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概念面面观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大观园中,很少有其他的传统体育类型能够像武术一样如此地深人 大众血脉,广传五湖四海,历经悠久时空,享誉世界各地长期以来,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武 术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特色文化品牌和全球代表符号。这一特点,既让众多的中华民 族子孙一提起武术自豪与敬意不禁油然而生,同时也构成了我们认识武术的某种无形文化背景 与客观现实基础。一般而言,武术理论体系是由武术概念为逻辑出发点\因此,本书以这一传 统思路为指导,从关于武术概念的认识人手,以点带面、提纲挈领,通过武术概念的分析与阐 释,渐次开启中国武术博大精深的文化之门。

一、众说纷纭的武术概念

中国武术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这一特点早已为社会各界人士 所公认,但是,在关于概念的认识问题上,却一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多种观点。不同主体引经 据典、各抒己见,相应的论争与思辨甚为热烈,长期激荡在武术理念研究的文化空间。随着社 会进步所带来的认识的持续深化,人们对武术概念的理解自然也在不断地衍化、丰富,这种客 观状态也更加决定了在关于武术概念问题上“武术界人士也总是喋喋不休地论争”。源远流长 的历史脉络为武术打磨出古老的生命年轮,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决定了武术内容的异彩纷呈, 这种庞杂性和局限性不仅使得后人难以对其进行充分合理且极具权威的定义,同时也给与此 密切相关的武术理论建设和教学、传播等带来不少麻烦。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术教材也好, 武术研讨会也好,曾把它界定在一个体育范畴之内”,但各种疑问与困惑随之油然而生,一些武 术领域著名的专家、学者纷纷发声:“难道由于武术归体育部门来管,它只带有体育属性吗?”2 之后,社会各界人士也各执立场,积极发声,围绕这种以体育属性为核心的武术概念探讨,由此 也成为新中国武术理论研#领域的突出热点

总体来看,一方面,由于政府层面的倡导与支持,半个多世纪以来,基于体育范畴的武术概 念认识与追求在宏观上居于主体地位,以此为支撑的竞技武术运动发展也成为新中国体育运 动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围绕武术体育属性的质疑与思考也始终与竞技武术如影随 形,不少学者从武术的技击本质、文化属性等出发论证以体育属性为核心的武术概念局限性与 偏颇性,相当一部分学者甚至从历史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角度精心设计论证路径,通过运用

跨学科的研究思维,力求客观地追寻武术的起源和衍变,探索武术的文化背景与文化特性,分 析武术的社会功用和相应价值,比较体育运动的规律与原则,最终揭示“武术体育说仅是武术 的一个狭义概念”、

二、武术概念的历史变迁

(一〉依史话“武”

关于武术概念的发生演变,恐怕先要从“武术”一词中的“武”与“术”字展开。从武术史料 分析,可知古时武术的代名词多达几十种。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7世纪,即夏商周时期,曾有 拳勇、手搏、角力、相扑、白打的称谓。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一前221年),相继有技 击、相搏、手战、武艺、角抵等名称出现此后,又有多种名称先后见于记载,其中“武艺”一词用 得最多,并成为秦代以后几乎各个历史时期的共同名称,因此有人说“武艺”是“武术”的母胎。

目前较为主流的观点认为,人类生存斗争是武术产生的直接动因。远古时期,原始人类与 各种野兽的生存搏斗固然是技击萌生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人与人之间的格斗、搏杀,则与武术 的萌生有更为直接的联系。《易经》上说的“民物相攫,而有武矣”.显然就是这个道理。3从最 早出现于甲骨文的“武”字可以看出,“武”显然是一个“持戈而立”的象形字。历史学家据此指 出:“这个比之实物大大简化了的形象,突出特点是足和持戈。它是个象形字。武的本义,应当 由这个构形的特点上去找。” 4的确,甲骨文“武”字“从行从止,从戈操戈”,恰似战士“持戈而 立,注视前方;或举戈而行,欲与人、兽斗”。“武”字的篆书,则会合“止”“戈”二字,被赋予了 以武力或武威制止侵略之意,而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引用楚庄王“止戈为武”的解释与“武” 字篆书所表达出的意象也十分相近。因此,有后世研究者认为,从文字上来看,对“武”字的解 释显然具有两层含义,一是从主动地“操戈”进攻;一个是被动地“止戈”防御。历史上,武术 与军阵杀伐息息相关,时至今日,武术也然与军事有着密切的联系。汉语词典中与人物相关联 的带有“武”的名词有:武弁(武夫、武官)、武士、武将、武警、武侠等;与事物相关联的名词 有:武器、武备、武装、武德、武道、武艺、武斗、武功、武力等;与人的精神相关联的名词有:英 1杨祥全.武术概念之

