左脚并步立正。同時兩手在胸前交會,然後向外向内下 垂臂,掌貼於兩大腿外侧,掌心向裏,掌指向下,身胸挺直。目祝前方(圖30)。
一六、少林大洪拳
大洪拳是在小洪拳的基礎發展形成的,其架勢比小洪拳略大,步型有所增 加,技法也較周全,故稱大洪拳。清末,少林寺武僧游訪大江南北、長城内外,把此 拳授於民間,各地門徒在長期的演練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删,各自按照本門派的 傳統技法、作了修訂,陸績創編了新套路,但其名仍稱少林大洪拳。在巧合時,新 編的大洪拳又原回到了少林寺院,被衆僧習練,僧便按照新套路入寺的順序,擬 名爲一路、二路、三路、四路等,據傳,目前大洪拳的套路約有十三路之多,各具特 色、各有所長。
1歌訣
太祖洪拳贵招難,拉開四平前後展。左青龍來右探馬,剪子股下擒拿關。 横眉望去如反背,火炮起處虎搜山。鹧子鑽林只一躲,昭陽起手亂丢碑。
左邊丢下騎馬勢,右邊拉開探馬拳。兩脚踢擊如飛燕,古樹盤根在中間。
十字踩脚往下打,上步就是昭陽拳。斜行虎來下單鞭,太祖一掃佔中原。
臂梢打過左顛還,退步固到斧劈前。若問此拳出何處,嵩山古刹少林傳。
2動作順序
預備勢白雲蓋頂箭步單叉盤肘雙恨脚雙雲頂大七星大單鞭 懷中抱月三衡炮大束身雙砸捶絶手雙雲頂七星單鞭懷中抱月 上步扳手三搶手回頭望月三扒手小虎抱頭提手炮箭步罕叉盤 肘迎面沙雙絶手右左盤肘 提手炮 兩搶手 十字踩脚 二起
踩脚金剛搗臼提手炮金鷄獨立三摇手鷂子翻身海底撈月三搶手 單叉鹤子鑽林踢腿擺脚絶手雙雲頂大虎抱頭提手炮箭步單 叉二起踩脚坐山架收勢。
3動作圖解
預備勢兩脚并擺,挺胸立正。兩手抱拳於腰間。目視前方(圖1)。
白雲蓋頂左脚左跨半步。左拳變掌,經左侧向前方劃弧,上架於頭前上 方,掌心向上,掌指向右。右拳仍抱於腰間,目視左方(圖2)。
箭步單叉右脚左跳一步,左脚隨之前伸,成左樸步。左掌變拳隨勢經外 侧繞狐掠一上,砸擊襠前,拳心向裏。右拳抱於腰間。目視左上方(圖3)。
盤肘起身,左腿屈縢,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右拳由内經上方劃弧後回胸 前屈肘贴胸,拳心向下,肘尖向前。左拳由内向外上方劃?瓜後上架於頭前上方,拳 心向前。左拳與右肘尖、膝蓋上下成直綫。目視前方(圖4)。
雙恨脚雙雲頂體右轉90度。左脚向右横上一步,右脚與左脚并步震脚 (響亮)。兩拳變掌由下向左上方繞頭劃弧一圈。左拳變掌與右拳於胸前相擊。目視 前方(圖5)。
大七星右脚向右一步,體右轉90度,略前移,脚尖點地成虚步。左掌變 拳,兩拳同時向前衡出,左拳置於右腕部,拳心向下。兩腿向下微蹲。目視兩拳 (圖 6)。
大單鞭左脚後移一步,體左轉90度成左弓步。兩拳回胸前由内向兩侧擊 出,高與肩平,兩拳眼向下。目視左前方(圖7)。
懷中抱月體左轉90度,收左脚成虚兩拳由下向胸前劃孤環抱,形如圓月,左拳在下,兩拳向裏,目視前方(圖8)。
三衝炮左脚跟落地,右脚與左脚并步震脚。同時出右豢經前由下向前上 方屈財衡拳,拳心向裏。左拳向右横衡,置於右财下侧,距財尖三寸處(圖9)。
接着退左脚成右弓步。順勢上衡左拳(圖10);接着再退右脚上衡右拳。目視右 拳(圖11)。
