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例1动作说明:

对方在实战中双手箍住我颈部欲实施箍颈膝撞 (图 281);

不待对方将手臂完全箍住我头部时,立即以任 意一条手臂从头顶上方绕过与另一只手相互攀握在一 起,以控制住对方箍住我颈部其中的一只手臂(图 282);

立即拧腰迅猛发力带动我双臂拧转对方的肩关 节,并使其肩关节受到重创(图283);

用脚猛力踢击对方膝窝处(大腿或臀部都可 以)使对手跌倒在地(图284)。

动作要领:转身拧转对方的肩关节要迅速、猛力,即便是没有达到拧转对方肩 关节的效果,也同样阻止了对方的膝撞。

图片188 图片189 图片190

战例2动作说明:

对方突然以双手箍住我颈部,并准备实施膝击(图285);

我迅速将双臂向下交叉阻挡住对方的进攻(图286);

不待对方落膝回收,以左手从对方膝窝绕过抱住其膝关节,右手伸到对方背后(图287);

双手合力将对方抱起来,将对手成“V”字型悬在空中(图288);

立即将对手向下狠狠摔击(图289)。

图片195 图片192 图片193 图片194

动作要领:摔击对手时将自己身体压在其腰、腹部上,利用自身重量来增加摔 击的威力。将对手摔倒在地后可配合其它任意技法将对手彻底制服。

战例3动作说明:

当对方双手箍住我颈部欲使用箍颈膝撞时(图290);

我立即将任意一只手臂插于我与对手的头部之间,并用力撑开双方头部 的距离,同时我头部配合向后挣脱(图291);

如果此时对手已经将膝关节提起,立即用另一只手猛砍其大腿(图 292);

上动不停,将手迅速变成勾拳击打其腹部一次或多次(图293);

接下来将勾拳从双方的头部之间穿过猛击对方下颚直至对方撤离(图 294)。

动作要领:插于我与对手的头部之间的手要用力撬开我与对方头部之间的空 间,这样,

我方的勾拳才能击打住对方的头部。

图片195 图片196 图片197 图片198 图片199

十、对付对手使用直拳的方法

动作说明:

双方警戒势对峙(图295);

对方用前手直拳向我进攻,立即向对方身体 外侧闪避,同时左手猛推对方的右臂(图296);

迅速接近对手,以我右手从对方右侧腋下、

颈部左侧绕于头部后方(图297);

将左手抠在对方头部右耳上方,右手附在左 手肘关节内侧,双手相互向相反的方向不断用力直至 对方丧失反抗能力为止(图298)。

动作要领:一定在对方将前手直拳回收之前接近并缠绕住对方的头部,我方用 左手猛推对方的右臂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对方的手臂不至于很快的收回,否则后面的 技法便无法实施了。

图片199

十一、地躺剪刀腿

面对一个技艺精湛的老手,运用普通的进攻策略来打败他可能既费时又费力, 而使用一个出其不意的攻击手段,有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图片201

动作说明:

敌我双方警戒势对峙(图299);

我突然决定使用练习了很久的地躺剪刀腿来打败对手或挫一挫对手的锐 气,我看准时机,迅速将身体垂直屈膝下蹲(图300);

下蹲后用左侧臀部着地,双眼紧盯住对手(图301);

双脚略离地,左脚向左分开,右脚向右分开(图302);

双脚同时产生合力,左脚略贴地向右,右脚抬起向左分别猛扫对手的右 脚外侧与右膝关节内侧,同时配合向左的拧腰转髋之力增强击打效果,一击使对手 倒地(图303)。

图片203

动作要领:不可将身体腾空后倒,这样会使我方的双腿无法达到有效的攻击距 离范围内。身体垂直屈膝下蹲后再伸展双腿,就不会脱离有效的攻击距离。

第五节攻防技巧强化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是截拳道的真髓。讨厌被形式所困的李小 龙,舍弃了形式化的传统武术,而将自创的截拳道发扬光大。李小龙所说的截拳道 是非常有哲理性的,它不是单纯的形式,而是一种观念。在本应是“以无法为有 法”的截拳道中,不仅存在着严格的法则,也存在着根据这些“法”而创造出来 的“形”。在他遗留下来的6000余篇笔记中,记载着大量的根据他自己的研究而 创造出来的技术。

