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击拳
截拳道中前手或后手的上击拳,常能有效地运用在近距离作战之时。也就是说,一旦贴近对 方,即会有甚多的机会来运用此种短而狠的拳法。
【上击拳的特点】李小龙常用上击拳来作为攻击对手头部的武器,但他认为欲有效运用本拳 法须事先明确一点,即除非己方洞悉对方的企图,否则若头下垂或身体前俯,只会使自己挨上致命 的上击拳。
出拳时,身体微摇晃,拳心向内稍向下(图139),一记重而狠的上击拳常由稳固的马步而发,因 此需练习在击中对方的情况下才出拳。攻击前先迫使其后腿至擂台绳边或角落,别浪费力气在发 空拳上,若对手先出拳,则避开,不等对方有机会逃走,即施以反击。
【运用方法】由戒备势开始(图140),双腿先保持弯曲,出拳瞬间再突然撑直双腿。在攻击接 触至目标时,微垫起双脚,当右拳出击时,身体重量较倾向右脚。倘若对方因前冲而使身体前倾,这 正是很好的时机,可先沉左(右)手(图141、图142),再猛然“铲上去”(图143),去重击对手下颏(图 144),将其击翻在地。如果时机与角度允许,可重击对手的肋关节致命要害处(图145)。
【动作要领】在贴身近战时,须迅速内进,即前脚踏近对方,在同一瞬间,身体下闪至上击拳攻 击方另一侧。做动作时,双腿须微屈,且越收越好。为保持平衡,后脚尖须适当地外转。再者,如配 合侧向移步,上击拳也是一甚好的攻击方法,因侧方移动同时也是闪躲,可以攻击正在移动的对手, 特别是重心不稳的对手。
拳槌击法
与90°崩击法相仿,拳槌击法亦是一种攻破对手防势的有效手段,不同的是,它是用拳轮进行击 打。
【拳槌击法的特点】拳槌击法是利用身体的侧摆和转动带动肩、臂的摆动,通过拳轮击向目 标。由于拳轮处的硬度较大,故其打击力较强。但其动作幅度较大,易被对方发觉,不易击中目标。
【运用方法】在截拳道中,多不用这种拳法做引拳,而是与其它拳法配合使用。拳槌击法主要 有两种打法类型:一是纵弧形劈击法,二是横弧型反击法。其中,以后者为最常用,且常用来攻击对 手的头部、太阳穴、颈部与侧肋等薄弱要害处。
【动作要领】李小龙认为,如果肘关节和手腕的反弹力不起作用的话,则打击力将减半,所以
要充分利用它。
打击时,须使小指侧的肌肉绷紧。此拳技虽不尖锐,仅属钝拳,但却具有沉重的压迫之力。
李小龙在运用拳槌击法的同时,还用左手将敌手拉向自己,以强化右手的打击力,并向其发出 半圆弧型的重力打击,给其以迎面重挫。
勾拳
李小龙经常说,勾拳是一种以腰为轴发出的攻击法。如果你经常观看或参加拳赛,便会知道勾 拳在近战中的威力,一记漂亮的勾拳往往能使对手败北。
【勾拳的特点】勾拳在出拳时,要求首先要放松、自然,并与弹射出的动作配合好。但同时需 保持屈肘动作的紧密,而绝非弧度过大的环形出拳打击。
在截拳道中,勾拳与其它手法一样,均可由戒备势直接发出,但多用于直拳等虚招及灵便的步 法来迫近对手后,再用勾拳连续重击,去重创对手。
切记,在勾拳的运行过程中,手臂的挥动是身体转动的结果,当身体带动转肩时,必须随之带动 手臂迅速转动。如果运用得突然,前挥的手臂就会象离弦的箭一般向前击出。此外,用勾拳攻击 腹、肋部效果更佳,因身体的躲闪能力与灵活性远比头部差得多。
李小龙认为,勾拳还是一种很好的反击或补充打击手段,基本上用于近距离进攻,以对付想凑 近的对手。当对手未能脱离打击范围时,可用勾拳重击。
【运用方法】运用时,由戒备势开始(图丨46),重心移向前脚,体位微下沉(图147),腰部和左
腿瞬间挺直,借挺展力量,带动手臂,将拳由下向上、由后向前勾起,去重创对手的心脏或肋关节等 致命空当处(图148、图149),将其击伤或击倒在地(图150)。当然,亦可用后手予以有效猛击(图 151)。
【动作要领】勾拳的幅度不应过大,出拳的手不要在出拳之前收回或下垂,否则就会暴露攻击 的意图。如果采用前手勾拳,必须跨步跟上,以确保能击中对手。
前脚需向外略抬高,使身体能随意地旋转。一旦攻击对手下颏部位时,肩需保持高抬之位置, 以获得最大的杠杆作用。
当用左勾拳时,前手需高置以屏护自己的脸部,并用右手肘来保护体侧的肋骨部位,另外,前手 上勾拳亦是贴身近战的良好武器,它由侧方而人,为对方视线所不及,更因其可避开对手的防线而 攻击。在李小龙的技击武库中,他认为练习勾拳时最难学的一点是:身体并不过分扭转,但却能有 效的出拳。
