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截拳道攻击要诀
在截拳道中,进攻,应按照自己的意志或意图向在运动中或静止中的对手发起攻击。一次完美 的进攻,应是战略、速度、时机、欺敌和敏锐及准确判断的有机结合。一名优秀的拳手,要在日常训 练中力求掌握这些要素,并且进攻的方法也应视对手的防御形式而定,也就是攻击时,首先要估计 到对手可能做出的反应。
在实战中,李小龙个人认为“拳学但求得其真意”,一意追求正统,而疏忽于拳理中优劣正误之 法,无非是抱残守缺,尤其对于讲求活用随意,脱离旧一套武术传统观念的截拳道来说,更不应该有 此种狭隘的思想。
截拳道不仅是在防御反击中重视技巧与力学的巧妙运用,即使在攻击中也颇重“借力巧打”,因 此练习截拳道必须注意以下的技击进程与阶段:先懂“舍力”,继续“卸力”;精于“卸力”,方可学“借 力”。如果只学以力取胜,遇弱敌可胜,遇强敌则必败。唯舍力后方能专练“以技制胜”之法,如此, 敌力强弱已属次要;而精于卸力,即化解对手的劲力,敌方的臂力再强亦难加于我身,这时便可反借 对方力度以攻击对手。因此,练习截拳道,最注重全身松弛,且出手轻柔、敏捷。若将全身肌肉收 紧,出拳时以本身蛮力打出去,以为如此即可使拳劲猛烈,实则是犯了传统的“力蓄于臂而不能尽 放”之忌。在这里,己方拳力轻重,全凭运用之道,若不懂使用,则本身以为打出了千钧之力,然施在 对方身上可能只余无几。如运用巧力,便是出手时看似轻松潇洒,但打在敌方身上的力度却沉重无 比。
另外,截拳道还讲究“点点清”。意思是指做每一个攻击动作时,出手均不可含糊、犹豫,动作不 能混淆。而且每一连贯性动作之间,应略作停顿,即动作应快则快,应缓当缓,更要有节奏感,最忌 象“赶紧收工”般匆匆忙忙草率耍完了事。此外,练习拳术还要心无杂念,全神贯注于动作的位置之 上,还要做到眼随手到,呼吸自然,切忌紧张,不可轻浮。谨记上述各点,方可为功。
下面介绍截拳道的攻击特点:
以攻为守
此为截拳道战略之一。意指李小龙与敌方对峙时,与其等待敌方攻来,不若先行采取行动主动 攻击对方,使对方在措手不及的情况下败北。且即使对方能及时防守,只顾得招架难以顾及攻击, 而截拳道则可立于不败之地。
以打为消
此为截拳道中较精妙之诀,意指当对方攻来时,截拳道的某些甚简捷的动作,即能在对方攻势 之下抢攻对方,并以这同一的抢攻动作破解对方的某些招数。
以上各动作可以显示出截拳道的攻守招数并无一定秩序,只是按理而变或随机而变。截拳道 的技击招法是“活”的锻炼,而不死板的固定招势,这是最应该强调的。
在截拳道对抗训练中,要求拳手平时也需保持临战时的心情,以强化自己的临战意识,增强临 战观念,而且一点也不可松懈,以免给对方以可乘之机。同时,拳手的心胸亦必须宽广正直,不可任 性逞强,更不可使自己的心停留于一处,因为搏击是流动的,是千变万化的。此外,拳手的心神亦要 充实,而不可残留杂念,并使自己的外表温柔,而内心刚强,特别注意内心的动向不可被对方看穿, 以免被对方iR破而遭痛击。
在搏斗中,拳手欲有效的制服对方,还必须抓住机会,以便能够确确实实地去重击对方。所以, 应毫不留情的予对方以连续的致命打击,不给对方以反击的机会。但这需要强韧的脚、腰、手三种 力量合而为一,并敏捷的打击才行。在实战中,如对手想攻击我,而我方也想进攻的时候,自己的身 体便会很自然的变成攻击态势,这都是拳手集中于攻击的内心意志体现,此刻需很自然的加速并敏 捷地进击,重创对手的要害部位或薄弱环节。这就是李小龙打斗理论中“无念无想”的进攻的要领。
截拳道的出击,可使用头、口、肩、掌、肘、足等任何部位,以发挥拳手个人内在的潜力,并全部集 中在一个力点上,从而就象一把强而有力的铁锤击出一般,所到之处无坚不摧。此实战攻击法,是 时机、技击、速度、重心、距离、借力等的综合应用的反应。此法根据实战情形,可分为以进为击法、 以退为击法、顺势攻击法、移身闪击法及截击法。以进为击法,就是拳手看准机会直接抢进,快速冲 击,以求先发制人;以退为击法,即先防守后攻击,或在防守的同时进行抢攻,当然也有的是先诱对 方深人,使其进入有效技击距离后,再给予致命打击;顺势攻击法,就是敌退我进,敌进我退,顺其之 势,随其之力,攻其之心;移身闪击法,就是要求拳手闪避敌猛来之势,以避实击虚,或者是当难以从 正面突进时而闪身由边门去巧妙的打击对方;截击法,就是当对方向我方冲击时,突然拦击,使对方 因进退不得而受我所制。
另外,截拳道还根据对方的身体素质状况,采取不同的攻击法。如对付身体强壮者,可采用避 实就虚的移身闪击法,或诱敌深人的以退为击法。而对付身体瘦小者,可配合佯攻而直接抢进,采 用快速攻击为主的以进为击法。但不论采用哪一种攻击法,都务必要汇合“力量”、“速度”、“打击 点”这三者,以便构成强大的威力。
七、截拳道防守要诀
技击运动一直被称作是“勇敢者的运动”。但这完全不是只凭其勇而忽略防守技术,一味的猛 打猛冲,或是在急于取胜的心理支配下的攻击,只能算是盲目进攻。用李小龙的话来说,防守是节 省体力,将对方攻击时产生的危害降低,调节自己的节奏和发挥诱攻战术威力的有效手段。
