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

采是对方进攻的手向上略偏,所以我随势向右(左)上斜角引进,虽然也是一手引对方腕部,一手管住对方肘部外上方,但引手腕的缠法须用逆缠,管手部的手须走顺缠,这种引进法大约我的手(双手)和对方的来手走十分之七的合劲,只是对方的肘部引到我胸前时,管肘的手才用下塌外碾的拨法成合劲。采法略举例如下: 进步双采法,如金刚捣碓第三动作。

退步上采下按法,如白鹅亮翅动作四。 进步上采下按法,如小擒打动作三。转身右采左按,或转身左采右按法,如云手。转身上采下靠法,如第一闪通臂第七动作。

例一:金刚捣碓一二三动作,是对方在我正前方,右腿在前用右手击我胸部,我用右手顺缠接住对方的右腕,左手逆缠管住对方右肘关节上侧,身向右转,右腿顺缠,屈膝踏劲,左腿逆缠,进在对方右腿外侧。(最好是用左脚钩住对方右脚跟里侧,最大限度进到对方的右膝外侧)当此同时,右的松肩沉肘,走逆缠,向我右后上斜角引进, 左手松肩沉肘,走顺缠,拨转对方的来劲,使其向外斜角失去平衡。采法是走的大圈,发劲比较缓和,皆以在推手中,凡是应用援法 一般都用采法。

例二:说明见前,以右手为主。

例三:同上。

例四:云手是对方在我右侧,左脚在前,双手按我右臂,左手接肘,右手按腕。由于左腿在前左手发劲必然重于右手,所以我的方向 左转,右腿进到对方左腿里侧,右臂松肩沉肘,顺缠先用靠法,对方必然用左手向左拨转我右肘,右手加重按我胸部,我随来势右转,左膝下沉,塌好裆劲,右手指向上挑,手腕领劲,变成逆缠,手指钩住对方右腕,成为右转身采法,同时并用左手顺缠,按在对方右肘关节上侧向对方发劲(如对方在我左侧一切动作相反)。

例五:第一闪通臂,第七动作,是对方在我对面,左腿在前,双方的右腕都有顺缠法接触,我的左腿已经插在对方裆中,对方想用双手攻我胸部,我随来势右转身,左腿尖向里扣,左膝下沉,塌好裆劲, 右手变为逆缠,采住对方右腕,将对方右臂缠到我的胸部前,同时用左肩(也可以把左腿先向前进一些转身时用臂部贴住对方的小腹腋下,则发劲更为猛烈)靠住对方右肘关节或右腋下,成为转身上采下靠法。

(2)搠

执走的是小圈,退步或者转身进退步的引进不。在引进时缠住对方手腕的那只手走顺缠,劲路与对方是合一的,但是压制对方肘部的手(用小臂不用手腕)一开始就用松肩沉肘,下塌外碾的顺缠方法,两手形成拧转撕裂的动作,此时前手一定要向下沉,后手向上转提,捌法可分以下几种:

退步捌法,如倒卷肱第一、二动作。

转身退步捌法如第一闪通臂第四动作。第二高探马第四动作。 左转身捣碓第三动作。

转身进步捌法,如二路拳(抱捶)斩手。

左转身捣碓第三动作。

例一:倒卷肱的第一、二动作是对方在我正前方,右腿插进我的裆部,双手猛按我的左手和肘部,我被迫后退,应当左转身,左手顺缠引进对方左腕,我的右手松肩沉肘,下塌外碾用小臂中段处压在对方肘关节,向前方下沉发劲,发劲时要同后脚跟踏劲时同一动作。

凡是搠法的手引进对方,手要缠得紧密,迫使对方肘关节向上反转,我乘势用压制对方肘部手下沉,这种方法很易折伤对方的肘关节,不可轻易试验。

以上是倒卷肱第一动作,如果对方左腿在前,我就先退右腿,手法左右转换(如倒卷肱第二动作)这样才能做到我顺人背的形势。

例二:第一个闪通臂第四动作是对方在我左前方,右手被我右(振) 时,想沉肘反攻。这时他的左手必然搭在右肘弯里面,防我攻击他的面部,我乘势向左转身退左腿(右腿要塌好劲,以脚根为轴,随身向左略转),同时我用左手顺缠,引进对方左腕用右小臂松肩沉肘,下塌外碾向右前方发捌劲。

例三:第二高探马第四动作是对方在我右前方,左腿在前用左手拿我左腕,我的左腕外缠反拿他的左腕,对方想乘势进左腿,我向左 转身,退左腿,动作和方向,效果同闪通臂第四动作。

例四:二路拳斩手是对方在我左侧,右腿在前,双手按我左的手腕和肘,我先左转身,双手逆缠稍合,化去来劲,接着向左转身双手顺缠,左上右下,解脱对方左手拿劲,同时身向左转,左脚尖外摆,左手外缠反对方左腕。右手从上向下松肩坠肘,下塌外碾猛压对方肘关节,并进退沉劲下踏,帮助两手发劲。

