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棍 术 | 棍是最早的兵器之一。明俞大猷《剑经》、戚继光《纪效新书》、茅元仪《武备 志》、程宗猷《少林棍法阐宗》等对棍的击法均有详细论述。棍法有打、揭、 劈、盖、压、云、扫、穿、托、挑、撩、拨等。练习棍术要求手臂圆熟,身棍合 一,力透棍梢,动作勇猛、快速,体现“棍扫一大片”的特点。 |
| 徒手对练 | 徒手是武术运动中对练的一种,以徒手的踢、打、摔、拿等攻防技术组成 的拳术对练,如长拳对练、南拳对练、对擒拿等。 |
| 器械对练 | 器械对练是武术运动中对练的一种,是指以器械的击、刺、劈、砍、格、 挡、架、拦等攻防技术组成的器械对练套路,如单刀进枪、盾牌刀进枪、 三节棍进枪等。 |
| 徒手与器 械对练 | 徒手与器械对练是武术运动中对练的一种,是指一方徒手,另一方持器械 而组成的对练。如空手夺刀、空手夺枪、空手夺棍等。 |
| 集体演练 | 集体进行的徒手的或器械的,或徒手与器械结合的套路练习称为集体演 练。这种演练的特点气势庞大、场面宏伟壮观的练习,小到四人,大到上 百上千人。这种表演性的集体演练经常在电视电影中看到,场面精彩,如 电影《黄飞鸿》《少林寺》,电视剧《霍元甲》《陈真》等。现在全国比 赛要求每个比赛队伍必须参加一项六人的集体项目比赛表演。集体项目在 编排上注重队形,图案变化多样化,在动作编排上注意整齐,节奏明显, 根据运动员整体水平的高低,可用简单动作,也可编一些难度较大易于整 齐划一的动作。另外,再配上合适的音乐伴奏,演练会更加精彩。近年 来,比赛中的集体项目编排的趋势是:多以刚劲有力的动作为集体操练的 内容,如南拳、形意拳、翻子拳等;按照规则要求必须编进散打的一些拳 法、腿法组合动作;有一些跌、扑、滚、翻的难度,以营造气氛;体现不 同的风格。 |
| 竞技 武术 | 竞技武术是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它相对于民间传统武术而言,具 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独立性,体现着现代武术的发展方向和总体水平,是为国 家培养和造就高水平优秀武术技术人才的基地。现代竞技武术自然也经历着一 个从无到有,不断进化、拓展的历程,如今己发展成为以套路和散打为股肱的“两 条腿走路”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在竞技武术方面做了大量的 工作,如竞赛体制的建立,竞赛规则的制定,裁判法的研究与实施,竞赛规定 套路的创编、推广和使用,特别是针对武术中流行最广、最具代表性的长拳、 南拳、太极拳剑以及长拳类的刀、剑、枪和棍等项目进行改造,使之成为能够 进行比赛的竞赛项目,这是武术竞赛史上前所未有的创新之举。近十几年来, 竞技武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世界,1990年成为亚运会竞赛项目,至1998年 泰国曼谷亚运会已连续三届设置武术项目,这意味着武术已成为亚运会常设项 目,而且曼谷亚运会首次设置散打项目,给亚运体坛武术一个完整的全貌。此外, 1990年10月国际武术联合会成立后,成功举办了六届世界武术锦标赛.武术 套路和散打均为正式比赛项目。竞技武术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例如,竞技武术 不练套路,也不专门练习某些固定招式,而是注重一拳一脚的具体打法和技能; 竞技武术是以基本功的练习为辅,柔韧性等方面的基本功练习所占比重较小; 竞技武术服从于比赛规则,因此打法有限,规则中明确规定不可以击打的部位 就绝对不能打,所以打法有明显缺陷;竞技武术不注重观赏性,动作朴实;竞 技武术片面强调速度、力量,相对来讲忽视了技巧,因此打法单调。 |
浏览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