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与法,虽然是两个字,但概念基本是相同的,所以也可称为劲力。只有劲力才能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故产生了功,功的大小等于作用力的大小和在力的方向上物体移动距离的乘积。在内家拳学上,习练者往往把劲与力分开来认识,总认为劲是灵活的,好像是有生命的,力是笨拙的,相应也是呆滞的。我常常把劲和力当成统一的概念来认识、理解。人本身充满活力,它赖以生存的就是气血运行。人的言行,举手投足本身就充满“活力”,这种活力是先天性的、固有的。有的人力大,有的人力小,同样的年龄有的能拿二三百斤重的物体,有的只能拿一二百斤重的物体,这种先天性的力可称作“死力”,也叫僵劲。力的大小不等于功夫。武术是功夫的代名词,功夫就是劲与法的融合。所谓武术者就是用功夫和技巧取胜于人,它们相辅相成。
八卦拳以内外兼修为劲的主要来源,也称内功与外功,实际就叫内劲和外劲。人通过正确的训练,可以把潜藏的内劲体现出来。人体巨大的能量,只有靠锲而不舍的正确修炼,才能发挥出来。八卦拳的发力原则是三空、四催、十二紧。三空者,身心空、手心空、脚心空,即寓上中下三盘皆成圆空之意,因空则圆满无间而正气从之。气乃血之帅,气乃人体物质之基础,炼气生神,炼神生精,炼精生劲,气与力合多一力,因此,气劲合拳术作矣。四催者,以腰催肩,以肩催肘,以肘催腕,以腕催指,是为上四催。以腰催胯,以胯催膝,以膝催踝,以踝催足是为下四催。十二紧者,舌抵上腭,悬顶裹裆,两膝相抱,剪子腿,趟泥步,五趾抓地,沉肩垂肘,腕紧指实。只有以三空四催十二紧为训练要领,才能达到内外相贯,上下相随,全身拧成一个劲,形成浑厚饱满的立体圆。圆的特性是力量集中,在实战中方能灵活不滞,避实击虚,虚实相兼,动静相合,小可胜大,弱可胜强,借力还力,以柔克刚,是为八卦拳发劲、变劲之基础。
浏览1,15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