大束身左脚收於右脚内前方,體右轉90度,成左虚步。左拳由下經前向 内劃弧後直臂下落於左腿外侧,拳心向外。右臂屈肘夾肋上衡拳,拳高至右耳外 侧,拳心向裏。兩腿微微下蹲。目視左侧(圖12)。
兩砸捶左脚左跨一步,體左轉90度,成左弓步。左拳經過胸前劃弧,朝 前下方砸擊,拳眼向上。右拳抱於腰間(圖13);
接着右脚前上一步成右弓步。出右拳經胸劃弧向前下方砸擊,拳心向左,左 拳收回腰間。目視右拳(圖14)。
絶手左脚前上一步成左弓步。兩拳同時由後劃弧向前下方衡擊,拳心 向下,右拳置於左腕内侧。目視兩拳(圖15)。
雙雲頂體右轉90度,兩拳變掌由左下方同時向右上繞頭劃弧一圈。右 脚隨勢横上步成插步。目視前上方(圖16)。
七星體右轉90度。右脚向右一步,收右脚,屈膝下蹲成右虚步。兩掌變 拳,同時向前擊出,高與肩平,拳心向下。左拳置於右腕内侧,腿微蹲。目視兩拳 (圖 17)。
單鞭體左轉90度。左脚向左横開一步,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兩拳回胸前 内旋抖腕後向兩侧擊出,高與肩平,拳心向下。目視左方(圖18)。
懷中抱月收左脚落於右脚内侧,脚尖點地成虚步兩拳回胸前向内環 派後,屈肘環抱,形如抱月。左拳在下,右拳在上,兩拳心向内。目視前方(圖19)。
上步扳手左脚前跨一步,成左弓步。左拳變掌從右腋下掏出,向前成正 立掌扳擊,掌心向裏,掌指向上^右拳抱於腰間。目視左掌(圖20)。
(圖24);左腿前上步,體右轉90度,右腿屈膝,左腿蹬直成右弓步。兩手回胸前,右 掌向右上方劃弧後上架於頭前上方,掌心向前。左手由下向上劃弧一圈後直臂 下穿,落於左腿外侧,掌心向夕卜上體右探,目視左方(圖25)。
三机手體右轉90度,左脚向右脚後横跨一步成插步。兩手由左向右 拔,目視右後方(圖26);右脚前上步,體左轉90度,兩手由右往左拔;再抬左脚向右 脚後横跨一步成插步,兩手由右向左拔;接着右脚與左脚并步,震右脚。兩掌變拳 向前衡擊,拳心向下。兩腿半蹲。目視兩拳。
小虎抱頭右脚稍向右移,體右轉90度成右弓步。右拳經左由下向右上 方劃弧至頭右上方。左拳由下經左向右劃弧至胸前向右横穿,左肘前頂,右肘外 擺。右拳在上,左拳在下,兩拳眼相對。上體微右傾。目視左侧(圖27)。
提手炮左脚前上半步與右脚并步,震右脚。左拳變掌向右與右拳在胸 前相擊。兩腿微下蹲。目視前方(圖28)。
箭步單叉右脚左跳一步,左腿隨之向左抻直,右腿全蹲成撲步。右拳抱 於腰間,左拳下垂護陰&目視左侧(圖29)。
盤肘起身,左腿屈膝,右腿燈直成左弓步。右拳屈肘貼胸,左拳上架於 頭前上方,左拳、右肘、左膝成一直綫,目祝前方(圖30)。
迎面沙體右轉90度,上體下沉,右手順勢下抓,左掌掠前,目視右上方 (圖31)。體右轉90度,右脚略收再一步,左腿屈膝後翅。右手由後向前上方甩出,左 手抱拳於腰侧,上身微前傾。目視前方(圖32)。
雙絶手左脚落地後,雙脚前跳,左脚趕先落地成左弓步。兩拳由上向下 砸擊,拳心向下,右拳置於左腕内侧,目視兩拳(圖33);
右脚前跳半步,左腿屈膝後翅。兩拳由後經上向前砸去,左拳置於右腕内 侧,拳心向下。目視兩拳(圖34)。
右左盤肘左脚落地,體左轉180度,左腿屈膝,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左拳 由内向外劃狐後上架於頭前上方,拳心向前。右拳屈肘貼胸(圖35>:
