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道运动基本知识概述

柔道运动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起源于日本,由日本柔术演变发 展而来。

柔道运动是一项可以增强人们体质、锤炼人们精神、提高人们警觉和应变能力、增强 人们自信和意志力的体育运动,是一种具有自卫和防御技能的运动。

柔道的创始

国际柔道联合会章程的第一条中明确记载了将由嘉纳治五郎创始的斗技确定为柔道的 决定。现在世界上开展的柔道运动是嘉纳治五郎先生于1882年创造的,正式命名为“日 本讲道馆柔道”。

嘉纳治五郎先生1860年出生于日本兵库县,其父亲出生在一个较有名望的贵族家庭, 母亲是一位有名的酿酒商的女儿。1871年随父母移居东京,同年在东京开城中学读书, 1877年进入东京大学学习。由于嘉纳治五郎先生年少时体弱且身体比较瘦小,因此时常 受到别人的欺负,出于强身健体的目的,18岁时他开始学习柔术(柔术是一项具有悠久 历史的实战格斗术,分为很多的流派,是柔道运动的母体)。嘉纳治五郎先生最初在天神 真杨流派的福田八之助和矶正智门下学习,在两位老师相继去世后于1881年到起倒流派 饭久保恒门下学习。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钻研,他不仅达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而且还掌握 了自卫和防御的技能。之后他又对天神真杨流派、起倒流派以外的其他各流派进行深人 的研究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嘉纳治五郎先生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价值,并立志提倡 和发展这项运动。经过数年努力后,嘉纳治五郎先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确立了以投技、 寝技、当身技三部分为主体的新柔术体系,把胜负、体育、健身作为目的,使柔术向道 的方向发展。明治十五年(1882年),嘉纳治五郎先生在下谷北稻荷町永昌寺一个仅有 12块榻榻米大小的书院内建立了最早的讲道馆,开始了以柔道为中心的训练活动,从而 使传统的柔术改革创造成为了现代柔道运动。

柔道的服装

练习和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赤足穿柔道服,柔道服包括上衣、裤子和腰带3个部分。 参加比赛的双方运动员一方穿蓝色的柔道服,另一方穿白色的柔道服。

柔道服的上衣长度须盖住大腿,当双臂在体侧向下完全伸直时,柔道服的上衣长度至 少应超过双拳,上衣左前襟压右前襟应足够宽大,左右前襟在胸前的重叠部分至少为20 厘米,柔道服上衣的袖子最长可至腕关节,最短的距离腕关节不得超过5厘米,在衣袖和 臂之间应有10 ~ 15厘米的空隙。

柔道服的裤子长度应盖住双腿,最长可至踩关节,最短的距离踝关节不得超过5厘米, 在裤子和腿之间应有10 ~ 15厘米的空隙。

腰部系一条宽4 ~ 5厘米其颜色代表运动员的段位的腰带,腰带的长度在绕腰两周用 方结系好后,两端各留20 ~ 30厘米长的空余段。

女子运动员须在柔道服上衣内穿一件白色或灰白色的T恤衫或短袖紧身衣,T恤衫或 短袖紧身衣的长度须能够把底襟系在柔道服的裤子里。

柔道比赛的场地

比赛场地是用榻榻米或类似榻榻米的材料铺设的,其面积最小为14米x 14米、最大 为16米x 16米,颜色通常为绿色。

比赛场地分为两个区域,两区域之间有一个约1米宽,通常为红色的区域,该区域称 为危险区。危险区与比赛场地四周平行,并构成整个比赛场地的一部分。危险区以内并包 括危险区在内的区域称为比赛区,其面积最小为8米x 8米、最大为10米x 1〇米。危险 区以外的区域称为安全区,其宽度约3米。

在比赛区中央相距4米的位置应分别标出蓝色和白色标志,指出比赛者在比赛开始时 和比赛结束时的位置。蓝色标志应在主裁判右侧,白色标志应在主裁判左侧。

竞赛的级别

在奥运会上,根据参赛运动员的体重共分为男子:60公斤级、66公斤级、73公斤级、 81公斤级、90公斤级、100公斤级、100公斤以上级;女子:48公斤级、52公斤级、57 公斤级、63公斤级、70公斤级、78公斤级、78公斤以上级,共14个级别。

