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李小龙搏击经验谈
在搏击比赛中,一旦建立了自己的节奏和速度,就最好不要超越它。倘若对方是善于跳跃的, 己方用不着花费精力去追逐。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赛场划为两半。把对方控制在一半的场地 里,然后再把对方逼向绳角,这样才可能迫使对方就范于连续被打击之中。并迫使对方消耗过多的 体力,而己方却始终很轻松地控制局面。在这里,保持住己方的最基本的节奏和打法风格,绝对不 能放弃最基本的实战姿势,这样对方将会明白,不论花费多大的力量,也不能打垮己方的防守和进 攻。己方还必须维持住步法和基本的节奏,才可能有充分的力量赛完所有回合,而且大多数比赛的 胜负都决定于最后的几个回合。
一个拳手还必须知道,在比赛一开始的头几个回合里,应该迅速摸清对方的节奏和规律。掌握 好进攻的时机,因人而宜地变换打击的方式和方法。再者,己方拳手有力的还击动作,亦是一种破 坏对方进攻和挫败对方锐气的有效方法。有些还击拳,甚至可以将对手重重击倒在地。另外,灵活 的阻挡或闪躲开对方的进攻,而立刻予以有效的还击,当是一种进攻的艺术。这种后发制人的打击 方法,只有最优秀的搏击家才能够理解它。
在近距离搏斗中,大多数的拳手都是相互在腹部、背部、颈部乱打一气,但这些打击都是无效和 没有力量的,并且白白浪费了自己的体力。所以在近距离打斗中,千万要保存好自己的体力。当己 方逼近对方或对方把己方逼到绳边或台角时,己方可用跳跃步来闪躲对方的打击或跳近对方伺机 进攻。在对方面前,忽左忽右的移动是最能迷惑或攻击对方的。但要以己方为轴心来转动,使对方 跟着己方绕外圈消耗精力。
李小龙说,搏斗中当每个回合即将赛完的时候,为了保存体力,你可以把对方逼到你进行休息 的场角,这样当终场铃一响,你即可以立即坐下休息,并尽可能多地接受教练的指导。而对手却必 须走到对面的场角才能休息。这种方法最适合于对付防守型的拳手或体力已不支的拳手。另外, 在终场铃响起的同时,使出你全身的力量朝对方猛击一拳或重创一脚,倘若击中可使对手在下一个 回合开始时,还昏昏然。
当李小龙失去某些技巧优势时,仍能靠智慧去夺取胜利。在比赛中,每次开赛的预备铃声响起 之时,不论李小龙的竞技状况如何,或者是受了伤,或者是已非常疲乏,他都要立即抢先1 ~2秒钟 站立起来,并打起精神,准备进行下一轮的生死搏斗。李小龙的这种作法首先可给对方心理上造成 李小龙是强健而有战斗力的印象。其次,这样做还可排除比赛锣声一响,对方便立即冲上来而使自 己处境被动的可能。
李小龙还说过,在搏击中,当你估计到比赛双方已基本打成平局时,或自己还稍微落后一些,你 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在裁判面前制造一些假象,以赢得几分来弥补这个差距,这个最好的办法就是 在离终场最后的十几秒钟内,你逼近对手,连续不断地出拳去猛烈打击对手,一直到比赛结束。这 样做可迫使裁判无法计算你的出招击中与否,而只能从你这种进攻的势头来判你为胜。李小龙非 常看重这些计谋,因为他认为:“即使是老鼠的伎俩,有时也会变成伟大的策略。”
如果比赛铃声一响,你总按照习惯,从场角的左侧出来的话,对方一旦掌握了这个规律后,就很 可能会扑过来切断你的迂回,而打你一个措手不^1。为了避免这种可能,你出场的方向应该是忽左 忽右或是中路,使对方难以摸清你的规律,而无法抢先攻击你,这样你才有时间去准备攻击对方。
如果你不慎被击倒后,请记住李小龙的一段话:“如果一名拳手被击败后感到哀伤,那么他的拳 赛生涯便从此结束了。如果我不甚被击倒,即使是惨败,我也不会放在心上,我会马上爬起来,以便 日后卷土重来。”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一个优秀的拳手应当学会在处于劣势时,怎样保持清醒的头脑 和旺盛的斗志。
不少战例表明,一些拳手虽然缺少搏击高手所具备的体质条件,但他们经过素质和意志的磨 炼,却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单靠呆板的技术,则不能使一个拳手有多大的成就。过于呆板的技术根 本不足以获胜,哪怕体质很好,因为胜利还要靠坚强的意志来夺取。李小龙说,搏击中除了手脚并 用外,还需开动脑筋,使身心一致共同搏击。