武、威武、雄武、武健、尚武、精武等,也皆可视为这一特点的反映。“武术” 一同中的“术”字,

《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术者”,“邑中道也”,段玉裁对其作注曰:“引申为技艺。”由此亦更表 明,武术的原始意义主要是指手执武器搏杀格斗的方法或技巧。

古代军队非常强调士兵的个人武技本领。武术文献中较具影响的“技击”一词最初即指注 重个人技艺本领的军事制度。据相关研究,“技击”一词较早出现在《汉书•刑法志》:“齐愍以 技击强,魏惠以武卒奋,秦昭以锐士胜。”这种注重个人武技水准的军事制度规定,如果在战 争中能斩下敌人一个首级,则可获得黄金八两重赏。周代军事术语中有“击”与“伐”之说,汉 代经学大师郑玄对此专门解释说:“伐,谓击刺也,一击一刺为一伐。”显然,“伐”字直观体 现了军事作战中持械的击刺动作。另外一个与“武”联系紧密的名词是“拳”。“拳”字最早出 现在周代,见于《诗经•小雅•巧言》:“无拳无勇,职为乱阶。”其意思是说,那些贪官污吏, 没有武力,也没有勇气,在民众的心目中极受轻鄙,这里的“拳”虽当“力”来讲,但反映了拳、 勇、力之间的密切关系,而且也可以由此间接地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武勇技能的尊重。与“技 击”“拳勇”相提并论的类似称谓还有“武艺”等。在秦汉时期的一些典籍中便有众多关于“工 技击”“精武艺”之武功高手的记述,如《古今图书集成•闺奇部列传》载“关索妻王氏,名桃、 娣悦。汉末时人。……有臂力,精诸家武艺”等。

(二)“武术”流变

一般认为,“武术”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武帝长子、文学家萧统(501—531年)所编的《昭 明太子文选》。其中有一诗句云:“偃闭武术,阐扬文令。”此处泛指军事和战争,意思是停止战 争,提倡文教。也有研究者指出,从语源来看,“武术”一词最早则见于南朝人颜延之的《皇太 子释奠会作》,其曰:“大人长物,继天接圣;时屯必亨,运蒙则正;偃闭武术,阐扬文令;庶士 倾风,万流仰镜。” H亥文中的武术,即指军事。此后如北宋何去非《何博士备论》中“孙策壮武 术,略过于其父”2、南宋叶适《杂论》中“然则武术,之无救于国家,亦可见矣”3中武术均指军 事而言。在古代.“武”与“文”常相对,这一点,可以从古典文献中常见的“文武术”之连用得到 印证。例如,唐代“国子进士”芮挺章曾诗中有云:“果持文武术,还继杜当阳。”4宋代学者石 介亦有诗曰:“纵横文武术,难以寻常较。”5此外,还有元代学者陈基“材兼文武术,慷慨谈孙 武”6和清代翰林院编修查慎行“君学本兼文武术,功名不必读孙武”7等。上述相关引文充分 表明,古代的“武术”经常和战争、军事有密切关联,“武”亦和“文”通常相对。也许正是基于这 个原因,较为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武”解释的第一项意思就是“关于军事的(跟“文” 相对)”8。在中国古代,人们对于“武” “武术”的认识大抵如此,并没有对这些词给予明确的

限定,给人以宽泛和模糊的感觉。现代“武术”一词,则较早出现于清朝人徐珂辑撰的《清稗类 钞•战事类》中“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记载:“咸丰庚申(1860年)英法联军自海入侵,京洛骚 然。……中有鲁人冯之保者,精技击。女婉贞,年19,姿容妙曼,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

以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为标恙,中国社会进入了近代转型的宏观语境。在西学东渐的氛围 之中,关于“武术”概念的相关认识也不由自主抑或自然而然地与近现代武术的体育化转折联 系在一起。国外体操和体育的渐次进人,使得研究者开始思考中国的一些固有活动方式,这一 时期,对于民间开展的有关传统“武术”活动,有人开始称之为“武术”。如1908年《神州日报》 戊申六月初四日刊文“论今日国民宜崇旧有之武术”中的“武术”显然指的就是传统民间技艺。 文中作者认为“轻视旧有之国粹,而稗贩于外,以婺他人之皮毛,宜乎受祸之至如此极也”,从 而呼吁“欲求强国,非速研究此术不可”、“火器输人中国之后,国人多弃体育之技击术而不 讲,驯致社会个人积弱愈甚” 2,在这种特定的社会大背景下,人们纷纷提倡“武术”,以期强身 强种,振奋民族精神。由此,中国“国粹体育” 3之“传统武术”日益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武 术”一词作为自卫强身之术的专门用语,也在清末民初之际才开始广泛应用,当时成立的各类 与武术有关的社团,如精武体育会、中华武术会、中华武士会、武术传习所等都使用“武术” 这一称谓=1914年著名教育家徐一冰上书教育部“拟请于学校体操科内兼授中国旧有武术”, 也采用了“武术”的称谓:伴随着西方文化及其体育的强烈冲击,提倡“国粹”的思潮亦更趋 高涨。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在强调民族精神教育思想的影响与推动下,以武术为基础的尚武 思潮再度风行社会,各界人士将尚武爱国的热情与期盼凝聚于武术之上,纷纷提出将武术改 称“国术'随着1927年张之江等一批党政要人联名发起成立国术研究馆(1928年正式易名为 中央国术馆),“国术”一词被广泛采用。被誉为“国术”的武术,拥有了与“国画” “国乐”“国 药”"国医”等同等地位的内容。在以中央国术馆为主体的各界力量努力之下,“武术”的体育化 进程也明显加快。其主要表现在武术组织的兴盛、中华新武术的创编、武术进人学校体育课、 武术成为竞赛项目、竞赛规则逐渐完善、各传统武术拳派开始注重锻炼效果等相关方面。4