右脚前上一步成右弓步,右拳經前上架於頭前上方,左拳出肘頂胸。目視前 方(圖36)。
提手炮右脚後退一步,體右轉90度,收右脚於右脚内侧。并步震右脚。 左拳變掌向右與拳於胸前下方相擊。兩腿微向下蹲。目視兩手(圖37)。
兩搶手體右轉90度,右脚前上一步成右弓步。右拳變掌,兩掌隨勢向前 平直搶出,左掌置於右肘際,掌心向上,掌指向前。目祝佑掌(圖38)
上左脚成弓步。順勢左掌幾前平搶,右手略收,置於左肘内侧。目視左掌 (圖39)
十字踩脚 右脚向前上方彈踢,脚面侧平。左手拍擊右脚面(圖40);起左脚向前上方彈踢,脚面綳平。出右手拍擊左脚面。目祝右掌(圖41)。
二起踩脚左脚落地,雙脚起跳,向前上方彈踢,當全身騰空時,出手拍 擊右脚面,左掌擊右掌背。目祝右掌(圖42)。
金剛搗臼左脚下落後移一步成馬步,體左轉90度。左掌由下向上劃弧 後落於胸前下方,掌心向上。右掌變拳向外上方劃孤後向左下搗擊左掌。同時抬 右脚震脚。目祝右掌(圖43)。
提手炮左脚内收半步,起右脚與左脚并步震脚。左掌與右拳在胸前下方相擊,目視前方(圖44)。
金鷄獨立右脚向右横開一步,抬左腿提膝,足尖向下。右拳由外上方劃 弧後架於頭前上方,拳心向前。左掌變拳由下向外上方劃弧後栽拳於左膝上,拳 心向上。目視左侧(圖45)。
三摇手左脚落地向左移一步,體左轉90度,兩腿屈膝,半蹲。兩拳向前 下方劃?瓜衡擊,拳心向下,右拳置於左腕内侧,目視兩拳(圖46);
右脚前上一步成右弓步,再衡雙拳(圖47);再上左弓步,再衡雙拳。目視兩拳 (圖 48)。
鷂子翻身抬右脚與左脚成并步,震右脚。兩手於胸前相擊。目視前方 (圖 49);
抬右脚左擺,體左轉360度。兩拳變掌由下向右上方展翅劃孤。翻身後左脚落 於右脚前一步成左弓步。目視前方(圖50)。
海底撈月右脚前跳一步。同時左腿提起向後翅起,上身前探,伸右手向 前下方抓,形似撈月。目视前下方(圖51)。
三搶手左脚落地後,右脚滑步前上一步成右弓步。兩手就掌向前平直 搶出,掌心向上,掌指向前,左手置於右肘際。目視右掌(圖52)。
上左弓步,掄左掌(圖53);
上右糾正步抡右掌。目視右掌(圖54)。
單叉右脚後退一步,體右轉90度。雙脚向右跳成右樸步。左拳變掌在胸 前下方與右拳相抱。目視右肘前方(圖55)。
鷂子鑽林起身,左掌推右拳,向右侧成右弓步。右臂扛起,肘尖前頂。上 體前探。目視右肘(圖5办
踢腿起身右腿支撑,左脚向前上方彈踢。兩拳抱於腰間。目視前方 (圖 57)。
擺脚左脚落地,抬右脚向前上方彈踢,脚面綳平。兩拳變掌,同時向前 由外向内拍掠右脚面。目視兩掌(圖58)。
絶手右脚經外侧繞弧落於左脚後半步,體右轉180度。左脚向前一步成 左弓步。兩掌變拳由胸兩侧向前下方衡擊,拳心向下,右拳置於左内侧降。目視 兩拳(圖59)。
雙雲頂體右轉270度。兩拳變掌,由左向右上方繞頭劃弧一圈,置於额 上方,目视兩掌(圖60)。
大虎抱頭右脚右跨一步,屈膝成弓步。兩掌變拳,右拳由外向内劃弧, 微屈肘向前架於頭前右侧,拳心向左。左拳屈肘,拳至胸右侧,拳心向裏,兩拳眼 相對,上身向右略探。目視左侧(圖61)。
提手炮起身,收左脚與右脚并步,震右脚。左拳變掌向右與右拳在胸前 下方相擊。兩腿微微下蹲,目視前方(圖62)。
