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论:仰之则弥高。罗汉托天的劲力是螺旋向上的旋转劲,后脚蹬地脊柱后仰,以肩胯 的交叉合劲来拧旋。中心线随重心的前后摆转,身法如水中漂荡之浮萍,忽隐忽现,进退自 如,沉浮漂荡,周身自然。发放劲力时以上下的阴阳旋转劲,Sfe、撩、掀、扛、托,顾打合一。 实战时主要攻击对方下颌、头、面部。

—掌击法

1.桂手槎面一击素窃

乙方(白衣者)以左式前手摆拳击甲方 头部(蓝衣者),甲方缩身以右臂挂封对方 来拳(图1),以挂手化解对方横劲,同时 展身以后野马掌搓击乙方面部之素窗穴(图 2~3)。素窗穴在面部,当鼻间的正中间, 属督脉。击打此穴可致对方鼻孔出血,即满面开花。

要点:缩身进步,挂打合一。后脚蹬地, 劲发掌根。

2.捋手槎耳——击耳门

乙方(白衣者)以右式前手拳击甲方 (蓝衣者),甲方闪身以双捋手化解对方直 劲(图4),甲方以左手管其肘关节,同时旋腰发劲以透风掌斜搓乙方面部之耳门穴(图 5~6),耳门穴在面部,当耳屏前方。击打此 穴可令对方瞬间头晕耳鸣,重者可致其耳膜 穿孔,此即单风贯耳一式。

要点:以自身的六合来破坏对方的合 劲,顾左打右,打出刹那间的搓击劲。

(白衣者)之虚实,乙方接手较劲(图7 ), 甲方速上前步以双捋手惊乙方之神(图8 ), 同时甲方屈肘上撩乙方下颌骨之廉泉穴(图 9~10)。廉泉穴在颈部,喉结上方,舌骨上 缘凹陷处,属任脉。击打此穴可令对方头晕。

图片69

二、肘击法

倒地。

迎面撩肘 击廉泉 要点:拳谚:拳轻掌重肘要命。贴身近甲方(蓝衣者)以右式,跃手探乙方 靠,进步屈肘。

图片70

三、摔法

1.燕子抄水一点极寒

甲方(蓝衣者)以右式,跃手探乙方(白 衣者)之虚实(图in,甲方速上后脚扣乙 方前步,前手抓捋乙方之前手腕关节(图 12),左手以野马掌之栂指点击乙方腋下之极泉穴(此为第一次打击,为虚式),以此 破坏乙方身法的平衡,瞬间以左脚前踏,左 手斜向上推托,将对方扔出(图13~14 )。(此 为第二次打击,为真打。)

要点:手脚并用,虚实开合。惊其神, 乱其式,此为典型的二次打击方法。

图片71 图片72 图片73

 

倒桂金钟 以右手抓乙方大腿风市穴,同时身法旋转将乙方(白衣者)以前插掌击甲方(蓝衣 乙方扛起扔出(图18)。

甲方以前捋手接乙方直劲(图15 ),同 要点:进步要快,手的抓劲迫使对方身时甲方上前步踏乙方中门,速以左手接乙方 体重心前移,故借力将对方扛起扔出,得势前手并下潜于乙方身后(图16~17),甲方 时可将对方倒头栽地,故名倒挂金钟。

 

图片76

四、擒拿 分筋挫骨 上后脚管住乙方前腿(图2〇),同时甲方以左手上托乙方肘关节,右手下压其腕关节, 霸王搬華 上下合劲,致其筋伤骨折(图21 )。

甲方(蓝衣者)以右式,跃手探乙方(白 要点:甲方前后手法旋转,阴阳相合,衣者)之虚实,乙方较劲(图19),甲方速形成斜向上的推托劲。

图片77

降龙伏虎•掸去实用诀

拳论:俯之则弥深。降龙伏虎的劲力是斜向下的螺旋劲,以螺旋的整体合劲向下沉坠, 即气沉丹田。鼓荡内气,腰胯转折,使身法有前栽下劈之意。顺自然之能,借地心引力,向 下俯身,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内外浑然相合,进、退、顾、盼、定,五行相应形成一 滚动的太极球体运动。其主要劲力以劈、砸、捣为主。实战时主要攻击对方头顶、颈椎、胸 骨处。

 

—掌击法

1.泰山压顶 击百会

乙方(白衣者)以右式前插掌击甲方(蓝 衣者)面部,被甲方前劈手截住(图1 ),甲 方速以双换手管住乙方前手同时身法下沉,以透风掌砸击乙方头顶之百会穴(图2~3 )。 百会穴在头部,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属督脉。 击打此穴可致对方眼冒金星,头昏脑涨。