(四)截拳道的肘法攻击法
据李小龙说,自己所独创的拳脚功夫不象某些人宣传的那样超凡人圣般的神奇,或是仅是东摘 西取的东西武技的简单罗列和组合。“截拳道的范围的确很广泛,它的存在和实质充满相对性。所 以,习者可能会觉得它很简单,亦可能觉得它无从捉摸,这一切感觉,都要视习练者的观点和悟性而 定
肘法在实战搏击中,属于近距离攻击技术。由于其技术结构在于充分发挥肘部的生理结构的 攻击力,以及较好地发挥身体的整体劲力,故此肘法如果运用得准确,在搏击中的攻击力与威胁性 是很大的。众所周知的泰国拳,就是以肘法犀利而令人称绝。在传统武术中,也有“宁挨十手,不挨 —肘”的说法,可见肘法的威力之巨大。
肘法的练习要点
李小龙生前将肘击法练习的要点总结如下:
运用时均以肘尖击出,而勿用前臂。
用招时,劲力发自肩、腰、髋、腿、脚蹬地伸展转动之推力。
拳宜放松而贯力于肘尖。
正确掌握时机和距离。
两肘的攻防需要互相配合。肘法运用的要诀,是当对方接近时,猝然拍臂挺肘,利用马步和 身体冲力,以肘法连续攻击对手的要害部位。如对手已处被动,则更应抓住战机,给予致命攻击。 另一种适用情况正好相反,即在被迫至气力不断,或背绳在边沿角落应战时,可提双拳紧护头部,以 消解敌冲势,同时运肘迎击,藉此获得喘息机会,此乃截拳道攻、防同寓之短距离实战技术。
肘法的攻击要诀
在实战搏击中,除注重技术之外,还应注重“法”。“法”可认为是指导技击的具体方法或行动原 则。
现将李小龙用以指导肘击的一些理论与经验叙述如下:
狠辣
由于时代的局限,多少年来,这两个字给人们形成了一个不正确的概念。其次,真正对敌的时 候,是应该掌握“容情不交手,交手不留情”的原则。
迅疾
根据李小龙的解释,在传统武学中,迅疾有两层意思:一是快速、敏捷之意,二是强劲、凶狠之意。
李小龙非常崇尚一句古拳谚:“熟手打生手打巧,熟手打熟手打快。”
整体发力
即不论任何形式的发力,都是周身各系统相互协调运动的结果,是诸种力量的综合。
所谓肘打,无非是以肘尖为发力点,实质乃是周身的冲撞力,而不是手臂的局部收缩运动。故 李小龙的肘击打人时威力非常巨大,作用于人体后可给人一种“穿透感”,震彻脏腑,令人无法阻挡。
攻守合一
在李小龙的肘击中,既没有单纯的进攻,也没有单纯的防守,而是攻守合一。
正如李小龙所常说的:“何为打?何为顾?顾即是打,打即是顾。如果只顾进攻也不行,要知道 挥肘攻击时也正是最易受攻击之时,所以说单纯的攻与防都是不足取。”
李小龙的肘击速度极为惊人,原因之一是因为他坚持了攻守合一的打法。
肘法的基本技术训练
在实战搏击中,拳手肘法的打击能力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力量、速度、步法、精神、气势等等都 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样一种肘法,有人内劲惊人,打出去势不可挡;而内劲小的人,就没什么威力。 “练拳不练功,终究一场空'因此,练习肘法一定要苦练基础,基本技术越规范,功力越深,越能自 由发挥自己的本能。
李小龙的基本实战肘击技术有:横击肘、劈肘、上击肘与后撞肘等。
横击肘
【横击肘的特点】李小龙认为,横击肘的攻击力,除了肘尖的击点坚实外,最为重要的是它能 很好的贯充身体的力量到肘尖。如拳手肘法的水平高,配合拳法运用肘法,就会更为自如。
【运用方法】运用时,由戒备势开始(图152),先将右肘略下沉以蓄力,接着身体猛地左转,挥
【动作要领】以肘尖为力点,肘靠蹬地转体的力量水平横打,肘击的弧线与肩平行。
右肘打击时左拳左肘护住左额左肋。根据李小龙解释,肘横击首先要根据自己与对手之间的 距离变化,随时调整肘部的弯曲度,而且无论从什么角度攻击,拳背与小臂部都务必保持平直,以保 证力量顺达。
横击肘的发力特点是充分地利用躯干力量,因此,无论击出什么角度的横击肘,都要注意有效 地利用躯干的相应扭动,以保证横击肘的力道。另外,技术和力量的合理配合要建立在步法的基础 上,一般横击肘欲出击时,均要有步法的配合,以保证整个躯干与肘法变化相应地有节奏地扭转。
浏览1,98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