李小龙以咏春拳为基础,超越了流派的限制,对各种各样的功夫及格斗术进行 了研究,据说是出于“想了解敌人”的想法。在李小龙的笔记中详细地记载了拳 击、泰拳、空手道及中国武术等各流派格斗术的长处与短处。深知在格斗时了解对 方情况重要性的李小龙,据说正因为如此才严密地保守着自己技术的秘密,从不轻 易地教授于人。因此,李小龙的门徒分为业余武术爱好者、半专业和专业三个阶 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证书,只有到第三阶段即专业阶段才会被授予截拳道证 书。此外,各个阶段中也分等级,只有在三段以上的,才能被认定为教练,并传授 武艺给经过严格筛选的弟子。据说在第三个阶段中三段以上者也只有丹•伊鲁山度 一*人。

在李小龙的弟子中,同他学习时间最长的丹•伊鲁山度在某种意义上充当着李 小龙的计划参谋,也就是秘书一职。他支持对格斗有着天才直觉的李小龙,并帮助 他整理理论,使之体系化。他了解截拳道的形成,目睹了它的成长过程。

就像李小龙自己所说的那样,截拳道的真谛也即最终形态是“无法”、“无形” 的,因此,也就是“无限”的。但是我们必须了解达到那种境界的过程,就像人 类在最初经历了从鱼类到爬行类再到哺乳类的进化过程那样。学习截拳道如果没有 经历过其课程的教育,也不可能理解它的真谛,从而达到“以无法为有法,以无 限为有限”的境界。法也好、形也好,只有到极限时才能达到收发自如的境界。 如果轻易地放弃对法与形的学习,则绝不能幵拓出通往无法、无形的道路。

截拳道是驱动全身表现自我的功夫,因此李小龙所追求的是徒手的综合格斗

术。在这里给大家介绍几种具有代表意义的截拳道攻防模拟。在截拳道中,一般是 以攻击手和脚在前为起势的基本式。因此,在以对手右侧为攻击目标时,就必然要 采用右势。这种起势的前手与前脚掌握着攻防的关键。

战例1动作说明:

敌我双方警戒势对峙(图304);

对手用手戳击,我迅速向对方身体的外侧闪 避并以手截击对方的手腕(图305);

立即以左腿踢击对方的右腿膝窝处挡住对手 的继续进攻(图306);

顺势向前猛力击打对手后脑制服对手(图 307)。

动作要领:面对敌人快速的标指戳击,运用灵活 的步法技术是该技法的关键,其一闪避了对方的进攻,其二移动到对我方有利的的进攻方位。

图片205 图片206

战例2动作说明:

敌我双方警戒势对峙(图308);

对方以前手直拳向我进攻,我立即向对方身 体外侧闪躲,并用右手抓住对方进攻之手的手腕(图 309);

趁势用后手直拳击对方面部(图310);

立即近身抱住对方的头,手指抠住对方眼部, 并以头击对方面部(图311)。

动作要领:一旦掌握了进攻的主动权,就应抓住 战机,不论是用抠眼也好还是头撞也好,目的是打倒 敌人保存自己。

战例3动作说明:

实战中前手直拳虚晃对方头部,把对手的注意力吸引到上面(图312);

图片206 图片207 图片208

然后迅速踢对方的膝部(图313);

踢出的腿不收回,就那样踏下,同时出拳攻击对方的下颏(图314)。

动作要领:动作一定要快速才能发挥出该技法的强大威力,一击比一击更快, 让对方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就已败下阵来。

图片209 图片210

我有意放松下垂前拳的戒备,吸引对方出拳 (图316);