要点:以身法之沉坠劲,借地心引力, 有泰山压顶之势,劲达掌根。

图片78

力劈华山一击大椎

甲、乙双方抢手(图4),甲方(蓝衣者)以右式速上后脚,使双劈掌管住乙方(白衣 身法前冲上后脚,转腰摇臂以下劈掌击乙方者)前手和前腿(图8 ),甲方后脚蹬地以右 (白衣者)颈部之大椎穴(图5~6 )。大椎穴鹰爪手抓撕乙方胸骨之鸠尾穴(图9 )。鸠尾 在后正中线上,第七节棘突下凹陷处,属督 穴在上腹部,当剑胸下凹窝处,属任脉。击脉。击打后可致对方晕倒,瞬间丧失战斗力。 打后可出现胸闷心慌。

图片79

要点:手似刀斧身如箭,大劈大砸无遮 要点:蓄势静如处子,发劲势如虎狼。

拦。 使用鹰爪手的同时还可用掌根进行二次打

饿狼扒——击鸠尾 击,震击对方心口。

甲、乙双方抢手(图7 ),甲方(蓝衣者)

图片80

肘击法

金刚檐择——击囟会

甲方(蓝衣者)跃手时,以虚实变化 引乙方(白衣者)伸手(图10),甲方以右 式速上后脚,使双劈掌击打乙方前臂(图 11),甲方在上后脚的同时以右捣肘,下捣

乙方头顶之囟会穴(图12)。囟会穴在头部, 百会穴前3寸,属督脉。击打此穴可取人性 命,故禁用。

要点:双手连环以劈打近身,身法下沉,劲至肘尖。

三、摔法

接滕旋摔

乙方(白衣者)以右式后横踢击甲方(蓝 衣者)肋部,甲方观乙方肩动速上步近身接乙方之横踢(图13 ),甲方速以右手抠乙方 颈部

要穴,致乙方头痛脚轻,甲方身法向右 后旋转将其扔出(图14~15)。

要点:对方起腿前肩必动,故观其肩以辨动静虚实。

图片82 图片81

四、擒拿——分筋挫骨

1.老嬷嬷拐线

乙方(白衣者)以右式前手欲抓甲方(蓝 衣者)颈部,甲方以右裹手擒乙方手腕(图16),甲方身法向左旋转,以双手裹缠劲相 合,斜向下挫伤乙方腕关节(图17)。古时 拳师为废人手腕,常上前腿将对方摔倒按在 地上挫其筋骨(图18~19 )。(因擒拿时走的 是螺旋圈劲,其动作神似老嬷嬷(称呼年老 的妇女)纺线时转动纺机的动作,故称老坡 嬷拐线。——《武当洪拳擒拿摘要》

图片84

罗汉钻井

® 甲方(蓝衣者)跃手探乙方(白衣者)虚实(图20),甲方连碰带打,以右手擒乙方手腕,同时身法 下沉以左肘螺旋劲下捣乙方肘关节拉(图21~22),令其筋伤骨折。

图片86

青龙摆尾•掸去实用诛

拳论:退之则愈促。青龙摆尾一式的劲力是向后去的,亦是引进落空战术的基本功法。 退一步海阔天高,把空间让给对方,以退为进,伺机而发。实战时身法的变化是以脊柱之颈 椎与腰椎,首尾相应。向前退后,左旋右转,拧来晃去,其中暗藏玄机。肘捣胯撞,贴身靠摔, 其劲力横竖交叉,虚实变化。实战时主要攻击对方头面、小腹部。

掌击法

反章抽面——击太阳

乙方(白衣者)以前插掌击甲方(蓝衣 者)面部,甲方观其肩动速上步,以捋手封 乙方肘臂(图1~2),甲方以右手反抽掌击

乙方面部之太阳穴(图3 )。太阳穴在颞部, 当眉后陷中,太阳紫脉上是穴。击打此处轻 者头晕目眩,重者使人毙命。

要点:以反治正,出奇制胜。你来我留, 留下来再打。

图片88 图片87

顺手牵羊 击风油

乙方(白衣者)以前抽掌击甲方(蓝 衣者)面部,甲方以双捋手将乙方手 臂缠住(图4~5 ),甲方顺势以右手捋 带乙方后脑之风池穴(图6)。风池穴 在项部,当枕骨之下凹陷处,属足少 阳胆经。以鹰爪手之小指与大拇指抠 对方双侧风池穴,令局部酸麻,以此 牵带其身法。