评定行动及技术使用的标准

在比赛过程中,根据运动员使用技术所产生的效果、质量和行动可评定为以下4种 分值:

 

施技方控制对手并使用投技技术以相当的速度和力量把对手摔成背部大部分着地 状态;

在“压技”中一方控制住对手,并使对手在宣布“压技开始”以后的25秒内不能摆 脱控制时;

当比赛的一方用手或脚拍击垫子或对手身体两次或两次以上,或喊“输了”时,

施技方使用绞技或关节技充分显示出技术效果时。

和“一本”相等的情况:

当比赛一方受到他(她)的第四个处罚时,对手则获得一个“一本”得分《

运动员获得“一本”得分后,该场比赛即宣告结束,算是获得“一本胜利”。

技有

施技方控制对手并使用投技技术将对手摔倒,但技术效果在评判“一本”的三个条件 (速度、力量、对手背部的着地面积)中有一项不足时;

在“压技”中一方控制住对手,并使对手在宣布“压技开始”以后的20秒,或20秒 以上但不到25秒的时间内不能摆脱控制时。

和“技有”相等的情况:

当比赛一方受到他(她)第三个处罚时,对手则获得一个“技有”得分。

注:在一场比赛中一方运动员获得他(她)的第二次“技有”得分时该场比赛结束, 该运动员获得胜利。

有效

施技方控制对手并使用投技技术将对手摔倒但技术效果在评判“一本”的三个条件(速 度、力量、对手背部的着地面积)中有两项不足时;

在“压技”中一方控制住对手,并使对手在宣布“压技开始”以后的15秒,或15秒 以上但不到20秒的时间内不能摆脱控制时。

和“有效”相等的情况:

当比赛一方受到他(她)第二个处罚时,对手则获得一个“有效”得分。

效果

施技方控制对手并使用投技技术有速度、有力量地将对手摔成一个肩或大腿或臀部着 地时;

在“压技”中一方控制住对手,并使对手在宣布“压技开始”以后的10秒,或10秒 以上但不到15秒的时间内不能摆脱控制时。

和“效果”相等的情况:

当比赛一方受到他(她)的第一个处罚时,对手则获得一个“效果”得分。

评定一场比赛胜负的标准

一场比赛中运动员获得“一本”得分后,该场比赛即可宣告结束,获得“一本”得分 的运动员获得本场比赛胜利。一场比赛中如果没有出现“一本”胜利时,在规定的比赛时 间到达后,则按“技有”、“有效”、“效果”的多少评定胜负。但是一个“技有”胜过所有 的“有效”和“效果”。一个“有效”胜过所有的“效果”。如果双方得分完全相等,则进 行加时赛,加时赛中先得分者获得该场比赛胜利。加时赛时间到达后,如果双方得分还没 有改变,目前国内采用的是根据体重进行判定,体重轻者获胜。在国际比赛中则采用的是 由场上3位裁判举旗判定胜负。

比赛中的禁止事项

柔道比赛中禁止击打对方,不允许用头、肘、膝顶撞对方,不许对肘关节以外的其他 关节使用反关节动作;不允许抓头发和生殖器。禁止使用任何可能伤害对手颈椎或脊椎的 动作。运动员的所有犯规行为都要受到相应的处罚,直至取消其比赛资格。

—场比赛裁判员的组成

通常情况下一场比赛设一名主裁判员和两名副裁判员,主裁判员位于比赛场地内负 责指挥比赛并进行判决,两名副裁判员坐在比赛场地外对角的位置上负责协助主裁判进

行工作。

9.柔道的礼节

柔道是一项非常重视礼节的运动项目,无论是在练习时还是比赛时都必须是始于礼而终于礼。礼,作为柔道运动的

一部分,体现了尊重、敬佩和礼貌。

⑴礼法

立礼(鞠躬礼)