在对方出拳的同时,我左右手使用交叉法出 拳攻击对手的脸部(图317、318)。

动作要领:在对方出拳的同时我亦出拳,并有防备 地闪避头部偏离对方的进攻路线,不待对方将拳回收便 迅速补上另一拳。

图片211

战例5动作说明:

敌我双方警戒势对峙(图319);

对方突然近身要使用贴身摔跌技法,我迅速 用前手抵住对手的肩部,防lh对手搂自己下肢(图 320);

马上出后拳击打对手头部(图321);

然后用攻击手抓住对手的脖子向下压,用膝 盖攻击对手头部(图322)。

动作要领:反击对方使用贴身摔跌技法的方法有 许多。在此技法中首先我方要使对方不再接近我身体, 故而前手抵住对手的肩部。接下来发动重击,在出后 拳击打对手头部时利用自身的身体下压之力相配合, 再用膝关节击打其头部要害使其制服。

 

 

图片212 图片213

战例6动作说明:

当对方突然近身要使用贴身摔跌技法时(图323);

还可以二龙戏珠势(手指戳击对方的眼睛)对付对手的搂抱(图324)。 动作要领:通常二龙戏珠是掌心向下、向前插出,但在对手低着头向下搂抱过来的时候,应该掌心向上,就像向上捞那样插出。

图片214

战例7动作说明:

敌我双方警戒势对峙(图325);

面对对手拳击,斜向移动脚步,然后二龙戏珠戳眼(图326);

转身用肘部击打对手(图3Z7);

顺势迅速沉身卷住对手将其摔倒(图328);

用右手蒙住对手眼睛,翻身骑在对手身上(图329);

然后用左拳攻击对手下颏(图330)。

图片215 图片216

这是根据李小龙所画的图解而使其再现的。这本来是为了电影《死亡游戏》 中的武打镜头而设计的。

战例8动作说明:

敌我双方在警戒势对峙(图331);

敌前手直拳攻击我,我前腿迅速提起撩敌的裆部,以阻敌进攻(图332);

右腿落地的同时进身、拧腰,右臂屈肘向前猛扫敌人头部(图333);

趁敌仰身挺腹时左膝猛撞敌的裆或腹部,并以右拳击敌面部(图334、 335 )0

图片217 图片218图片219图片220

动作要领:动作连贯,发力要狠。此招动作特点明显,组合紧凑、科学。在截 拳道的贴身格斗中肘、膝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左腿阻敌,形成侧敌的有利格 斗架势。敌受踹后上体必然前倾,我左脚落地后,顺势肘击,如这招落空,立即顶 膝;并用拳打击面部,效果再不理想,可改为右肘下击敌后脑或后心,这样杀伤力 更大。

战例9动作说明:

敌出双手从下面抓住我的左手,欲施拧臂摔的技术(图336);

我速出右脚踢敌裆部或其腹部,阻敌进攻(图337);

图片221

迅速将被抓的左手靠近自己的面前,右手抓敌的左手背侧面(图338);

上动不停,左手翻腕,抓住对方的左手,自己的右手拽拉敌的左臂同时, 身体左转,右肘猛靠敌的肘部反关节(图339);

对方倒地后,用右掌或拳猛击敌的腰部或肋部,将敌制服(图340)。

图片222 图片223

动作要领:此招是从少林散打中演变而来的,踢、打、摔、拿融为一体,动作 变化大,适用于防守进攻,也可主动进攻。出左拳击敌,敌格拦同时,我踢裆、抓 腕、击肘。

战例10动作说明:

敌人以右拳击我头部,我速下蹲,闪躲敌拳,同时伺机反攻(图341);

顺势我右脚前滑之后,左膝冲撞敌胸腹部(图342);

敌中膝撞后,身体必前倾,失去平衡。我右脚落地的同时,两掌猛地往 下砍敌颈脖,敌必倒地(图343)。

动作要领:此招先防后攻,攻势凌厉。适宜对付身强力壮、猛打猛冲的敌人。

图片224

战例11动作说明:

敌人企图采用拉颈顶膝的杀招击打我,此招在近身格斗中是相当厉害的 格斗术。一旦击中,面部血肉模糊(图344);