(3)肘

肘是双方躯干更为接近时用肘部发劲的一种着法(有宽面、有侧面)。挤、肘、靠可以循环应用,在挤法被化后,接着用肘法、肘法被化后接着用肩靠,也可以靠先后肘,再挤,总之一圈之中包括靠肘挤。肘的用法大致可分如下几种:

顺拦肘,如二路拳(抱捶)顺拦肘第一动作。

拗拦肘,如二路拳拗拦肘。

例一:如二路炮捶的顺拦肘,是对方在我右侧,左腿在前,双手按我右肩肘,劲往上偏,我身左转,左腿塌劲,右腿向进步插在对方左腿内侧,(但也可以右腿略退在进,如练拳的动作)我的右手先走顺缠,松肩沉肘向我左方斜角引进,当右腿已插进对方左腿内侧时, 右手变逆缠,屈肘向右下转,肘尖(属于侧面)正对对方胸部,所以也称穿心肘,左手的动作或者同右手一起向左引进(左手逆缠如二路炮捶顺拦肘第一动作)或者双手都走顺缠,同时合在胸前高与口齐 (退步压肘),但发劲时都一左一右地同时发劲,手心都以心口为界,因发劲时右手右腿方向相同所以叫顺拦肘。

例二:二路拳拗拦肘是对方在我左后侧,右腿在前,用双手拿我的左腕和肘部,我先向右转身,双手顺缠分开,立刻用左手反拿对方的左腕,同时向左转身,左腿尖向左外摆,屈膝塌劲,左手向 左下方引进,右肘顺缠松肩沉肘,下塌外碾,攻击对方左肘关节外上侧,同时右腿进步向下塌劲,以助右发劲(宽面)。

(4)靠

陈式靠法用于双方极为接近之际,有肩靠、前靠、胯靠、臀靠等等。肩靠又分肩部里侧,外侧,它和肘、手之节连环而发的。可由挤、肘变靠,也可以由靠变肘挤。七寸靠用肩部上方攻击对方小腹,因早期陈式老架动作系右腿贴地而进,肩部随腰的弯度向右前下转,经右膝内则离地只有七寸而取的式名,今很少人能练,在此提出,只为说明陈式太极拳对腰腿功夫不是不讲求的。背靠有人从背后搂腰时用之,背折靠也是如此。胯靠在进步为衬法时常用破坏对方的平衡。臀靠如第三闪通臂第六动作将对方背转跌于面前,如扑地鸡(又名雀地龙),用右腿及臀部压制从背后搂腰的腿部,靠法大致可分以下几种:

右进步靠法,如揽扎衣第三动作。

左进步靠法,如搂膝拗步第二动作。

胯靠的着法,凡是进步插到对方裆中的步法都有胯靠的作用。

例一:揽擦衣第三动作是对方在我右前侧,右腿在前,左手按我中右肘部,右手按我的右腕,来劲向下,我身左转,左腿塌好裆劲,右腿前进,插在对方右腿里侧(这就是胯靠),同时右手松肩沉肘,下塌外碾,一方面把对方的按劲向我左前方引化,二方面用右肩靠对方左肋,这就是低来高打的靠法。

例二:搂膝拗步(又名斜行)第二动作,是对方在我左前侧,右腿在前用右手按我左肘,左手按我右腕劲向上发,我身右转,右腿屈膝,塌好裆劲,左腿进在对方右腿外侧,同时左手顺缠,松肩沉肘,引进以方的按劲,使其落空,用左肩靠对方的左肋,这是高来低打的靠法。

这两着靠法应注意,手部的圈子大小应当和步法大小相称,即二脚的宽度前面加上半圆弧线,手的中指要在弧线的偏里一些,我的重心才能稳定,如手指超过弧线,重心必然前倾,成为丢功,如手指距离弧线不够数,太靠里侧,重心必然后仰成为顶劲。

(5)前进和后退

前进、后退,主要属于步法的,但眼法,身法和手法也都有前进和后退,全部的后退有时是一致的,如金刚捣碓第一动作,眼向前看,双手同时前进,第三动作双手从后向前转,眼的方向仍向前,这是一致的。第二动作双手向右后斜角退转,但眼法不变,左腿向眼看的方向前进,这样,手法、眼法及左腿的方向,侧是有后退的,有前进的。

再如,护心拳第三动作,身向左转,双手和右腿都向左后斜角退出,但是眼仍然注视右前斜角,这是不一致的。

从这些例子看来,眼法只有前进,没有后退。又如,倒卷肱一式的眼法一直看正前方,尽管左手随左腿后退,或右腿和右手后退,不但眼法不变,而且前手总是向着前方下塌外碾,这也是和后腿对立而又统一的。

浏览2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