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人们通过观察发现自然界中一切灵妙之物,引发了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并 能进一步模仿、领悟,从中产生技巧和智慧。

(二)“包容和谐”,方使武术源远流长

“包容和谐”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我国儒家思想的精华,我 国古代的儒学家们指出,天地万物千差万别,却都各自获得和合而生生不 息,从这个意义上说,万物的运动变化都是和合的必然。

正是由于传统文化母体中蕴含着“和谐”的潜质,习武者也就自然地 把与外界的自然合拍、物我一体作为精神追求的最高指向和修养心性的人 生课业去认真对待。在此,习武者随着练习时E1的推延和功力的增加,就 不会再以逞强斗狠、征服他人作为其习武最终目的,而是通过不断的习武 认真体悟武学的奥秘和人生的真谛,自觉地解决人伦与人格、个体与整体 之间的矛盾。

象形拟物的精神使得武术与自然、武术与人、武术与社会之间最大限 度地包容和谐起来,使得武术不仅具有强身健体、文化传承的功效,而且 还有促进民族团结和促进各民族交流的作用。正确认识象形拟物在武术中 的意义,不仅有利于广泛开展大众健身活动,而且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 丰富和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象形武术中所包含的和谐思 想,对中国、对世界、对奥林匹克运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生态为师”,回归自然本真

象形拟物以“生态为师”,在中华武术中通过对动物的本能动作和各 种自然现象进行模仿,是使人体回归自然协调的本能状态的最为直接的途 径。

武术界这些象形类的拳种及意象性的动作,通过模仿动物、象形取意的练习方法,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长期不断练习使人体的肢体回归自然协调 的状态。其实任何一门武术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都是如何使肢体整体协调, 从而能够发出“周身一家”的自然协调的完整劲力。武术首先是使人体形 成高度协调的统一整体的人体科学,这是基础,其次才是技击防卫之学。

象形武术中的八式即“猫窜、狗闪、兔滚、鹰翻、鸡伸、龟缩、鼠 钻、蛇缠”正是通过模仿动物的本能来开创的。螳螂拳、鹰爪拳、鹤拳、 蛇拳、虎拳、豹拳、狗拳、鸭拳等各类象形拳,都是由学习各类动物的 本能,通过象形取意而形成的。除了象形武术,其他武术门类也借鉴象形 拟物的精神,使得武术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人体更加协调。如八卦掌运动 起来要求行如游龙、动转若猴、虎坐鹰翻、狮子滚球,走圈时“周身拧成 一根绳”。长拳讲究“拳如流星眼似电,身似蛇行步赛粘”,其中十二形 要求“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站如松,立如鸡,转如轮,折 如弓,快如风,缓如鹰,轻如叶,重如铁”。劈挂拳要求以腰为轴,全 身螺旋拧裹。太极拳要求“静如山岳,动若江河” “如长江大海滔滔不 绝” “形如搏兔之鸽,神似扑鼠之猫” “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 “运 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在中华武术中,很多拳种都通过模仿自然界 万事万物,都是借鉴了象形拟物的精神,以使人体恢复自然而然、完整如 一的状态,推动中国武术不断前进。

 

第五章 技术文化下的体育武术研究与训练

第一节 体育武术的动作研究与训练

武术的套路运动(散打、击剑等搏斗运动除外),它的组成一般是取 材于各种技击特点和技击规律。由于这些技击特点和技击规律与人体动态 变化的融合,在运动中便展示出许多静止的和活动的平衡、跳跃、跌扑、 滚翻、折叠、旋转、奔走等技巧。这些技巧在武术运动中起着基本的起伏 转折、窜蹦跳跃的灵巧作用和活泼作用,同时也是武术静美与动美的基本 要素。在基本功的训练过程中,获得了身体的伸展、柔韧、灵活、力量等 基本素质之后,必然要跨进动作训练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去学会掌握武术 的各种运动技巧,为熟悉武术的徒手和器械等各种套路运动创造条件。而 这里的动作训练主要是指基本动作训练。基本动作训练包括平衡、跳跃、 跌扑滚翻、折叠旋转、步法五个部分。通过这些训练能够发展动作的协调 性、灵敏性和速度以及肌肉的弹性,能够培养在运动中保持身体平衡的能 力以及在运动中阻止和运用惯性力量的能力。

一、平衡动作训练

(一)提膝直立平衡


  • .跳步提膝直立平衡


【动作】①并步站立,两手叉腰;右腿屈膝在身前提起,右脚贴近 左大腿,脚面绷直;左脚不动,左腿伸直;②站立一会儿后,左脚蹬地跳 起,换右脚在左脚原处落地站立,左腿即屈膝在身前提起,如此轮换进行 练习,如图5-1所示。