武术的“国术”身份,在民国时期的社会不同阶层都极为深人人心,尤其得到了当时政府的 认可与支持。民国政府曾经多次颁布议案,积极推动武术的普及与发展。例如,政府于丨932年 颁布的《国民体育实施方案》中即认为“国术(武术)原我国民族固有之身体活动方法,一方面 可以供给自卫技能,一方面可作锻炼体格之工具,5丨943年《中央国术馆成立十五周年纪念宣 言》也饱含深情地郑重指出:“所谓民族体育者,即我国固有之武术也……不独在运动上具相当 之价值,且对于自卫上有显著之功效〇 ”

背景。在当时的客观环境之下,新中国百业待兴,武术也进一步向着体育化的道路迈进,在体 育化的大框架内持续发展。1952年,刚成立的国家体委,设置了专门机构——民族体育形式研 究会,对武术实行领导,这标志着武术被正式列人体育范畴,成为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一部分, “武术”的称谓也由此得以明确并一直被广泛沿用至今,1期间的主要变迁概要如下:

1957年3月16日张之江在全国政协二届三次会议上作了“不要忽视国术的研究整理工作”的 发言,这位原中央国术馆馆长语重心长地强调:“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主要的体育 活动方式,这个体育活动方式,在民族健康上、民族自卫上以及在民族医学治疗上,都曾产生过 很大的作用和效果”。值得重视的是,同样于1957年,在北京举行的一次“关于武术性质问题的 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武术是具有健身、技击、艺术成分的民族形式体育之一,它能锻炼身 体,提高身体素质,培养思想品质。 •

1961年出版的《体育学院本科讲义•武术》,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论述武术的权威教材,将武 术的概念表述为“武术是以拳术、器械套路和有关的锻炼方法所组成的民族形式体育,它具有 强筋健骨、增进健康、锻炼意志等作用;也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一项民族文化遗产”。这一定 义显然涉及了武术的运动形式,强调了武术的体育性,淡化了武术的技击特点。2

“文化大革命”之后,百业重兴,武术技击特点也随着人们的观念开阔而再度进人大众的 视野,散手、太极推手等对抗性项目在全国各地逐步得到开展,由此也影响到了有关武术概念 的表述,全国体育通用教材《武术》以及同期出版的相关辞书中,涉及武术概念描述时也开始 渐次把与攻防技击相关的内涵适当写入。例如,1978年体育院系通用教材《武术》中认为:“武 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格斗动作为素材,按照攻防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 矛盾相互变化的规律编成徒手和器械的各种套路。它是一种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 能的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 3—方面强调了武术是一种“民族形式体育运动”,另一方面用具 体的有代表性的技击方法来强调武术的技击特点,从而既明确了武术的本质特性,又明确了武 术的体育性质。

1985年出版的体育系通用教材《武术》则进行了补充,在武术的运动形式上增加了有关对 抗性项目的内容,将武术表述为:“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素材,遵照攻守进退、 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规律组成套路,或在一定条件下遵照一定的规则,两人斗智较力,形成 搏斗,以此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体育活动。”4

1988年,全国武术专题论文研讨会通过广泛论证,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看法,将武术的概念 表述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 体育项目。” 5其中的“内外兼修”突出了武术的民族文化特点。这是当时表述最完整,也是最权 威的武术概念,被广泛引用于各种教材及相关资料。

和搏斗两种形式。” 1提出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强调了武术的文化性。

2009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于河南登封举办的“武术定义和武术礼仪标 准化研讨会”上,来自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生导师邱丕相教授作了主题报告《武术概念的嬗变与 界定新论》。该报告在回顾不同历史时期武术概念变化的前提下,从“技能的武术”“体育的武 术”“文化的武术”几方面分别对武术进行表述,最后阐释了武术的总概念,大会最终确定的武 术定义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 形式的传统体育。” 2这个表述,也是迄今为止官方层面关于武术概念的最新界定。

浏览93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