我立即屈膝进身,右肘横打敌人腹部、肋部,在贴身格斗中,肘是理想 的制敌武器。敌人因拉颈顶膝,胸腹部要害毫无防守,门户大开(图345);

随即我身体右转,左拳横勾敌人太阳穴,将敌制服(图346)。

图片225 图片226

动作要领:下按要快而有力,肘击、掼耳要狠。此招对付善于贴身格斗的敌 人,以快制快是运用此招的关键。防守、进攻,动作不容半点间隔,否则敌人只要收腹,一手推肘,一手推背,就会使我背向敌人,处于极不利的格斗地步。

战例12动作说明:

敌我双方警戒势对峙(图347);

对方突然运用低位侧踢击打我 膝关节,我迅速后撤(图348);

当对方将脚回收的时,我迅速 回移(图349);

趁对方脚尚未落稳之际,以前 脚低位侧踢击打其膝关节来回敬对手 (图 350、351) 0

动作要领:我身体回移时运用前垫 步,便于前脚发动攻击动作。攻击得手 的关键是趁对手将脚下落,身体重心刚 好转移到这只脚上之时,此时对手不便 于迅速将脚提起闪躲。

图片227 图片228 图片229 图片230

战例13动作说明:

对方抓住我右手,趁我此时头部要害暴露之际运用右手拳进攻击打我头 (图 352);

我迅速用左手防御(图353);

立即用左手抓住对方手腕,趁机将右手回收,并做好进攻的准备(图 354);

图片231 图片232

以右手刀横劈对方的颈部(图355);

右手回收抓住对方右手臂使其头部目标暴露(图356);

用一记凶狠的后手直拳击其头部结束战斗(图357)。

图片232 图片233

动作要领:左右手灵活配合,一只手控制对方的手部,另一只手攻击对方要 害,两只手交替进行,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

战例14动作说明:

我面对袭击者(图358);

对方准备用双手掐我脖子,我迅速出动双手防御对方的进攻(图359);

抓住时机,左手按住对方的右臂,右手准备好进攻(图360);

根据对手的反应,用右手掌根猛击对手的面门(图361);

立即将右手回收按住对手是右臂不放(图362);

运用左手肘关节再次击打对手是面部要害(图363)。

图片234

动作要领:紧贴对方的身体,控制好有效的攻击距离,化被动为主动,不给对 方有脱身的机会。

优秀拳手的身体类似于瑞士的战刀一一格斗时它实际上是一种内嵌的格斗工具 库。技术全面的实践者,不管他的风格如何,都能利用他的整个身体,从头到脚去 战胜对手。

一、 头部

感觉器官和头部:他们具有雷达系统的作用,能警告你有危险,并有助于 避开麻烦。前、后脑壳有助于用头顶撞较脆弱的目标,比如鼻梁、太阳穴和下巴颏 等。当与敌做近身肉搏时,头额常被用来撞击对方的面部,尤其是鼻子。在自己双 手被身强体壮的攻击者牵制到体两侧而不能活动的情况下,头撞对手的面部是相当 理想的摆脱方法,施以向前的头撞时,多用顶心位置做击打触点,而做头撞后击 时,则是用头骨的基部猛击对手的鼻子。

牙齿:可用来撕咬对手的多个部位如鼻子、耳朵、脖颈、手指等。当在 地面上格斗,或者进攻者从后面紧紧抱住抓取你的时候,这种方法特别有效。牙齿 此种武器相当重要,但是必须从内心深处下决心来“刻意施口”——咬住不放, 摇头贯力,打个不合适的比喻,就如同恶狗咬人一样的“咬”。无疑这是非常原 始、野蛮粗俗的,然而对于生命的延续却是必要的。被咬后对手的感觉肯定很痛苦 难堪,它能进一步告诫对手,为了生存,你将无所不用。