在打斗中,反击也可谓之为进攻,只不过它是防守的同时或在防守之后的进攻,防守与反击是 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能够极其熟练地防守的同时或防守之后随即做出迅猛的有效反击。许 多情况下,反击时的杀伤力比主动进攻时效果要好,因为它可打对方以措手不及。要想做到这一 点,必须先学会并练好防御,只有善于防御,才善于进攻。前面已经说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防御 就是进攻,进攻也可以认为是防御,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截然分开。
在实战中,如果不能很好的防御,也就无从谈到进攻。防御的技巧在实战中并无具体法则,而 只能随着对手的攻击方式的不同而随时改变,所以也就很难做出千篇一律的防御方案。不过,从力 学角度来归纳,防御大体上可概括为如下几种方法:
(一) 顺力防御法
在实战搏击中,这是一种极为巧妙而有效的防御技巧,它通常是顺着对方拳脚作用力的方向, 再给以适当的劲力,使敌攻势与劲力落空,从而丧失平衡而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为我方发起反击 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在截拳道中,这种防御技巧充分的显示了武术技击中以小力胜大力及以巧制拙的特点。由于 李小龙从小就练习太极拳,并由于其悟性好而颇有心得,很自然,太极拳中的技击技巧被李小龙吸 收到了自己的功夫中。在传统技击术中,顺力防御法即是“引进落空”,在太极拳中则被称之为“四 两拨千斤”。在这里,所谓“顺力”,就是要和对方进攻的作用力呈相同方向的运动,因此尽管用力不 大,却足可破敌来手,并且能轻易使对手失重或顺势将其制服。对于此技法的运用,李小龙的要求 是,防御者必须有极快的反应和敏捷的动作速度,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要紧密配合,才 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横力防御法
横力防御技巧是实战中最常用的护身技术,它简单易学又便于掌握。在技击对抗中,任何一方 的进攻都是强而有力的,但就力学的角度而言,该类防御技巧较易拨开对方攻来的拳脚,也类属于 以巧胜拙和“四两拨千斤”的方法D它的常用手法有格挡、横挡、拍击、挑防、下截等等。
在搏斗中,当对方向我方发起进攻时,若其手脚来势强劲,我方可略加闪化,避其锋芒,同时以 垂直于对方的作用力去闪击或格击其攻来拳脚的关节要害处。当然,我方在具体实施时,还要注意 防御动作的幅度。在实战中,对于初习拳术者来说,由于紧张过度与恐惧,再加上遇到强手的攻击, 会出现防御动作过大,顾此失彼的现象。例如,当运用拍挡技术去防守时,如大小臂几乎伸直去迎 挡,这个动作不仅把肋部暴露了出来,而且也不易于动作的变化。况且搏斗时,不能只想着对方打 不着自己就行,而要想到下一步,即为反击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 逆力防御法
搏击中的双方,由于战机瞬息万变,因此有时往往来不及闪化或横挡,但为了不使时机丧失而 将敌方的重击化解于无形或半路之中,可迎着对方进攻之手脚,以相反方向的力道,予以截击、阻挡 或迎击,使对方进手遇阻而不能进击,而我方则在截击或阻挡的同时予以还击或反击。逆力防御法 的特点以快打硬或以硬碰硬,多用于危急情势下,但该类防御技巧应尽量少用,而只有在必要时才 用,因为这种技法容易消耗体力。
(四) 躲闪防御法
躲闪防御法是截拳道防守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熟练的躲闪技术不但能有效的保护自 己,而且能为防守反击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机会。
在搏击中,如对方出手迅猛,爆发性很强,己方运用上述三法无从防御或不能与敌硬碰时,可左 躲右闪、前纵后跳,或以身法上的灵活变化与转换,巧妙而有效地躲开对方的进攻,并造成其失误, 然后观其破绽而予以及时重击,化被动为主动。同时,为了获得更大的反击效果,闪躲对方攻击的 偏差越小越好,从而有利于及时发起反击行动。
据李小龙讲,防御时为了准确无误,真正起到防守与保护的作用,尚须注意如下事项:首先是应 固其中节,就是要控制住对手的肘膝关节,因为在打斗中,当你截住了对手的手腕时,对方就会乘势 屈肘向你上盘打来,使你防不胜防。所以,在防御上,固敌中节是极为重要的御敌与制敌的方法之 一;其次,是李小龙要求大家应注意识别对手的虚招,实战中若分不情虚实,而盲目进行防御,则正 好中了对手的圈套。当然,在剧烈地搏击中对敌方虚招的识别比较困难。通常说来,当对方向自己 攻来时,不论是虚是实,都应沉住气,等对方拳脚过半途时,再予以防御或还击。
总之,为了在搏击中更好地发挥截拳道的技击作用,习者切记不要单纯的追求进攻,而要善于 防御,善于反击。要充分认识到防御在搏击中的重要性和困难性。
浏览1,54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