基本姿势:两脚跟并拢,两脚尖约60°角分开, 身体自然站立(图1 一 1)。

图片1

行礼时的动作:上体前屈约30°角,内收下颌,双手位于膝盖之上(图1 _ 2)。 ②坐礼

基本姿势:双膝跪地,膝间距约20厘米,两脚并拢,脚背朝下,拇趾重叠,两手指 自然并拢,虎口朝向自己身体位于大腿根部(图1 一 3)。

行礼时的动作:两手抬起置于体前垫上,手指自然并拢两手间距约6厘米,上体 前倾(图1 — 4)。

图片2

(2)竞赛规则中对行礼的规定

①开幕式时的开始礼

在运动员列队完毕后,作为开幕式的最后一项内容是所有的裁判员在队伍官员和运动 员前面列队,全体面向主席台行鞠躬礼。然后所有裁判员逆时针转身面向运动员,双方互 行鞠躬礼。然后依据程序按顺序退场,比赛开始。

©闭幕式时的结束礼

在运动员列队完毕后,作为闭幕式的最后一项内容所有的裁判员在队伍官员和运动 员前面列队,然后所有裁判员逆时针转身面向运动员,双方彼此行鞠躬礼。然后所有裁 判员逆时针转身面向主席台,全体面向主席台行鞠躬礼。然后依据程序按顺序退场,比 赛结束。

③裁判员的礼节

首场比赛出场裁判员的礼节:在首场比赛开始之前第一组裁判员按照副裁判员一主裁 判员一副裁判员的顺序沿着比赛场地的边沿走向中间的位置,到达中间位置后,转身面向 主席台并排向主席台行鞠躬礼,然后进入比赛场地。当裁判组进入到危险区域后,再次向

 

主席台行鞠躬礼。行礼完毕后主裁判后退一步、两名副裁判转身面对面相对,裁判组相互 间行鞠躬礼,然后各就各位。

首场比赛之后出场裁判员的礼节:在首场比赛第一组裁判员之后出场的裁判员,按照 副裁判员一主裁判员一副裁判员的顺序,沿着比赛场地的边沿走向中间的位置,到达中间 位置后转身面向主席台并排向主席台行鞠躬礼,然后各就各位。

一场比赛结束时离场裁判员的礼节:一场比赛结束后,裁判组应先走到比赛场地边沿 的中间位置,按照副裁判员一主裁判员一副裁判员的顺序,面向主席台并排向主席台行鞠 躬礼然后离开场地。

最后一场比赛结束时离场裁判员的礼节:在最后一场比赛结束后,裁判组先走向危险 区域,当裁判组进入到危险区域后,按照副裁判员一主裁判员一副裁判员的顺序,面向主 席台并排向主席台行鞠躬礼。行礼完毕后主裁判后退一步、两名副裁判转身面对面相对, 裁判组相互间行鞠躬礼。然后,裁判组走向比赛场地边沿的中间位置到达该区域后,再次 向主席台行魏躬礼,然后离开比赛场地。

场地内裁判员互换职能时的礼节:一场比赛结束后,如果场地内主裁判员和副裁判员 需要互换位置时,在运动员离开场地后,两人走向危险区域并在此碰面,双方互行鞠躬礼

后各就各位。

④运动员的礼节

进人和离开场地时的礼节:运动员进人和离开场地均要面向主席台行鞠躬礼。

比赛开始时运动员之间的礼节:运动员沿着比赛场地的边沿走到中间位置时,转身面 向场地行鞠躬礼后进入场地,到达各自比赛开始时的标志线时,再次行鞠躬礼。

首场比赛开始时运动员的礼节:首场比赛的两名运动员在各自标志线面对面站好后, 在裁判员的示意下转身面向主席台行鞠躬礼,礼毕后回身面对面相互行鞠躬礼。

比赛结束时运动员之间的礼节:在听到裁判员宣布结果后,站在各自标志线后的运动 员同时后退一步,彼此间行鞠躬礼。

最后一场比赛结束时运动员的礼节:在听到裁判员宣布结果后,站在各自标志线后的 运动员同时后退一步,彼此间行鞠躬礼。然后在裁判员的示意下转身面向主席台行鞠躬礼, 礼毕后退到比赛场地边沿的中间位置,再次向对手和主席台行礼后离开比赛场地。