二、 手臂

内臂:内臂主要用来阻挡对手的进攻,也可与上臂联合使用钳住对方颈现代截拳造一獅学入n到实故提高 部的颈动脉或气管使其室息。

外臂: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上肢武器,当运用于攻击对手的前、后、侧 面颈部时,特别有效。另外的目标就是进攻者的面部、下巴颏、太阳神经丛、肋骨 等。当用于阻挡对方的进攻时,此部位能破坏迎面而来的拳头。

肘关节:这绝对是你身体最可怕的武器之一,不仅因为它坚硬,而且异常 灵活,令对手防不胜防。不论它击中对手的任何目标,都令他无法承受。几乎用不 着多少训练就能学会把肘关节用做杀伤力极强的武器,肘的运用具有爆发性、欺骗 性及难克性。在运肘击打过程中,应旋转身躯借以提高攻击力度。我们可以用水 平、竖直、斜向肘技来击打对手的鼻子、太阳穴、下颌、前颈、太阳神经丛、肋骨 等部位。

三、手部

手指:手指(含指甲)能被用于对歹徒的眼睛、鼻孔的刺戳,抠挖,抓 捅,也能用于对前颈及睾丸的扼抓、拉牵、拔扯。为了加强指甲的强度与韧性,指 甲的保留长度须适当,这些武器在戳击对手的眼睛或者咽喉时非常有效。手指也能 用来抓住进攻者,控制其关键部位,或者将其摔倒、擒锁。

掌根:用拳打还是用掌根击是有选择性的。掌根击打颇具力度,攻击目 标多在于对手的鼻子、下颂。它能破坏进攻者的鼻梁、下巴颏、面部、肾部,还能 攻击对方的身体关节。

拳头:拳被用做攻击歹徒的太阳穴、鼻子、下颌、太阳神经丛、肋骨、 腹股沟等要害部位。

这里讲一讲正确的握拳方法:食指和中指、小指 和无名指并拢内屈,栂指放在中指和食指的上面,拳 头稍内扣,拳峰朝着对方(图1)。握拳不要太用劲。

否则,臂肌会很快疲劳,拳速也会降低。但是在拳击 对方的要害部位前一刹那,要用力握拳。握拳掌握好 了,应该用拳的什么部位来打击对方呢?从食指到小 指的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成为一个平面,这个部位叫 做指关节部位。指关节部位的中心在中指与食指之间,

要用这个关节中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拳峰”,来打 击对方的要害。

手刀即外掌缘:用不多的训练,即能把手刀用在“甩掌鞭抽”中袭击与压制对手。经上肢水平的鞭抽动作用手刀来攻击对手的 鼻子、前颈,其效果非同一般。当然外掌缘的击打也能作为结束性击打,从斜向、 竖向角度对敌的脖颈后位施以重击。

四、腰与腿

臀部:臀部是使用投摔技法时起杠杆作用的支点。在上体技术、踢击、 膝击和投摔技法时,能产生一种旋转力和支撑力。

膝盖:这是一种很有力的武器,实践者可以用膝盖打击对方的关键部位。 当处于迫身近战时,膝关节则成为极适用的短兵,它可以从竖向、斜向攻击对于的 裆部、大腿,在某些情形下也可以对敌的肋骨、太阳神经丛及面额出击。

胫骨:此武器就像一个垒球棒,能用来踢击对手的腿部、肢体、肋骨等。 同时还能阻挡对手的踢击,使其产生剧烈的疼痛。胫骨对大腿、膝关节击打足可以 致歹徒立刻站立不稳,痛苦难当,故此胫骨在截拳道武库中也是杀兵,然而在某些 武术体系中却很少提及到。胫骨攻击的目标多对准大腿、膝侧等位置。

五、脚

前脚掌:通常用来踢击对方的裆部,是前踢的使用部位。可用该部位对敌 的大腿做推踢,也可用其从正面对歹徒的胫骨做致命性攻击。当然使用前脚掌时, 应特别注意翘起攻击足的脚趾,以避免对自身的伤损。

