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撞台到竞技武术

在文学作品,影视剧中有关“打擂台”的描述与场景,常常是精彩紧张,扣人 心弦,令人激动不已。比较著名的有《水浒传》中的燕青打擂台,影视剧《霍元 甲》《方世玉》《叶问》中的擂台比武等,这是因为中国古代原有的侠义精神,在擂 台上又有了一个新的表现方式^

特别是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国力衰败,列强更是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 此时中国大地上兴起了一股武术之风,民众希望通过武术灭列强威风,树国人志 气的心愿由来已久。霍元甲、叶问、李小龙等在擂台上的胜出就如同民族英雄吹 响了胜利的号角,一吐中国人淤积的闷气,让人们又重新看到了自强的希望。

从历史上看,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社会中,全国性的比武打擂台,只是在武 科举开考年间或者江湖上选拔武林盟主,以及民间的比武招亲时出现,但参加的 人数有限,缺乏普遍意义;霍元甲、叶问、李小龙打的是国际擂台,是民族与民族 之间技击术的较量,所以影响更大些。那时的擂台比武,都是真正意义上的“打 擂台”,具备了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参加打擂比武的人,都是抱了必死的决心,或者签了“生死状”的,没 有商业娱乐竞技的成分在内,即打擂双方存在一种“博命”较量的气氛。

第二,打擂不分回合,没有时间限制,没有体重规定,也没有裁判从中调停。 一旦开打,打到一方倒下或丧命,打擂才宣告结束,具有一定残酷性和刺激性。

第三,技击术是不对等,南拳北腿,摔打擒拿,各展所能,各尽其长,没有规定 动作,也不计点数,以最终的胜负定英雄。

中国近代史上最盛大的一次擂台赛是1929年11月在杭州举办的“浙江省 国术游艺大会”。这次大会是辛亥革命后第一次全国武术擂台赛。它总揽神州 武林精英,是山南海北、各门各派的高手名家一较高下的盛会,也是武林史上规模最盛大的播台赛,堪称千古一会。

图片17

这次大会由中央国术馆发起。1929年初,中央国术馆副馆长李景林致函各 地国术馆,目的是组织全国武术各门派实际较量,以辨查中华武术之精华。李景 林的倡议得到各地国术馆的支持,武林人士纷纷进人准备阶段。

会长由当时的浙江省政府主席张静江担任,省民政厅长朱家骅、教育厅长陈 布雷任副会长。大会另设顾问团,由军政委员钮永建、张群、程振钧三人担任。 大会评判委员长由李景林担任,副委员长由著名武术家孙禄堂、褚民谊担任。还 组织了 29人的评判委员会和37人的监察委员会,这66人实际是这次大会的组 织者。参赛选手来自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北、湖南、福建、浙江、江苏、安徽、 陕西、四川、云南等省以及北平市、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的武馆人士。中央国 术馆也派出了最强阵容。选手身份涉及工、商、学、医、军、政、警、宪、宗教、游民 等各界,盛况可谓空前。

大会会址设在杭州镇东楼旧抚署的空地上,面积30亩。擂台用水泥砌成, 高4尺,长60尺,宽56尺。中间以白粉画出一个直径三丈的圆圈,作为比试 范围。

比赛采取淘汰制,由抽签决定比赛对手。要求不准攻击双眼、咽喉和前阴, 犯规者作失败论。比赛气氛相当紧张。但比试一天下来,进人第二轮的选手超 过半数。原来是规则不合理,有一条是双方不分胜负的,均可进人下一轮比赛。 于是,大会评判委员会紧急讨论将规定改为战平手者双双作负。这以后的比赛, 双方均不留情,受伤人特多,而且大多是头部伤。评判委员会又做出补充规定, 不准连续多次攻击头部。第三天的比赛,攻击下盘的动作多了起来,技巧性大大 加强,气氛更为紧张。经过几天角逐,共决出30名优胜者,其中前十名被评为最 优等。第一名王子庆获奖金五千元大洋。

“打擂台”到了现在又被称之为“散打”。1979年,随着中国武术热的再度 兴起,国家体委按照竞技体育模式,首先在浙江省体委、北京体育学院和武汉体 育学院进行了武术对抗性项目的试点训练,并于同年5月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 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做了首次汇报表演。同年,又进行了几次比赛。1982年 制定了《散打比赛规则》,1987年,散打被国家体委批准为正式比赛项目,并设 “团体锦标赛”和“个人锦标赛”赛制。1993年列为第七届全国运动会正式比赛 项目,1998年列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在竞赛方法上采用三局两胜制,先赢 两局者即为赢家。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1999年国内散打比赛脱掉了护具,脱掉护具后运动员 的击打能力和抗击打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2000年首届中国武术散打 王争霸赛在湖南长沙市举行。这是中国武术散打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使中国武 术散打进人了专业赛制的时期,并有了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会员国也由开始的三 十几个,发展到现在的近百个国家,成为世界级的竞技体育比赛项目。