二、柔道运动基本动作概述

站立的基本姿势

站立的基本姿势是指运动员在站立状态下进行角斗时所采用的姿势,根据站立姿势的 不同可以分为自然站立姿势、左站立姿势和右站立姿势。

自然站立姿势

两脚开立,两脚间距离基本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腿屈膝降低重心(图2- 1)。

左站立姿势

左脚在前、右脚在后斜向开立,两脚间距离约等于肩宽,双膝弯曲降低重心(图2 - 2)。

右站立姿势

右脚在前、左脚在后斜向开立,两脚间距离约等于肩宽,双膝弯曲降低重心(图2 - 3)。

图片4 图片3

所谓受身就是在摔倒时的自我保护技术,目的是为了减少 摔倒时所产生的冲击,保护自己。根据投摔技术的不同分为前 受身、后受身、侧受身和滚翻受身。

(1)前受身_

初级练习的方法

双膝跪地状态,两前臂向内成八字状,掌心向下,手指自 然并拢,两虎口相对,置于胸前,收腹绷腰,上身挺直,向前 扑倒,锁紧腕关节。手掌与前臂形成一体与垫子接触并于两膝 合力支撑身体,胸、腹部不要接触垫子(图2 _ 4, 2 - 5)。

逐步提高的方法

两腿横向分开的半站立状态,两前臂向内成八字状,掌心向 下,手指自然并拢,两虎口相对,置于胸前,收腹绷腰,身体挺直, 向前扑倒,锁紧腕关节。手掌与前臂形成一体与垫子接触并于两 脚尖合力支撑身体,胸、腹部不要接触垫子(图2 - 6, 2 - 7)。

图片6 图片7 图片5

最终的练习方法

自然站立状态,两前臂向内成八字状, 掌心向下,手指自然并拢,两虎口相对,置 于胸前,收腹绷腰,身体挺直,向前扑倒, 锁紧腕关节。手掌与前臂形成一体与垫子接 触并于两脚尖合力支撑身体,胸、腹部不要 接触垫子(图2 - 8, 2 - 9)。

图片8

初级练习的方法

全蹲状态,双臂环抱双膝,身体重心后移,臀部靠拢脚跟,同时含胸、收腹、收下颌、 目视自己小腹。随着身体后仰,两臂向身体两侧斜向挥动,两臂与身体的夹角为45°。掌心向下, 手指自然并拢,两虎口向内,锁紧腕关节,手掌与前臂形成一体。臀部、腰部、背部依次着 垫子并顺势向后滚动,在身体与垫子接触的同时击打垫子(图2 — 10至图2 - 12)。

图片9

逐步提高的方法

半蹲状态,双臂前平举,两腿屈膝下蹲降低重心,臀部向脚跟 靠拢,同时含胸、收腹、收下领、目视自己小腹。随着身体后仰两 臂向身体两侧斜向挥动,两臂 与身体的夹角为45°。掌心向 下,手指自然并拢,两虎口向内,

锁紧腕关节,手掌与前臂形成 一体。臀部、腰部、背部依次 着垫子并顺势向后滚动,在身 体与垫子接触的同时击打垫子 (图 2- 13, 2 — 14)。

图片10

最终的练习方法

自然站立状态,两腿屈膝下蹲降低重心,两臂随身体重心 下降,向上抬起成前平举,臀部向脚跟靠拢,同时含胸、收腹、 收下颌、目视自己小腹,肢体后仰两臂向身体两侧斜向挥动, 两臂与身体的夹角为45°。掌心向下,手指自然并拢,两虎口 向内,锁紧腕关节,手掌与前臂形成一体。臀部、腰部、背部 依次着垫子并顺势向后滚动,在身体与垫子接触的同时击打垫 子(图 2 — 15,2 — 16)。

图片11 图片12

侧受身

初级练习的方法

全蹲状态,双臂前平举,右(左)腿支撑身体重心,右(左) 手腹前,左(右)腿向前探出,左(右)臂随左(右)腿的探出 自体前摆向身体右(左)侧前臂自然弯曲甩向右(左)肩位置, 同时含胸、收腹、收下颌目视自己小腹。肢体向左(右)侧倾倒, 左(右)臂自右(左)肩位置经胸腹前向倒地方向斜向挥动,左 (右)臂与身体的夹角为45°。掌心向下,手指自然并拢,虎口 向内,锁紧腕关节,手掌与前臂形成一体。体侧触垫,在身体与 垫子接触的同时击打垫子(图2- 17至图2— 19)。