脚后跟:在侧踢、后踢、旋踢进行踢击的时候该部位用于击打对方的要害 部位。足跟可以用于侧踢攻击对手的膝胫,在近战时也能用于踩跺对手的脚面及足 趾。

脚背:当使用勾踢时,该部位可以用于踢击对方的面部、大腿、膝关节 等等。用脚面可以完成对歹徒裆部的竖向弹踢(前踢),用它做攻击触点,不但能 增加踢击力度,防止脚趾受伤,而且能加大击打面积。

 

第二节則劲灵巧的奉法

拳谚虽有“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的说法,但在现实生活中,拳法仍以其灵活多变,实效性强而被广泛应用。截拳道的拳法技术在实战中具有速度快和灵 活多变的特点,它能以最短的距离、最快的速度击中对手。

截拳道的拳法是一种身到、步到、拳到,将一臂之力,全身之力,自身重量和 前冲时速度所形成的动能,瞬时间通过拳面作用于物体的一种发力方法。在截拳道 中,用拳讲究简单实用,大部分的拳招往往用于试探,虚掩,反击,配合其它招式 的运用。截拳道用拳的要诀在于:准、猛、用劲。拳招要达到有劲,手臂的坚硬还 是次要的,首要的是动作姿势正确,用劲得法和适时发力,才能收到得心应手的效 果。任何拳招必须有正确的握拳,才有可能有较大的击打力。拳不宜长时鼓劲,拳 未动,应虚握之,拳发出,臂贯劲。即打击的瞬间,才握紧,全身劲力集中拳面, 劲力在接触点爆发。出拳时,应拳紧肩松。拳紧握则劲聚,肩松则灵活。动作协 调,拳劲是全身之力通过步法的支持由腰、肩、手臂而集中于拳面焦点。步法与身 体动作必须与此拳招协调配合才理想。拳招应以最快速度冲向目标,而不是发至劲 尽或目标处停止,“出手不见手,拳打人不知”,出拳的速度快慢直接影响拳的击 打力量。攻守兼备,用拳进攻时,必须保持本身的防卫能力,一手出击时另一手护 卫,应成习惯。挥拳迎敌时,要注意招数的组合连击与身体要害的防卫。

基本拳法是学习截拳道的根本,必须把每一个动作做到规范化。只有学好基本 拳法,才能为当一位合格拳击手奠定良好的基础。要练就一手好拳,勤练是唯一的 诀窍。

一、前手直拳

直拳是指从出拳到被击目标,沿直线运动的一种击打方法。在截拳道中,前手 直拳是一种极常用的打法,因为它短促、准确、迅速,是一种可靠的进攻武器。如 果在出拳的一瞬间扭动一下髋部,这一击是十分有力的。出击的方向应该是鼻子的 正前方,在截拳道中,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拳是前手直拳^这种拳速度快,是因为它 只打出最短的距离;这种拳击得准,是因为它径直地向前打去;这种拳用力最小, 因而不会使自己失去身体的平衡。前手直拳是拳法动作最简单,实用价值最高的一 种拳法,可以连续进攻,能为所有技法、腿法作引,无论何拳手,都必须苦练并掌 握它,是不可缺少的攻击基本功。前手直拳是拳击中所有其他击拳的基础,能正确 地运用前手直拳是一个有良好技术素质的拳手的特征。

1.基本动作

动作说明:

由警戒势开始(图2);

 

右臂迅速用弹力沿自身身体的中线向前伸直,同时右肩前送,上体略向 左转,以加大出拳的速度和力量。在出击同时,后脚用力蹬地,前脚(右脚)顺 势向前滑出,用前脚掌的内侧着地,后脚蹬地后,脚跟提起,后腿略伸直,身体重 心移到前脚上(图3 );

图片235

在臂向前伸直的同时,右拳向外转至拳心与地面成一条垂直线击出,即 成“目”字型,肘关节随着拳心外转向上抬平。在出拳过程中应放松臂和肩部肌 肉,在出拳的同时还要利用腿、腰、髋发力以增加击打力量,使力量通过肩、臂、 腕关节和拳峰沿一条直线作用在被击目标上(图4);