箭步單叉雙脚左跳成左撲步。左掌變拳經胸前下砸護陰,拳心向裏,右 拳抱於腰間。目視左侧(圖63)
二起踩脚起身,體左轉90度。右脚向前上一步震脚,左脚起跳,右脚向 前上方彈踢,脚面綳平。當全身騰空時,出右手拍擊右脚面。左拳抱於腰間。目視 右掌(圖64)。
坐山架右脚下落於左脚前,左脚向前上一步,雙脚向左起跳,體右轉 90度成馬步。右拳向外上方劃孤後上架於頭前上方,拳心向前。左拳由外上方T 栽於左膝上,拳心向外。目視前方(圖65)。
收勢收左脚與右脚成并步。兩手握拳抱於腰間,身體挺直,目視前方 (圖 66)。
二路大洪拳
二路大洪拳是少林寺第二十九代方丈德禪和尚根據一路大洪拳的基本動作 改編的一套簡化大洪拳,共有二十五式,其練法同一路大洪拳,特點是節奏緊 嚴,比小洪拳的架勢舒展大方,易學I練,利於健身和自衛。
1歌訣
二十五式大洪拳,横手砸捶絶手緣,雲頂震脚雙抱拳, 七星提手腿落毯。撂手搶手飛脚騰,五花坐山兩鐘環。 架打衡拳雙雲頂,打虎提手炮震天。後掃腿打卷風塵, 跳步坐山五花絶。提手摘心搶咽喉,懷中抱月拉弓拴。 弩箭射妖密如雨,此技亦有惠參傳。
2動作順序.•
預備勢横手雙砸雙絶手雙雲頂震脚抱拳七星提手炮镤步 撂手搶手飛脚五花坐山兩砸捶架打二衡炮雙雲頂打虎式提手 炮後掃腿五花坐山提手炮摘心捶上步搶手懷中抱月拉弓式收
動作圖解
⑴預備勢立正起勢,右脚右跨半步,兩脚開立,與肩同寬,雙手抱拳提於腰 間,目祝前方(圖1)。
横手先起右脚,跳步,體左轉90度。抬左腿提膝。兩手順勢經前繞弧左 掠,左手成掌,右手握拳前送。目視前方(圖2);
接着左脚落地成左弓步,雙手前推,右拳靠於左腕上。眼視前方(圖3)。(轉身 時提氣,成左弓步時放氣)。
雙砸捶提左膝成獨立勢,兩手握拳於腹前交叉(圖4)。接上動作,然後上 步成左弓步,砸右捶(圖5);
接着提右膝收右拳,置於腹前(圖6)。
右脚前落成右弓步,同時左拳經前由上下砸。目祝前方(圖7)。
雙絶手左脚前上一步成左弓步,兩手由八字掌(陽掌變陰掌)變陰掌雙絶,右手在前,左手在右手腕關節附近,兩臂近似圓。目視前方(圖8)。
雙雲頂體右轉180度,雙手經右侧掠下,左手爲陽掌(掌心向上),由前向 後雲,右手爲陰掌(掌心向下),由後向前雲,兩手同雲。目視前方(圖9)。
手(圖14);
接着左手經前向同内繞孤收回腰間,同時,右脚上步,左脚前踢落地後右腿 隨之向上彈擊,完成二起脚,右掌向前搶出眼随手轉,目視前方(圖15)。
五花坐山右脚落地,震脚,左掌變拳前衡,右手向右下擺動,左脚向後 撩踢(圖16)。
震脚抱拳雙手雲後經體侧下落,收抱於腰際,雙震脚。目視前方 (圖 10)。
七星右脚前上一步,左脚艰上,脚尖點地成虚步,兩手同時由腰間向前 打出,右手在前,左手在右手腕關節處。目視前方(圖11)。
提手炮左脚向左後攏上一步,體左轉180度,成左弓步。雙手同時向左後 横擊,左手由拳變掌,右手爲掌。同時眼随手走,目視前下方(圖12)。
僕步撂手(單又)右脚先起,左脚前插,前跳成左樸步。右手成拳收抱於 腰侧,左手成掌經前向上繞弧再向前撂去。眼隨左手(圖13)。
接着左脚前上一步,并右轉90度成馬步,右拳上穿護頂,左拳栽於右膝上。目 視左侧(圖17》
浏览1,72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