图片14 图片13

逐步提高的方法

半蹲状态,双臂前平举,右(左)腿支撑身体重心,右(左)手腹前,左(右)腿 向前探出,左(右)臂随左(右)腿的探出自体前摆向身体右(左)侧前臂自然弯曲甩 向右(左)肩位置,右(左)腿屈膝下蹲降低重心,臀部向脚跟靠拢,同时含胸、收腹、 收下颌目视自己小腹,肢体向左(右)侧倾倒,左(右)臂自右(左)肩位置经胸腹前 向倒地方向斜向挥动,左(右)臂与身体的夹角为45°。掌心向下,手指自然并拢,虎 口向内,锁紧腕关节,手掌与前臂形成一体。体侧触垫,在身体与垫子接触的同时击打 垫子(图2 — 20至图2 — 22)。

图片15

最终的练习方法

自然站立状态,右(左)腿支撑身体重心,右(左)手腹前,左(右)腿直腿抬离地面, 左(右)臂随左(右)腿的抬起自体前摆向身体右(左)侧前臂自然弯曲甩向右(左)肩位置, (左)腿屈膝下蹲降低重心,臀部向脚跟靠拢,同时含胸、收腹、收下颌目视自己小腹, 体向左(右)侧倾倒,左(右)臂自右(左)肩位置经胸腹前向倒地方向斜向挥动,左(右) 臂与身体的夹角为45°。掌心向下,手指自然并拢,虎口向内,锁紧腕关节,手掌与前臂 形成一体。体侧触垫,在身体与垫子接触的同时击打垫子(图2 - 23至图2 _ 25)。

(4)滚翻受身 ①初级练习的方法

跪射姿势状态,左(右)腿屈膝在前右(左)膝跪地在后,双臂前平举,手指自然并 拢,双手虎口相对,身体前移双手接触垫面,头部朝身体右(左)侧转动,同侧脸朝向垫子, 双腿蹬直使膝关节离开地面并使身体重心向前移动,随前移方向屈肘经左(右)肩背向前 滚动过去,右(左)臂随滚动方向向体侧挥动,右(左)臂与身体的夹角为45°。掌心向下, 手指自然并拢,虎口向内,锁紧腕关节,手掌与前臂形成一体,在

图片16

逐步提高的方法

斜向站立状态,左(右)脚在前,右(左)脚在后, 手指自然并拢,双手虎口相对,双腿弯曲,身体前探, 双手接近垫面,头部朝身体右(左)侧转动,同侧脸朝 向垫子,双腿蹬直使身体向前移动,双手接触并撑垫子, 然后屈肘经左(右)肩背向前滚动过去,右(左)臂随 滚动方向向体侧挥动,右(左)臂与身体的夹角为45°。

掌心向下,手指自然并拢,虎口向内,锁紧腕关节, 手掌与前臂形成一体,在身体与垫子接触的同时击 打垫子。体侧触势,左(右)臂置于腹前(图2 - 30 至图 2 — 32)。

最终的练习方法

自然站立状态,左(右)脚前进一步双手随出,形成左(右)脚在前,右(左)脚在 后的斜向站立状态,手指自然并拢双手虎口相对,双腿弯曲身体前探双手接近垫面,头 部朝身体右(左)侧转动,同侧脸朝向垫子,双腿蹬直使身体向前移动,双手接触并撑垫 子,然后屈肘经左(右)肩背向前滚动过去,右(左)臂随滚动方向向体侧挥动,右(左) 臂与身体的夹角为45°。掌心向下,手指自然并拢,虎口向内,锁紧腕关节,手掌与前臂 形成一体,在身体与垫子接触的同时击打垫子。体侧触垫,左(右)臂置于腹前(图2- 33 至图 2 — 36)。