在即将击中目标时,拳突然握紧,使最后阶段更为有力。左手随右拳出 击而自然前移,保护下颏和面部(图5);

待击中目标后,拳迅速放松由原路收回,恢复原姿势(图2)。

动作要领:在出拳开始时,身体与手臂应保持自然放松,不能预先向后拉臂, 而影响出拳力量和速度。因为准备出拳的动作能预先被对方察觉,从而作出相应的 防守和反击。因此发拳一定要突然,才能使对方措手不及。发拳时身体不能过于前 倾,以免失去平衡,为对方反击造成便利条件。如距离较远而发前手直拳难以击中 目标,则可先将右脚向前进半步,同时出击前手直拳,在整个发拳过程中,左拳应 注意保护自己的下颏。发拳过程中要始终观察对方的动作变化,初学者往往在用力 发前手直拳时有闭眼的毛病,这些都应力求在练习中逐步加以纠正和克服。

图片236

实战运用 动作说明

敌我双方警戒势对峙(图6);

我突发前手直拳击打其头部,使其措手不及(图7);

若对方被击中后,迅速发动前脚低位勾踢击打对手前腿膝关节(图8);

立即再补上一记前手直拳猛击其头部要害,挫败对方的斗志(图9)。

图片237

动作要领:整个动作过程要如同排山倒海向对手袭来,一击猛过一击。再补上 的一记前手直拳要判断准确,观察对方的身体反应,若对方确实被你的突然、有力 •

攻击而震惊并措手不及时,力求此次一击将其击垮,迅速结束战斗。

二、后手直拳

后手直拳是截拳道中采用的拳法之一。后手直拳适合于远距离的攻击,但后手 直拳一般使用时机少,在有充分把握时才能使用。由于左拳较右拳离对方远,发拳 时身体变化幅度较大,所以后手直拳较前手直拳慢。为了便于击中对方,就要用右 手的假动作来转移或破坏对手的防护,或用右直拳、标指引开对手的注意力,或使 对手失去平衡,以此来创造有利于后手直拳进攻的条件和时机。

基本动作

动作说明:

由警戒势开始(图10);

以左脚掌蹬地开始发力,左腿发出的力量使左侧髋关节前送,带动腰部 迅速向前转动,同时左肩前送(图11);

左拳向外转至拳心与地面成一条垂直线击出,即成“目”字形以直线向 前发出,攻击对方头部。髋和腰部的扭动以及左肩的前送,能够增加后手直拳的力 量和攻击距离(图12);

在出拳即将击中目标时,拳突然握紧,使最后阶段更为有力。右拳置于 下颏附近,做好出击和防守的准备动作(图13);

在击中目标后迅速恢复成警戒势(图10)。

图片239 图片238 图片240

动作要领:由于后手直拳出拳时,身体的前送和扭转的幅度较大,使身体具有很 大的向右转动的惯性,对左拳的收回造成一定困难,所以出拳后立即停止身体的转 动,以左拳顺惯性向身体右方摆动来缓冲转动的惯性,再^快地收回左拳保护自己。

实战运用 动作说明:

敌我双方警戒势对峙(图14);

我突发前手直拳击打其头部,试探对方(图15);

若被对方被避过后,立即再补上一记后手直拳猛击其胸、腹部要害(图16);

我方抓住时机,立即再补上一记前手直拳猛击其头部要害,对方定会被 击中(图17)。

动作要领:整个动作过程要收放自如,根据对方的实战反应做出具体的进攻策 略。如果对方采用后闪的方法来躲避我的进攻,此时胸腹部必定向前突出,为我击 打其身体中段要害创造机会。连击要果断、干脆,使对方没来得及发出防御动作即 被我击倒在地。

练习前手直拳与后手直拳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拳要直线击出,直线收回。

击打和退回的速度要同样快速、敏捷。

出拳时要利用蹬地转髋力量的配合。

右(左)直拳击对手时,要注意防对手右(左)拳迎击。

图片241

浏览1,97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