当你进入高水平的比赛时,你就会发觉,对方所暴露的破绽越来越少,拳手获胜更多的是取决 于全面的搏击技巧而不是单纯的攻击能力。因为赛时甚短,所以你根本不能将取胜寄希望于击倒 对方。另外,截拳道开战时的最佳策略是以进攻意识打防御战,意思是说,先引诱对手挑起战火,等 他一暴露防守破绽时,及时抓住战机给予还击。
有许多看来稳操胜券的拳手,因为在最后一个回合比分领先而求胜心切,产生轻敌观念,妄求 一拳置对手于死地,结果反遭失败。李小龙说,如果你靠积极的攻击而取得比分的领先,就不要改 变战术,也不要在第三个回合达到白热化阶段时,降低进攻速度,留给对手取胜的机会,如果不这样 做,你就会饮恨败北。
倘若你是一个浅皮肤、容易擦伤出血的拳手,那么在比赛前,教练可用醋和食盐混合的盐水,用 纱布浸湿后,涂擦在你的脸颊和眼眶周围以及容易擦伤的地方,这种盐水会在你的皮肤表面结成一 层象皮一样的薄膜,使你的皮肤增厚,而能防止和减轻拳脚攻击所造成的创伤。比赛后,只要不断 续涂抹,即能很快恢复到原来的肤色。如果涂上护肤桐油,也可以减轻对方打击的力量,因这层油 膜会使对方的重击一擦而过。
截拳道的持械搏击法训练
李小龙曾说过:°身为武者,必兼习拳棍,就算天性笨拙,无法精通两道,至少也要做到,致力勤 练,习得与其身份相称的技艺与知识。”
李小龙的持械搏击法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他借鉴了中、西方哲学和禅宗的精神,从中汲取精华,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训练体系。可以这样说,截拳道阴阳两极、圆转流通、循环不息的技艺哲理,始终 贯穿于器械搏击法的全过程中。因此,李小龙的持械搏击法不会因难以适应外界各种环境的变化 而被淘汰。持械搏击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欢迎,越来越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 展潛力。
李小龙的持械搏击法通常可分为以下几部分去进行:单二节棍的实战训练、双二节棍的实战训 练、单短棍的实战训练、双短棍的实战训练及长棍的实战训练等。
第一章 截拳道
凡看过李小龙的功夫影片的人,无不为他的精湛的二节棍技艺所折服。李小龙的二节棍表演 神乎其神,所有见过他表演的影评家和武学行家,均叹为观止。他们说:“光看李小龙表演的二节 棍,便已够票值”。由此可见李小龙棍法之威猛、精彩。
第一节截拳道单二节棍的技术优点
二节棍堪称是一种精简实用的奇门兵器,它短小精桿,实而不华,其技击纯熟后如两臂延长,猛 虎添翼。在实战中,这种看似“小玩意”的器械虽不锋利,但运用起来却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勇猛威 力。因它打击、刺戳、格挡、抽扫、抡劈、绞夹和拳打脚踢尽可发挥,所以李小龙在使用和施展二节棍 时,往往是如狂风扫落叶般的所向披靡,故为突破重围的最佳兵器。
如前所述,李小龙的二节棍学自于自己的首徒,即著名的美藉菲裔武术家达尼•依诺山度(Dan In_to)。当然他亦借鉴和吸收了日本空手道中的二节棍技法。当然,最为重要的是李小龙在二 节棍技击术中融入了自己的独特、新颖而又深具科学性的拳理。事实上“拳为武艺之原”,毫不例 外,二节棍的技法和截拳道拳理是一脉相通的,用李小龙的话来说,就是:“二节棍是截拳道武技的 延长和发展”。或者说,它与截拳道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学习二节棍,如果有截拳道或其它拳术 根底,则成效更速。
二节棍不仅适用于搏击,而且还便于收藏,在不用时,可将其叠在一起插在腰间,这样在衣服的 掩盖下是看不到的,其作用与匕首相仿,但其威力却比匕首要强得多,因为它可长可短、可收可放, 亦可两手交替使用,也可以将二节棍叠在一起拿着当短棍。
李小龙的身高1.73米,他所运用的二节棍通常是长73厘米(当然可根据身高和臂长而增减尺寸)。二节棍可用木、橡胶、不锈钢等材料制成。在表演场合则以铁(钢)制者为佳,因为铁制的可产 生一股气势。二节棍的实战技术和截拳道一样,可分为攻击、防守、反击三部分。其动作精细、刁 钻、凶狠、凌厉而又变化无穷,其招式分为抽、弹、扫、摆、劈、削、圈、绞、点、打等等。在打斗中,它可 有效地打击对方的任何要害处,从而削弱或摧垮对方的战斗力。此外,它还可以绞夺对手的武器。
浏览70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