图片19 图片17 图片20 图片18

3.术语的解释

⑴直门

柔道服上衣的胸襟部位,右手揪抓对手的左侧胸襟称为直门。同样左手揪抓对手的右 侧胸襟也称为直门。

小袖

柔道服上衣接近袖口的部位。

大领

柔道服上衣的领襟部位。

后带

腰带位于腰后侧的部位。

上步

使用技术时,为调整与对手的距离,向前迈出的一步称为上步。

背步

后插于上步脚后的步子称为背步。

4.抓握的方法

(1)抓握直□的方法 (2)抓握小袖的方法

图片21

常用的基本技术

在柔道运动的实际练习和竞赛过程中,摔倒对手的技法有很多。这里介绍的是常见和 常用的技术。

由于主导用力部位的不同,所以在技术开始使用时抓握的用手位置也不同。这里介绍 的技术动作主要是以右侧为例来说明的。

1.单手背负投

双人面对面自然姿势站立,施技者左手抓握对手的右小袖,抬左手向斜上方牵拉对手 右臂,同时左手腕关节内旋,右脚上步至对手右脚前侧,脚前掌为主要支撑点,膝关节弯曲, 右臂插于对手腋下,右小臂回收,将对手右大臂夹于自己右侧大小臂之间,左脚背步至对 手左脚前侧,前脚掌为主要支撑点,膝关节弯曲,以两脚掌为轴逆时针旋转身体,从面对 面状态变为同方向状态,背部靠近对手胸腹部,臀部贴近对手小腹部,膝关节弯曲。左手 牵拉对手右臂向自己的左腰侧,右臂环抱紧对手的右臂,随左手方向牵拉,同时双腿蹬直, 臀部支顶对手小腹,上体前躬,头部转向左侧,右侧脸朝向自己的腿部。将对手投摔过去 (图 3—1—1

图片25 图片26 图片24 图片22 图片23

2.双手背负投

双人面对面自然姿势站立,施技者左手抓握对手的右小袖,右手抓握对手的直门(左 胸襟),抬左手向斜上方牵拉左手腕关节随做内旋,右手配合左手同方向牵拉对手,右脚 上步至对手右脚前侧,脚前掌为主要支撑点,膝关节弯曲,右臂大小臂重叠,将小臂支于 对手腋下,左脚背步至对手左脚前侧,前脚掌为主要支撑点,膝关节弯曲,以两脚掌为轴 逆时针旋转身体,从面对面状态变为同方向状态,背部靠近对手胸腹部,臀部贴近对手小 腹部,膝关节弯曲。左手牵拉对手右臂向自己的左腰侧,右手随左手运动方向用力,同时 双腿蹬直,臀部支顶对手小腹,上体前躬,头部转向左侧,右侧脸朝向自己的腿部。将对 手投摔过去(图3-2-1至图3—2-9)。

图片28 图片27

3.体落

双人面对面自然姿势站立,施技者左手抓握对手的右小袖,右手抓握对手的直门(左 胸襟),抬左手向斜上方牵拉左手腕关节随做内旋,右手配合左手同方向牵拉对手,右脚 上步至对手右脚前侧,脚前掌为主要支撑点,膝关节弯曲,右臂大小臂重叠,将小臂支于 对手腋下,左脚背步至对手左脚前侧,前脚掌为主要支撑点,膝关节弯曲,以两脚掌为轴 逆时针旋转身体,从面对面状态变为同方向状态,背部靠近对手胸腹部,臀部贴近对 手小腹部,膝关节弯曲。左手牵拉对手右臂向自己的左腰侧,右手随左手运动方向用力, 同时将右腿伸出至对手右腿外侧,两腿成左弓步状,上体向左侧旋转。将对手投摔过去 (图 3—3—1 至图 3—3-10)。

图片29

4.肩车

双人面对面自然姿势站立,施技者左手抓握对手的右小袖,右手 抓握对手的直门(左胸襟),抬左手向斜上方牵拉左手腕关节随做内 旋,右手配合左手同方向牵拉对手,右脚上步至对手两脚之间,脚前 掌为主要支撑点,膝关节弯曲,抓握对手直门的右手松开把位插人对 手两腿直间,头潜入到对手右侧腋下贴近体侧,右肩抵住对手小腹。 左脚前进半步调整身体重心,膝关节弯曲,两腿伸直站直身体将对手 扛于右侧肩上,左手牵拉对手右臂向自己的左腰侧,右手随左手运动 方向用力。将对手投摔过去(图3-4-1至图3-4-10)。