要点: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 必得。身形旋转,以点带体。

图片90 图片92 图片91 图片89

二、肘击法

桂手捣肘——击哑门

乙方(白衣者)以左式后摆 拳击甲方(蓝衣者)头面部,甲方 观乙方肩动速上左步以挂手化其横 劲(图7),同时上右步以右手穿 乙方身后,屆肘下捣乙方后脑之哑 门穴(图8~9)(此连环战术)a哑 门穴在项部,第一颈椎下,属督脉。 击打此穴可致对方脑震荡。

要点:此步法为金锁连环步 法,近身后身法后旋劲至肘尖。

三、摔法

劲将乙方扔出(图12)。

贴身后摆摔 要点:前腿与前手螺旋变劲,后脚为支甲乙双方抢手(图10),甲方捋手上后 点向后划圆。

图片92

.引进落空

乙方(白衣者)跃手,被甲方(蓝衣者) 接引(图13),甲方速换步以双捋手管住 乙方之肘臂(图14),甲方顺势闪身撤步 将乙方扔出(图15)。

要点:避其锋芒,借力化劲,损刚益柔。

四、擒拿——拿穴闭脉

金丝缠葫芦

乙方(白衣者)右式递手找劲,甲方 (蓝衣者)顺势接手(图16 ),速调肩换 位(图17),以右缠手擒乙方手腕之内关 穴,左手上缠乙颈部,同时右手斜搓旋压 乙方腕关节(图18),双手缠丝劲阴阳互 旋,分筋挫骨,废其手腕。

图片94 图片95

且看姜豪显斗

中国功夫,流派纷呈,中医文化,博大 精深。运用中医学说指导养生,采取武术功 夫健体,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之一。“少林 六合功”正是适应现代人生活方式的需求应 运而生、呼之而出的医武功法。

潘生自幼受武功熏陶,毕业于中医药大 学,又经少林大师点化,热衷于传承、弘扬 少林功法,闻鸡起舞、修炼不辍,十年磨一 剑,开创了古老的中医学与传统武功相结合 的武术新篇章,著成六合功一书,独树少林 一帜,令练武和养生殊途同归,医学与拳术 交融发展。

就中医学而言,六合功法的原理是顺应 大自然,取法于阴阳,调和于术数,吐故纳 新而肺朝百脉,气蕴丹田而精神内守,络脉 洒陈而肯綮滑利,六合贯通,三维相代,内 外环境协调统一,故能形神相聚,养生则壮比南山,搏击则克敌制胜。今将其养生秘要、 搏击绝技公之于世,以丰富大众的文化体育 生活,振奋民族精神,为武术百花园添彩。 故其开拓上进、锐意进取、赤诚奉献的精神 可圈可点、可喜可赞!本书具有以下鲜明特 色。

——创新性。丰厚的中医学基础、儒释 道感悟为少林六合功法注人了源头活水, 使之上升到学术高度。作者经过多年反复研 练、深刻体悟,对师传传统六合功从理念到 套路、范式进行了大胆革新,运用自己的武 术实践功法及技巧,粹选、移植其它拳类之 长,进行重组与整合,大大增强了六合功的 养生效果和搏击威力,实现了对原始六合功 法的升华和超越,使之更趋新颖、科学、完善。

审美性。欣赏潘生演练六合功,出场时那充满自信的微笑,生就的武家英姿。

立定如罗汉坐桩,起势似混沌初开,轻盈似 紫燕掠翅、和风拂柳,舒缓恬淡;发力则刚 劲飒爽、矫健敏捷,动作剽悍凌厉、虎跃龙 腾,雷霆万钧、纵横捭阖,俨然跳跃的音符, 其绚丽多姿、惊险别致的特技引人人胜、扣 人心弦;动过转静则心定神闲,如风人松, 通篇行云流水,一气贯通,充分彰显了生命 的活力,是力与美的统一、动与静的和谐, 是拳术的极致、人性的回归,其审美感受, 如读枚乘《七发》之醍醐灌顶,如游石崇“金 谷园”之美不胜收。

—-实践性。“拳练百遍,神气自现”, 学者观书领悟其宗旨,心会其神髓,按文学 招、就图练式,谨记“武医禅儒道艺,吐纳 导引运养,眼掌跨腿步架,钩扑转扣潜降, 脏腑经络气血,点线面体圆方,精气神形意劲,开合劈截锁盘,刁云捋挂封裹,虚实动 静柔刚”之六字诀十大法门,“时间加汗水千 锤百炼”,自然能很好地进人少林六合的境 界,掌握养生与搏击的技巧,享受神爽体轻 的惬意。

纵观本书,是炼就金刚身躯之宝典,是 攀上武学高境界的阶梯。它的出版,是医界、 武林的幸事,其功其法的广泛传播,必将有 助于推动武术与养生爱好者快速入门和提高 技艺。让我们共同为阅读本书而获益的读者 加油,为中华武术的发展喝彩!