现代的“散打”,与传统的“打擂台”形式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以下几 个特点需要分析:

第一,散打不是传统的生死相搏的武术,而是现代竞技武术,它步入了体育 的殿堂,可观赏性和品位高了,但离滋养它的民间土壤和民族传统文化却远了。

竞技武术专指武术竞赛的规定套路和自选套路。这种套路内容统一、结构 统一、动作统一、风格统一,技巧性高、艺术性强,便于裁判按照统一规则评分。 散打则吸收了许多外国搏击运动的竞赛原则和规则。运动员要赤脚、戴拳套,有 时还要戴头盔。评判中的用点数计分、禁打部位有严格的规定,在体现激烈竞争 的前提下,能保证得了运动员的安全,这无疑是应当肯定的。

第二,竞技武术风格单一,缺少传统武术风格多样特点鲜明的魅力。散打虽 然保留了武术踢打摔拿的技术,但它给人总的印象更像是改良了的国外搏击术。

此外,推崇竞技武术,习练传统武术的人就会越来越少,掌握传统武术精髓 的人也会越来越少,传统武术的丰富内容传下来的也会越来越少,那就不能排除 其自生自灭的危险。如果再不引起重视,长此以往或许会像京剧、昆曲一样需要 “拯救、振兴、弘扬”了。竞技武术是从传统武术中化生出来的,散打也是从传统 武术中化生出来的,离开传统武术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第三,竞技武术由于融入了商业运作模式后,有些比赛渐渐变得功利浮躁起 来,甚至出现弄虚作假的风气。选手之间原先那种“豪侠”“正义”的气概黯然退 色,代之而起的是商业的炫耀和“铜臭味”增多了。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在传统武术中,武术的技击性是武术各种运动形式的核心内容,在武术的各 种运动形式中(如套路、搏斗、功法等),都不能脱离武术的技击性Q.而与此同 时,武术的技击性也正是为实战服务的9例如,戚继光汲取各家之长,创编了 “势势相承、遇敌制胜、变化无穷”的三十二势长拳;陈王廷创编的陈式太极拳, “上打咽喉下打阴。中间两肋并当心Q下部两臁合两膝,脑后一掌要真魂”(《太 极拳谱》卷十二《杀手歌》);中国三大内家拳之一的形意拳,“打法定要先上身, 手脚齐到才为真;拳如炮形龙折腰,遇敌好似火烧身”。许多拳种都可在实战中 达到非常的效果,或灵巧无比,或一击制敌。

其中传统武术中的擒拿术集中反映了中国武术技击的精华。其特点是不用 兵器,而是在徒手格斗中,利用人体主要关节的活动规律和要害部位的弱点以及 不同的穴位,拿其一点或多点而制住全身的一种技击方法。以后又随着武术技 击的发展,擒拿技术逐渐成为中国武术中一种专门的技术大大地发展起来,融 踢、打、摔、拿、点穴为一体。

然而,以技击第一的中国武术,并不排斥它在形式和意蕴方面以及套路和格 斗过程中的艺术美感。

例如,武术套路运动的魅力,正在于它从攻防转换中提炼而得。它所提炼出 的手、眼、身、法、步和精、神、气、力、功,是对格斗技术进行的再创造、升华、提炼, 使之与实用攻防拉开一定的距离。否则,把街头打架的动作编成套路就没法看, 把散打动作连成一套也不会有魅力。武术套路是人们经过“琢磨”“推敲”,对技击术进行提炼、加工而表现的一种战斗的“艺术”。

散打将格斗变为一种艺术,也是有其可取之处的。在技击技法上,散打主要 体现“远踢、近打、贴身摔”的技术特点。中国人“灵”“巧”的思维方式,赋予散打 借力打力、巧摔快摔的技巧,通过精湛的拳法、凌厉的腿法、巧妙的摔法将其淋漓 尽致呈现出来,给人以巧妙、灵活、机警之美感。准确、利索、敏捷、连贯以及快速 的爆发力、富有节奏的散打组合动作,则给人以粗旷、自然的野性之美。

除了武术套路和技击所具有的视觉艺术外,作为一种文化,武术具有独特的 精神意蕴也呈现出另外一种韵味。例如,武术中的抱拳礼,除了立身中正的外在 美感外,更包含“谦虚不争大”的文化内涵。在服装方面,武术着装表现出了强 烈的东方服饰特征,如太极拳的唐装服饰,强调服装与人体各部位保持一致,较 宽松的装束使得人体与衣料之间空隙较大,具有一种“自然穿着的构成”,从而 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点。

然而,武术毕竟不能等同于艺术。“武”字谐音尽管通“舞”,但武术不是舞 蹈,如果真有一天把武术当作舞蹈艺术来发展,而取消了技击性和格斗精神,也就是它消亡的那一天到了。

浏览99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