【说明】①跳起时,要跳得高落得轻,落地的脚必须用前脚掌先着 地,不要用脚跟着地。②跳步提膝直立平衡是跳跃的平衡动作,不是平衡 的跳跃动作,因此在跳起落地之后,站立的时间要长一些,一般要求保持 1〜2分钟(后面的许多平衡动作练习也是如此),不要一跳一跳地总是换 脚。③站立必须稳固,身体保持正直,提膝要高。

 

  • .弓步变提膝直立平衡


【动作】①并步站立,两手叉腰;左脚上前一步,左腿屈膝半蹲, 右腿在后伸直,成左弓箭步;上身微前倾;眼看前方;②上身一直起,重 心后移,左脚蹬地使左腿屈膝在身前提起,变成提膝直立平衡;右脚不动 ;③做数次之后换右脚练习。

【说明】①弓箭步变直立平衡时,要求提膝要快站立要稳,不能摇晃 和移动;蹬地提膝时,用力要恰当。②弓箭步和提膝平衡的要求均同前。 ③练习5〜1 0次之后换另一腿练习,每次静止时间为1〜2分钟。

(二)盘腿半蹲平衡

  • .跳步盘腿半蹲平衡


【动作】①并步站立,两手叉腰;右腿伸直站立,左腿屈膝在身前提 起,成左提膝直立平衡姿势;②右脚蹬地跳起换左脚落地,左腿即屈膝半

〔1〕本章图片来自:蔡龙云.武术运动基本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 蹲;右腿随之屈膝使踝部外侧横盘在左膝上,右脚脚面绷平;③站立一会儿后,左腿伸直立起变成右腿屈膝于身前的右提膝直立平衡; ④左脚蹬地跳起换右脚落地,右腿屈膝半蹲;左腿随之盘腿。如此轮换练习。

[说明】①半蹲腿的小腿不是与地面垂直的,而是由膝部前面的一点 与脚尖成垂直线;大小腿之间为90。直角。②盘腿时,上身可以略向前 倾,但须挺胸直背塌腰。③这里的提膝直立,不要求持久站立,在提膝后 要立即跳步换脚做盘腿。

  • .弓步变盘腿半蹲平衡


【动作】①同”弓步变提膝直立平衡”左弓箭步;②左脚蹬地,重心后 移,右腿屈膝半蹲,左腿屈膝横盘在右膝上,成为左盘腿半蹲平衡;③站 立一会儿后,左脚向前落步,仍为左弓箭步;接着再蹬地做第2次盘腿半蹲 平衡。数次之后,换右腿做。

【说明】在前脚蹬地、身体重心后移时,后面的脚不可移动,要像 “生根一般”稳固。

(三)扣腿全蹲平衡

  • .跳步扣腿全蹲平衡


【动作】①并步站立,两手叉腰;右腿伸直站立,左腿屈膝在身前提 起,成左提膝直立平衡姿势;②右脚蹬地跳起,左脚向正前方跨跃一步; 在左脚落地时,右腿即屈膝用踝关节前部勾扣在左腿膝后,左腿同时屈膝 下蹲(图5-4);③站立一会儿后,上身立起,右脚向后跃步,右腿伸直站 立,左腿即屈膝在身前提起回至第1动。如此,前跃成扣腿平衡,后跃成提 膝平衡。”前跃蹲,后跃立”,做10次左右后,换另一腿练习。

【说明】扣腿全蹲平衡是比较难以掌握重心的,加上有向前跨跃的 动作,就更加困难了。因此在初练时,可以先练习原地的扣腿全蹲平衡, 不必加前后跳跃,到能够在原地掌握重心维持平衡之后再练习加跳跃的动 作。

  1. .弓步变扣腿全蹲平衡【说明】弓箭步变扣腿全蹲平衡是惯性力量向后的动作,要在运动中 阻止这种力量而保持身体的平衡,比前跃的扣腿平衡更难些,因此初练时 可以慢一些,但到后来就必须达到快而稳的要求。

  2. 【动作】①两手叉腰,成左弓箭步;②身体重心后移,左脚蹬地提起 从左侧绕到身后扣于右腿膝后,右脚不动,右腿即屈膝下蹲,成扣腿全蹲 平衡;③站立一会儿后,左脚向前落步,右腿在后伸直,再成左弓箭步, 做第2次。做了 10次左右之后,换另一腿练习。

浏览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