戴坚

2009年9月9日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惟一贯。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得神明。然非用功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 俯之则弥深。近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绳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英雄所向无敌,皆盖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 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所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 显非力胜。视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 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皆自为人制,卒不能制人,则双重之病未悟耳。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

武為裹:太柢拳论

未有天地以前,太空无穷之中,浑然一气乃为无极,无极而太极。太极者,天地之根芗, 万物之原始也。太极拳者,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要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 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 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若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 必于腰腿间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在意,不在外面而在内也。有上即有下,有 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加以挫之之意。斯其根自断,乃 攘之速之而无疑。虚实应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勿 令丝毫间断耳。(原注云:此系武当山张三丰祖师遗论,欲令天下英雄豪杰延年益寿,不徒 作武艺之末也。)

起献可:

13日常4舍朋常不足•人身朋15日於

阴阳之理,变化无穷,不可尽述,姑举其要者言之。夫 言阴阳者,或指天地,或指气血,或指乾坤,此对待之理。 其实阳统乎阴,天包乎地,血随乎气。故圣人作《易》,于乾 则曰“大哉乾元”,乃统天;于坤则曰“至哉坤元”,乃顺承天。

阳一而实,阴二而虚。盖阴之二,从阳一所分,故日秉 全体,月有盈亏。人之初生,纯阳无阴,赖其母厥阴乳哺,

而阴始生。是以男子至二八而精始通,六十四而精已绝;女 子至二七而经始行,四十九而经已绝。人身之阴,只供三十 年之受用。可见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况嗜欲者多,节欲者少。 故自幼至老,补阴之功一日不可缺。此“阴”字指阴精而言, 不是泛言阴血,今之以四物汤补阴者误也。王节斋曰:“水虚 成病者,十之八九;火虚成病者,十之一二。”微得其意矣!

褚侍中云:“男子阴已耗而思色以降其精,贝U精不出而内败, 小便道涩如淋,阳已痿而复竭之,则大小便牵痛,愈痛则愈 便,愈便则愈痛。”玩褚、王二公之言,阴中有水有火,水虚 者固多,火衰者亦不少,未有精泄已虚而元阳能独全者。况 阴阳互为其根,议补阴者,须以阳为主,盖无阳则阴无以生也。

男子抱阳而负阴,女子抱阴而负阳。人身劈中分阴阳、 左右,男子右属火而为气,左属水而为血,女子右属水而左 属火。凡人半肢风者,男子多患左,女子多患右,岂非水不 能营耶?

 

此皆泛言阴阳之理,有根阴根阳之妙。不穷其根,阴阳或 几乎息矣。谈阴阳者,俱曰气血是矣。讵知火为阳气之根,水 为阴血之根。盖观之天地间,日为火之精,故气随之;月为水 之精,故潮随之。然此阴阳、水火,又同出一根,朝朝禀行, 夜夜复命,周流而不息,相偶而不离。惟其同出一根而不相离也, 故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 无阴则阳无以化。从阳而引阴,从阴而引阳,各求其属而穷其 根也。

世人但知气血为阴阳,而不知水火为阴阳之根;能知水火 为阴阳,而误认心、肾为水火之真,此道之所以不明不行也。 试观之天上,金、木、水、火、土五星见在,而日月二曜所以 照临于天地间者,非真阴真阳乎!人身心、肝、脾、肺、肾五 行俱存,而所以营运于五脏六腑之间者,何物乎?有无形之相 火行阳二十五度,无形之肾水行阴二十五度,而其根则原于先 天太极之真。此所以为真也,一属有形,俱为后天,而非真矣, 非根矣。谓之根,如木之根而枝叶所由以生者也。

既有真阴真阳,何谓假阴假阳?曰:此似是而非,多以误 人不可不知。如人大热发燥,口渴舌燥,非阳证乎?余视其面 色赤,此戴阳也。切其脉,尺弱而无力,寸、关豁大而无伦, 此系阴盛于下,逼阳于上,假阳之症。余以假寒之药,从其性 而折之,顷刻平矣。如人恶寒,身不离复衣,手足厥冷,非阴 证乎?余视其面色滞,切其脉涩,按之细数而有力,此系假寒 之症,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余以辛凉之剂,温而行之,一汗 而愈。凡此皆因真气之不固,故假者得以乱其真。假阳者,不 足而示之有余也;假阴者,有余而示之不足也。既已识其假矣, 而无术以投其欲,彼亦捍格而不人。经曰:“伏其所主,而先其 所因,其始则同,其终则异。”可使去邪,而归于正矣。

浏览2,23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