图片30

5.双手刈

双人面对面自然姿势站立,施技 者左手抓握对手的右小袖,右手抓握 对手的直门(左胸襟),抬左手向斜上 方牵拉左手腕关节随做内旋,右手配 合左手同方向牵拉对手,右脚上步至 对手两脚之间,脚前掌为主要支撑点, 膝关节弯曲。抓握对手把位的双手松开,从对手两腿外侧抱住双腿,头 潜入到对手右侧腋下,贴近体侧, 右肩抵住对手小腹。左脚前进半步 调整身体重心,膝关节弯曲,身体 前冲,双手回收,将对手摔躺下去 (图 3-5-1 至图 3-5-9)。

图片32 图片34 图片33 图片31

6.大腰

双人面对面自然姿势站立,施技者左手抓握对手的右小 袖,右手抓握对手的直门(左胸襟),抬左手向斜上方牵拉 左手腕关节随做内旋,右手配合左手同方向牵拉对手。右脚 上步至对手右脚前侧,脚前掌为主要支撑点,膝关节弯曲, 右臂从对手身体左侧插入,搂抱对手腰背部,左脚背步至对 手左脚前侧,前脚掌为主要支撑点,膝关节弯曲。以两脚掌 为轴逆时针旋转身体,从面对面状态变为同方向状态,臀部 贴近对手小腹部,膝关节弯曲。左手牵拉对手右臂向自己的 左腰侧,右手随左手运动方向用力,同时双腿蹬直,臀部支 顶对手小腹,上体前躬,头部转向左侧,右侧脸朝向自己的腿部。将对手投摔过去(图3-6-1至图3-6-9)。

图片37 图片35 图片36

7.扫腰

双人面对面自然姿势站立,施技者左手抓握对手的右小袖,右 手抓握对手的大领(领襟),抬左手向斜上方牵拉左手腕关节随做 内旋,右手配合左手同方向牵拉对手。右脚上步至对手右脚前侧, 脚前掌为主要支撑点,膝关节弯曲,左脚背步至对手左脚前侧,前 脚掌为主要支撑点,膝关节弯曲,以两脚掌为轴逆时针旋转身体, 从面对面状态变为同方向状态,臀部贴近对手小腹部,膝关节弯曲。 左手牵拉对手右臂向自己的左腰侧,右手随左手运动方向用力,右 腿伸出至对手右腿外侧,同时身体重心移至左腿,形成左腿单腿支 撑状态。右腿直腿横向撩扫对手右小腿外侧,上体向左侧前躬旋 转,头部随之转动,右侧脸朝下。将对手投摔过去(图3-7_1至图3-7-9)

图片38 图片39

8腰车

双人面对面自然姿势站立,施技者左手抓握对手的右小袖, 右手抓握对手的大领(领襟),抬左手向斜上方牵拉左手腕关节随 做内旋,右手配合左手同方向牵拉对手。右脚上步至对手右脚前 侧,脚前掌为主要支撑点,膝关节弯曲,左脚背步至对手左脚前侧, 前脚掌为主要支撑点,膝关节弯曲,以两脚掌为轴逆时针旋转身 体,从面对面状态变为同方向状态,臀部贴近对手小腹部,膝关 节弯曲。左手牵拉对手右臂向自己的左腰侧,右手随左手运动方 向用力,同时双腿蹬直,臀部支顶对手小腹,上体前躬,头部转 向左侧,右侧脸朝向自己的腿部。将对手投摔过去(图3-8-1至 图 3—8—8)。

图片40 图片41


  1. 袖钓


双人面对面自然姿势站立,施技者左手抓 握对手的右小袖,右手抓握对手的左小袖,抬 左手向斜上方牵拉左手腕关节随做内旋,右手 配合左手同方向牵拉对手。右脚上步至对手右 脚前侧,脚前掌为主要支撑点,膝关节弯曲, 左脚背步至对手左脚前侧,前脚掌为主要支撑 点,膝关节弯曲。以两脚掌为轴逆时针旋转身 体,从面对面状态变为同方向状态,背部靠近 对手胸腹部,臀部贴近对手小腹部,膝关节弯曲。左手牵拉对手右臂向自己的左 腰侧,右手随左手运动方向用力, 同时双腿蹬直,臀部支顶对手小腹, 上体前躬,头部转向左侧,右侧脸 朝向自己的腿部。将对手投摔过去 (图 3-9-1 至图 3—9-9)。

图片45 图片42 图片43 图片44

浏览5,03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